材料力学之美的诠释

材料力学之美的诠释

一、解读材料力学中的美(论文文献综述)

阙仁波[1](2021)在《钱学森技术科学思想对力学教学的启示》文中研究指明对钱学森技术科学思想提出的历史背景作了尝试性的反演,以经验技术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差异作为切入点来引入和介绍钱学森技术科学思想。以该思想为理念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力学教学富有启迪性,文中结合具体案例作了深入的阐释。

张克明,郑佩,焦古月,张振亚[2](2021)在《材料力学课堂“新”“旧”概念对接教学探讨》文中提出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是高等工程类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在机械、土木和力学等工科专业中的作用和地位不容忽视。材料力学作为理论力学的后续课程,课程内容繁杂且抽象而课时却在不断减少。文章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和体会,借助理论力学中的基本概念,探讨了材料力学课堂教学中的"新"概念与理论力学的"旧"概念的对接关系,基于此引导学生通过概念建立力学模型,提高课堂的教学品质和学习效果。从"新""旧"概念对接出发,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新""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从理论分析逐步向工程实际过渡,提高学生的工程师职业素质。

徐衍[3](2021)在《胶东地区金矿高水压千米深立井井壁设计理论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结合目前我国资源开发趋势以及金属矿山井壁设计理论及方法现状,依托十三五“深部金属矿建井与提升关键技术”重点研发计划,进行了胶东地区金矿高水压千米深立井井壁设计研究。研究目的为通过研究得出胶东地区千米井筒深部高地应力、高水压条件下的井壁设计理论及设计方法。该研究填补了国内金矿(金属矿)千米立井井壁设计理论和方法的空白。研究内容包括如下几点:1、开展了金矿千米立井围岩和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试验标准研究。以及基于统一尺度和试验条件的对比试验数据分析,建立统一的金矿千米立井围岩和混凝土的材料力学性能评价方法和准则。现有的两种材料(岩石、混凝土)的力学试验规范中标准实验尺寸并不统一,考虑到试件的“尺寸”效应,两种试验规范下试验得出的参数值不能同时使用。由于上述原因,进行了金矿千米深井筒支护系统材料力学性能的对比试验,研究了两种尺寸不同支护系统材料的动、静力学参数关系,提出金矿千米井筒支护材料的力学参数实验的统一标准试件尺寸。2、基于现代流固耦合原理,研究金矿高水压千米深井筒不同注浆加固参数(注浆后的渗透系数、弹性模量、泊松比)下井筒围岩的应力场、位移场和渗流场;基于达西和非达西渗流原理,建立金矿高水压千米深立井井壁渗流条件下的微分方程,求解不同注浆范围、不同注浆参数下的金矿高水压千米深立井围岩应力场和渗流场分析理论。为合理确定金矿高水压千米深立井的注浆参数,提供理论基础。研究井筒原岩应力场,基于我国统一的[BQ]围岩分类标准,结合深立井围岩条件特点,提出金矿深立井井壁设计的围岩分类完善方法。3、研究金矿千米深立井井筒破碎围岩锚固机理。研究立井井筒锚固、注浆井壁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将包神衬砌设计公式进一步应用到金矿高水压千米深立井设计理论中。结合解析理论研究及数值模拟研究,开展井筒破碎围岩的锚固力学理论分析研究。研究和掌握立井围岩的锚固作用机理,并进行相应的模型试验,研究提出等效简明的理论分析方法,便于工程设计和施工。4、研究井筒原岩应力场,将注浆加固和锚固结构纳入金矿立井井壁设计范畴,提出完整的金属矿山立井井壁设计方法。本研究以室内力学试验、声波试验、理论推导、数值计算、模型试验作为研究手段。通过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及成果:1、本文依托新城金矿千米新主井,开展了金矿立井围岩和混凝土力学性能单轴抗压强度试验对比研究及室内声波力学性能的对比试验研究。通过试验研究总结出适用于金矿立井的衬砌和围岩的室内声波力学性能的试验方法;形成了一套实验室试件无损检测的力学参数的转换方法。将两种材料超声波测试出的参数在相同尺寸试件条件下进行了统一。新城金矿新主井千米井筒原设计使用的设计中使用的C25混凝土横、纵波速度比岩石小,C25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比围岩差。在金属矿山井筒中围岩完整段的混凝土井壁衬砌对围岩的支护能力有限。2、推导了基于“流固”耦合作用下的井筒围岩有效应力场公式和注浆加固半径计算公式;通过公式推导得出了考虑非达西渗流系数的井筒注浆加固的渗流场及应力场、位移场公式,以及注浆加固范围设计计算公式。同时得到了金矿(金属矿)高水压千米深立井应力场及渗流场的分析方法。将工程岩体[BQ]分级引入金属矿井筒设计中。3、依据锚固参数等效原理,提出了金矿立井井筒锚杆支护参数的相似模型试验正交试验方法;设计并制造了井筒锚杆支护力学试验研究的模型试验设备;相似模拟试验结论为对围岩等效剪切模量影响因素排序:单根锚杆加固角度为重要因素,锚杆直径次之,施加的锚杆的预紧力影响最小;确定剪切模量G后为金矿立井井壁设计时使用包神公式创造了条件;得出了包含预紧力因素的锚固结构等效弹性模量的修正公式4、依据围岩情况,提出了金矿千米深立井的围岩破碎无水段(Ⅳ级围岩)和围岩破碎高水压段(V级围岩)的两种井壁设计方法;并对依托工程新城金矿新主井千米以深破碎含水围岩进行了井壁设计;绘制出新城金矿新主井的千米以深井壁结构设计图纸。并对新城金矿新主井千米以深的井壁设计进行了验算。最终确定了胶东地区金矿高水压千米深立井井壁结构的设计方法。

夏峻嵩[4](2020)在《基于技术理论范畴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技术层面对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对象进行关注和探讨,是当前建筑学研究和实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筑学未来实践发展的迫切需要。本论文在系统梳理相关技术理论的基础上,重点以工程哲学作为理论指引,勾勒并还原技术背景下的小型试验性建筑发展和演绎路径和轨迹,深入探究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和不同层面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的反传统、多元化和开放性的现象,并且归纳和总结这些现象背后的技术规律和建筑特性。论文研究的主线和脉络:对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概念缘起、演化发展和异化拓展等概念和内容进行了论述,并围绕工程哲学的价值论、认识论、方法论对目前的小型试验性建筑展开深入分析和研讨,最终回归到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本体结构技术的解析。论文建立了依托工程哲学理论作为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的基本框架,从崭新的结构技术视角对小型试验性建筑现象加以重新解读和诠释,通过对各个时期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技术创新、技术演化和以及基于技术的形态异化的深度解构分析,推演了小型试验型建筑未来发展的方向,论文同时论证及强化了结构主导下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的创新的意义和价值,探索了以结构技术驱动的小型试验性建筑设计实践发展若干可行的途径。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成果:系统梳理了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技术背景理论及相关工程哲学理论,并提取了核心要素作为论文研究的支撑;分析了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概念缘起及本质形态,从结构的基本构成分析、建构以及重构等角度明晰了小型试验性建筑演进的基本逻辑;从工程哲学的价值论、认识论以及方法论对应的历史观、自然观和实践观的角度,剖析各种具有代表性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现象,提出了一种以结构整合作为设计主导的小型建筑的试验性方向;从工程哲学的本体论角度,用结构构件的还原分析方法来进一步深入探讨小型试验性建筑的体系整合技术路径,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工程哲学背景下清晰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的体系,并为小型试验型建筑的实践提供方向性指引及具体技术实现策略。论文研究的创新点:通过从工程哲学的视角以结构整合的设计方法对小型试验性建筑进行深入的剖析,建立结构为先导的建筑设计方法,强化结构作为建筑形态、空间的主体控制要素,对国内建筑设计的方法提出较明确的方向建议,促进国内设计方法研究的逐步更新,最终实现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的社会实践价值。全文约29.57万字,其中正文部分26.07万字,引用和注释部分3.5万字,图219幅,表格5张

林康强[5](2020)在《面向数字建筑的结构形态协同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结构形态设计越趋复杂化,建筑师无论是用力学原理进行优化形态还是运用力学知识塑造造型设计,都常会陷入建筑与结构两个层面的沟通和合作问题。把这些问题放在设计层面上分析,会回归到问题的核心:形式与力学的关系能否找到合适平衡点。一方面是数字技术带来的形式自由与结构理性的矛盾,另一方面是数字设计一体化与传统建筑结构学科分离的矛盾,这两个矛盾加剧了“形”与“力”的矛盾。面对矛盾,本文站在系统科学的角度并且回归数字建筑设计的方法和思维,揭示“形”与“力”特征规律并建构起“形”与“力”数字化协同关系,这是当前数字建筑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将国际上对数字化建筑与结构设计整合的理论进行运用、吸收和再创造,并且结合国内数字化建筑的发展及相关理论研究,运用参数化设计等主要研究方法,建构起面向数字建筑的结构形态协同设计理论,从而指导数字建筑中结构形态设计和实践。本研究围绕数字建筑设计范畴,站在建筑师视角对进行“形”与“力”的剖析,从结构形态学出发分别对“形”与“力”进行了新的认识,并且归纳总结出“形”与“力”的复杂化、生态化、数字化特点。在此基础上发现“形”与“力”的缺失问题和协同的现实意义,提出面向数字建筑的结构形态协同设计理论。本研究从协同的理论基础、协同的根本、协同的实质、协同的理想目标、技术路径、实现途径、内容框架等方面进行认识论层面的理论建构,并提出参数化的结构形态协同设计新方法。文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是课题的提出:数字建筑背景下结构形态设计存在着形式自由与结构理性的矛盾以及设计一体化与建筑结构学科分离的矛盾,同时面临着发展机遇和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引出研究主题和对象,并且介绍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创新点以及研究框架。第二部分是数字建筑中结构形态“形”与“力”剖析:从结构形态学出发,深入剖析“形”与“力”的内涵和拓展数字建筑层面的意义,指出影响数字建筑中结构形态设计的重要因素——设计秩序的复杂性演变、结构理念的生态性溯源、数字手段的创新性变革,析出“形”与“力”的复杂化、生态化、数字化特点和两者的联系性,为下一部分的理论建构提供依据和指导。第三部分是理论的建构:在上述分析基础上发现“形”与“力”协同的缺失问题以及协调的现实意义,结合相关理论基础提出“面向数字建筑的结构形态协同设计理念”,并从协同理念的理想目标(高效性、适应性、动态性的统一)和内涵进行全面的理念诠释,包括协同的基础(客观物理世界的结构合理性)、协同的实质(形式与力学性能的物质规则统一)、协同技术路线(“形”与“力”的关联分析——“形”与“力”的数字建构——“形”与“力”的数字调度)、实现途径(基于结构原型的结构形态生成、基于结构仿生的结构形态生成、基于拓扑优化的结构形态生成)、设计框架。该部分将理论的分析视角转向指导应用实践的理论建构。第四部分主要是方法应用部分:在第四、五、六章,分别从基于结构原型的结构形态生成、基于结构仿生的结构形态生成、基于拓扑优化的结构形态生成三个方面,以“形”与“力”的关联分析——“形”与“力”的数字建构——“形”与“力”的数字调度作为技术路径,研究并提出较为具体的“形”与“力”协同设计方法,该部分也成为了本文的重要内容。最后在结论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概括,总结了研究成果并指出研究的不足,同时也对未来建筑中结构形态的“形”与“力”协同设计进行了展望。

乔臻[6](2020)在《微小尺寸弹性结构尺度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现代微制造和微集成技术的发展,微机电系统(MEMS)在生物医疗、航空航天、车辆系统、工程机械以及家电等领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微机电系统中含有各种微梁和微板等弹性结构,这些微弹性结构的力学性能存在着尺度效应。尺度效应是微机电系统设计所需攻克的关键问题。目前,经典弹性理论不能度量尺度效应,而其他非经典弹性理论解读尺度效应仍然存在着巨大的争议。因此研究微弹性结构力学性能的尺度效应并揭示尺度效应的原因对微机电系统的设计、制造以及优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Mindlin偶应力理论的思想,结合变形的几何描述和曲率张量非对称性的认识丰富了偶应力理论的内容,并把它称之为广义弹性理论。本文以广义弹性理论作为研究微梁和微板等弹性结构力学性能尺度效应的基础理论。广义弹性理论是由偶应力理论发展而来。偶应力理论本构方程的建立就涉及到偶应力张量和曲率张量的对称性问题。本文通过简单剪切问题论证了曲率张量和偶应力张量是非对称性的结论。广义弹性理论的突出特点是能度量尺度效应。虽然一些非经典弹性理论也能用于弹性体尺度效应的计算,但对产生尺度效应的原因还未揭示清楚。在广义弹性理论的框架中,弹性体的变形被分解为平动变形和转动变形。本文从变形的角度来分析尺度效应并以此提出转动变形影响度的概念。根据基于广义弹性理论的欧拉-伯努利梁和基尔霍夫板模型的解析解以及其弯曲变形的分析结果,揭示了尺度效应是转动变形的影响在微尺度下被放大了所致。广义弹性理论具有三个材料参数,即两个Lamé参数和一个旋转模量。这个旋转模量能否精确测量关系到广义弹性理论能否实施工程指导。旋转模量测量的意义对广义弹性理论从理论分析走向实践指导是无比重大的。结合静电驱动吸合问题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利用静电驱动吸合不稳定性原理来测量旋转模量的实验方法。根据现有参考文献中的实验数据,得到了硅梁的旋转模量以及该实验的吸合电压曲线。结果表明基于广义弹性理论的吸合电压刚好可以弥补经典弹性理论预测结果与实验值间的差距。这从侧面也说明了广义弹性理论能很好的度量尺度效应。针对微机电系统中的一些不规则梁和板的数值分析,实体单元具有其他类别的单元所不具有的普适性的优点。由此,基于广义弹性理论并借助约束变分原理中的罚函数法建立了实体单元的有限元方程。构建了8节点减缩积分单元、8节点完全积分单元和20节点完全积分单元,并讨论了这三种单元的性能以及罚参数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8节点完全积分单元性能差,应该避免使用这种单元。另外,分析了微悬臂梁和简支微圆板的弯曲变形的尺度效应以及预扭转板对应模态的归一化频率的尺度效应。结果表明转动变形在宏观尺度下的影响极小而可忽略不计,而在微尺度下的影响就非常大,以及尺度效应是由转动变形在微尺度下被放大所致。夹杂问题应力集中对于一些含颗粒体复合材料的破坏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参考三维实体单元的有限元列式,构建了二维平面四边形等参元的有限元方程。通过无限大板中孔边应力集中问题检验了该单元的性能。最后,以四边形等参元分析无限大拉伸板中圆形夹杂的应力集中的尺度效应以及材料参数对夹杂应力集中的影响。转速波动较大的非正常工况以及外部环境的突发冲击对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以及操作人员的健康都是不利的。那么监控过大的角速度和不安全的加速度并对其发出报警信息或者触发紧急信号的微触发传感器对这些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操作人员的健康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研究了一种能对过大角速度进行报警和对不安全的加速度进行紧急处理的微触发传感器。该微触发传感器的核心问题是力学问题,这个力学问题的实质又是触发微结构在角速度和加速度下的尺度依赖性的动力学响应。基于广义弹性理论,利用哈密尔顿原理建立了触发微结构的动力学控制方程,并采用模态叠加法求解该方程。最后,分析了该微触发传感器的尺度依赖性的触发特性。

张玉婷[7](2020)在《西南联大的研究生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诞生于抗战烽火中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离乱纷杂的环境下仍然保持着一流的教育水准、自由的学术风气及坚毅的民族精神,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赞誉其“物质上得不了,精神上了不得”。作为民国研究院所的中坚力量,西南联大继承和发扬了此前就颇具名望的清华、北大、南开三所高等学府的兴学传统,形成了研究生教育特色,培育出了众多闻名中外的专家学者,为中华民族储存了抗战建国的力量。西南联大的研究生教育模式不仅成为民国高级人才培育的典范,也为当今的高等教育提供了极富价值的案例参考。因此,本文以西南联大的研究生教育为研究对象,力求对其形成基础、管理体系及培养过程等进行系统、深入研究,探究其特色和教育价值。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述:第一,回溯西南联大研究生教育体系形成的背景。通过对组成西南联大的三所学校在合校前各自研究生教育的历史沿革和培养模式进行分析溯源,以对联大建校时研究生教育的背景有一个基础性的把握。第二,梳理西南联大研究生的管理体系。从组织结构、招考选拔、奖励资助体系、科研经费和留学交流等方面对西南联大的研究生管理情况作出系统的阐释,力求明晰研究生的组织管理情形。第三,剖析西南联大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在培养模式上,联大构成了联合一体下的院所独立培养体系,形成了以“教学科研型”为培养导向的学、教、研一体化培养模式;在课程与教学上,教师结合个人研究和前沿理论开设了数量不多但内容精深的课程,并将研究生参与学术报告、学术演讲及专题讨论作为主要教学方式,兼顾中、西学的研究方法;在学生的研究训练上,文、理、工、法、商各科结合着学科发展、国家需要和地域资源,形成了不同特色的方向;在师生互动上,教师与研究生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关系,并在学习和生活上都给予了学生热心真切的指导与关照。第四,阐述西南联大研究生的培养成效与教育局限。从研究生的毕业去向看,学生大都进入大学或研究所从事教育和科研工作,推动着学术理论和学科体系的发展,并养成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优秀的做人品质。虽然联大的研究生教育成绩斐然,但战争的环境、西方移植的教学模式,以及西南联大以本科为人才培养重心的教育取向,也使得当时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受到了许多限制。最后,基于前文的分析,对西南联大研究生教育的特点进行了概括性的总结,分析其教育颇具成效的原因,以为当前的研究生教育提供借鉴。

苏伟贺[8](2020)在《基于移动可变形组件方法的薄壁截面拓扑优化设计》文中研究表明由于薄壁梁结构具有高的刚度质量比,所以它被广泛地应用到各种工程中。在薄壁梁的概念设计阶段,其截面形状的设计是一个尤为重要的问题。通过传统的截面设计方法不能得到具有薄壁特征的截面,而且设计结果往往无法满足冲压工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论文提出了一种采用移动可变形组件方法的截面拓扑优化方法。论文以截面面积作为拓扑优化的目标函数,以截面的弯曲惯性矩、扭转惯性矩为约束函数建立数学模型。针对欧拉-伯努利梁,给出了任意形状截面的弯曲惯性矩和扭转惯性矩的解析公式。其中,根据“欧拉-伯努利梁理论”得到截面的弯曲惯性矩公式;采用半逆解法求解其截面的应力函数,参考弹性力学中对于圆截面杆的解答得到截面的扭转惯性矩公式。在此之上,论文推导了任意形状截面的弯曲惯性矩和实心截面的扭转惯性矩的数值求解公式。其中,与扭转惯性矩的数值求解公式有关的截面应力函数是通过其微分方程和边界条件建立的有限元格式进行求解的。文章推导并给出了双线性单元和任意形状四边形单元的单元刚度矩阵和单元结点列阵。论文还介绍了移动可变形组件拓扑优化方法,并分别求出了在该方法的体系下,截面的面积、弯曲惯性矩和扭转惯性矩的数值公式和灵敏度分析公式。论文也对截面弯曲惯性矩的有限元求解算法、扭转惯性矩的有限元求解算法和截面拓扑优化方法进行了程序设计。数值算例验证了截面弯曲惯性矩和扭转惯性矩有限元解的准确性,也验证了该方法在纯扭转工况、纯弯曲工况和组合工况三个算例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使用论文中的方法可以实现薄壁截面在理论上从无到有的过程,得到的薄壁截面经过后处理可以满足冲压工艺的需求。

郭文浩[9](2020)在《地域性材料在当代文化建筑立面肌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材料特性和组成方式是建筑立面肌理形成的主要部分。在当代的时代背景下地域性材料使用的尝试和研究在不断深入,而先进技术和成熟理论的支撑让地域性材料能够在立面肌理中有更好的应用途径。近些年国内外对于建筑材料在建筑立面上的应用分析研究都处于某一领域的整体性考虑,如建筑整体设计层面,建筑表皮功能层面,而在立面肌理的组成方式和地域性材料的选用关系之间研究较少。基于此,本论文以立面设计理论和平面美学构成理论来系统分析不同性质的地域性材料在应对当代文化建筑立面各类设计需求中的应用方法。本文以国内外范围大量文化建筑作品和理论着作文献,采用比较、分析、归纳、学科交叉等方法进行应用分析研究,以图表形式从材料的基本属性和构成方法来具体表现其应用实况。文章通过对历史发展过程中材料的运用与改进明确提出材料和地域性之间有地域气候,地域环境,地域文化三种地域关联方式,并对地域性材料作出相关定义与分类。以自然地域性材料和人工地域性材料两大类做为分类研究,并以当代运用最为广泛的砖、木、石三种材料作为代表分析其使用特点。在对当代材料运用现状的分析后提出地域性材料在文化建筑立面设计中使用的优势。以立面的设计理论和材料使用理论作为肌理形成方式的理论支撑。将地域环境,美学需求,人文表现和适宜技术作为立面肌理设计的影响因素,归纳总结出地域性材料在应用过程中需要遵循的设计原则,并以此作为设计应用的出发点,在以上原则的基础上分类进行阐述材料在设计中面对各种条件的应对策略,以及具体使用的方法。本文核心章节以上述方向做地域性材料的应用研究,充分发挥材料形状,颜色,质感等基本属性在应对各种制约条件下的优势,并以科学的材料构成方法来具体探讨立面肌理的构成方式,以此来表现当代文化建筑的各类设计需求。在文末以笔者参与的实际项目和现存案例进行论证分析。

别必雄[10](2019)在《基于同步辐射的复合材料动态力学性能与损伤实验研究》文中指出复合材料的宏观响应和损伤变形机制一直是固体力学、物理科学、材料科学以及工程技术等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感兴趣的科学问题之一,同步辐射X射线技术为研究此类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手段。本文主要利用同步辐射X射线技术对B4C/Al复合材料和单向碳纤维板的动态力学性能及损伤行为开展了实验研究,并探讨了相关损伤机理,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作为主要参与者,设计和搭建了与同步辐射X射线同时成像和衍射技术一体化的小型准静态试验机、便携式霍普金森杆和小型一级轻气炮,该实验平台具有时间和空间分辨率高、无损探测、原位实时地同时获取材料动态加载过程中的细观应变场和微观晶格变形等优点,有助于进行具有微秒以下时间分辨率和微米以下空间分辨率的复合材料力学响应实验研究。2)基于建立的同步辐射X射线同时成像与衍射-霍普金森杆实验平台,结合X射线数字图像相关(XDIC)技术,对具有不同B4C颗粒质量分数的两种B4C/Al复合材料开展了原位实时动态拉伸实验。结果发现30wt.%B4C/Al复合材料相比于15wt.%B4C/Al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屈服强度和较低的延展性,细观应变场表明30wt.%B4C/Al的应变集中区密度更高、更容易扩展联合形成宏观裂纹,导致材料脆断。采用同步辐射X射线技术从实验上解释了动态加载下B4C/Al复合材料颗粒间距与应变集中成核点之间的关系,以及导致材料屈服强度和延展性变化的原因,为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设计提供了指导。3)基于建立的同步辐射X射线成像-准静态加载实验平台,结合XDIC技术和断层扫描技术,对不同偏轴角度的单向碳纤维板开展了原位准静态单轴拉伸实验,发现在其弹性模量和拉伸强度随偏轴角度的增加而降低的同时,断裂应变呈非单调变化,在高的偏轴角度时,有近似沿着纤维取向的拉伸和剪切应变集中带。断层扫描图像表明,单向碳纤维板断裂面的粗糙度随偏轴角度的增加呈指数下降。本实验通过同步辐射X射线等先进技术进一步揭示了偏轴角度增大时单向碳纤维板破坏模式由纵向破坏迅速转变为剪切破坏和横向开裂的规律。4)基于建立的同步辐射X射线原位成像-一级轻气炮实验平台,研究了微型弹丸高速侵彻三种铺设角度的单向碳纤维板,获得了弹丸的侵彻历程,发现侵彻过程中单向板存在纤维压溃、界面开裂等现象,其侵彻响应具有取向依赖。通过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发现侵彻方向与纤维取向垂直时模拟结果较为准确;而侵彻方向与纤维取向平行时模拟结果不能反映实际情况,可能是侵彻过程中产生的“碎片”对其抗侵彻性能具有较大影响。

二、解读材料力学中的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解读材料力学中的美(论文提纲范文)

(1)钱学森技术科学思想对力学教学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钱学森技术科学思想的历史溯源
    (一)经验技术和科学技术
    (二)哥廷根应用力学学派
    (三)钱学森技术科学思想
二、利用技术科学的统一性启示
三、学会对经验成分和科学成分的成分分离和成分化合
四、发挥科学史哲的浸润作用
五、结语

(2)材料力学课堂“新”“旧”概念对接教学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存在的问题
二、理论力学向材料力学转变中的概念对接
    (一)刚体向变形体转变与对接
    (二)合外力向内力集度的概念转变与对接
三、研究方法的转变与对接
    (一)内力分析方法
    (二)应力分析方法
四、材料力学内涵讨论
五、结束语

(3)胶东地区金矿高水压千米深立井井壁设计理论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术语表
1 引言
2 选题与文献综述
    2.1 研究背景和意义
        2.1.1 国内外金矿资源的开发与井筒建设
        2.1.2 选题的必要性与意义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立井井壁设计的发展历程
        2.2.2 围岩分级理论在地下支护理论的应用与发展
        2.2.3 流固耦合和现代新奥法理论研究发展
    2.3 研究内容、目的与技术路线
        2.3.1 金属矿硬岩井壁设计研究存在的问题
        2.3.2 研究内容、目的和技术路线
3 基于围岩衬砌统一尺度的力学性能对比试验研究
    3.1 岩石混凝土强度对比试验
        3.1.1 井筒地质与围岩评价
        3.1.2 井筒支护体系材料力学性能试验的研究方案
        3.1.3 力学性能试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3.1.4 试验参数的进一步研究和讨论
    3.2 岩石混凝土超声波对比试验
        3.2.1 实验目的与实验设计
        3.2.2 混凝土与岩石超声波性能对比研究
    3.3 本章结论
4 基于流固耦合原理的深立井永久支护力学分析的基础理论研究
    4.1 深立井原岩自重应力场
    4.2 基于达西渗流的流固耦合力学模型解答
        4.2.1 注浆加固的流固耦合数学模型
        4.2.2 注浆加固井筒的流固耦合问题解答
        4.2.3 注浆加固井筒的流固耦合解答验证
        4.2.4 注浆效果对渗流场与应力的影响
    4.3 基于线性与非线性渗流的井筒流固耦合对比研究
        4.3.1 基本假定
        4.3.2 渗流场解推导
        4.3.3 应力场解推导
        4.3.4 应力及流量分析
    4.4 井筒围岩稳定性分析与围岩分级方法
        4.4.1 [BQ]围岩分级
        4.4.2 [BQ]围岩分级的改进和金矿井筒井壁结构分类
    4.5 本章结论
5 基于围岩锚固的结构力学性能参数等效的模型试验研究
    5.1 基于锚固原理的井筒力学模型理论及参数等效原理
    5.2 相似模拟试验设计
        5.2.1 试验的相似比及相似材料的选择:
        5.2.2 实验设备的设计及制作
        5.2.3 监测系统及锚杆
        5.2.4 正交试验设计
    5.3 相似模拟试验过程
    5.4 相似模拟试验数据分析
        5.4.1 围岩的位移分析
        5.4.2 井筒锚固结构参数影响分析与经验修正
    5.5 模型试验的数值分析研究
        5.5.1 预应力全长粘结锚杆数值模型建立的实现方法
        5.5.2 相似模型试验数值模拟研究
    5.6 本章结论
6 基于广义包神井壁设计理论及应用
    6.1 基于围岩分级与广义包神力学模型的井壁设计理论
        6.1.1 深部无水破碎围岩(IV级)的井壁设计理论
        6.1.2 深部高水压破碎围岩(V级)的井壁设计理论
    6.2 基于涌水量计算的注浆(锚杆)加固范围确定(新城金矿应用)
        6.2.1 新城新主井井筒工程概况
        6.2.2 新城金矿新主井锚杆设计参数的确定
    6.3 新型井壁结构设计方案
    6.4 验证井壁设计可靠性及深部井筒力学分析
        6.4.1 深部不同水平的井筒力学建模及分析
        6.4.2 深部井筒设计可靠性验证
    6.5 本章结论
7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4)基于技术理论范畴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及文献综述
    1.1 绪论
        1.1.1 技术概念的缘起
        1.1.2 哲学、技术哲学概念辨析及工程哲学概念的出现
        1.1.3 工程哲学的概念背景
        1.1.4 建筑技术的历史演化
        1.1.5 试验性建筑的概念源起
        1.1.6 小型化的试验性建筑——“小”+“试验性”的特征
    1.2 文献综述
        1.2.1 研究的现状动态
        1.2.2 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1.2.3 研究的方法
        1.2.4 研究的框架
第二章 试验性建筑的背景技术理论回顾与辨析
    2.1 工程哲学及工程哲学的“技术思维”
        2.1.1 工程哲学与建筑哲学的辨析
        2.1.2 工程哲学的理论逻辑基础——“技术思维”
    2.2 从工程哲学的角度回顾试验性建筑的发展
        2.2.1 工程哲学对试验性建筑基本特征的影响
        2.2.2 试验性建筑对工程哲学理论的反馈
        2.2.3 试验性建筑的技术发展历程回顾
        2.2.4 试验性建筑的最终技术选择
    2.3 小结
第三章 试验性建筑的基本建造方法分析
    3.1 工程哲学范畴下的建筑结构设计关系概述
    3.2 试验性建筑的微观建构分析——基于建造的形态演化
        3.2.1 建造原型解析——“结”的概念
        3.2.2 支撑单元“结”的空间转换
        3.2.3 “编织”形态的结构支撑空间试验
    3.3 试验性建筑结构体系的重构——基于材料受力的建造表达
        3.3.1 “互承式”试验性木构的建造重构
        3.3.2 精确控制支撑节点的钢结构建造重构
        3.3.3 基于效能优化的混凝土建造重构试验
        3.3.4 基于材料衍生更新的建造试验
    3.4 小结
第四章 基于工程哲学的试验性表现及技术逻辑演绎
    4.1 小型试验性建筑演绎的价值论分析
        4.1.1 聚焦结构维度的建筑师的小型试验性建筑演绎
        4.1.2 基于结构逻辑思维的工程师的试验性建筑演变
        4.1.3 基于结构+建筑的复合逻辑思维的试验性建筑演变
    4.2 工程哲学认识论对小型试验性建筑发展的影响
        4.2.1 模拟自然形态的小型试验性建筑拓展
        4.2.2 结合时代技术的“可变”人工自然试验
    4.3 工程哲学方法论对小型试验性建筑发展的影响
        4.3.1 小型试验性建筑支撑方式的结构逻辑演绎
        4.3.2 小型试验性建筑表皮重构的结构拓展转换
        4.3.3 一体化结构整合形态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拓展演变
    4.4 小结
第五章 工程哲学范畴下的小型试验性建筑本体还原
    5.1 基于构件效能优化的小型试验性建筑
        5.1.1 基于梁元构件效能优化的小型试验性建筑支撑还原
        5.1.2 基于柱元构件效能优化的小型试验性支撑还原
        5.1.3 基于柱板构件结合效能优化的小型试验性建筑支撑还原
    5.2 基于构件材料重构的小型试验性建筑
        5.2.1 基于木构构件的小型试验性还原重构
        5.2.2 基于钢构件重构的小型试验性建筑还原重构
        5.2.3 基于混凝土构件的小型试验性建筑还原重构
    5.3 基于结构本体的自由异化表现还原
        5.3.1 基于材料的试验性再生形态拓展还原
        5.3.2 追求连接异化的小型试验性建筑还原
        5.3.3 支撑“消解”的小型试验性极简还原
        5.3.4 “弱建筑”思维模式下的模数化的结构空间试验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论文回顾总结
    6.2 小型试验性建筑对于中国建筑发展的实践意义
    6.3 存在问题与后继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图片索引
致谢

(5)面向数字建筑的结构形态协同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数字建筑的设计困境
        1.1.2 数字化时代下结构形态设计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1.2 课题的提出与研究对象的界定
        1.2.1 课题的提出
        1.2.2 相关概念诠释
        1.2.3 研究对象的界定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综述
        1.4.1 数字建筑相关研究
        1.4.2 结构形态相关研究
        1.4.3 协同学相关研究
    1.5 研究方法
    1.6 创新点
    1.7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数字建筑中结构形态的“形”与“力”剖析
    2.1 结构形态学中“形”与“力”的认识
        2.1.1 结构形态学的“形”与“力”关系
        2.1.2 “形”的认识
        2.1.3 “力”的认识
    2.2 影响数字建筑的结构形态设计的重要因素
        2.2.1 设计秩序的复杂性演变
        2.2.2 结构理念的生态性溯源
        2.2.3 数字手段的创新性变革
    2.3 “形”与“力”的特点剖析
        2.3.1 复杂化
        2.3.2 生态化
        2.3.3 数字化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面向数字建筑的结构形态协同设计理论建构
    3.1 协同理论提出
        3.1.1 “形”与“力”协同的缺失
        3.1.2 “形”与“力”协同的现实意义
        3.1.3 数字建筑的参数化设计语境
    3.2 协同的理论基础
        3.2.1 复杂系统——整体性视角下的整合
        3.2.2 协同学——协同效应的涌现
        3.2.3 复杂性科学——设计的复杂性思维
        3.2.4 结构形态学——建筑与结构结合的基本立场
        3.2.5 建筑美学——理性认知的感性评价
        3.2.6 参数化设计——数字协同的技术手段
    3.3 协同的根本——客观物理世界的结构合理性
    3.4 协同的实质——形式与力学性能的数学规则统一
    3.5 协同的理想目标
        3.5.1 高效性
        3.5.2 适应性
        3.5.3 动态性
    3.6 协同的技术路径
        3.6.1 “形”与“力”的关联分析
        3.6.2 “形”与“力”的数字建构
        3.6.3 “形”与“力”的数字调度
    3.7 协同的实现途径
        3.7.1 基于结构原型的结构形态生成
        3.7.2 基于结构仿生的结构形态生成
        3.7.3 基于拓扑优化的结构形态生成
    3.8 协同的内容框架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结构原型的结构形态生成
    4.1 基于结构原型的“形”与“力”的关联分析
        4.1.1 参数化的结构原型
        4.1.2 力学机制分析:应力分布与力流方向
    4.2 基于结构原型的“形”与“力”的数字建构
        4.2.1 回应应力分布
        4.2.2 回应力流方向
    4.3 基于结构原型的“形”与“力”的数字调度
        4.3.1 结构敏感参数
        4.3.2 模式调度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结构仿生的结构形态生成
    5.1 基于结构仿生的“形”与“力”的关联分析
        5.1.1 自然的涌现现象
        5.1.2 结构形态的层次性逻辑
        5.1.3 层次中的仿生建构
    5.2 基于结构仿生的“形”与“力”的数字建构
        5.2.1 构建几何性图解的仿生思维
        5.2.2 构建几何镶嵌的参数化关联系统
        5.2.3 构建仿生的镶嵌结构网格
    5.3 基于结构仿生的“形”与“力”的数字调度
        5.3.1 涌现中对构成单元的调度
        5.3.2 涌现中对仿生尺度的调度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拓扑优化的结构形态生成
    6.1 基于拓扑优化的“形”与“力”的关联分析
        6.1.1 拓扑优化生形的数学模型
        6.1.2 拓扑优化生形方法及流程
        6.1.3 基于拓扑优化的结构形态的多样性探讨
    6.2 基于拓扑优化的“形”与“力”的数字建构
        6.2.1 面状结构形态的数字建构
        6.2.2 体状结构形态的数字建构
    6.3 基于拓扑优化的“形”与“力”的数字调度
        6.3.1 留“空”的调度
        6.3.2 以球壳结构形态创作为例的调度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微小尺寸弹性结构尺度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微机电系统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非经典弹性理论的研究现状
        1.2.1 尺度效应
        1.2.2 偶应力理论
        1.2.3 应变梯度理论
        1.2.4 微极理论
        1.2.5 小结
    1.3 长度尺度参数测量的研究现状
    1.4 静电驱动微结构的研究现状
    1.5 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广义弹性理论
    2.1 引言
    2.2 广义线弹性模型
        2.2.1 几何描述
        2.2.2 守恒方程
        2.2.3 本构关系
    2.3 曲率张量非对称性的论证
    2.4 欧拉-伯努利梁问题
        2.4.1 数学模型
        2.4.2 微悬臂梁算例分析
    2.5 基尔霍夫板问题
        2.5.1 数学建模
        2.5.2 矩形薄板算例分析
    2.6 本章小结
3 静电驱动吸合原理测旋转模量
    3.1 引言
    3.2 实验原理
    3.3 实验装置的设计
    3.4 实验数据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广义弹性理论的有限元方程
    4.1 引言
    4.2 三维有限元列式
    4.3 实体单元数值分析
        4.3.1 罚参数和积分方案的讨论
        4.3.2 梁和板尺度效应数值分析
        4.3.3 模态对应频率的尺度效应分析
    4.4 平面问题的数值分析
        4.4.1 二维有限元列式
        4.4.2 四边形等参元性能的验证
        4.4.3 夹杂问题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微触发传感器触发特性的尺度效应研究
    5.1 引言
    5.2 触发微结构的尺度效应模型
        5.2.1 模型描述和数学建模
        5.2.2 动力学方程的求解
    5.3 触发特性分析与讨论
        5.3.1 数值解的收敛分析
        5.3.2 动力学响应分析
        5.3.3 尺度效应分析
    5.4 触发控制的设计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进一步的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及撰写的论文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C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7)西南联大的研究生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历史认识的需要
        (二)现实改革的需要
    二、文献综述
        (一)文献资料
        (二)研究述评
    三、研究目的与研究价值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价值
    四、核心概念
        (一)研究生教育
        (二)研究生培养模式
    五、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一章 西南联大研究生教育形成的基础
    第一节 抗战前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发展
        一、清朝末期研究生教育的萌芽
        二、民国初年研究生教育的起步
        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
    第二节 西南联大建校前三校的研究生教育
        一、国立北京大学的研究生教育
        二、国立清华大学的研究生教育
        三、私立南开大学的研究生教育
        四、三校培养模式的特点小结
第二章 西南联大的研究生管理体系
    第一节 三足分立的教育组织机构
    第二节 严格要求的学生招考选拔
        一、高标准的专业分组招生考试
        二、高质量的大学本科毕业生源
    第三节 鼓励研学的奖励资助体系
    第四节 政府与社会的科研经费支持
    第五节 公费择优的留学交流管理
第三章 西南联大的研究生培养过程
    第一节 培养模式
        一、联大一体下的各院所独立培养体系
        二、以科研为导向的“学、教、研”一体模式
    第二节 课程教学
        一、各专业教师自定开设的课程科目
        二、联系前沿并融汇西学的教学内容
        三、由通至专且本硕衔接的课程体系
        四、重视学术讨论和报告的教学方式
        五、欧美教材与外语授课的普遍应用
    第三节 科学研究
        一、注重国学文化的文科
        二、因时制宜的理、工科
        三、结合社会实际的法科
        四、联系战时经济的商科
    第四节 师生互动
        一、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二、严谨求真的学术指导
        三、热心真切的人生关照
        四、学术救国的价值追求
第四章 西南联大的研究生培养成效与局限
    第一节 学生毕业及三校复员
        一、研究生的毕业或离校去向
        二、联大解散后三校研究生教育体系的恢复
    第二节 教育成效
        一、推进学术理论的深化与创造
        二、引领学科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三、塑造学子的治学方向与品质
    第三节 教育局限
        一、战争环境对科研条件的约束
        二、西方教学模式的移植缺陷
        三、有限的研究生培养规模
第五章 西南联大研究生教育的特点总结
    第一节 科研为主与精化课程的教研体系
    第二节 自由包容与多元导引的教学理念
    第三节 融会中西与紧跟前沿的国际化教育
    第四节 联系国情与结合地域的研究训练
    第五节 德学并重与言传身教的教师指导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8)基于移动可变形组件方法的薄壁截面拓扑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第2章 梁截面的力学特性
    2.1 截面弯扭惯性矩的解析求解
        2.1.1 弯曲惯性矩的解析求解
        2.1.2 扭转惯性矩的解析求解
    2.2 截面弯扭惯性矩的数值求解
        2.2.1 截面弯扭惯性矩的有限元格式推导
        2.2.2 双线性矩形单元的扭转惯性矩的有限元求解
        2.2.3 任意四边形单元的扭转惯性矩的有限元求解
    2.3 截面弯扭惯性矩的求解程序设计
        2.3.1 单元刚度矩阵和单元结点列阵
        2.3.2 矩形区域的扭转惯性矩
        2.3.3 矩形区域的弯曲惯性矩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考虑冲压工艺的薄壁截面拓扑优设计
    3.1 移动可变形组件拓扑优化方法
        3.1.1 水平集函数和Heaviside函数
        3.1.2 移动可变形组件拓扑优化方法的原理
    3.2 在移动可变形组件体系下的截面力学特性表达
    3.3 截面拓扑优化
        3.3.1 优化列式
        3.3.2 灵敏度分析
        3.3.3 移动渐近线优化算法
    3.4 截面拓扑优化的程序设计
        3.4.1 主函数
        3.4.2 有限元分析的初始数据
        3.4.3 组件几何信息的初始化
        3.4.4 优化算法初始化
        3.4.5 设置边界条件
        3.4.6 准备有限元分析
        3.4.7 优化的主循环
        3.4.8 四个函数的说明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数值算例
    4.1 矩形截面力学特性
    4.2 薄壁截面拓扑优化
        4.2.1 验证算例
        4.2.2 纯扭转工况
        4.2.3 纯弯曲工况
        4.2.4 组合工况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工作总结
    5.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9)地域性材料在当代文化建筑立面肌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与研究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2 相关定义及阐述
        1.2.1 当代文化建筑
        1.2.2 立面肌理
        1.2.3 地域性材料
    1.3 研究对象及研究范围的界定
        1.3.1 研究对象的界定
        1.3.2 研究范围的界定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
        1.4.1 国内文献综述
        1.4.2 国外文献综述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1 研究的目的
        1.5.2 研究的意义
    1.6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2章 地域性材料与文化建筑立面肌理的发展及关联
    2.1 地域性材料使用的发展历程
        2.1.1 地域性材料的历史发展概况
        2.1.2 地域性材料在立面肌理中的应用现状
        2.1.3 地域性材料在立面肌理应用中的不足
        2.1.4 地域性材料的发展趋势
    2.2 地域性材料的分类
        2.2.1 材料与“地域性”之间的关联方式
        2.2.2 天然地域性材料
        2.2.3 人工地域性材料
    2.3 材料在建筑立面设计应用中的理论综述
        2.3.1 立面作为独立设计和构成的缘起
        2.3.2 建筑立面设计理论的发展历程
        2.3.3 材料在立面设计中的理论思想
    2.4 地域性材料在当代文化建筑立面中的作用
        2.4.1 地域性材料在立面中的结构作用
        2.4.2 地域性材料在立面中的功能作用
        2.4.3 地域性材料在立面中的美学作用
        2.4.4 地域性材料在立面中的生态作用
    2.5 本章小节
第3章 地域性材料在立面肌理中的应用理论构建
    3.1 文化建筑立面肌理的感知方式
        3.1.1 立面肌理中材料的视觉感受
        3.1.2 立面肌理中材料的知觉感受
    3.2 文化建筑立面肌理的构成元素及方法
        3.2.1 立面肌理的基本构成元素
        3.2.2 立面肌理的基本构成方法
    3.3 文化建筑立面肌理的设计影响因素
        3.3.1 地理环境因素
        3.3.2 经济技术因素
        3.3.3 社会人文因素
    3.4 地域性材料在文化建筑立面肌理中的应用原则
        3.4.1 重视自然环境
        3.4.2 考虑经济效益
        3.4.3 回应地域文化
        3.4.4 遵循美学构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地域性材料在立面肌理中的应用策略与方法
    4.1 基于表现建筑地域性的应用策略
        4.1.1 自然地域层面
        4.1.2 经济地域层面
        4.1.3 文化地域层面
    4.2 基于建筑立面形式美原则的应用策略
        4.2.1 表现肌理抽象一致性的材料应用方法
        4.2.2 表现肌理比例与尺度的材料应用方法
        4.2.3 表现肌理均衡与稳定的材料应用方法
        4.2.4 表现肌理节奏与韵律的材料应用方法
        4.2.5 表现肌理对比与微差的材料应用方法
        4.2.6 表现肌理主从与重点的材料应用方法
    4.3 基于时代性的适宜技术应用策略
        4.3.1 新技术条件下地域性材料的新用法
        4.3.2 地域性材料的生态技术应用
        4.3.3 地域性材料的信息化技术应用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地域性材料在当代文化建筑中的实践应用
    5.1 田汉文化园
        5.1.1 项目概况
        5.1.2 地域性的表现方式
        5.1.3 地域性材料在立面肌理的中的设计应用
        5.1.4 适宜技术的应用
    5.2 宁波博物馆
        5.2.1 项目概况
        5.2.2 地域性的表现方式
        5.2.3 地域性材料在立面肌理中的设计应用
        5.2.4 适宜技术的应用
    5.3 设计反思
        1.优点
        2.缺点
    5.4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实际工程项目与课题概况
致谢

(10)基于同步辐射的复合材料动态力学性能与损伤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复合材料动态力学性能及损伤研究概述
        1.2.1 材料的应变率效应
        1.2.2 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及动态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1.2.2.1 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1.2.2.2 B_4C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动态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1.2.3 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及动态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1.2.3.1 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1.2.3.2 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动态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1.3 同步辐射X射线表征与诊断研究进展
        1.3.1 同步辐射X射线断层扫描扫描
        1.3.2 X射线超快成像与衍射
    1.4 选题背景及意义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安排
第2章 基于同步辐射X射线的材料损伤诊断方法学
    2.1 引言
    2.2 同步辐射X射线相衬成像与衍射
        2.2.1 X射线相衬成像
        2.2.2 同步辐射X射线同时相衬成像与衍射
    2.3 同步辐射X射线断层扫描
        2.3.1 同步辐射X射线断层扫描平台
        2.3.2 二维金相表征与CT表征对比分析
        2.3.3 三维孔洞分布分析
    2.4 同步辐射超快X射线多尺度测量平台
        2.4.1 准静态加载下同时相衬成像与衍射诊断平台
        2.4.1.1 小型MTS加载平台
        2.4.1.2 准静态加载同步时序
        2.4.2 霍普金森杆加载下同时相衬成像与衍射诊断平台
        2.4.2.1 霍普金森杆原理及数据处理
        2.4.2.2 小型霍普金森杆加载平台
        2.4.2.3 霍普金森杆同步时序
        2.4.3 一级轻气炮加载下同时相衬成像与衍射诊断平台
        2.4.3.1 一级轻气炮加载平台
        2.4.3.2 一级轻气炮侵彻加载同步时序
    2.5 数字图像相关技术
        2.5.1 数字图像相关技术简介
        2.5.2 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原理
        2.5.3 X射线数字图像相关技术
        2.5.3.1 平场校正
        2.5.3.2 散斑尺寸与散斑质量评估
        2.5.3.3 误差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同步辐射X射线的B_4C/Al复合材料力学行为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实验方法
        3.2.1 B4C/Al复合材料
        3.2.2 基于同步辐射X射线技术的霍普金森杆拉伸加载
        3.2.3 基于同步辐射X射线技术的准静态与动态压缩加载
    3.3 颗粒含量对B_4C/Al复合材料动态拉伸行为的影响
        3.3.1 霍普金森杆拉伸加载下宏观力学行为
        3.3.2 细观应变场
        3.3.3 断口微观形貌
        3.3.4 分析与讨论
    3.4 应变率对B_4C/Al复合材料压缩行为的影响
        3.4.1 不同应变率压缩加载下宏观力学行为
        3.4.2 细观应变场
        3.4.3 回收样品微观表征
        3.4.4 分析与讨论
    3.5 霍普金森杆拉伸加载下B_4C/Al复合材料X射线衍射
        3.5.1 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标定
        3.5.2 B_4C/Al复合材料X射线衍射分析与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同步辐射X射线的单向碳纤维板损伤破坏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实验方法
        4.2.1 单向碳纤维板及其微观形貌
        4.2.2 基于同步辐射X射线的单向碳纤维板准静态加载实验
    4.3 单向复合材料宏观力学分析
        4.3.1 单向板任意方向的应力应变关系
        4.3.2 单向板的强度理论
    4.4 单向碳纤维板准静态拉伸力学行为
        4.4.1 准静态拉伸加载下宏观力学行为
        4.4.2 细观应变场分析与讨论
        4.4.3 微观形貌表征分析与讨论
        4.4.3.1 原位CT表征分析与讨论
        4.4.3.2 断口微观形貌分析与讨论
    4.5 霍普金森杆压缩加载下单向碳纤维板动态力学行为
        4.5.1 霍普金森杆压缩加载下宏观力学行为
        4.5.2 回收样品表征分析与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同步辐射X射线的单向碳纤维板高速侵彻实验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侵彻加载
    5.3 侵彻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5.4 刚性弹侵彻单向碳纤维板数值模拟
        5.4.1 冲击损伤准则
        5.4.2 单向碳纤维板刚度退化
        5.4.3 数值计算模型
        5.4.4 刚性弹侵彻碳纤维板有限元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全文工作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工作总结
    6.2 未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解读材料力学中的美(论文参考文献)

  • [1]钱学森技术科学思想对力学教学的启示[J]. 阙仁波. 高等建筑教育, 2021(04)
  • [2]材料力学课堂“新”“旧”概念对接教学探讨[J]. 张克明,郑佩,焦古月,张振亚. 高教学刊, 2021(22)
  • [3]胶东地区金矿高水压千米深立井井壁设计理论与应用[D]. 徐衍. 北京科技大学, 2021
  • [4]基于技术理论范畴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D]. 夏峻嵩. 东南大学, 2020(02)
  • [5]面向数字建筑的结构形态协同设计研究[D]. 林康强.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6]微小尺寸弹性结构尺度效应研究[D]. 乔臻. 重庆大学, 2020(02)
  • [7]西南联大的研究生教育研究[D]. 张玉婷. 云南师范大学, 2020(12)
  • [8]基于移动可变形组件方法的薄壁截面拓扑优化设计[D]. 苏伟贺. 吉林大学, 2020(08)
  • [9]地域性材料在当代文化建筑立面肌理中的应用研究[D]. 郭文浩. 湖南大学, 2020(08)
  • [10]基于同步辐射的复合材料动态力学性能与损伤实验研究[D]. 别必雄.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材料力学之美的诠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