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尖峰岭珍稀濒危植物及其丰度

海南尖峰岭珍稀濒危植物及其丰度

一、海南尖峰岭地区珍稀濒危植物及其丰富度(论文文献综述)

刘贤安[1](2021)在《地质环境对濒危植物丰富度格局的制约与维持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物种多样性地理格局及其形成机制长期以来都是地植物学和全球生态学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尤其是近年来生态学和地质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为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新方法。濒危植物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核心和维持地球生态安全的基础,既是保护生物学和植物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维系社会经济发展和助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资源,因此,探究“濒危植物多样性地理分布格局的形成与维持机制”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四川省作为中国生物多样性的典型缩影之一,区内地质环境复杂,气候特征鲜明,孕育了充足地适宜于濒危植物特别是古老孑遗植物长期稳定分布的独特生境,是研究濒危植物多样性地理分布格局的理想场所。19世纪60年代以来,国内外众多植物学家对四川省植物资源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科学考察,为植物区系地理等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目前对省内濒危植物丰富度格局的形成与维持机制研究仍缺乏系统探索与认知。论文依托“四川省第二次全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2013~2018)”,以第四纪地质与地貌学、植物地理学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科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为指导,在系统收集总结以往研究成果和野外调查的基础上,以四川省域内自然分布的孑遗和古特有濒危植物为研究对象,结合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10Be地表岩石侵蚀数据、ASTER_GDEM高程数据、Bio_Clim生物气候数据、HWSD土壤空间数据等基础数据源,运用Moran’I指数、半方差函数、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层次分割、变差分解、生态位模型预测和“3S”空间信息技术等地统计学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筛选确定适宜濒危植物丰富度格局研究的最优等面积取样尺度并探讨其空间分布规律;分析阐明地质环境因子与濒危植物丰富度的耦合关系及其制约机制,探究揭示末次盛冰期以来濒危植物潜在丰富度格局的动态变化过程、迁移规律及其维持稳定分布的避难机制,旨在为四川省濒危植物的科学保护、合理利用和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提供理论依据。论文的主要结论与创新成果如下:(1)研究区濒危植物高丰富度地区主要位于大巴山、米仓山、龙门山、邛崃山(南)、大相岭、黄茅埂(东)以及大娄山等地,而四川西北部的若尔盖大草原以及四川西部的雀儿山、巴颜喀拉山等高寒地区濒危植物种类匮乏。通过濒危植物分布格局的尺度依赖性和空间变异性对比研究表明,60km×60km(相当于0.5°×0.5°)的等面积格网取样尺度条件下,物种丰富度格局的空间集聚性和异质性更显着,且能更优地反映出研究区濒危植物的实际地理分布特征与规律,即将其定为适宜四川省濒危植物丰富度格局研究的最优等面积取样尺度。(2)最优等面积取样尺度条件下,研究区濒危植物丰富度空间分布在经度梯度上表现出由盆地东部到盆周西缘山地逐渐升高,然后到川西峡谷及丘状高原和高原夷平面又逐渐降低的单峰格局;在纬度梯度上则呈现出明显的线性分布格局,即由南到北依次逐渐递减,但变化趋势不如随经度变化规律显着;在垂直(海拔)梯度上濒危植物更倾向于中低海拔分布,而在高海拔地区则相对较少或缺乏,其物种丰富度分布呈极显着左偏倚的偏峰格局,并在海拔1800~2000m范围内达到最高。(3)地质环境异质性是驱动濒危植物丰富度分布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不同地质环境因子对其影响程度差异较大。研究构建的地质、地形和气候模型分别能够解释研究区濒危植物丰富度总体方差的49.11%、45.12%和28.57%,在各地质环境模型中,岩性异质性、地形起伏度、温度季节变化标准差对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土壤异质性、地表切割度、最湿月降雨量,而地表岩石剥蚀速率、高程变异系数、最干季平均温度的影响效应较小,部分变量与前人的研究结果有一定的差异。作者认为取样尺度大小、物种种类差异、数据点位多寡等都可能是导致研究结果相异的原因。(4)地质、地形和气候变量联合能较好地解释濒危植物丰富度格局68.62%的变异。地质和地形的交互作用决定的生境异质性以及二者对气候的重新分配对濒危植物丰富度格局有着较强的解释力度,而三组变量的独立解释能力较弱,均无法较好地单独解释研究区濒危植物丰富度空间分布格局。31.38%的模型残差可能反映了地史事件、人为活动、物种进化以及其它未衡量的潜在因素影响。在综合考虑地史成因假说和生境异质性假说的基础上,作者提出濒危植物丰富度分布格局形成的“地质控制与制约论(Geological Control and Restriction,GCR)”观点,即濒危植物丰富度分布格局的形成总是受控于区域地质过程及地貌发育,地质与地形的交互作用以及二者对气候的重新分配和组合对制约濒危植物丰富度空间分布格局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调控作用。(5)当前时期的濒危植物潜在丰富度预测结果较好地印证了该类群的实际丰富度格局分布现状,但有些区域与野外实际调查记录有所差异(如金沙江流域),这可能与该地区10 Ma B.P.以来异常活跃的新构造运动有关。末次盛冰期(LGM)以来,研究区濒危植物的潜在分布面积变化总体呈先减少后增加趋势,全新世中期(MH)后分布面积扩张明显,总体变化规律符合“冰期收缩,冰后期扩张”的式样。虽然历史时期的潜在核心分布区与当期和未来气候时期的潜在核心区分布基本吻合,但相较于历史和当前时期,未来气候情景下的物种潜在核心生境破碎化加剧。末次盛冰期以来,研究区濒危植物的潜在分布质心先向西南、低纬度、低海拔地区转移,全新世中期后再转向北(西北)、高纬度、高海拔地区,并一直持续到未来气候情景,反映了濒危植物对温度变化的响应更为敏感。(6)自末次盛冰期以来,研究区濒危植物在峨眉山及周边山地、大凉山及黄茅埂地区、大娄山及周边山地长时间地保持相对稳定分布,可见这些山地区是濒危植物生存的长期稳定避难所。最干季平均温度(低温影响)和最干月降水量(干旱影响)是限制研究区濒危植物长期稳定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且物种稳定分布区内的山体海拔落差较大、气候长期保持相对稳定,进一步促进了濒危植物避难所的形成。研究结果进一步佐证了“低温、干旱是导致物种退缩至避难所的主要原因”和“气候长期稳定是植物稳定避难的前提条件”这两个观点。

罗文,莫世琴,陈焕强,许涵[2](2020)在《海南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古树现状调查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根据古树现状调查统计,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共有古树2134株,隶属30科55属72种,属于一级古树的有41株,二级古树的有125株,三级古树的有1968株。其中,珍稀濒危的古树共有13种,隶属10科13属13种。古树种类组成以壳斗科等5个科占优势,从科的种类组成和树种的株数比例来看,古树分布趋向于大科和主要树种集中;一级和二级古树所占比例较低,符合森林公园以天然次生林为主的森林类型特征。并对此提出相应保护建议。

王中清[3](2019)在《尖峰岭大样地植物萌生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文中研究说明萌生现象是植物尤其是木本植物最为常见的生活史特征之一,也是除种子更新外,最常见的更新方式之一,它和实生更新一样是植物繁衍后代的一种重要方式,近年来许多学者对于植物萌生现象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本文在综述国内外对植物萌生现象研究进展相关文献基础上,通过对尖峰岭60 hm2大样地内的萌生植物(根据CTFS标准划分为分枝、萌条两种情况)调查和植物所在环境因子的数据分析,描述大样地内萌生植物的物种组成和萌生数量,探讨产生植物萌生现象的影响因素(邻体竞争和环境因素),并分析萌生现象与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关系。旨在明确热带山地雨林60 hm2大样地内植物萌生现象的基本情况和空间分布特征,找出影响植物萌生现象形成的关键性因素,并在群落水平上探讨植物萌生现象对群落物种多样性的贡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样地物种总个体数为439 676株,独立植株391 686株,29 103个萌条,18 887个分支,隶属62科155属290种植物。其中,具有萌生现象的个体总数为33 919株,占样地总个体数的7.7%;隶属58科142属260种,分别占大样地植物科、属、种的93.5%、91.6%、89.7%。样地不具有萌生现象的物种有30种,隶属27科25属,占样地物种总数的10.3%。根据美国CTFS样地建设标准:将植物的萌生划分为萌条、分支两种情况,具有萌条现象的物种共248种,隶属56个科135个属,分别占样地植物科、属、种的90.3%、87.1%、85.5%;具有分支现象的物种共237种,隶属55个科132个属,科、属、种分别占比88.7%、85.2%、81.7%。整个样地中,茜草科九节属、樟科新木姜子属和厚壳桂属的物种萌生比例高。大样地中萌生个体数最多的物种依次是九节(Psychotria rubra)(2 423)、厚壳桂(Cryptocarya chinensis)(2 317)、卵叶新木姜(Neolitsea ovatifolia)(1 724)、钟萼粗叶木(Lasianthus)(1 556)、钮子果(Ardisia virens)(1 477);物种萌生率依次是钟萼粗叶木(25.17%)、卵叶新木姜(23.10%)、九节(16.02%)、厚壳桂(13.78%)、钮子果(13.65%)。除厚壳桂、尖峰岭锥(Castanopsis jianfenglingensis)外,萌生现象对物种重要值变化的影响均未超过0.05。(2)植物萌生现象的产生受到植物竞争因素和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邻体竞争因素:在距离萌生植株3-10 m范围内,邻体的物种丰富度和植株密度对植物萌生现象的产生有显着影响,该过程是一个非随机的过程。环境因素:在土壤含水量、土壤密度、土壤p H值、海拔、坡度、凹凸度中,样地分支率与地形因子中的海拔因子相关性最高(P<0.001,R=0.087),此外,样地萌条率同样与地形因子中的海拔因子相关性最高(P<0.001,R=0.220)。这从植物分支现象的空间分布图也可以看出来,即植物分支在山脊地区呈现分布密度更高,在沟谷地带则分布较少。因此海拔是影响植物萌生现象产生的关键因素之一。(3)在60 hm2样地内的1500个20 m×20 m样方水平,存在萌生现象的物种数量占样方物种丰富度的比例介于1.89%-66.1%之间,平均值为12.13%。萌生物种丰富度比例与样方水平物种丰富度(R2=0.03,P<0.001)、香农威尔指数(R2=0.026,P<0.001)、辛普森指数(R2=0.026,P<0.001)以及皮卢均匀度指数(R2=0.01,P<0.001)之间均表现出显着的正相关关系。样方水平萌生植株数量占样方总植株数量的比例介于4.56%-35.48%之间,平均值18.12%。萌生植株数量占样方总植株数量的比例与样方物种丰富度(R2=0.09,P<0.001)、香农威尔指数(R2=0.035,P<0.001)、辛普森指数(R2=0.027,P<0.001)之间均表现出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与皮卢均匀度指数(R2=0.003,P=0.04)之间表现出负相关关系。因此,海南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中的萌生树种在群落中占据着重要的生态位,萌生现象是与邻体植物相互竞争以及植物对环境因子长期适应的结果,对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

魏华[4](2018)在《温带落叶阔叶林和热带山地雨林土壤温室气体排放规律及其影响因子》文中指出大气CO2、CH4和N2O等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是导致气候变暖的直接原因。河南省宝天曼温带落叶阔叶林和海南省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是中国两大气候区典型的森林类型,位于气候区的过渡带,是对气候变化最为敏感的区域。本研究选取这两种典型森林类型的土壤为研究对象,探讨影响这两种典型森林类型土壤CO2、CH4和N2O三种温室气体排放或吸收的生物因子及非生物因子。通过连续两年的静态箱-气象色谱法原位定点观测,分析了三种温室气体季节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结合16S rRNA Illumina Hiseq 2500高通量测序的方法,探讨宝天曼温带落叶阔叶林和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土壤中细菌群落组成、多样性及与其对碳、氮循环相关的代谢功能的驱动机制。取得了如下主要研究进展:(一)阐明了两种典型森林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动态变化规律。两种森林类型土壤都是CH4汇,CO2和N2O的源。宝天曼温带落叶阔叶林土壤排放CO2和N2O的年通量值分别为214.7±30.7 mg m-2 h-1和0.05±0.02 mg m-2 h-1,土壤吸收CH4的年通量值为0.15±0.02 mg m-2 h-1;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土壤土壤排放CO2和N2O的年通量值分别为179.6±28.2 mg m-2 h-1和0.04±0.01 mg m-2 h-1,土壤吸收CH4的年通量值为0.06±0.02 mg m-2 h-1。宝天曼温带落叶阔叶林与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土壤都表现出夏季排放CO2高,冬季低;且土壤CH4通量及N2O通量季节变化差异不显着(P>0.05)。(二)明确了两种典型森林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非生物影响因子。在宝天曼温带落叶阔叶林,土壤CO2的排放与土壤温度呈现极显着关系(P<0.01),与pH、NO3--N关系显着(P<0.05);在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土壤CO2的排放只与土壤空隙含水率有着极显着关系(P<0.01)。在所测的11个土壤理化因子中,土壤空隙含水率,总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是控制宝天曼温带落叶阔叶林土壤甲烷排放的主要因素(P<0.05)。在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土壤CH4通量与任何土壤理化因子没有显着相关性(P>0.05)。在这两种林型土壤中,N2O的排放与所测的11个理化因子都没有显着关系(P>0.05)。(三)揭示了影响两种典型森林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土壤微生物学驱动机制。经高通量测序,我们获得51,137个OUT,划分为44个门,556个属。两种森林类型土壤中的细菌在门水平上的组成相似,Proteobacteria和Acidobacteria门的丰度最高。在细菌属水平上,我们监测到了甲烷氧化菌的一个属(Candidatus Methylacidiphilum)以及甲基营养型细菌的三个属(Methylotenera,Methylobacterium,Methylovirgula);检测到了与氧化亚氮代谢有关的一个属(Planctomyces)。甲烷氧化菌和甲基营养型细菌的相对丰度在两个森林土壤中的四个季节之间都没有显着差异(P>0.05),且宝天曼温带落叶阔叶林土壤中的甲烷氧化菌和甲基营养型细菌的相对丰度在四季都高于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在同一季节,Planctomyces属在两种森林类型土壤间无显着差异,且并未表现出显着的季节差异(P>0.05)。细菌的香农多样性指数在宝天曼温带落叶阔叶林和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土壤中无显着差异(P>0.05);除秋季外,宝天曼温带落叶阔叶林土壤的细菌香农指数显着高于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P<0.05)。(四)预测了这两种典型森林类型土壤中与碳、氮循环有关的功能。经FAPROTAX功能预测,宝天曼温带落叶阔叶林与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土壤细菌功能组中,总共有12个与氮循环有关的功能组,其中denitrification中的nitrate denitrification,nitrite denitrification,nitrous oxide denitrification这两个功能在夏季、秋季和冬季这三个季节中,宝天曼温带落叶阔叶林与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两个典型森林类型土壤间存在显着差异(P<0.05)。总共有8个与碳循环有关的功能组,其中photoautotrophy中的anoxygenic photoautotrophy S oxidizing,anoxygenic photoautotrophy这两个功能在冬季和夏季两个季节中,宝天曼温带落叶阔叶林与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差异显着(P<0.05)。经PICRUSt预测,在Level 2水平上,只有能量代谢在宝天曼的春季和夏季存在显着差异(P<0.05),氨基酸代谢、多糖生物合成与代谢以及脂类代谢在两种森林类型土壤之间及同一森林类型的四季之间都没有显着差异(P>0.05)。该研究为了解宝天曼温带落叶阔叶林与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土壤CO2、CH4和N2O三种温室气体通量及其影响因素提供了参考依据;为研究这两种典型森林类型土壤碳、氮循环模型提供生物因子与非生物因子的数据支持;为研究这两种典型森林类型土壤碳、氮循环功能差异提供细菌学方面的理论解释。

徐诗涛[5](2013)在《海南热带山地沟谷雨林鸟巢蕨附生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海南岛地处热带北缘,物种分化明显,保存有丰富的热带雨林物种,对我国乃至整个东南亚植物区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热带森林具有丰富的物种和复杂的生态系统,而热带雨林沟谷是热带山地雨林中河流水系长期冲刷形成的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属于典型特殊生境区域,有着独特多样且非地带性植物区系,是组成该区植物区系的关键地带,成为研究植物物种分化和多样性形成机制最理想的区域。多年来人们对其系统内乔灌木系统比较关注,而忽视了系统中丰富的附生植物系统。鸟巢蕨Aspleniaceae (Bird’s nest fern)是热带雨林大型附生植物,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随着市场对鸟巢蕨的药用价值、食用价值和观赏价值的认知与需求,人们对野生鸟巢蕨资源的采集已经严重威胁到鸟巢蕨的生存。因此,需要对鸟巢蕨及其相关的热带雨林加大保护与保育,为此必须加强相关的研究。本研究通过对霸王岭和黎母山两个自然保护区内的热带沟谷雨林设立样地,以鸟巢蕨为研究对象,拟探明鸟巢蕨在海南热带沟谷雨林中附生特性,包括生态环境特点、生态位及与宿主乔木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鸟巢蕨在雨林生态系统中的价值,并进一步探索人工栽培鸟巢蕨的基质适应性。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较为全面了解鸟巢蕨在热带雨林群落中的生态功能、生长特点,而且可为鸟巢蕨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提供科学基础资料。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霸王岭与黎母山附生鸟巢蕨样地地形、地貌、植被、物种等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包括鸟巢蕨等附生物种比较丰富的原因是由于特殊沟谷环境造成了特殊生境,存在比较独立的,不受人为干扰的光、热、水、温、湿、土等高异质生境条件相互作用于中低海拔这一区域共同形成的丰富多样的沟谷雨林生态系统。鸟巢蕨偏好在沟谷雨林中600-750m海拔区域的大树上附生。(2)以两个样地物种调查数据为基础,对霸王岭和黎母山两个附生鸟巢蕨较丰富的沟谷雨林物种进行了生态位重叠和生态位宽度计测,采用TWINSPAN和DCA对两个样地的物种进行分析,划分为14个类型。结果表明,鸟巢蕨具有较宽的生态位,其附生特性使其与宿主形成偏利共生并庇护其它生物的作用,有利于丰富与维护雨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3)以海南霸王岭和黎母山保护区热带山地森林为对象,采用样地调查方法,对两地森林附生鸟巢蕨的数量、分布与宿主种类、胸径及树皮特性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霸王岭地区鸟巢蕨与宿主树之间关系稳定,生存条件一般,而黎母山鸟巢蕨受干扰较少,生存状态较好,处于扩张生长状态;鸟巢蕨规格随着着生点的增高以及宿主树胸径的增大而增加;鸟巢蕨的数量和宿主树的高度和冠幅都存在着显着的中度相关性;附生鸟巢蕨与宿主有一定的选择性,与宿主大小和树皮特性的相关性不显着。(4)霸王岭沟谷雨林附生鸟巢蕨高位土研究结果表明:其根部高位土壤及林下0-10cm、1-20cm地表不同深度和位于沟谷坡顶,斜坡和谷底的不同坡度的土壤差异显着。高位土有机质达66.84%,是林地地表土壤含有的有机质的17-22倍;高位土含水量高达305%,是林地土壤的8-21倍。高位土全N、速效P、速效K均高于地表土壤,尤其是速效P是地表土壤的17-22倍,速效K是地表土壤的9-15倍,且此差异随土层深度增加而明显加大。各部分土壤pH值均较低,呈酸性,依次是坡顶>斜坡>坡底>高位土,高位土pH值最低,差异极显着。脲酶、纤维素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均高于林中地表腐殖质,表明高位土是一种具有较高生物活性的有机土。(5)海南地区常用的栽培基质对鸟巢蕨生长的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鸟巢蕨适宜在泥炭、火山石、椰糠和河沙混合的基质中生长。本研究的结果表明,海南岛热带沟谷雨林高温、高湿、多雨、荫蔽的环境条件是阴性鸟巢蕨生态特点中的环境特点,在同一地理单元内,决定鸟巢蕨分布格局的最重要环境因子是水分或者湿度;鸟巢蕨对附生宿主树种没有专一性,但对附生树种的高度、粗度和冠幅有偏好,对树皮没有严格要求;鸟巢蕨具有较宽的生态位;其高位土无机、有机养分丰富,能为其它生物提供栖息庇护;鸟巢蕨适宜的人工栽培基质是椰糠、火山石、河沙和泥炭土适当搭配。偏利共生并庇护其它生物是附生鸟巢蕨在热带雨林群落中与其它种间的关系特征,附生鸟巢蕨离不开结构复杂的雨林生态系统,要保育和丰富雨林生物多样性,雨林生态系统也不能没有附生鸟巢蕨这一类型的林冠附生植物,因此必须保护好鸟巢蕨及其相关的热带雨林。本研究的结果丰富了林冠植物生态学与森林群落生态学、保育生物学理论,为合理保护海南的热带雨林、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鸟巢蕨资源提供了有益的意见与参考。

袁丛军,安明态,严令斌,李鹤,王茂师[6](2013)在《两种干扰强度下岩生红豆天然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两种干扰强度下岩生红豆天然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特征,为其群落保护、物种多样性保育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常规群落学调查方法,设置6个典型群落样地,统计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和Simpson生物多样性指数及Pielou均匀度指数值,分析两种干扰强度下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特征。【结果】研究区岩生红豆各个群落皆以高位芽植物为主,以热带成分略占优势;黔灵山3个样地群落有维管植物29种,隶属25科26属,笔架山3个样地群落有维管植物74种,隶属40科59属,两地群落各层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程度亦有较大差异。【结论】强干扰型对黔灵山岩生红豆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影响较大,致使其更新层不发达,不利于岩生红豆的繁育更新;而弱干扰型对笔架山岩生红豆群落的影响较小,其更新层发达,有利于群落岩生红豆的更新演替。

罗文,许涵,李意德,骆土寿,林明献,陈德祥[7](2010)在《海南岛尖峰岭卵叶樟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动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杨立荣[8](2010)在《海南中部山区什运乡的植物多样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什运乡地处海南中部山区,其植被是鹦哥岭自然保护区的重要区域,是海南重要的水源涵养林之一,同时还起着联系海南东、西、南、北不同保护区的纽带作用,具有重要的生态保护意义。本研究通过路线调查、样方调查和访问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什运乡的植物多样性和次生林群落类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景观组成以自然景观为主,景观多样化,但破碎化严重。有林地、草地、农田、园地和村庄五种景观类型。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484和0.856,表明景观多样性丰富,但均匀度较低,以林地景观占优势。其中的林地景观又可分为近原始林、次生林、人工林和灌木林四种类型。近原始林、次生林、灌木林和草地为自然景观,人工林、农田、村庄和园地为人工景观。昌化江是整个景观上最大的廊道,将整个什运乡分为了南北两部分。人为景观正在向着连续化和面积逐渐增大的趋势发展,而自然景观正在向更为破碎化和面积逐渐减少的趋势发展。人类活动干扰程度与景观多样性关系的初步分析表明,人类活动的干扰既可以加重景观的破碎化,使景观的斑块数增多,景观粒度变小,也可以减轻景观的破碎化,使景观的斑块数减少,景观粒度变大,这取决于人类活动的内容和方式。(2)物种多样性高,优势性明显,重要物种较多。自然生态系统中有维管植物1493种,隶属172科,739属。含10种以上的优势科有40科,共含433属1029种,占总属数的58.59%,占总种数的68.92%,在该地区占有主导地位。有珍稀濒危及保护植物136种和海南特有种104种。人工生态系统有维管束植物314种,隶属于96科240属,有139种是自然生态系统中所没有的物种,包括52种自然植物和87种栽培植物。对植物用途的统计表明,药用植物所占的比例最大。人工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植物性状组成较为相似,均是草本>乔木>灌木>藤本,但人工生态系统中的草本植物占有的比例更高;乔木和灌木的比例有所下降;仅含一种的科或属在什运乡的人工生态系统中所占的比例要高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说明人工生态系统的植物区系更加脆弱。与琼南三亚和琼北海口的比较分析表明,琼中什运乡地区的植物多样性更高,植物区系的稳定性更好。(3)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多样,热带性质明显,温带成分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呈现出由热带向亚热带过渡的趋势。自然生态系统147科种子植物可划分为10个分布区类型和8个分布区变型,685属划分为14个分布区类型和13个分布区变型。其中热带性分布的科和属分别占种子植物科总数的62.57%和非世界性属总数的87.23%。人工生态系统的90科种子植物被划分为7个分布区类型和4个分布区变型,234属种子植物被划分为13个分布区类型和8个分布区变型,热带性分布的科和属分别占种子植物科总数的65.56%和非世界性属总数的85.84%。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人工生态系统的中国特有属缺乏,仅有杉木属Cunninghamia这1属;外来植物多,这些外来植物一方面丰富了什运乡的植物多样性,另一方面也对当地原有的植物多样性造成了一定的威胁。与琼南三亚地区和琼北海口地区的比较分析表明,什运乡的植物区系起源较早,植物区系分化历史较长。这与什运乡地处海南中部高海拔山区的地理位置相符合。(4)通过TWINSPAN分类和DCA排序,最终将什运乡的16块天然次生林划分为7个群落类型。它们是群系Ⅰ毛叶青冈+香合欢+毛柿群系、群系Ⅱ枫香+岭南山竹子+黄椿木姜群系、群系Ⅲ黄牛木+九节+青梅群系、群系Ⅳ鸭脚木+荷木+短穗探柯群系、群系Ⅴ长圆叶新木姜+南岛青冈群系、群系Ⅵ黧蒴栲单优群系和群系Ⅶ黄叶树+皂帽花+美叶菜豆树群系。DCA第一轴反映了样地自南向北的空间分布情况,同时也反映了温度的变化情况,自南向北温度逐渐下降,第二轴反映的环境意义不明显。物种多样性分析表明,受人类活动干扰程度小的群系的生物多样性高于受人类活动干扰程度大的群系。群落间的β多样性指数最高的仅有0.186,说明什运乡各次生林群落类型间具有较高的生境异质性。(5)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对象为分布在区域西北部的鹦歌岭自然保护区和保护区外的次生林及灌木林。次生林的保护难度大,但保护意义重大,因此必须阻止人工林对次生林的吞食,加强次生林的保护。草地的生态质量较差,劣于人工林,因此,在保护区外的草地,可发展人工林。坡度在25度以下的灌木林可适当进行混合农林业项目开发,但必须加强这一区域内的保护植物的保护。人工生态系统建议采用国际上流行的生物多样性参与性管理下的原位保存法。重视对庭院生态系统植物多样性的保护,并提高现有园地生态系统的土地利用效率也将会是保护什运乡植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

罗文,余传文,李意德,王超勇,苏红华[9](2009)在《海南岛尖峰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卵叶樟的现状及保护》文中指出根据在尖峰岭保护区设置的固定样地野外调查资料及以往尖峰岭植物调查文献,初步分析了尖峰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卵叶樟的分布特点、群落组成特征、种群结构及保护建议。调查结果表明:卵叶樟在尖峰岭一般分布在海拔6001 000 m的热带山地雨林,且在山地雨林的分布较广并有一定的数量。根据每个样地重要值前5个树种作为优势树种统计得知,尖峰岭山地雨林5个群落的优势树种共有20种,优势种所属15科18属,科属分布较为分散。卵叶樟种群结构表现为基部宽大顶部窄小的金字塔增长型结构。卵叶樟等珍稀濒危和重点保护树种数量的减少主要是人为影响因素导致,据此提出一些相关保护建议。

戴志聪[10](2008)在《海南岛破碎森林斑块中的青皮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形态学水平(形态分化研究)和分子水平(ISSR分子标记)对海南破碎化森林中13个居群的331株青皮(Vatica mangachapoi Blanco)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1.从形态水平分化来看,叶柄长、叶长、叶宽及叶面积在种群间存在极显着差异,叶周长在种群间存在显着差异;2.环境因子对叶片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对叶长的影响,其中海拔高度跟叶片各性状(除了叶柄长及叶长)的相关性几乎都达到了极显着水平。另外,坡面位置对叶周长及中肋干重、坡向对叶长、土壤质地对叶长、叶周长及叶面积均有显着影响,特别是土壤质地对叶片的形状影响较大。3. ISSR分子标记的研究结果与形态分化分析结果比较一致;海南青皮种群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是分布在各个种群间的,而其种群内部并不具备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在种群水平上,平均多态位点百分率(P)为77%,每个位点平均等位基因数1.7747,平均Shannon指数(SI)达到0.3695,种群间遗传多样性GST值达到了0.2724,其遗传分化远高于多年生木本特有种的平均值(GST =0.141),虽然各个种群间仍存在着一定的基因流(Nm =1.3352),但对各位点在各种群间的遗传分化度进行的Х2检验表明大部分多态位点存在着极显着差异并且种群间的遗传距离变化范围在0.0130-0.3227之间,而遗传一致度的变化范围则在0.7242-0.9871之间。4.海南青皮各个种群间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之间有较强正相关性(r=0.1814,P=0.0559),这从海南青皮各个种群的聚类分析结果也可以得到反映,大多数地理距离较近的种群首先聚集成一支。因此,处于破碎化生境中的海南青皮种群,其较高的居群间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说明了导致青皮濒危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来自其遗传基础,而更大部分来自生境破坏后的破碎化造成。破碎化造成的地理空间隔离严重阻碍了居群间的基因交流。因此对于海南青皮种群保护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对于遗传多样性较高的种群,应继续做好目前各斑块的就地保护工作。(2)而对于遗传多样性较低特别是没有设立保护区的种群,应当加强就地保护工作的力度,同时也可采取人工的手段,适当引进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种群的后代,以加强其基因流、增加其遗传多样性。(3)对于一些散生而非成林的青皮种群,迁地保护的工作是非常必要的补充。(4)建立青皮的种质资源库。

二、海南尖峰岭地区珍稀濒危植物及其丰富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南尖峰岭地区珍稀濒危植物及其丰富度(论文提纲范文)

(1)地质环境对濒危植物丰富度格局的制约与维持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1.2.1 地质环境的内涵
        1.2.2 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研究进展
        1.2.3 冰期气候对物种分布影响研究进展
        1.2.4 物种分布模型及应用研究
        1.2.5 研究现状评述
    1.3 科学命题的提出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1 科学命题的提出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依托项目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4.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 论文工作量及创新点
        1.5.1 实物工作量
        1.5.2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地质环境特征及其植被演变过程
    2.1 地理位置
    2.2 区域地质环境特征
        2.2.1 地质构造
        2.2.2 地层岩性
        2.2.3 岩浆岩
        2.2.4 地貌类型
        2.2.5 土壤及成土母质
        2.2.6 气候与水系
    2.3 古植被环境演变历史
        2.3.1 古植物发展历程
        2.3.2 古植被环境演变
    2.4 现代植被类型及分布
        2.4.1 植被类型组成
        2.4.2 植被空间分布
        2.4.3 植物区系特征
第3章 最优等面积取样尺度条件下濒危植物丰富度空间分布格局
    3.1 数据与方法
        3.1.1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3.1.2 空间数据图层构建
        3.1.3 统计分析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尺度下物种丰富度空间分布差异
        3.2.2 最优等面积取样格网尺度筛选与分析
        3.2.3 最优尺度下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特征
        3.2.4 最优尺度下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区划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地质环境对濒危植物丰富度格局的影响及其制约机制
    4.1 数据与方法
        4.1.1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4.1.2 地质环境因子指数构建
        4.1.3 统计分析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濒危植物丰富度与地质环境单因子的耦合关系
        4.2.2 影响濒危植物丰富度格局的最优多变量环境模型
        4.2.3 地质环境对濒危植物丰富度格局形成的制约机制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末次盛冰期以来濒危植物丰富度格局变迁及其避难维持机制
    5.1 数据与方法
        5.1.1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5.1.2 物种分布模型选择
        5.1.3 模型参数优化与设置
        5.1.4 物种潜在分布区划与制图
        5.1.5 统计分析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MaxEnt模型准确性评价
        5.2.2 气候变量重要性评估
        5.2.3 不同时期濒危植物潜在丰富度分布格局变化
        5.2.4 不同时期濒危植物潜在丰富度分布质心转移
        5.2.5 濒危植物长期稳定避难场所推测及避难机制
    5.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1.主要结论
    2.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

(2)海南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古树现状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地区概况
2 调查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种类、株数及数量分析
    3.2 分级标准及数量
    3.3 珍稀濒危种类及数量分析
    3.4 古树生长势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5 保护建议
    5.1 根据古树的重要级别、受威胁程度进行分类保护
    5.2 加强古树宣传标志建立、提高公众参与古树保护意识
    5.3 重视古树的建档立案,加强科学监测与研究
    5.4 建立古树保护管理资金保障制度
    5.5 加强对生长势较弱的古树的养护管理

(3)尖峰岭大样地植物萌生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进展
        1.2.1 萌生更新的机制分类
        1.2.2 萌生更新的研究现状
        1.2.3 萌生的生态学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1.5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全年温度特征
        2.1.3 尖峰岭地区土壤特征
        2.1.4 尖峰岭地区的植被特征
        2.1.5 尖峰岭地区系特征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设置
        2.2.2 样地调查方法
        2.2.3 萌生数据的复查与核实
        2.2.4 样地地形种类的划分
        2.2.5 植物萌生现象的划分
        2.2.6 萌生能力的判定
        2.2.7 萌生的数量统计
        2.2.8 数据分析
第三章 萌生植物数量特征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研究地概况、样地建设与调查方法
        3.1.2 数据处理与分析
    3.2 结果
        3.2.1 样地内萌生物种的基本情况
        3.2.2 样地萌生植株优势种的萌生能力
        3.2.3 萌生现象对物种重要值的影响
    3.3 讨论
        3.3.1 尖峰岭大样地萌生物种的基本特征
        3.3.2 萌生植物的萌生策略选择
        3.3.3 萌生现象与物种重要值
        3.3.4 萌生树种在其所在群落中的贡献
第四章 萌生植物个体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4.1 材料与方法
        4.1.1 研究地概况、样地建设与调查方法
        4.1.2 数据处理与分析
    4.2 结果
        4.2.1 植物萌生现象在样地中的空间分布
        4.2.2 萌生的影响因素
    4.3 讨论
        4.3.1 萌生现象的邻体影响因素——萌生植物的邻体物种丰富度和植株密度的影响
        4.3.2 萌生现象的环境影响因素——萌生现象同海拔因子呈现显着相关
第五章 萌生植物对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研究地概要、样地建设标准以及样地调查方法
        5.1.2 数据处理与分析
    5.2 结果
        5.2.1 尖峰岭60公顷大样地群落多样性与萌生物种丰富度的关系
        5.2.2 尖峰岭60公顷大样地萌生物种多度与群落多样性的关系
    5.3 讨论
        5.3.1 尖峰岭萌生树种对群落生物多样性的作用
        5.3.2 古田山样地与尖峰岭样地关于萌生物种多样性同群落多样性的比较
        5.3.3 亚热带地区和热带地区植物萌生现象对群落多样性影响具有区别的原因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尖峰岭萌生植物的数量特征与萌生策略选择
        6.1.2 萌生现象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6.1.3 萌生现象在群落水平上的表现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4)温带落叶阔叶林和热带山地雨林土壤温室气体排放规律及其影响因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森林土壤CO_2排放的研究进展
        1.2.2 森林土壤CH_4排放的研究进展
        1.2.3 国内外土壤N_2O排放的研究进展
        1.2.4 森林土壤中的细菌及功能
    1.3 研究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目的
    2.3 研究技术路线
    2.4 研究方法
        2.4.1 研究区概况
        2.4.2 尖峰岭自然保护区研究概况
        2.4.3 样品的采集、测定与分析
第三章 典型森林土壤CO_2排放的季节变化动态及其影响因素
    3.1 前言
    3.2 结果分析
        3.2.1 土壤CO_2通量的月变化比较
        3.2.2 两种典型森林土壤CO_2通量两年中的季节变化比较
        3.2.3 两种典型森林土壤CO_2通量两年年平均值的比较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典型森林土壤CH_4排放的季节变化动态及其影响因素
    4.1 前言
    4.2 结果分析
        4.2.1 两种典型森林土壤CH_4通量两年中的月变化比较
        4.2.2 两种典型森林土壤土壤CH_4通量两年中的季节变化比较
        4.2.3 两种典型森林土壤CH_4通量两年年平均值的比较
    4.3 讨论
        4.3.1 土壤甲烷通量的变化
        4.3.2 甲烷通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4.3.3 甲烷通量及与甲烷相关细菌的关系
    4.4 小结
第五章 典型森林土壤N_2O排放的季节变化动态及其影响因素
    5.1 前言
    5.2 结果分析
        5.2.1 两种典型森林N_2O通量两年中的月变化比较
        5.2.2 两种典型森林N_2O通量两年中的季节变化比较
        5.2.3 两种典型森林土壤N_2O通量两年年平均值的比较
    5.3 讨论
        5.3.1 土壤氧化亚氮通量的变化
        5.3.2 土壤氧化亚氮通量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5.4 小结
第六章 典型森林土壤微生物的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子
    6.1 前言
    6.2 结果分析
        6.2.1 两种典型森林土壤细菌群落组成
        6.2.2 两种典型森林类型土壤细菌在门水平的分类比较
        6.2.3 两种森林类型土壤细菌在纲水平的分类比较
        6.2.4 宝天曼和尖峰岭土壤细菌多样性比较
        6.2.6 两种典型森林类型土壤理化性质与细菌群落分布之间的关系
        6.2.7 两种典型森林类型土壤细菌OTU之间的分布比较
        6.2.8 OTU水平的PCA分析
    6.3 讨论
        6.3.1 细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
        6.3.2 土壤理化性质对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
    6.4 小结
第七章 典型森林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土壤微生物影响因子
    7.1 前言
    7.2 结果分析
        7.2.1 两种森林类型土壤细菌在属水平的分类比较
        7.2.2 FAPROTAX功能预测结果
        7.2.3 PICRUSt功能预测结果
    7.3 讨论
        7.3.1 细菌群落的功能分析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本研究的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温室气体与10cm、20cm土壤温度和水分含量之间的关系图
    附录2 温室气体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附录3 与碳氮循环有关但两地差异不显着的功能组
缩略词
致谢
作者简介

(5)海南热带山地沟谷雨林鸟巢蕨附生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附生植物研究进展
    1.2 蕨类植物生活史与生存策略
    1.3 鸟巢蕨研究进展
        1.3.1 鸟巢蕨分布
        1.3.2 鸟巢蕨生态功能与作用
        1.3.3 鸟巢蕨药用、食用功能与园林绿化价值
        1.3.4 海南岛鸟巢蕨资源保存现状
        1.3.5 鸟巢蕨面临威胁与挑战
    1.4 海南岛自然概况及样地生境
        1.4.1 地理位置、地质和地貌
        1.4.2 气候
        1.4.3 气温与降水
        1.4.4 土壤
        1.4.5 植被
        1.4.6 森林类型
        1.4.7 样地概况
    1.5 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
        1.5.1 目的、意义
        1.5.2 主要内容
    1.6 技术路线
2 热带沟谷雨林群落鸟巢蕨微生境特征
    2.1 研究区域及方法
        2.1.1 样地概况
        2.1.2 调查方法
        2.1.3 数据处理
        2.1.4 物种区系组成和区系地理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附生巢蕨沟谷雨林伴生群落特征
        2.2.3 盖度(郁闭度)
        2.2.4 附生鸟巢蕨与地形和坡度的关系
        2.2.5 物种与不同微地形单元的关系
        2.2.6 微地形伴生物种组成
        2.2.7 伴生物种分布与微地形
        2.2.8 霸王岭、黎母山保护区植被类型及伴生物种
    2.3 讨论
        2.3.1 样地取样规则
        2.3.2 微地形单元的物种组成
        2.3.3 微地形单元与生境异质性的关系
        2.3.4 物种多样性形成及维持机制
        2.3.5 附生鸟巢蕨与地形及海拔的关系
    2.4 本章结论
3 热带沟谷雨林鸟巢蕨生态位特征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研究地点
        3.1.2 样地调查
        3.1.3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群落分类
        3.2.2 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及巢蕨附生群落树种的竞争
    3.3 讨论
        3.3.1 鸟巢蕨生态位特征
        3.3.2 鸟巢蕨附生机制与生态适应性
        3.3.3 鸟巢蕨资源保护与利用
    3.4 本章结论
4 热带山地沟谷雨林鸟巢蕨与宿主树相关性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野外调查
        4.1.2 分析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附生专一性分析
        4.2.2 鸟巢蕨附生宿主树种
        4.2.3 附生优势度对比
        4.2.4 附生指数
        4.2.5 鸟巢蕨在不同胸径宿主树上的分布
        4.2.6 霸王岭与黎母山鸟巢蕨与宿主关系比较
    4.3 讨论
        4.3.1 鸟巢蕨附生宿主树种专一性
        4.3.2 鸟巢蕨附生宿主选择与环境关系
    4.4 本章结论
5 热带山地沟谷雨林鸟巢蕨高位土壤特性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
        5.1.2 样品采集及预处理
        5.1.3 测定方法
        5.1.4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沟谷高位土与林下不同坡位土壤的理化特性
        5.2.2 土壤酶活性
    5.3 讨论
    5.4 本章结论
6 鸟巢蕨对不同栽培基质适应性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材料
        6.1.2 方法
        6.1.3 数据处理
    6.2 结果与分析
        6.2.1 栽培基质营养元素含量测定
        6.2.2 不同栽培基质对鸟巢蕨生长量的影响
        6.2.3 不同栽培基质对鸟巢蕨比叶重的影响
        6.2.4 不同栽培基质对鸟巢蕨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6.2.5 不同栽培基质对鸟巢蕨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6.2.6 不同栽培基质对鸟巢蕨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6.2.7 不同栽培基质对鸟巢蕨可溶性淀粉含量的影响
        6.2.8 主成分分析
    6.3 讨论
        6.3.1 混合基质对鸟巢蕨生长影响
        6.3.2 基质理化性状对鸟巢蕨生长发育的影响
    6.4 本章结论
7 结论、问题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之处
    7.3 建议与展望
附表2-3 两样地中具有鸟巢蕨分布的样方郁闭度
附表2-5 黎母山上部边坡和下部边坡伴生物种二项式检验
附表2-6 霸王岭上部边坡和下部边坡伴生物种二项式检验
附表2-7 附生巢蕨沟谷雨林伴生群落种、属组成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致谢

(6)两种干扰强度下岩生红豆天然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处理
        1.3.1 重要值计算 (张金屯, 2011)
        1.3.2 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物种组成结构
    2.2 生活型组成
    2.3 物种多样性分析
        2.3.1 乔木层多样性分析
        2.3.2 灌木层多样性分析
        2.3.3 草本层多样性分析
        2.3.4 群落综合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7)海南岛尖峰岭卵叶樟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动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地概况
2 研究方法
    2.1 野外调查
    2.2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卵叶樟种群结构及动态
        3.1.1 卵叶樟种群结构
        3.1.2 卵叶樟种群结构动态
    3.2 卵叶樟种群分布格局及其动态
        3.2.1 卵叶樟种群分布格局
        3.2.2 卵叶樟种群分布格局动态
4 结论与讨论

(8)海南中部山区什运乡的植物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植物多样性的涵义
        1.2.2 植物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1.2.2.1 取样方法
        1.2.2.2 物种多样性的测度方法
        1.2.3 植物多样性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1.2.3.1 自然生态系统的植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1.2.3.2 人工生态系统的植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1.2.3.3 景观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1.2.4 植物区系及其研究现状与进展
        1.2.5 植被数量分类和排序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区概况
        1.3.1 地理位置
        1.3.2 地质地貌
        1.3.3 气候特征
        1.3.4 土壤水系
        1.3.5 社会经济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技术路线
    2.3 研究方法
        2.3.1 野外调查方法
        2.3.2 植物区系分析方法
        2.3.3 植被数量分类及排序方法
        2.3.4 植物物种多样性分析方法
        2.3.4.1 物种重要值的计算
        2.3.4.2 多样性指数的计算
    2.4 数据整理及绘图
3. 结果与分析
    3.1 景观多样性的初步分析
        3.1.1 什运乡景观多样性概况
        3.1.2 景观多样性与人类活动干扰程度关系的初步分析
    3.2 自然生态系统的植物多样性
        3.2.1 植物区系物种组成的多样性分析
        3.2.1.1 物种组成概况
        3.2.1.2 科的组成分析
        3.2.1.3 属的组成分析
        3.2.2 植物区系地理组成的多样性分析
        3.2.2.1 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分析
        3.2.2.2 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分析
        3.2.3 重要物种分析
        3.2.3.1 海南特有种分析
        3.2.3.2 珍稀保护植物分析
    3.3 人工生态系统的植物多样性
        3.3.1 植物物种组成的多样性
        3.3.1.1 植物物种组成概况
        3.3.1.2 科的组成分析
        3.3.1.3 属的组成分析
        3.3.2 植物区系地理组成的多样性分析
        3.3.2.1 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分析
        3.3.2.2 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分析
        3.3.3 植物资源多样性分析
        3.3.3.1 植物资源利用组成分析
        3.3.3.2 栽培植物多样性分析
        3.3.3.3 什运村与南流村的植物资源多样性的初步比较
    3.4 次生林的群落类型分析
        3.4.1 TWINSPAN分类
        3.4.2 DCA排序
        3.4.3 什运乡次生林的群落类型
        3.4.4 物种多样性分析
        3.4.4.1 α多样性分析
        3.4.4.2 β多样性分析
4. 讨论
    4.1 自然生态系统植物多样性与人工生态系统植物多样性的比较
        4.1.1 物种性状组成比较
        4.1.2 科的组成及区系比较
        4.1.3 属的组成及区系比较
        4.1.4 群落物种多样性的比较分析
        4.1.4.1 α多样性的比较分析
        4.1.4.2 β多样性的比较分析
        4.1.5 小结
    4.2 自然生态系统植物多样性与琼南三亚及琼北海口的植物多样性比较
        4.2.1 三亚沿海低丘地区及海口火山地区概况
        4.2.2 物种性状组成比较
        4.2.3 科的组成及区系比较
        4.2.4 属的组成及区系比较
        4.2.5 小结
    4.3 什运乡植物多样性保护措施的讨论
5. 结论
    5.1 景观多样性组成及特点
    5.2 什运乡的植物物种多样性组成及特点
    5.3 什运乡的植物区系组成及特点
    5.4 次生林的群落类型
    5.5 什运乡的植物多样性保护
参考文献
附录
就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9)海南岛尖峰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卵叶樟的现状及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1 调查方法
2 分布特点及自然环境概况
3 群落的组成特征
    3.1 优势种组成
    3.2 优势科组成
4 卵叶樟种群结构
5 保护建议
    5.1 开展重点保护和濒危树种的本底调查, 建立珍稀濒危物种监测系统
    5.2 积极吸引和配合专家学者在保护区开展珍稀濒危树种的研究工作
    5.3 建立和加强保护区野外巡护监测体系工作, 减少人为破坏和干扰
    5.4 加强保护区开发活动的管理
    5.5 建立和加强社区参与式共同管理机制, 促进社区发展
    5.6 开展和加强社区环境资源保护教育

(10)海南岛破碎森林斑块中的青皮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引言
    1.2 生物多样性与遗传多样性
    1.3 生境破碎化与遗传多样性
    1.4 海南岛热带森林破碎化概况
    1.5 遗传标记技术
        1.5.1 形态学标记(Morphological Markers)
        1.5.2 细胞学标记(Cytological Markers)
        1.5.3 生化标记(Biochemical Markers)
        1.5.4 分子标记(Molecular Markers)
    1.6 研究对象
        1.6.1 青皮的一般生物学特征
        1.6.2 青皮的濒危机理研究进展
        1.6.3 青皮的保育生态学研究进展
        1.6.4 青皮的生态功能及濒危等级
    1.7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地概况
    2.2 供试材料
        2.2.1 材料的采集与保存
        2.2.2 主要试剂
    2.3 主要仪器
    2.4 研究方法
        2.4.1 实验方案
        2.4.2 化学元素的测定
        2.4.3 形态分化研究
        2.4.4 青皮总DNA 的提取
        2.4.4.1 DNA 提取步骤(2×CTAB 法)
        2.4.4.2 青皮总DNA 的浓度和纯度的检测
        2.4.4.3 青皮总DNA 分子量的检测
        2.4.5 青皮的PCR 扩增
        2.4.5.1 青皮ISSR 实验反应体系的确定
        2.4.5.2 青皮ISSR 引物的筛选及群体的ISSR-PCR 扩增
        2.4.6 ISSR-PCR 扩增产物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2.4.6.1 多态位点百分数(P)
        2.4.6.2 等位基因频率
        2.4.6.3 平均等位基因数目(A)
        2.4.6.4 有效等位基因数目(Ae)
        2.4.6.5 Shannon 指数
        2.4.6.6 遗传一致度(I)与遗传距离(D)
        2.4.6.7 基因分化系数(GST)
        2.4.6.8 聚类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形态分化研究
        3.1.1 青皮叶的形态性状及表型变异特征
        3.1.2 居群水平上的聚类分析
        3.1.3 叶片性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3.2 青皮DNA 的提取方法
    3.3 ISSR 分子标记分析
        3.3.1 青皮ISSR 反应体系的确定
        3.3.2 青皮ISSR 引物的筛选
        3.3.3 位点的遗传变异统计
        3.3.4 居群内和居群间的基因多样性分析
        3.3.5 基于ISSR 数据居群间遗传一致度和遗传距离
        3.3.6 基于ISSR 数据的居群聚类分析
    3.4 形态变异与基因变异的比较
    3.5 空间地理距离、形态性状距离与基因遗传距离的相关性比较
第四章 讨论与总结
    4.1 形态分化研究
    4.2 青皮居群的遗传多样性
    4.3 总结
    4.4 对青皮保护工作的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答辩委员会决议

四、海南尖峰岭地区珍稀濒危植物及其丰富度(论文参考文献)

  • [1]地质环境对濒危植物丰富度格局的制约与维持机制[D]. 刘贤安. 成都理工大学, 2021
  • [2]海南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古树现状调查分析[J]. 罗文,莫世琴,陈焕强,许涵. 福建林业科技, 2020(02)
  • [3]尖峰岭大样地植物萌生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D]. 王中清.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
  • [4]温带落叶阔叶林和热带山地雨林土壤温室气体排放规律及其影响因子[D]. 魏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02)
  • [5]海南热带山地沟谷雨林鸟巢蕨附生特性研究[D]. 徐诗涛. 海南大学, 2013(02)
  • [6]两种干扰强度下岩生红豆天然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分析[J]. 袁丛军,安明态,严令斌,李鹤,王茂师. 南方农业学报, 2013(02)
  • [7]海南岛尖峰岭卵叶樟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动态研究[J]. 罗文,许涵,李意德,骆土寿,林明献,陈德祥. 林业科学研究, 2010(05)
  • [8]海南中部山区什运乡的植物多样性研究[D]. 杨立荣. 海南大学, 2010(02)
  • [9]海南岛尖峰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卵叶樟的现状及保护[J]. 罗文,余传文,李意德,王超勇,苏红华. 安徽农业科学, 2009(11)
  • [10]海南岛破碎森林斑块中的青皮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研究[D]. 戴志聪. 海南师范大学, 2008(07)

标签:;  ;  ;  ;  ;  

海南尖峰岭珍稀濒危植物及其丰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