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系统的外部干扰保护

微机系统的外部干扰保护

一、微机系统外部干扰的防护(论文文献综述)

张少刚[1](2020)在《基于PIC单片机的平台化医用冷柜温度控制器设计》文中研究指明医用冷柜主要用来存储药品、疫苗、血液制品、生物制剂等相关产品,确保产品在生产、存储和使用过程中能够达到全程低温状态,防止产品质变,而温度控制器作为医用冷柜的核心元件,它的质量决定了医用冷柜的使用效果。目前医用冷柜性能的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温度控制器的性能要求日益扩展,根据医用冷柜温度控制器的实际应用情况,设计一款具有平台化的温度控制器,以此为平台根据不同种类医用冷柜的使用需求进行功能扩展,既能大幅提升零部件的通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又能适应大规模客户化定制的生产模式。本文设计了一款基于PIC(Programmable Interrupt Controller)单片机的平台化医用冷柜温度控制器。通过串口通信,实现处理器与人机界面的通信、数据传输和存储功能。用户通过操作人机界面,可以实现温度信号的检测和采集、控制算法的控制、数据的存储、历史数据的显示、系统运行状态的监控和系统的设置等功能。并将硬件接口与应用程序设计成可修改、可组合、可继承的模块,通过人机界面的应用组态,可进行后续的功能扩展,实现温度控制器系统的平台化。所设计的平台化温度控制器的硬件开发平台主要由基于哈佛结构的高性能RISC内核的8位中档单片机PIC16F19197和外围设备组成。设计了平台化医用冷柜温度控制器接口功能模块,主要包括单片机最小系统、联网通信接口、信号处理电路、电池管理电路、继电器驱动电路、AD转换接口等设计;对温度控制器硬件可靠性进行了设计;对平台化医用冷柜温度控制器的材料进行了选型和结构设计。所设计的平台化医用冷柜温度控制器的软件采用前后台方式运行,后台主循环采用轮询子任务的方式,程序架构简单,扩展方便。温度采集采用AD采样处理,以Modbus协议作为基础来进行通信处理。同时对温度控制器软件可靠性进行了设计。为了检验所设计的平台化医用冷柜温度控制器的可靠性,分别对温度控制器主要性能进行了测试,包括:设定点误差和切换差测试、环境适应性测试、抗群脉冲干扰性测试、加速寿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电磁兼容测试和功能测试,并对温控器的温度精度进行了测试,所有检测结果均符合要求。本文所设计的基于PIC单片机的平台化医用冷柜温度控制器可应用于各类医用冷柜,具有高可靠性和较强可扩展性的特点。该产品市场潜力大,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时对医用冷柜温度控制器的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论文有图39幅,表10个,参考文献91篇。

周楷哲[2](2018)在《电气二次设备的防雷与抗干扰措施初探》文中提出电厂发电机制复杂,在电能产生之后需要变电站进行升压或降压才能保障日常的供电。此时,如果电气设备出现故障,尤其是电气二次设备的故障会导致电网的崩溃,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近年来我国的变电站电气设备的故障主要是由于雷击干扰导致,因此防雷与抗干扰措施的作用被进一步放大。

汪彬[3](2018)在《基于PLC的内燃机车控制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论文主要研究建立基于PLC的内燃机车逻辑控制系统,以丰富公司产品结构类型。论文以东风8B型货运内燃机车为研究对象,研究运用PLC技术进行机车控制系统控制研究。本论文研究内容从以下几方面开展:(1)论文首先对DF8B型内燃机车既有的控制系统进行深入的分析,分析原控制系统的控制策略。(2)结合DF8B型内燃机车电路分析情况,进行PLC控制改造方案的研究,主要根据控制系统逻辑需求,进行了PLC的选型,分配输入输出点,以及外部辅助器件的选型和应用研究,对PLC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进行了设计。(3)根据机车控制原理,进行了PLC程序设计,程序主要实现了柴油机启停控制,机车加载控制,重点对内燃机车恒功牵引的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和设计,提出了基于PLC语言的PID控制方法,并运用欧姆龙PLC编程软件中的CX-Simulator模块对程序进行了仿真研究,对程序语言仿真中出现的错误进行修正完善。(4)设计实验验证平台,验证控制系统可行性,分析对比DF8B原基于继电器控制的控制电路和新设计的基于PLC控制的控制电路,运用电路系统可靠性研究工具,对电路可靠性进行研究与计算。通过本文的研究与分析,建立了基于PLC控制的内燃机车控制系统,提出相应的控制方案和策略,新型的内燃机车控制系统相较于之前有了多方面的改善,主要体现可靠性高,维护方便,扩展便捷等方面。

袁文嘉,贺要锋,王来军,李兵[4](2009)在《提高微机保护装置的抗干扰性和可靠性的措施探讨》文中提出微机保护装置的可靠性有多种因素决定,其中微机系统的抗干扰性能力是其可靠性的重要指标;但由于微机系统软、硬件主要受电磁干扰,故通过消除和抑制干扰源、破坏干扰的耦合途径、消弱接收电路对干扰的敏感性可以很好地提高微机保护装置的抗干扰能力,从而提高微机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另外通过软件的故障自检、硬件的过电压保护及冗余配置也可以提高微机保护装置的可靠性。

李翔[5](2009)在《变电站微机保护装置的防雷保护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分析雷电波侵入变电站微机保护装置的三大途径:即由供电电源线路入侵、由变电站内的计算机通信等信息线路入侵、由地电位反击电压通过接地体入侵,提出采用屏蔽、均压、过压分流和接地等保护技术对微机保护装置进行多层次综合防护;同时针对雷电浪涌的特点,探讨在电源线路装设电涌保护器和电源防雷吸收器对电源线路的保护方案。

李青松[6](2008)在《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抗干扰措施》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针对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易受各种电磁干扰而不能正常工作的问题,对干扰源进行了分析和介绍,并提出了隔离、屏敝、接地等效果明显、简单实用的抗干扰措施。

陶蓉[7](2008)在《变电所地电位干扰及防护措施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由于地网局部电位不均导致二次电缆烧毁、二次设备误动作的事故频繁发生,其本质的原因是二次设备的绝缘水平和抗干扰能力都比较弱,若防护措施不当,就容易引发事故。由雷电流和工频短路电流入地造成的地电位干扰已成为困扰变电所二次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主要问题之一,因此有必要对变电所的地电位干扰进行研究,提出有效的防护措施。为了系统地阐述地电位干扰对变电所二次系统的危害,分析了雷电流和工频短路电流造成地电位干扰的途径、耦合方式,并对长沙、信阳多个变电所的一次、二次系统的接地方式及已采取的防护措施进行了现场调研,结合信阳220kV沙港变设备接触电压、地网电位分布和导通性试验等现场试验数据,分析目前变电所在抗干扰措施上存在的问题是地网均压效果不好,屏蔽电缆、二次设备的接地方式选择不当,对电源系统的保护不够。针对抗干扰措施的不足,对消弱干扰的措施进行论述。分析了雷电流、工频短路电流在地网上分布,和地网电流对二次电缆的影响,通过实验室试验论证了理论计算的正确性,并结合ATP仿真寻求抑制地网电流对二次电压影响的最佳措施。讨论了屏蔽电缆及二次设备的几种不同接地方式对抑制干扰的作用,并用实验验证了屏蔽电缆在控制设备处接地,二次设备采用等电位连接是最有效的方式。针对二次系统中电源系统的抗干扰,提出采用含压敏电阻的低通滤波器能很好地消除干扰。对于变电所的地电位干扰是一个综合防护的问题,通常需要采取均压、接地和屏蔽等各种措施进行综合防护,以提高变电所的抗干扰性能,保证二次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林彦凯,刘卫东[8](2007)在《地铁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电磁防护》文中认为简单介绍了地铁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构成,针对地铁变电所内电磁干扰带来的后果,从分析电磁干扰产生的原因和传输路径入手,对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电磁兼容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阐述了综合自动化系统在硬件和软件方面的电磁防护措施,包括:屏蔽、一次和二次系统接地、隔离,以及数据输入输出的滤波处理等。实践证明这些措施对提高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抗电磁干扰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王保仓[9](2006)在《电力二次系统接地及抗干扰方法研究》文中认为二次系统是电力系统的神经网络,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微电子技术己成为电力继电保护和监控系统中的最重要的技术。由于电厂和变电所的二次电缆很多且错综复杂,微机及保护系统因为工作电压低,极易受到干扰。二次电缆和继电保护设备自身的接地和抗干扰变得极其重要。 电力系统中,二次系统的硬件层部分是由各种二次设备和电缆组成的。这些电缆处于一次设备的高压电磁场中,工作条件极其复杂,而保护及监控装置对于干扰又非常敏感。 长期以来所讨论的二次回路接地仅限于一般的接地技术,即为了保护电气设备和人身安全。随着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日益广泛的应用,在发电厂和变电站中,各种各样的电磁干扰源会干扰电子设备正常的工作,造成电力系统故障。接地技术作为抗干扰的手段之一,有了很大的发展。 电力系统安装及调试工作中,对于二次系统电流电压二次回路和继电保护设备的接地方式及接地点位置做法不统一;屏蔽电缆己广泛应用于工程中,对抗干扰有较好的效果,但对于屏蔽层如何接地尚未统一。 本文的主要分析电力系统的各种干扰的作用机理和对二次系统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横向比较,以总结出二次系统各种接地方法的优劣,得出结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分析总结电力系统的干扰源和干扰传播路径; (2) 概述微机保护的硬件构成和软件模块,从硬件和软件角度分析总结微机保护的抗干扰措施;探索分析监控系统的抗干扰措施。 (3) 探索总结二次系统设备的接地方法及抗干扰措施。

姜娜,张永久,石艳霞[10](2006)在《装备车载微机系统开发中的抗电磁干扰设计》文中研究说明根据装备车辆的电磁环境分析了车载微机系统电磁干扰的主要来源和传递通道,对微机的电磁干扰进行了预测,采取看门狗电路、滤波、屏蔽、接地、等措施对硬件进行了抗电磁干扰设计,应用陷阱法、平均法等设计了软件抗干扰方式,并对ROM数据进行了保护。

二、微机系统外部干扰的防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机系统外部干扰的防护(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PIC单片机的平台化医用冷柜温度控制器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 温度控制器系统总体设计
    2.1 温度控制器功能需求分析
    2.2 温度控制器系统功能框图
    2.3 温度控制器的硬件选择
    2.4 温度控制器的软件设计
    2.5 本章小结
3 温度控制器接口功能模块设计及结构设计
    3.1 温度控制器最小系统设计
    3.2 单片机接口功能模块设计
    3.3 温度控制器硬件可靠性设计
    3.4 温度控制器线路板
    3.5 温度控制器的材料选择及结构设计
    3.6 本章小结
4 温度控制器的软件设计
    4.1 主程序流程框架
    4.2 温度控制器的AD采样处理
    4.3 通信处理的Modbus协议
    4.4 温度控制器软件可靠性设计
    4.5 本章小结
5 温度控制器的可靠性和温度精度测试
    5.1 温度控制器的可靠性测试
    5.2 温度精度测试
    5.3 本章小结
6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2)电气二次设备的防雷与抗干扰措施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电气二次设备的防雷措施
    1.1 电涌保护器
    1.2 通信接口防雷措施
    1.3 系统电源防雷
2 电气二次设备抗干扰防护
    2.1 微机系统
    2.2 抗干扰硬件配置
    2.3 干扰源控制
    2.4 其它方式
3 结语

(3)基于PLC的内燃机车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东风8B型内燃机车电气线路分析
    2.1 机车主电路
        2.1.1 牵引工况
        2.1.2 电阻制动工况
        2.1.3 自负荷试验工况
        2.1.4 主电路保护电路
    2.2 辅助电路
        2.2.1 柴油机启动电路
        2.2.2 辅助发电回路
        2.2.3 空压机电路
    2.3 机车控制电路
        2.3.1 机车起动
        2.3.2 柴油机调速电路
    2.4 励磁电路
        2.4.1 励磁控制理论分析
        2.4.2 微机励磁控制电路
        2.4.3 测速发电机控制励磁电路
    2.5 机车保护电路
        2.5.1 机油压力保护
        2.5.2 柴油机油水温度保护
        2.5.3 曲轴箱压力保护
    2.6 柴油机控制系统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PLC逻辑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3.1 PLC介绍
        3.1.1 PLC的发展
        3.1.2 PLC的组成
        3.1.3 PLC编程语言
        3.1.4 与继电器控制系统的比较
    3.2 PLC选型
        3.2.1 输入输出统计
        3.2.2 PLC型号选定
    3.3 PLC逻辑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3.4 其它外部工作电路
        3.4.1 开关电源
        3.4.2 信号调整模块
        3.4.3 固态继电器
        3.4.4 励磁调节模块
        3.4.5 触摸式彩色液晶显示屏
    3.5 PLC点位分配
        3.5.1 PLC输入
        3.5.2 PLC输出
        3.5.3 PLC的 I/O接口与外部电路设计
    3.6 系统的抗干扰设计
        3.6.1 系统干扰的来源与产生
        3.6.2 干扰的防护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PLC逻辑控制系统的程序设计及仿真
    4.1 柴油机控制和保护电路
        4.1.1 燃油泵控制电路
        4.1.2 柴油机起动控制电路
        4.1.3 柴油机调速
        4.1.4 柴油机停机
    4.2 辅助发电控制
        4.2.1 直流辅助发电控制电路
        4.2.2 直流固定发电
    4.3 机车加载控制
        4.3.1 换向控制
        4.3.2 加载控制
    4.4 保护及其它卸载故障
    4.5 PLC恒功励磁控制
        4.5.1 PID控制理论分析
        4.5.2 恒功率曲线的初始化
        4.5.3 模拟量的采集
        4.5.4 恒功励磁控制
    4.6 PLC控制程序的软件仿真
        4.6.1 程序的编译
        4.6.2 程序仿真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的实验验证及可靠性研究
    5.1 系统的实验验证
        5.1.1 实验方案设计
        5.1.2 实验平台搭建
    5.2 系统的可靠性研究
        5.2.1 控制电路的对比
        5.2.2 控制电路可靠性的估算
    5.3 PLC控制系统研究实现的意义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提高微机保护装置的抗干扰性和可靠性的措施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微机保护装置的干扰来源
2 几种抗干扰措施的实施
    2.1 消除和抑制干扰源
    2.2 破坏干扰的耦合途径
    2.3 消弱接收电路对干扰的敏感性
3 提高可靠性的其他措施
    3.1 故障自检
    3.2 过电压保护
    3.3 硬件冗余
4 结束语

(6)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抗干扰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综合自动化系统内部干扰源及防护措施
    2.1 设备自身干扰
    2.2 铺设电缆不合理
    2.3 接地不当
    2.4 操作电源本身的干扰
    2.5 计算机供电电源的抗干扰措施
3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外部干扰及防护措施
    3.1 防雷措施
    3.2 隔离和屏蔽
        3.2.1 屏蔽措施
        3.2.2 隔离措施
        3.2.3 其他隔离措施
    3.3 系统接地
4 结束语

(7)变电所地电位干扰及防护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综述
    1.3 本课题的具体工作
第二章 变电所地电位干扰的途径、耦合机理及危害分析
    2.1 雷电流入地时引起的地电位干扰
        2.1.1 雷电流入地引起地电位干扰的途径
        2.1.2 雷电流引起的干扰对二次回路的耦合方式
    2.2 工频短路电流引起的地电位干扰
        2.2.1 工频短路电流入地引起地电位干扰的途径
        2.2.2 工频短路电流引起的干扰对二次回路的耦合方式
    2.3 地电位干扰的危害
        2.3.1 高压线接地故障使通信中断
        2.3.2 高电位引出使通信中断
        2.3.3 低电位引入使通信中断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现场调研及试验
    3.1 现场调研
        3.1.1 变电所一次、二次设备的接地情况
        3.1.2 近年发生的地电位干扰事故
    3.2 现场试验内容
        3.2.1 设备接触电压试验
        3.2.2 地电位分布测试
        3.2.3 地网导通性试验
    3.3 现场情况分析
        3.3.1 地网均压存在缺陷
        3.3.2 屏蔽电缆的接地方式
        3.3.3 二次设备等电位连接
        3.3.4 电源线和信号线的防护问题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变电所地电位干扰防护措施研究
    4.1 地电位干扰对二次线的感应电势
        4.1.1 理论分析
        4.1.2 地网电位对二次系统的干扰实验
        4.1.3 地网电位对二次系统的干扰仿真分析
    4.2 屏蔽电缆的接地方式对地电位干扰的影响
        4.2.1 理论分析
        4.2.2 屏蔽电缆接地试验
    4.3 二次设备接地方式对干扰的影响
        4.3.1 理论分析
        4.3.2 二次设备接地方式对干扰的影响实验
    4.4 电源系统的防护
    4.5 变电所地电位干扰的综合防护
        4.5.1 接地
        4.5.2 均压
        4.5.3 屏蔽
        4.5.4 含压敏电阻的低通滤波器的电源系统保护
    4.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9)电力二次系统接地及抗干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电力二次系统接地的必要性
    1.2 论文的背景及意义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电力系统干扰的分类及形成分析
    2.1 干扰源
    2.2 干扰的耦合和传播
    2.3 二次回路干扰的形成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微机保护装置的组成概述
    3.1 微机保护的硬件配置
    3.2 微机保护的软件原理
    3.3 微机保护的算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电力系统二次接地方法
    4.1 电力系统主要二次设备的接地简述
    4.2 对电力系统接地网的要求及安全性设计
    4.3 互感器(CT、PT)二次回路接地分析
    4.4 二次屏蔽电缆的屏蔽接地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微机系统的抗干扰
    5.1 微机保护和微机监控系统的抗干扰
    5.2 接地等电位面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工程中抗干扰措施实例应用
    6.1 由于未考虑滤波措施造成表计显示波动
    6.2 软件考虑不周引起电动机保护误动
    6.3 交直流相互干扰引起装置工作不正常
    6.4 屏蔽线接地不可靠引起显示电压瞬时抖动
    6.5 单芯电缆护层两端接地引起异常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的结论
    7.4 论文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四、微机系统外部干扰的防护(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PIC单片机的平台化医用冷柜温度控制器设计[D]. 张少刚.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2]电气二次设备的防雷与抗干扰措施初探[J]. 周楷哲. 通讯世界, 2018(05)
  • [3]基于PLC的内燃机车控制系统研究[D]. 汪彬.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2)
  • [4]提高微机保护装置的抗干扰性和可靠性的措施探讨[J]. 袁文嘉,贺要锋,王来军,李兵.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09(21)
  • [5]变电站微机保护装置的防雷保护探讨[J]. 李翔. 贵州水力发电, 2009(04)
  • [6]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抗干扰措施[J]. 李青松. 广播电视信息(下半月刊), 2008(09)
  • [7]变电所地电位干扰及防护措施研究[D]. 陶蓉. 长沙理工大学, 2008(12)
  • [8]地铁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电磁防护[J]. 林彦凯,刘卫东. 建筑电气, 2007(05)
  • [9]电力二次系统接地及抗干扰方法研究[D]. 王保仓. 东南大学, 2006(05)
  • [10]装备车载微机系统开发中的抗电磁干扰设计[A]. 姜娜,张永久,石艳霞. 第五届电子产品防护技术研讨会论文集(续), 2006

标签:;  ;  ;  ;  ;  

微机系统的外部干扰保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