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共伴生矿产综合研究走资源节约之路

加强共伴生矿产综合研究走资源节约之路

一、加强共伴生矿产综合研究,走资源节约型道路(论文文献综述)

马莉[1](2019)在《我国绿色矿山发展水平评价及发展模式与长效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和能源保障,与此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问题,解决矿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具有迫切性和现实性。绿色矿山是一种全新的矿山发展模式,被认为是解决矿山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随着绿色矿山建设相关政策的推广,绿色矿山试点单位数量迅速增加,绿色矿山建设稳步推进。在此背景下,研究和评价我国绿色矿山发展水平,总结与探索绿色矿山发展模式,构建绿色矿山发展长效机制,对于我国深入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发展绿色矿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鉴于此,本文基于我国绿色矿山试点单位调查和调研资料,剖析了绿色矿山发展取得的成果和存在问题,并通过设计指标体系,分行业指数化评价了我国绿色矿山发展水平,归纳总结了我国绿色矿山典型发展模式,最后在理论分析绿色矿山发展驱动因素的基础上,宏观上构建了绿色矿山发展长效机制,微观上提出了矿山企业提升绿色矿山发展水平的路径。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系统调研了我国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发展情况。首先对我国绿色矿山建设历程进行回顾梳理,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我国绿色矿山发展现状,并分析了当前绿色矿山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研究表明,绿色矿山发展可以分为萌芽期、起步期、快速发展期和逐步走向规范四个阶段。我国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发展格局基本建立,在数字化、现代化矿山建设、科技创新与资源综合利用、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以及矿地和谐发展方面取得显着成效。同时,绿色矿山发展存在发展格局不协调、绿色矿山标准体系不健全、绿色矿山建设的配套政策不完善、协同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并面临综合利用方面、重大科技问题攻关以及环境治理方面的诸多挑战。(2)在分析现有评价指标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绿色矿山基本条件和PSR模型分析,分矿种提出和构建包含反映共性和重要性的核心指标以及反映行业特性和矿种特色的辅助指标的指标体系;将指数化评价、集对分析法引入绿色矿山发展水平评价,分行业对我国绿色矿山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行业内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情况。煤炭、黄金、有色行业东部地区绿色矿山发展水平领先于其它地区;油气行业东北地区绿色矿山发展水平最高;化工行业中部地区进步最显着。(2)不同规模间的绿色矿山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大型矿山发展水平普遍高于中小型矿山企业。(3)行业间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油气行业综合发展水平最高,其次为化工行业和黄金行业,建材非金属行业水平最低,综合水平差距较小。在各个发展维度上,节能减排方面差距最大,其次为科技创新和土地复垦。(4)行业间协调发展程度存在差异。油气和黄金行业绿色矿山各维度协调发展状态最好,煤炭、有色、冶金行业最差。(3)在绿色矿山发展水平评价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探索绿色矿山发展路径和发展模式。首先运用因子分析法探索绿色矿山发展关键影响因素,分别为生态恢复、绿色技术、和谐社区、企业文化、规范管理和综合利用。在此基础上利用AMOS22.0软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的潜变量路径分析,发现绿色矿山发展的6条直接路径和15条间接路径;通过路径效应分析,发展因素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企业文化、规范管理、绿色技术、生态恢复、综合利用和社区和谐。其次,根据以上分析,结合典型绿色矿山建设成功经验对绿色矿山典型发展模式进行总结划分,有绿色管理模式、绿色技术模式、生态恢复模式、社区和谐模式和循环经济园区模式等,初步形成我国绿色矿山典型发展模式体系。最后根据绿色矿山发展路径和典型发展模式提出绿色矿山发展提升路径。(4)对驱动绿色矿山发展的政府管制、公众监督、技术因素和绿色氛围等因素进行了理论解读、驱动机理理论分析及博弈关系分析。理论分析显示,政府管制、公众监督、技术因素和绿色氛围均在理论上对绿色矿山发展有显着的驱动作用。在此基础上,从宏观层面上构建了包含评价机制、激励机制、监管机制、协作机制和保障机制的绿色矿山发展长效机制。评价机制发现矿山企业及其政府政策和制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有针对性的制定政策提供现实依据。激励机制和监管机制督促企业积极进行绿色矿山建设。协同机制实现绿色矿山建设主体的目标协同与行为协同。保障机制通过一系列的政策配套措施以保障绿色矿山发展的长期顺利进行。该论文有图58幅,表48个,参考文献197篇。

任大陆[2](2016)在《山西省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建议》文中研究表明山西省矿产资源丰富,但贫矿多,富矿较少,面临开采和选矿难度较大的问题,因此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程度较低。经过多年技术引进和创新,该省的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正在不断提高,许多矿山和企业都开展了综合勘查、综合评价和综合利用。该文针对该省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中存在问题提出了几项建议。

王磊[3](2016)在《基于节约与综合利用的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模式及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大宗矿产对外依存度攀升,不少矿种短缺的局面将越来越严重。为应对这种局面,必须开源节流,加强低品位、共伴生、难采选矿的开发利用,减少资源浪费。作为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标志性象征的矿产资源补偿费,一方面要体现国家所有者权益,一方面更应发挥促进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政策抓手的作用。故必须对现有的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模式和政策加以改革,提出符合生态文明要求,基于并凸显节约与综合利用激励约束导向的计征模式及政策。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赋予补偿费“从量计征”以新的内涵,改从销售量计征为依据占用(动用)的储量计征,设计与低品位、共伴生、难采选矿关联紧密,促进矿产资源勘探质量的新的计征因子;必须从源头治理出发,革除当前以销售收入为计征基础所衍生的权益维护不到位、征收管理难度大,以及“采富弃贫、采主弃副、采易弃难”等顽疾,促进资源资产资本一体化管理的全面推进。本文共分八章:第一章为绪论,重点介绍选题动因与研究目的。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等。第二章主要是分析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背景下如何通过完善矿产资源补偿费制度,促进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辨析了二者间的内部联系和相互促进关系,期望把实现资源高效采选的内在动力交还给采矿权人,以及提高环境满意度等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促进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第三章以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俄罗斯为例,介绍了几个主要国家的矿产资源税费制度,得出四个方面的启示。第四章对矿产资源税费制度体系进行了梳理和对比分析,把补偿费与权利金、资源税,以及所得税和增值税等主要税费,进行了国内外现状的比较研究;第五章在对现状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变革补偿费征收政策、征收模式的思路建议,明确提出了新的计征建议公式;第六章以铁、金和磷等为对象开展了实证研究;第七章为全文研究的政策建议;第八章为全文总结和展望。指出了本研究的主要结论、不足和下一步研究方向。论文的基本结论如下:1.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模式和政策要有利于矿产资源节约集约与综合利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矿产资源补偿费计征模式和政策的改革,要促进矿产资源节约集约与综合利用国家战略的实施。低品位、共伴生、难采选矿多,是我国基本矿情,以此为重点开展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模式和政策研究,是推进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落实“节约优先”和“生态优先”国家战略的需要。以湖北省为例进行的实证研究,也是湖北省实施全国首个国土资源节约集约示范省建设的迫切需要和现实要求,既具理论意义,又有现实意义。2.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建设与改革,核心是要抓住顶层设计和源头治理,赋予矿产资源补偿费从量计征新的内涵,改原从产量计征为以占用(动用)储量计征,前者以销售的“量”为内核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后者以“占用储量”为内核可以促进资源节约利用。新的征收计算公式为:资源补偿费金额=占用资源储量×矿种基准价格×矿种基准费率×修正系数。费率应为基准费率(相对稳定),修正系数体现储量类别和级别(可靠性、风险性),以及低品位、共伴生、难采选矿的开发利用政策导向。3.我国目前涉及矿产资源的税费种类和名目繁多,一方面造成税费科目种类之间相互叠加、混淆、抵牾,不符合行政制度改革的总体方向和要求,也容易为企业增加经济负担,甚至带来末端执行中“搭车收费”现象,应当推进“多费合一”改革,把国土资源领域征收的有关费种按照法理依据科学合理合并,形成类似国外权利金性质的新的资源补偿费,与资源税制度形成“一税一费”、“税费并行”的局面。论文的创新主要有:1.阐明了“税费法定”、“多费合一”、“税费并行”等观点。指出当前资源税费变革中“扬税抑费”的趋势有突出使用权,淡化所有权之嫌,要警惕所有者权利(资源补偿费)被政治权利(资源税)压倒或取代。应从根本上划清和明晰矿产资源补偿费与资源税的本义、内涵和功能,各负其责,各显其能,形成新的“大道至简”的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体系,构建简便、高效的计征模式,促进生态矿业和绿色矿业发展,实现矿产资源的节约与综合利用。2.将矿产资源补偿费计征因子与地勘工作程度、资源品位、共伴生情况、采选难易程度等挂钩,体现政策调节的激励约束作用。提出了旨在推进和实现矿产资源补偿费应征尽征、应收尽收和促进低品位、共伴生、难采选矿开发利用的新的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政策、计征模式等改革。将原计征模式中的“矿产品销售收入”改为“占用(动用)资源储量”;将原计征模式中的“开采回采率系数”改为“修正系数”等。3.赋予矿产资源补偿费从量计征新的内涵,由原来的从产量计征改为从占(动)用储量计征,设计了新的计征公式:资源补偿费金额=占用资源储量×矿种基准价格×基准费率×修正系数,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和创新性。本文通过对当前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中存在的一些关键性和根本性问题的深入探讨,为进一步完善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工作,推进和实现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有效路径;新的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政策与计征模式赋予从量计征以新的内涵,将原来主要是按产量或销售收入计征,改为按占用(动用)资源储量计征,有助于推动资源补偿费的应征尽征、应收尽收,结合修正系数的设计,促进地质勘查工作质量,引导矿山企业对低品位、共伴生、难采选矿的开发利用;针对费目碎片化现象,实行“多费合一”,构建类似国外权利金和红利性质的新的“一费一税”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体系,可以实现国土资源管理的“税费法定”和“大道至简”。

尚昱含[4](2016)在《十六大以来胡锦涛资源节约思想发展历程研究》文中提出资源问题是我国当前发展建设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在党的十六大到十八大期间,节约资源被上升到我国基本国策的重要地位,胡锦涛在党和政府的会议和讲话中多次提倡节约资源。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研究胡锦涛的资源节约思想具有重要意义。胡锦涛的资源节约思想是我国在新世纪时面对国内严峻的资源状况下提出的思想,它是在我国的传统文化熏陶下,受马克思、恩格斯的人与自然关系思想和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总结中国共产党的节约经验的基础上产生和丰富发展起来的。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一系列资源节约政策被提出并落实,资源节约任务被细化、明确,相关的体制机制也得到了健全。本文主要研究了十六大至十八大期间胡锦涛资源节约思想的理论基础、现实背景和发展历程,并指出了这一思想的重要历史地位和给予我国当代发展的现实启示。文章立足于我国当前资源面临的困境和存在的问题,通过运用文献阅读法、综合分析法和归纳概括法等研究方法,将十六大以来胡锦涛资源节约思想的发展历程概括为从提出资源节约、将资源节约思想纳入科学发展观,到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细化资源节约要求、健全资源节约相关体制、将节约资源确立为基本国策,再到明确节能减排的具体任务、将资源节约落实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建立节能的统计监测和考核方案的三个阶段。胡锦涛的资源节约思想丰富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人与自然关系思想,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节约思想,为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思想指导。它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还对当前正处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期的我国有重要的现实启示,我们应该在胡锦涛资源节约思想的指导下,继续坚持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节能减排的国际合作。

范继涛[5](2015)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效益对福利影响研究》文中认为低品位、共伴生和难利用资源多的特点决定了我国必须通过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综合利用具有微观经济效益和宏观资源、环境、社会效益,对企业、劳动者和政府福利均产生影响,具有正外部性。开展福利视角下的综合利用效益评价,有利于弄清综合利用的驱动机制,进而制定出政府宏观效益追求与企业微观效益追求相统一的政策体系。本文以福利经济、资金时间价值、收入分配等理论为基础,构建了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福利影响分析的理论框架,研究了效益测度方法体系和不同利益相关者的福利变动函数;基于理论模型和测度方法,以某大型铜矿为例开展了实证研究;基于实证研究结果给出了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建议。完善了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效益评价理论,回答了为什么政府要对矿山企业进行经济激励的现实问题。形成以下创新性成果:(1)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对资源效益的代际关系进行了分析,将发现等量资源节约的勘查投入作为社会效益的内容,提出了建模测算方法。(2)以综合利用项目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和发现等量资源节约的勘查投入作为社会效益的内容,建立了综合利用的资源、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测度方法体系。(3)以公共福利最大化为目标,构建了劳动者、企业和政府三个主体的福利变动函数,提出了卡尔多-希克斯改进的形式和边界。

申文,陈千汉,刘仲红,熊继传,李书涛[6](2015)在《湖北省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现状及对策》文中研究指明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深入分析湖北省矿产资源特点,从调整结构、转变资源利用方式,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和研发深度,制定和完善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对策和措施。

王丽[7](2015)在《京津冀地区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梳理京津冀地区资源环境本底特征、发展现状、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京津冀地区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发展思路:(1)开源与节流并重,走资源环境的集约发展之路;(2)综合利用行政、立法、市场等多种手段,走资源环境的高效发展之路;(3)统筹规划、管理、整治,走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之路。文章认为,京津冀地区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重点任务是:在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方面,一是节约利用水资源,二是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三是推进矿产资源节约,提高开发利用效率,四是合理利用海洋资源;在联防联控环境污染方面,一是全面实行清洁空气行动,二是加大水体污染防治力度,三是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四是海洋环境保护与治理;在构筑人口—资源—环境(PRE)生态保障体系方面,一是构筑以水为核心的蓝色生态保障,二是构筑以林木为核心的绿色生态保障,三是完善生态环境补偿的红色生命线。文章最后就京津冀地区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提出对策建议以下:(1)建立统一协调的资源开发与环境治理工作机制;(2)充分拓宽渠道实现生态环境的高效保护治理;(3)加快资源环境管理的科技信息水平建设;(4)实施最严格的资源管理制度;(5)健全资源环境开发保护公众参与机制。

季闪电[8](2014)在《我国绿色矿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关政策研究》文中指出矿业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矿物能源和工业原材料,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石。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传统的粗放型开发模式迫切要求我们转变发展方式,走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之路。自2011年实施绿色矿山建设以来,经过三年的摸索发展,目前我国已经有459家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在煤炭、油气、金属、黄金、化工及非金属等行业树立了煤炭资源绿色开采新模式、金属矿山资源高效综合利用新模式、化工及建材非金属行业的绿色发展新模式,树立了矿地和谐、共享资源开发收益的典范,并起到了很好的区域示范、行业带头的引导作用。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研究制定我国绿色矿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关政策研究,有利于我国推进绿色矿山集中连片的发展、矿业布局结构的优化调整及提高矿业开发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能力。我国绿色矿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主要从资源勘查、高效开采和利用、合理的产业布局、科学规划和规范管理五个方面进行全面研究,分别在绿色勘查、绿色开发、产业布局、科学规划、规范管理五个层面设置我国绿色矿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并对各个指标进行了严格的定义,明确了其计算公式,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促进我国矿业走绿色发展之路,进行相关政策研究,主要建议如下:1.在开源方面,进一步加大基础性地质工作资金投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进行商业性勘探;2.在节流方面,加强三率管理和资源综合利用,积极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步伐;3.在布局方面,为中国矿山企业“走出去”建立信息服务平台;4.矿业的产业划分应回归第一产业;5.健全和完善矿业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6.制定国家财政对矿产勘查和矿业开发技术进步的支持政策;7.制定构建国家级大型和特大型矿业集团的鼓励政策。

徐贻赣[9](2013)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矿业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矿产资源丰富,矿业经济发达,是江西重要的煤、铁、有色金属、建材非金属矿业基地,也是新能源、新材料工业和高新矿业重要的产业基地,矿业是区内省内重要的支柱产业。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实行更为严格的生态保护政策,区内矿业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本文以区位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产业集群理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国内矿业经济形势,分析了矿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研究了江西省矿产资源特点、矿业经济发展现状;重点研究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矿产资源特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矿业经济发展现状,总结矿业经济存在的重要矿产资源保障程度下降、矿业企业规模偏小、采选业工艺落后、浪费严重、产业布局中配套程度低、环境问题突出等主要问题和不足,分析了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本文引入SWOT分析和区位商分析方法,建立了SWOT模型,研究分析了区内矿产资源开发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对区内主要矿产资源产业基于储量、产量和工业总产值的优劣势及变动规律进行了定量分析,提出了该区优势矿种、产业及SO、ST> WO、WT战略。依据区内矿产空间分布特点和规律、开发条件及环境因素等因子,划定南昌、九江、景德镇、乐平(万年)、鹰潭、新余、樟树(新干)、丰城、高安等9个矿业经济区。本文坚持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的思想。通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矿产资源和矿业经济的研究,提出了(1)实施矿业经济优化配置与分区布局战略;(2)矿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战略;(3)大力发展太阳能、浅层地热能、页岩气、煤炭清洁技术,开发清洁能源与高新矿业战略;(4)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战略;(5)加强科技创新、推动技术、进步延长产业链、搞好尾矿治理建设绿色矿山的矿业循环经济战略;(6)发展绿色环保产业、调整产业链结构、发展精深加工、提高矿产综合利用水平、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的矿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战略:(7)坚持地质先行、夯实矿业经济基础、积极实施“走出去”、发展矿业权市场,加强地质勘查,提高资源保障能力等发展战略。

张焕波,周京[10](2013)在《第一章 中国实施绿色发展的历程和严峻挑战》文中指出第一节中国实施绿色发展的历程和现状一、从"环境保护"到"绿色发展"(一)环境保护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50年代,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寂静的春天》的出版,第一次提出了环境保护的概念,人们才开始真正关注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协调问题。1962年,《寂静的春天》一书在美国出版,标志着人类首次开始关注环境问题,同时也唤起了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工

二、加强共伴生矿产综合研究,走资源节约型道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强共伴生矿产综合研究,走资源节约型道路(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绿色矿山发展水平评价及发展模式与长效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研究综述与相关理论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2.2 相关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我国绿色矿山发展现状与问题
    3.1 绿色矿山发展历程
    3.2 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发展现状
    3.3 绿色矿山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挑战
    3.4 本章小结
4 绿色矿山发展水平评价体系构建与测度方法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关键要素分析
    4.2 绿色矿山发展水平的评价方法
    4.3 数据来源与指标处理
    4.4 本章小结
5 我国绿色矿山发展水平评价
    5.1 煤炭行业绿色矿山发展指数评价实证研究
    5.2 建材非金属矿行业绿色矿山发展指数评价实证研究
    5.3 油气行业绿色矿山发展指数评价实证研究
    5.4 黄金行业绿色矿山发展指数评价实证研究
    5.5 化工行业绿色矿山发展指数评价实证研究
    5.6 有色金属行业绿色矿山发展指数评价实证研究
    5.7 冶金行业绿色矿山发展指数评价实证研究
    5.8 各行业绿色矿山发展指数的比较分析
    5.9 绿色矿山发展协调程度分析
    5.10 本章小结
6 我国绿色矿山典型发展模式研究
    6.1 分析方法
    6.2 绿色矿山发展路径实证研究
    6.3 绿色矿山典型发展模式
    6.4 企业绿色矿山发展水平提升路径
    6.5 本章小结
7 我国绿色矿山发展长效机制构建
    7.1 绿色矿山发展驱动因素分析
    7.2 绿色矿山发展长效机制总体框架
    7.3 绿色矿山发展长效机制构建
    7.4 本章小结
8 主要结论与展望
    8.1 基本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2)山西省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现状调查评价
2 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方案
    2.1 加强低品位、难选冶资源的开发利用
    2.2 加强共、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
    2.3 加强尾矿、废石等废弃物的回收和综合利用
3 加快矿业创新发展和绿色转型
4 建立健全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标准规范体系与激励引导机制
    4.1 健全和完善标准规范体系
    4.2 建立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激励引导机制

(3)基于节约与综合利用的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模式及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方法
    1.3 主要结论与创新
        1.3.1 主要结论
        1.3.2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资源补偿费与矿产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的关系
    2.1 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
    2.2 资源补偿费制度是促进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的政策抓手
    2.3 矿产资源”三率”等标准要求倒逼补偿费制度改革
    2.4 环境满意度的提高需要完善资源补偿费制度
第三章 国外矿产资源税费制度及启示
    3.1 国外矿产资源税费制度设计
    3.2 几个主要国家矿产资源税费制度
        3.2.1 美国的资源税费制度
        3.2.2 澳大利亚的资源税费制度
        3.2.3 加拿大的资源税费制度
        3.2.4 俄罗斯的资源税费制度
    3.3 国外先进经验的启示
第四章 我国矿产资源税费制度现状分析
    4.1 我国矿产资源税费制度的历史沿革
        4.1.1 无偿开采制度
        4.1.2 有偿开采制度的萌芽
        4.1.3 第一代资源税制度
        4.1.4 “税费并存”制度
    4.2 我国现行的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基本内容
    4.3 我国现行矿产资源税费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4.3.1 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不完善
        4.3.2 矿产资源所有权收益组成之间的关系和功能不明晰
        4.3.3 税费的理论依据、经济关系、法理依据混淆
        4.3.4 税费关系混淆,计征依据不合理
        4.3.5 资源税费体系不规范,碎片化明显
第五章 矿产资源补偿费计征模式研究
    5.1 现行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模式评价
        5.1.1 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现状
        5.1.2 矿产资源补偿费被边缘化和去征收化
        5.1.3 现行矿产资源补偿费的计征模式
        5.1.4 现行计征公式中关键参数的不合理性
    5.2 矿产资源补偿费计征模式优化思路
        5.2.1 问题的提出与思路的选择
        5.2.2 对资源补偿费本义与内涵的理解与认识
        5.2.3 矿产资源补偿费计征模式改革方案
    5.3 我国矿产资源补偿费计征公式和计征方法设计
        5.3.1 推荐探讨的新计征公式
        5.3.2 计征公式的变革与优化
        5.3.3 新征收模式的优点与不足
        5.3.4 对低品位、共伴生、难采选矿资源补偿费征收的现实意义
        5.3.5 推广应用新征收公式的重要意义
        5.3.6 具体计征办法
第六章 案例分析:湖北省典型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模式设计
    6.1 铁矿资源补偿费征收模式设计
        6.1.1 湖北省铁矿开发利用现状
        6.1.2 大冶铁矿资源补偿费测算
        6.1.3 新旧资源补偿费计征对比
    6.2 金矿资源补偿费征收模式设计
    6.3 磷矿资源补偿费征收模式设计
第七章 我国矿产资源补偿费改革的政策建议
    7.1 相关问题的思考与讨论
    7.2 矿产资源补偿费计征模式优化措施
    7.3 矿产资源补偿费制度完善措施
        7.3.1 厘清税费制度关系推进资源税费改革
        7.3.2 建立资源耗竭补贴制度
        7.3.3 改革现行税费制度体系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4)十六大以来胡锦涛资源节约思想发展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发展趋势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的创新点
2 十六大以来胡锦涛资源节约思想形成的基础
    2.1 理论基础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资源节约思想
        2.1.2 十六大以前中国共产党的资源节约思想
        2.1.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资源节约思想
        2.1.4 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派中的资源节约思想
    2.2 现实背景
        2.2.1 我国能源资源储量与分布的困境
        2.2.2 我国资源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2.3 我国资源不合理利用带来的不良影响
        2.2.4 我国资源节约已取得的成绩
    2.3 本章小结
3 十六大以来胡锦涛资源节约思想的发展历程
    3.1 胡锦涛资源节约思想的提出
        3.1.1 提出节约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3.1.2 提出资源节约并纳入科学发展观
    3.2 胡锦涛资源节约思想的形成
        3.2.1 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
        3.2.2 提倡用地节约
        3.2.3 加强能源节约
        3.2.4 健全能源资源节约相关制度体制
        3.2.5 确立节约资源为基本国策
    3.3 胡锦涛资源节约思想的发展
        3.3.1 明确节能减排的具体任务
        3.3.2 将资源节约落实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
        3.3.3 建立节能统计、监测和考核的实施方案
    3.4 本章小结
4 十六大以来胡锦涛资源节约思想的历史地位和现实启示
    4.1 十六大以来胡锦涛资源节约思想的历史地位
        4.1.1 丰富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人与自然关系思想
        4.1.2 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资源节约思想
        4.1.3 为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指导
    4.2 十六大以来胡锦涛资源节约思想的现实启示
        4.2.1 坚持资源节约思想,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4.2.2 坚持资源节约思想,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4.2.3 坚持资源节约思想,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4.2.4 坚持资源节约思想,推动节能减排的国际合作
    4.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效益对福利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关键概念分析与界定
    1.4 文献综述
    1.5 研究内容与科学问题
        1.5.1 研究内容
        1.5.2 科学问题
    1.6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6.1 技术路线
        1.6.2 研究方法
    1.7 主要创新点
    1.8 本章小结
2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效益评价的理论框架
    2.1 福利经济理论
    2.2 经济增长理论
    2.3 资金时间价值理论
    2.4 收入分配理论
    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2.6 综合利用效益对福利影响分析理论框架
    2.7 本章小结
3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效益测度
    3.1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效益的界定
        3.1.1 资源效益
        3.1.2 经济效益
        3.1.3 环境效益
        3.1.4 社会效益
    3.2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效益测度的基本问题
    3.3 资源效益测度
        3.3.1 提高采选综合回收率带来的资源效益
        3.3.2 低品位资源利用带来的资源效益
        3.3.3 难采选资源利用的资源效益
        3.3.4 废弃物利用的资源效益
    3.4 经济效益测度
        3.4.1 增加矿产品带来的经济效益
        3.4.2 废弃物利用带来的经济效益
    3.5 环境效益测度
    3.6 社会效益测度
        3.6.1 就业贡献
        3.6.2 直接税费
        3.6.3 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
        3.6.4 对社会勘查投入的节约
    3.7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最优条件
        3.7.1 各类效益的影响关系
        3.7.2 综合利用最优生产条件
    3.8 本章小结
4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效益对福利的影响
    4.1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效益与福利的关系
    4.2 福利影响的主体与方式
        4.2.1 劳动者
        4.2.2 矿山企业
        4.2.3 政府
    4.3 福利变动的计量
        4.3.1 劳动者福利变动函数
        4.3.2 企业福利变动函数
        4.3.3 政府福利变动函数
    4.4 总福利变动
        4.4.1 总福利变动构成及内在关系
        4.4.2 总福利变动的投入分析
        4.4.3 企业综合利用的实施条件
    4.5 基于卡尔多-希克斯改进的政策选择
        4.5.1 卡尔多—希克斯改进的存在性
        4.5.2 卡尔多—希克斯改进的形式
        4.5.3 政府补偿的边界
        4.5.4 政府补偿的途径
    4.6 本章小结
5 某铜矿综合利用效益对福利影响研究
    5.1 生产现状
        5.1.1 碎矿系统
        5.1.2 磨矿系统
        5.1.3 浮选系统
        5.1.4 存在的问题
    5.2 设计改造工艺流程
    5.3 综合利用效益测度
        5.3.1 资源效益
        5.3.2 经济效益
        5.3.3 社会效益
    5.4.福利变动测度
        5.4.1 劳动者福利变动
        5.4.2 企业福利变动
        5.4.3 政府福利变动
        5.4.4 总福利变动
    5.5 补偿研究
    5.6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湖北省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现状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内涵及意义
    1.1 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内涵
    1.2 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重要意义
        1.2.1 矿产资源自然属性决定了人类必须十分珍惜与合理利用矿产资源
        1.2.2 湖北省省情、矿情决定了要重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
        1.2.3 加强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是服务于“建成支点, 走在前列”发展战略,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2 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现状
    2.1 全省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经验与做法
        2.1.1 加强科研, 推进技术进步
        2.1.2 大力推进矿产资源整合, 做大做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产业
        2.1.3 大力推进“三型”矿山建设, 促进资源集约节约利用
        2.1.4 大力推进采选加一体企业建设,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1.5 大力推进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基地建设
        2.1.6 提高准入条件, 完善市场机制
    2.2 存在的问题
        2.2.1 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政策不健全
        2.2.2 资源消耗过大、技术落后、资源浪费严重
        2.2.3 综合利用技术不够先进
        2.2.4 准入条件低、监管不到位, 能力建设滞后
        2.2.5 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
3 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对策
    3.1 加强政策导向, 推动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
    3.2 坚持科技领先,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3 推进资源型产业转型, 转变资源利用方式
        3.3.1 调整优化资源型产业结构
        3.3.2 延长矿产品产业链
    3.4 推进“三型”矿山建设, 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
        3.4.1 加速矿山地质环境治理
        3.4.2 大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3.4.3 探索资源开发利益共享机制
    3.5 创新监管方法, 完善资源开发市场约束机制
        3.5.1 健全科学的“三率”指标评价体系
        3.5.2 加强矿山年度资源储量动态核查
        3.5.3 加强准入条件管理
        3.5.4 完善矿业市场退出机制

(7)京津冀地区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京津冀地区资源环境本底特征和发展现状
    ( 一) 以西北山地、东南平原、东部海域为基本组成的区域自然基础特征。
    ( 二) 以生态涵养为基本功能的山区自然地理系统。
    ( 三) 以生产生活为基本功能的平原自然地理系统。
    ( 四) 以生产生活的拓展和承载为基本功能的海域自然地理系统。
二、京津冀地区资源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山区生态涵养功能未充分发挥。
    ( 二) 平原地区面临巨大的资源环境约束瓶颈。
    ( 三) 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压力较大。
三、京津冀地区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发展思路
    ( 一) 开源与节流并重,走资源环境的集约发展之路。
    ( 二) 综合利用行政、立法、市场等多种手段,走资源环境的高效发展之路。
    ( 三) 统筹规划、管理、整治,走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之路。
四、京津冀地区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重点任务
    ( 一) 节约集约利用资源。
        1. 节约利用水资源。
        2.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3. 推进矿产资源节约,提高开发利用效率。
    ( 二) 联防联控环境污染。
    ( 三) 构筑人口—资源—环境( PRE) 生态保障体系。
        1. 构筑以水为核心的蓝色生态保障。
        2. 构筑以林木为核心的绿色生态保障。
        3. 完善生态环境补偿的红色生命线。
五、京津冀地区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对策建议
    ( 一) 建立统一协调的资源开发与环境治理工作机制。
    ( 二) 充分拓宽渠道实现生态环境的高效保护治理。
    ( 三) 加快资源环境管理的科技信息水平建设。
    ( 四) 实施最严格的资源管理制度。
    ( 五) 健 全 资 源 环 境 开 发 保 护 公 众 参 与机制。
        专栏1重点生态功能分区———以河北省为例
        专栏2合理调节重点补偿项目标准

(8)我国绿色矿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关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1.4 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我国绿色矿山发展现状
    2.1 我国绿色矿山发展历程
    2.2 我国绿色矿山建设发展现状
    2.3 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先进技术及工艺
        2.3.1 建立了煤炭资源绿色开采新模式
        2.3.2 形成了金属矿山资源高效综合利用新模式
        2.3.3 化工及建材非金属矿山的绿色发展模式
        2.3.4 树立了矿地和谐,共享资源开发收益的典范
        2.3.5 推介绿色矿山先进技术
    2.4 我国矿业发展和绿色矿山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章 绿色矿业相关理论
    3.1 循环经济理论
    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3.3 资源环境经济学理论
    3.4 系统论
第四章 绿色矿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4.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4.2 绿色矿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涵盖的范围及其重点
    4.3 指标体系框架
    4.4 指标定义及计算公式
第五章 促进绿色矿业发展相关政策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图

(9)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矿业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1.1.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概况
        1.1.2 选题背景
        1.1.3 项目依托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2.1 研究现状
        1.2.2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的理论基础
        1.4.1 区位理论
        1.4.2 比较优势理论
        1.4.3 可持续发展理论
        1.4.4 产业集群理论
    1.5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研究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2 江西省矿业经济发展形势
    2.1 我国矿业发展形势
        2.1.1 我国矿业经济发展形势
        2.1.2 矿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2 江西省矿业经济发展现状
        2.2.1 矿产资源情况
        2.2.2 矿业经济发展现状
    2.3 江西矿业经济主要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2.3.1 江西矿业经济主要特点
        2.3.2 江西矿业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基础分析
    3.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3.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分析
    3.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
    3.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主导产业选择
        3.4.1 发展区域互补的生态产业
        3.4.2 发展集群化的生态矿业
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矿业经济发展状况
    4.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矿产资源状况
        4.1.1 矿产资源状况
        4.1.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矿产资源特点
    4.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4.2.1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4.2.2 矿产资源供需形势
        4.2.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矿业经济发展现状
    4.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矿业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4.3.1 面临的主要问题
        4.3.2 面临的机遇
5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矿业经济发展战略环境分析
    5.1 SWOT模型的建立
        5.1.1 SWOT分析的概念
        5.1.2 SWOT因素的选择
        5.1.3 SWOT分析的思路
    5.2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SWOT分析
        5.2.1 优势
        5.2.2 劣势
        5.2.3 机遇
        5.2.4 威胁
    5.3 资源产业优势及变动规律
        5.3.1 优劣势资源产业判断原理
        5.3.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产业优劣势判断
        5.3.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优劣势资源产业及其变动规律分析
    5.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战略抉择
        5.4.1 SO(增长型)战略
        5.4.2 ST(多无经营型)战略
        5.4.3 WO(扭转型)战略
        5.4.4 WT(防御型)战略
6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矿业经济发展战略
    6.1 指导思想与发展原则
        6.1.1 指导思想
        6.1.2 发展原则
    6.2 矿业经济发展方向
    6.3 战略目标
    6.4 矿业经济区划布局战略
        6.4.1 南昌钢铁、有色、新能源、新材料高新矿业经济区
        6.4.2 九江石化、有色、水泥、建材高新矿业经济区
        6.4.3 景德镇现代陶瓷、多晶硅、有色矿业经济区
        6.4.4 乐平(万年)煤、水泥、建材矿业经济区
        6.4.5 鹰潭铜有色、银矿业经济区
        6.4.6 新余钢铁、新能源矿业经济区
        6.4.7 樟树(新干)盐(氟)化工矿业经济区
        6.4.8 丰城能源矿业经济区
        6.4.9 高安建筑陶瓷、非金属材料矿业经济区
    6.5 结构调整与优化战略
        6.5.1 规模结构调整
        6.5.2 技术结构调整
        6.5.3 产品结构调整
    6.6 开发清洁能源与高新矿业战略
        6.6.1 发展高新矿业经济的意义
        6.6.2 发展高新矿业经济工程的有利因素
        6.6.3 发展高新矿业经济的措施
        6.6.4 积极发展清洁能源矿产战略
    6.7 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战略
        6.7.1 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必要性
        6.7.2 节约利用矿产资源
        6.7.3 综合利用矿产资源
    6.8 矿业循环经济战略
        6.8.1 科技创新,推动技术进步
        6.8.2 采用新技术,延长产业链
        6.8.3 搞好尾矿治理和再利用
        6.8.4 建设绿色矿山,发展绿色矿业
    6.9 矿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战略
        6.9.1 打造绿色矿山,实现矿业的可持续发展
        6.9.2 调整矿业企业结构
        6.9.3 调整采选冶加工产业链结构
        6.9.4 发展精深加工,优化产品结构
        6.9.5 加强资尾矿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水平
        6.9.6 节能减排,科学发展
    6.10 加强地质勘查,提高资源保障能力战略
        6.10.1 地质先行,夯实矿业经济发展基础
        6.10.2 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
        6.10.3 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培育和发展矿业权市场
7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的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主要矿产分布及矿业经济区划图

四、加强共伴生矿产综合研究,走资源节约型道路(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绿色矿山发展水平评价及发展模式与长效机制研究[D]. 马莉. 中国矿业大学, 2019
  • [2]山西省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建议[J]. 任大陆. 华北国土资源, 2016(04)
  • [3]基于节约与综合利用的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模式及政策研究[D]. 王磊. 中国地质大学, 2016(02)
  • [4]十六大以来胡锦涛资源节约思想发展历程研究[D]. 尚昱含. 东北林业大学, 2016(02)
  • [5]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效益对福利影响研究[D]. 范继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02)
  • [6]湖北省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现状及对策[J]. 申文,陈千汉,刘仲红,熊继传,李书涛.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15(03)
  • [7]京津冀地区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研究[J]. 王丽. 经济研究参考, 2015(02)
  • [8]我国绿色矿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关政策研究[D]. 季闪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4)
  • [9]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矿业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 徐贻赣.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06)
  • [10]第一章 中国实施绿色发展的历程和严峻挑战[A]. 张焕波,周京. 中国实施绿色发展的公共政策研究, 2013

标签:;  ;  ;  ;  ;  

加强共伴生矿产综合研究走资源节约之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