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者》中的家庭角色分析

《流放者》中的家庭角色分析

一、《弃儿》家庭角色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丹梦[1](2021)在《乡土与市场,“关系”与“说话”——刘震云论》文中研究说明刘震云是文坛怪杰,不仅创作多变、风格诡异,且能量兼涉文学与影视。他的创作驱动是什么?如何整体把握他的变化,评价他在小说与影视间的跨界书写,特别是那标志性的"幽默"与"喜剧"?其"说话"风格的历史渊源、困境与创新在哪?怎么理解那宛然天书的大部头《故乡面和花朵》?本文将刘的书写置于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探索转型的大背景中,通过考察刘的创作活动——包括书写、访谈、演讲,他与冯小刚、王朔等的交往合作等,详细阐述了以上问题。刘氏创作的"始源"触发要归于乡土与"1990年代"的狭路相逢,系乡土"关系"生存与市场私利扩张彼此激发的结果。由是开启了一连串的文化冲撞和驿动,如中原权力哲学、流民文化、"50后"的代际追求与审美、新时期文学的历史记忆与寻根,等等。

许星月[2](2021)在《儿童的“发现”与影像的表达 ——民国时期电影中的儿童形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晚清民国是中国电影的孕育和萌芽时期,电影作为一种外来的文化和媒介,被知识分子们所利用,让电影发挥消遣娱乐作用,给民众带来全新的生活体验的同时,还让电影背负起了教化的责任,电影的本土化在传统与现代的过渡与跌宕中实现。与此同时,“儿童的发现”是这一时期的重要话题,动乱时代里的进步人士发出了“救救孩子”的高声呼喊,把解放儿童的话题带到了主流舞台。在“以儿童为本位”的新理念之下,对于儿童位于人类生活中独特地位和价值有了新的认识,儿童走到了历史的台前,参与到了成人社会之中,属于儿童的各种电影模式亦逐渐得以发展和成熟,独特的儿童形象开始出现在中国电影的银幕之中。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以及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第一章节对儿童观的历史演变进行梳理,解读深受儒家文化影响下的传统儿童观念,儿童在近代启蒙影响下卸去了成人附庸的枷锁,成为了平等独立的个体。第二章节主要论述了儿童在早期中国电影中的登场过程。儿童观不断发展的同时,电影创作者认识到儿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儿童从电影场景中的缺席者一步步转变为在场者,并在三十年代出现了儿童电影的高潮,儿童成为了电影主角。第三章节通过对大量电影影像资料和文字资料的细读,呈现社会巨变之下电影中的儿童形象:家庭内的子女、社会中的孤儿形象。第四章节论述电影与儿童现实生活的关系,以新式放映空间和电影画报中的儿童为对象,深入探析新思想新观念对于儿童生活的改写,以及对于电影现实作用和教育作用的实践。

李方木[3](2020)在《福克纳后期作品中的家族关系与国家认同》文中指出福克纳在文学生涯的后二十年间(1942—1962)共创作了七部小说和两个短篇故事集,在历史意识和艺术手法上有别于前期作品。除《寓言》外,八部作品基本围绕人物的家族关系构建故事情节,通过错综复杂的家族谱系和深厚的历史记忆展现美国南方家族核心成员对历史的回望,对现实的困惑以及对未来的构想。论文选取《去吧,摩西》《坟墓的闯入者》《修女安魂曲》《小镇》《大宅》《掠夺者》六部小说以及《骑士的策略》和《大森林》两个短篇故事集,结合福克纳在这一时期发表的相关散文与公开演讲,探讨作品的主题意义及其与文学形式的关系。论文在小说叙事理论框架内,借用社会历史批评,分析南方家族变迁主题及其罗曼史的形式与特点,辨析人物国家认同机制背后的象征意义和历史隐喻。论文按照家族罗曼史的叙事样式与题材对目标文本进行解读,致力于实现两个研究目的。一是通过剖析主要家族的人物关系与历代变迁,审视家族记忆与外部社会关系对人物身份构建带来的多层面影响,发掘人物对待家族遗产差异化态度背后的历史与社会文化因素。二是结合二战前后南方社会的深刻变化,重新认识福克纳小说创作的家族题材,探求人物在地域文化身份与国家认同之间的相切点和平衡点,凸显福克纳作品中人类命运关切之下的美国文化背景。福克纳的后期创作深化了前期作品的主题,同时也改变了写作手法。家族是福克纳写作的重要题材,聚合了人物的历史意识和外部社会现实,作家通过罗曼史的形式展现复杂的家族关系与南方社会的历史变迁。后期创作的家族罗曼史表现出较强的地方性色彩,在充分考量南方文化传统的过程中构建了人物的国家认同。福克纳既延续了前期作品中标志性的意识流手法,又以罗曼史为中心借鉴了多样化的现实主义叙述技巧,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与现实性。论文突破了黑白种族、贫富阶级的二元阐释范式,着眼于各个人物群体在性别、种族和阶级身份上的共性。不同作品之间主、次要人物在文本中的叙事位置经常发生变化,这强化了福克纳小说体系统一性,也映衬着外部社会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人员流动性的增强也破除了南方社会封闭、单一性的神话。福克纳后期作品将社会理想置于南方历史与现实生活的中间地带,揭示南方家族揉入的异质性,用乐观的笔调描述混血对家族生命力的积极意义。通过对人物时间观的整合,论文明确了福克纳在对南方过去的执着回望中依稀建构出的未来社会愿景,指出作品暗含的乌托邦色彩。

刘晨[4](2020)在《弥赛亚与新国民 ——论传教士译汉文小说中儿童观念的兴起与变化(1912-1931)》文中提出近代以来,在华基督教传教士热心中国的儿童事业,他们不仅参与开设学校、办报译书等现实实践,更通过译介文学作品,参与到在近代中国发现儿童,建构儿童观念的历程中。本文主要从传教士的文学译作入手,探究其在中国建构的儿童观念的兴起与变化。在这一过程中,本文以儿童为方法,关注传教士与五四作家在发现儿童过程中的对话,借此重新思考传教士译作在近代中国晚清到五四社会转型期的地位与作用。本文的正文分为三个章节,首先通过探究传教士译作中作为“小大人”与“怪孩子”的弃儿形象,发现传教士建构的弥赛亚儿童观念。再者,本文深入传教士的“警世”叙事等恐吓策略中,探讨被建构为弥赛亚儿童对立面的无知者的儿童形象。最后,本文结合五四运动与国家主义精神的崛起,对传教士与五四作家儿童观念的变迁做进一步阐释,发现他们在儿童书写中形塑的作为新国民的主体形象。民国以降,传教士与五四作家发现的儿童,是他们书写中国国民性寓言的载体。传教士发现的中国儿童,是作为弥赛亚儿童初级阶段的无知者。但以“无知”为本质的恶童与充满潜能的“弥赛亚儿童”形象相互扞格,说明传教士有关中国儿童的叙事中,包含着无法解开的悖论。他们改造中国的实践与设想囿于自身宗教、殖民的视角,无法想象中国文化与社会如何摆脱尴尬的“孩童期”。但他们的这一尝试,也能从一个侧面,勾勒出帝国主义体系中中国发现儿童,建构现代性主体的图示。在这一体系中,五四作家发现的中国儿童,是尚处在“孩童期”的新国民。他们记录了现代性主体的诞生时的第一声啼哭,却无法彻底突破无知本质这层裹缚的襁褓。

付冉[5](2020)在《个案工作介入福利院孤弃儿童社会化教养问题研究 ——以X市Y福利院为例》文中提出儿童期是人一生中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个人社会化的主要阶段,对之后的社会化有着重大的影响。孤弃儿童被父母抛弃,由福利院负责孤弃儿童的收养与养育,居住在儿童福利院内,缺乏家庭的养护与家人的陪伴。随着我国的福利制度越来越完善,更多的福利政策得到高效的落实,进一步保障了孤弃儿童的权益,福利院的养育模式也得到了质的改变,从传统模式的“养、治、教”转化为新型的“情、能、智”养育模式。但是福利院养育带有自身的局限性,福利院的养育模式是院舍照顾的模式,院舍照顾中的不足,造成工作人员无法像正常家庭那样对孤弃儿童进行日常的教养,儿童的社会化是需要成人的悉心教养指导的情况下一步步的完成的。本文主要是以X市Y福利院为例,通过实地考察和半结构式访谈来探究福利院内的院舍照顾模式对儿童社会化教养的利弊。通过个案工作的方法来研究Y福利院对院内儿童的社会化水平的养育情况。首先通过个案模式探究院舍照顾模式对孤弃儿童的个性与心理的养成、社会规范的习得以及社会接受能力的影响;其次通过个案研究得出的结论来找出Y福利院内对儿童社会化养育的不足之处;然后帮助院内的儿童习得这些社会规范与社会习俗,促进养育措施的改进;最后对研究的结论进行反思,反思过程模式中的不足之处并加以修改,促进儿童社会化水平的提升。

郑学慧[6](2019)在《土耳其儿童福利发展研究(1860-1945)》文中认为土耳其儿童福利出现较晚且发展期集中,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仅约两百年的时间,就完成对儿童福利从探索到完善的演变过程。之所以如此快速又成就显着,一方面源于对西方早期福利国家和西方儿童观念的成果的借鉴和吸收;更重要的是,与土耳其本身的政治、经济、对外关系等方面的转变有关。土耳其的儿童福利,出现在奥斯曼帝国的晚期;发展与完善阶段在土耳其共和国时期,尤其以共和国初期发展最为集中。同时期,土耳其正经历新、旧两个时代的交替。伴随着世俗化和现代化变革和发展,又赋予土耳其儿童福利独特的演变特征和发展过程。本文以时间脉络为主线,通过梳理土耳其近现代两个不同历史阶段里所涉及的儿童福利措施与政令,力图系统地分析土耳其儿童福利的探索时期和发展时期的特征和演变趋势。本文尝试从儿童史研究角度,通过对土耳其历史上儿童观念的转变和儿童福利的演变过程以及对其影响的分析,来反映近现代土耳其世俗化和现代化发展进程。本文将土耳其儿童福利研究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总体来说,在奥斯曼帝国晚期,特别是坦泽马特改革时代到奥斯曼帝国灭亡(1860-1922),这一时间段是土耳其儿童福利的探索时期。在奥斯曼帝国晚期内外交困的背景下,向西方学习,寻求富国强兵的思想主张,逐渐被统治阶层接受。随之在一系列的改革中付诸实践,其中最为效果显着的当属坦泽马特改革,其中就包含改善儿童状况的种种改革措施。但是这一时期的所涉及儿童的措施十分有限,效果也是十分微弱。儿童福利对象主要针对贫穷的孩子和孤儿,直接目的就是解决儿童贫困带来的社会问题,但传统的儿童观念就此转变,对儿童的济贫措施也成为帝国晚期现代化和世俗化改革之中的重要任务之一,这为之后共和国时期儿童福利的发展奠定思想和物质基础。第二部分,土耳其共和国时期是土耳其儿童福利体系集中发展并完善时期。共和国早期(1922-1945),在凯末尔世俗化改革的推动下,土耳其的儿童福利不仅就济贫体系、公共医疗机构等相关外在的物质条件加以完善;同时,也开始重视并利用儿童精神世界,促使土耳其的儿童福利成为较完整的社会福利体系。随着国际儿童组织的成立和儿童权利运动的兴起,追求儿童自身权利的独立和自由的主题,为土耳其儿童福利体系注入新发展方向。在参与国际儿童事务的同时,土耳其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也得到相应的提高。第三部分将系统地分析土耳其儿童福利体系演变的特征,强调的是土耳其儿童福利动态的演变过程:从国家独立承担到与私人慈善组织结合;从重视物质保障到物质精神相结合;从国家事务发展到国际合作。由此可以看出,尽管土耳其在儿童福利事业上还存在诸多缺陷,但从未停止过进步的脚步。第四部分则是土耳其儿童福利体系的建立对土耳其近现代世俗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影响,包括:经济、教育、公共医疗以及国际影响力。综合看来,土耳其儿童福利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是土耳其世俗化和现代化改革的一部分。它是国家、社会以及国际环境等方面合力的结果。

晏飞[7](2019)在《亨利·菲尔丁小说的文学伦理学研究》文中提出伦理和道德问题一直是亨利·菲尔丁小说作品中的一个重要关注点,本文将运用文学伦理的批评方法,从爱情伦理、婚姻伦理和代际伦理三个角度来对菲尔丁的四部小说作品即《约瑟夫·安德鲁斯的经历》、《大伟人江奈生·魏尔德传》、《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阿米莉亚》进行一个较为系统和全面的探讨,并梳理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全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爱情伦理。本篇论文将菲尔丁小说中的爱情伦理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以坚贞与包容为特征的爱情伦理,主要选取了范妮和安德鲁斯的爱情以及苏菲亚对汤姆的爱情作为论证。范妮和安德鲁斯虽然出身贫寒,但两人丝毫不为权贵和金钱所诱惑,一直坚持为对方保持着忠诚的爱情;汤姆虽然在性道德方面极其不检点,但苏菲亚用一颗包容和坚定的心接纳了他。另外一种是刚开始沉迷于肉欲,但在经历了一系列道德的历练后最终又回归忠贞的爱情伦理,最突出的例子是汤姆对苏菲亚的曲折爱情经历。第二部分主要论述夫妻伦理。夫妻伦理对社会的发展进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上承爱情伦理,下启代际伦理。在笔者看来,菲尔丁小说中的夫妻伦理也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以自私淡漠为特征,另一种以患难与共为特征。前一种类型的夫妻伦理主要选取了魏尔德夫妇和巴特里奇夫妇作为例子;后一种类型的夫妻伦理则选择了布思夫妇和哈特弗利夫妇来进行论证。但同时也说明菲尔丁小说作品中的人物都是善恶有之而不是非善即恶的,他们常常因为所处的伦理环境不同,从而作出了不同的伦理选择。第三部分则主要论述代际伦理。本篇论文认为菲尔丁小说中的代际伦理也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干涉与疏离的代际伦理关系,以魏斯顿父女和阿米莉亚母女为代表。这种类型的代际伦理主要是由于父亲或母亲过多控制和干预子女对婚姻的选择,从而导致了代际关系的疏离与淡漠,但在经历了一系列伦理事件之后,双方和解并重新拥有了温暖和谐的代际关系。另外一种是平等与尊重的代际关系,主要以奥尔华绥对他两个侄子的代际关系为例,因为奥尔华绥先生自始至终都把汤姆和布利非看成具有独立意识的道德个体,并在此基础上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引导,因而他们之间的代际关系一直都是和谐而且充满爱的。综上所述,菲尔丁的所有小说中都表现出了对爱情、婚姻和代际伦理问题的关注,且这四部小说都以美满幸福的婚姻来作为小说的结尾,由此可见作者追求真、善、美、爱的伦理诉求。此外,菲尔丁笔下的人物大多不是十全十美的道德圣徒,他们有各自的缺点和不足,但尽管如此,他们身上依然拥有诸多人性的闪光点如仁慈、善良、富有同情心等等,是日常生活中真真实实存在的人。也正因如此,即使到了21世纪的今天,菲尔丁的小说依然魅力无限,吸引着千千万万来自世界各地的读者和研究者。

廖衡[8](2019)在《“天堂府”与“黄金乡” ——菲尔丁、斯特恩、哥尔德斯密与斯摩莱特小说中的田园书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英国十八世纪四位小说大师——亨利·菲尔丁、劳伦斯·斯特恩、奥利弗·哥尔德斯密及托比亚斯·斯摩莱特——不约而同地在小说这一新兴的文体中传承并革新了西方田园书写,再现十八世纪英国全速挺进的现代化进程中城市、宫廷及乡村的突出矛盾及问题,并通过推进古老的“田园伦理”及本土化的“田园风景”,参与了彼时英国的伦理、美学及民族身份建构。他们将不列颠乡村庄园“天堂府”与农舍良田“黄金乡”塑造成一处现代化洪流中的退隐之地,将其赋值成一处汇聚田园伦理、不列颠民族身份与如画美学趣味的“安乐之所”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审视了不列颠乡村在圈地运动、农业革命及民族融合中突出的社会问题、阶级或民族矛盾,谱写了一曲理想与现实、爱与恨、希望与忧患交织缠绕的“天堂府”与“黄金乡”之歌。论文在整合西方田园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当代英国生态批评家吉福德关于田园书写“退隐与回归的田园过程”之理论构架,融合当代文学伦理批评、风景研究及新历史主义等视角对菲尔丁的《约瑟夫·安德鲁斯的经历》(1742)、《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1749)及《阿米莉亚》(1751)、斯特恩的《项狄传》(1759-67)、哥尔德斯密的《威克菲尔德的牧师》(1766)与斯摩莱特的《汉弗莱·克林克历险记》(1771)中田园书写的诗学渊源、历史语境、结构模式与社会功能进行研究,探究四位作家如何在小说中传承与革新西方田园书写传统,建构田园退隐之地并回归十八世纪英国的现代化语境,参与彼时英国的伦理、美学及民族身份建构。论文的第一章研究四位小说家田园书写的诗学渊源。四位小说大师继承了古希腊罗马的田园诗歌中“黄金时代”与“阿卡狄亚”的文学记忆,传承了英国本土田园诗学的多样风格(尤其是乡村庄园诗作、地貌诗歌及反田园诗),也受到了蒲柏及约翰逊为代表的英国田园批评文本的影响,不仅传承田园理想,也关注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现实。论文的第二章探讨了四位小说家田园书写的历史语境。十八世纪英国议会圈地运动全面展开,乡村劳动力大幅度向城市转移,城市人口与面积激增,滋生了各种城市问题;大规模的圈地运动促进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也加剧了资本主义化的地主乡绅与农民阶层的矛盾;正当这些现代化进程大幅度改造不列颠乡野之时,一场以诗歌、绘画、园艺及徒步旅行为媒介的“如画美学运动”醉心于“发现”未被现代化洪流染指的不列颠本土田园风景。四位小说家的人生轨迹及“恋乡情结”是这个时代的产物,他们小说中复杂厚重的田园书写既是对其所处的历史语境的一种文学回应,也参与了英国现代社会的伦理、美学与民族身份塑形。论文的第三、四、五、六四个章节分析了四位小说家田园书写所共有的结构模式——“退隐与回归的田园过程”。第三章分析了菲尔丁、斯特恩、哥尔德斯密与斯摩莱特小说的“田园退隐”叙事模式——小说的宏观叙事及插入叙事都沿袭了田园传统的退隐叙事模式,使小说大体呈现出主要人物从伦敦或巴斯退隐不列颠乡村“天堂府”与“黄金乡”的叙事脉络;第四、五、六章分析了小说如何回归十八世纪英国现代化进程的“文化语境”,再现与反思现代化进程并参与英国现代伦理、美学与民族身份建构。同时,论文的第四、五、六章也集中探讨了四位小说家田园书写的社会功能。第四章结合当代文学伦理批评阐明了四位小说家如何应对现代社会的伦理困境,在小说中革新“田园伦理”,参与十八世纪英国的伦理建构。他们在小说中继承了田园诗学对宫廷与城市的批评态度,不同程度地描述了城市化进程所滋生的环境、犯罪及道德问题,反思了商业社会的“经济人”现象与“现金联结”、揭露了十八世纪英国议会、政党或者军队中的腐败现象。同时,他们在小说中不约而同地发扬了英国田园书写中歌颂乡村农人的传统,将乡绅或者农民建构为与十八世纪商业文化中“经济人”相抗衡的美德群体,并塑造了以情感为纽带的“田园家庭”及以地缘和心缘维系的“田园美德共同体”。第五章借助当代风景研究视域探究了四位小说家如何在小说中推进西方英国田园诗学中的“田园风景”,参与发现与提升不列颠本土风景的如画美学运动。小说家们致力于呈现并歌颂不列颠本土化的田园风景,将“天堂府”与“黄金乡”置于英格兰、苏格兰或威尔士的乡村腹地,描写或勾勒出其显着的地理水文;小说中描绘了象征不列颠民族身份、承载民族记忆的乡土植被,尤其是橡树或树篱风景;“天堂府”多是彰显不列颠身份与历史、“与最上乘的希腊式建筑媲美”的哥特、凯尔特式或中世纪建筑与废墟。同时,他们将英格兰、苏格兰或威尔士乡村呈现为一道“参差多态”的如画美学风景。第六章以新历史主义“厚描”的方法,从小说文本的“细小片段”及乡村边缘人物入手,探究了四位小说家如何发扬田园书写的现实批判精神与小说的写实主义,将田园理想置于日益资本主义化的现代不列颠乡村现实之中,不同程度地反思议会圈地运动、农业改革及民族融合等历史进程中突出的社会问题、乡村阶级或民族矛盾。菲尔丁、哥尔德斯密与斯摩莱特在小说中通过塑造英格兰乡村飞扬跋扈的“猎物保护人”、被狩猎法边缘化却扞卫习惯权利的贫农及监守自盗的“猎场看守人”,再现了乡村土地私有化进程中土地阶层与小农及贫农之间的冲突和矛盾,质疑了《1671年狩猎法》及《1723年黑面法令》所确保的土地阶层的“狩猎霸权”;菲尔丁、斯特恩、斯摩莱特通过不同程度地再现农业革命中的小农及农工的艰苦生活,反思了这一进程中乡村的人口流失、贫富分化及济贫等社会问题;斯摩莱特还在小说中再现了《1707年联合法案》光环遮蔽下、悬而未决的苏格兰乡村中的民族压迫及对抗。论文的结论指出:菲尔丁、斯特恩、哥尔德斯密与斯摩莱特笔下的田园书写绝非逃避遁世,他们既传承了古老的西方田园理想,也发扬了西方田园书写的现实批判精神与小说的写实主义,不同程度地审视了不列颠城市、宫廷及乡村在现代化进程中突出的社会问题及阶级或民族矛盾,谱写了一曲理想与现实、爱与恨、希望与忧虑交织缠绕的“天堂府”与“黄金乡”之歌。他们笔下的“天堂府”与“黄金乡”不仅是一处田园理想中的乡村退隐之地、一处汇聚田园伦理、不列颠民族身份与如画美学趣味的“安乐之所”,也是不列颠社会转型时期矛盾重重的真实乡村之再现。四位作家在小说这一十八世纪新兴的文体中融入了田园书写,开拓了田园书写的新疆域,增强了田园书写的内部张力,也拓展了小说的社会功能。他们田园书写中丰富的“英国经验”对我国当下的现代化建设及“乡村振兴战略”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李洁[9](2019)在《让·热内早期自传小说中女性的“缺席”》文中提出让·热内(Jean Genet,1910-1986)早期自传小说《鲜花圣母》、《玫瑰奇迹》和《小偷日记》共同构筑了排斥女性角色的男性乌托邦,呈现了女性的缺席。然而小说中的男性角色及叙述者“我”都带有强烈的女性化特征,再加上小说中随处可见的女性符号,都彰显着女性的在场。女性一“隐”一“显”的存在方式,引发学界关于热内的女性态度的巨大争议,所以有必要考察小说中仅有的以零碎方式出现的女性角色。这些女性角色包括有罪的母亲、背叛的情人、“缺席”的妻子以及梅雷特的修女们,她们都以消解女性化特征的方式存在于文本中,不仅缺乏女性气质,而且不断地消解自身固有的社会角色。热内将女性角色与女性化特征分离开来,并将女性化特征赋予男性角色,消解了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的固有联系。这是作者对性别身份的酷儿式重构,并以此反叛固有的男/女二元对立的性别等级。不仅如此,热内在“优雅的法语”中直接插入诬蔑性的、消极的厌女表达与恐同语汇,造成了所指与能指错位,创造了意义延异的文本空间。总体来说,热内小说中的性别身份构建以及语言的延异都是突破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哲学实践,并借此冲击本质主义的哲学根基。

孙刚[10](2018)在《苏珊·洛里·帕克斯戏剧中的陌生化研究》文中认为在21世纪美国非裔戏剧界,苏珊·洛里·帕克斯是一个不能被忽略、非常重要的剧作家,她是继奥古斯都·威尔逊之后第二位获得美国普利策戏剧奖的非裔作家,也是第一位获得此项殊荣的黑人女剧作家,在威尔逊去世之后她已经成为非裔戏剧界的领军人物。她的戏剧作品荣膺美国戏剧界诸多重要奖项,获得多项基金项目支持,赢得戏剧评论家的赞誉,获得学术研究者的重视。帕克斯的戏剧作品创作题材丰富、作品内涵深刻、创作手法独特是其获得美国戏剧界多项大奖的根本原因。国外对帕克斯作品的学术研究起步较早,始于20世纪90年代,从简介评论、博士论文到研究专着每年都有增长的态势,而国内对其作品的研究起步较晚,从2006年开始才陆续有学术论文的出现,近年来研究成果逐渐增多且丰富起来。可是纵观己有的国内外研究成果,不难发现,在研究成果中还是存在单个主题研究居多,综合研究较少;获奖作品研究居多,全面、系统研究较少的情况,而且大部分的研究成果将帕克斯与其他戏剧家的作品联系起来进行研究,较少对帕克斯及其戏剧做专门的研究,总之,现有研究对帕克斯戏剧内容与艺术形式缺乏立体、全方位的观照,更是未见从陌生化角度对其作品研究的成果。本文选取帕克斯的《强者/弱者》、《全世界最后一个黑人的死亡》、《爱情花园里的信徒》、《红字戏剧》、《第三王国的渐变》、《父亲从战场归来》、《维纳斯》、《美国戏剧》和《赌注压在尘埃司令上》这9部剧作为研究对象,以布莱希特的陌生化戏剧理论为指导,从戏剧场景、戏剧情节和观演关系三个方面切入,全面探讨了帕克斯是如何在戏剧创作中把握了陌生化的理论精髓、实现了陌生化的艺术效果的。本文的第一章聚焦帕克斯戏剧作品中戏剧场景的陌生化:在《强者/弱者》中,帕克斯通过全明的灯光、简单的道具将舞台与现实关联;在《全世界最后一个黑人的死亡》中,帕克斯通过舞台空间的重塑和历史场景的重构来呈现历史;在《爱情花园里的信徒》中,帕克斯通过信使和电视为媒介让戏剧有了层次分明的空间视域,虚实相融的戏剧场景阻碍了幻觉舞台效果的生成。第二章聚焦帕克斯戏剧作品中戏剧情节的陌生化:在《红字戏剧》中,帕克斯使用互文架构情节,让它同霍桑的小说《红字》形成文本互文关系,让它与非裔女性的现实处境形成映射关系;在《第三王国的渐变》中,帕克斯将美国非裔族群的历史与现状融入到戏剧碎片化的情节架构中,同时将散落的碎片重新整合,打破情节线性发展的传统模式;在《父亲从战场归来》中,帕克斯改变了古希腊时期歌队的基本构成形式和成员组成数量,让歌队介入戏剧情节结构,对舞台与观众之间的交流施加影响。第三章聚焦帕克斯戏剧作品中观演关系的陌生化:在《维纳斯》中,帕克斯让演员化身为戏剧的剧中人和局外人,让演员保持与角色本身和剧场观众的距离感;在《美国戏剧》中,帕克斯将家庭故事和民族历史进行结合,试图通过该剧中的“历史的巨大洞穴”来改变观众在传统观演过程中的被动状态;在《赌注压在尘埃司令上》中,帕克斯让角色通过“重复与修改”的语言策略体现剧作家的意图、保持与观众的距离,激发观众的思考,从而制造出陌生化效果。帕克斯的戏剧作品主题宽泛多样,既包括非裔族群的历史境遇,也涵盖非裔个体的现实状况,她的戏剧就是要向观众传达非裔族群被篡改和遗忘了的历史,要向观众呈现非裔个体卑微和窘迫的现状。在传递剧作家主旨意图的过程中,帕克斯试图通过使用多重戏剧创作手法对戏剧进行陌生化处理,让戏剧在发挥娱乐作用的同时更有利于教育功能的实现:让观众能从亚里士多德戏剧美学的桎格中解脱出来,像布莱希特所倡导的那样主动联系历史过往和社会现实,进行更为积极和深刻的思考。

二、《弃儿》家庭角色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弃儿》家庭角色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乡土与市场,“关系”与“说话”——刘震云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鬼马”怪杰
二流民文化,宋朝文章
三“新写实”的雅俗之辨
四《论语》新解与“找话儿”
五有朋自远方来
六“朋友”“关系”与“结构”
七流民复活、认同的历史契机与表达
八“关系”痴迷与乡土创伤
九三个男人“一台戏”86
十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贵族?
十一“两拳空空”:从革命到日常
十二幽默、喜剧的“和平”之道
十三刘震云的文学“开端”与“1990年代”
十四“无头的父亲”

(2)儿童的“发现”与影像的表达 ——民国时期电影中的儿童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论文的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分析
    第三节 概念界定
第一章 隐藏的成人——儿童观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 古代儿童观探微
    第二节 启蒙与近代儿童观的形成
    第三节 儿童观的艺术呈现
第二章 被发现的儿童——电影中儿童的出场
    第一节 不在场的儿童
    第二节 在场者与旁观者:儿童的露面
    第三节 作为叙事主角的儿童
第三章 晚清民国电影对儿童形象的呈现与阐释
    第一节 传统与现代之间:家庭中的儿童形象
    第二节 银幕中的常客:孤儿
    第三节 文字与光影交融:儿童文学形象的银幕化
第四章 现实的艺术——电影与儿童生活
    第一节 放映空间里的儿童
    第二节 被观看的儿童影星
    第三节 电影与儿童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福克纳后期作品中的家族关系与国家认同(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常用文献缩略表
导论
    一、福克纳创作生涯及学术史分期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本文研究思路与框架结构
第一章 约克纳帕塔法的家族罗曼史
    第一节 白人家族的创始与传承
    第二节 同族兄弟姐妹的竞争与合作
    第三节 家族联姻的理想与现实
第二章 家族女性人物的多元塑形
    第一节 “南方淑女”的身份转变
    第二节 二战对青年女性的重塑
    第三节 中老年女性形象的转型
第三章 家族历史的跨种族建构
    第一节 “白人负担”的阴影与反拨
    第二节 弃儿叙事缺位的家族关系
    第三节 犹太家族融入南方的历程
第四章 家族变迁中的阶级融合
    第一节 家族内外的阶级差异
    第二节 亲属冲突的阶级动因
    第三节 家族阶级差异的消解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福克纳后期作品涉及的主要家族图谱
    二、福克纳后期生涯年表(1942—1962)
    三、在读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4)弥赛亚与新国民 ——论传教士译汉文小说中儿童观念的兴起与变化(1912-1931)(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源起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西方儿童文学研究
        (二)西方学者对中国五四儿童文学的研究
        (三)中国五四儿童文学研究
        (四)传教士汉译儿童文学研究
        (五)问题分析与研究拓展空间
    三、理论支持与研究路径
    四、本文的观点与创新
第一章:作为弥赛亚的儿童
    第一节:“怪孩子”与“小大人”
    第二节:化身弥赛亚的孤儿形象
    第三节:弥赛亚儿童的道德与五四“童心说”
第二章 作为无知者的儿童
    第一节 传教士的“警世”叙事
    第二节 作为儿童的中国人
    第三节 无知儿童与弥赛亚儿童
第三章 儿童与新国民
    第一节 鲁滨逊与国民意识
    第二节 传教士与五四运动
    第三节 新国民:儿童与国民性寓言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5)个案工作介入福利院孤弃儿童社会化教养问题研究 ——以X市Y福利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研究现状
        1.3.1 对孤弃儿童研究
        1.3.2 个案工作介入福利院孤弃儿童社会化教养研究
    1.4 研究设计
        1.4.1 概念界定
        1.4.2 理论基础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
        1.5.2 访谈法
    1.6 实务方法
2 福利院对孤弃儿童的社会化教养现状
    2.1 X市孤弃儿童数量及分类情况
    2.2 X市 Y福利院的基本情况以及运行状况
    2.3 Y福利院内孤弃儿童的社会化教养中的不足
        2.3.1 自我意识发展不足
        2.3.2 社会角色转变模糊
        2.3.3 社会网络密度较低
        2.3.4 社会规范认知较少
    2.4 Y福利院内儿童社会化教养不足的原因
        2.4.1 缺乏专人引导
        2.4.2 社会力量较弱
        2.4.3 教育缺乏针对性
3 个案工作在福利院孤弃儿童社会化教养研究中的具体运用
    3.1 个案研究一
    3.2 个案研究二
    3.3 个案反思
4 个案工作介入福利院孤弃儿童社会化教养研究中的不足与建议
    4.1 不足
        4.1.1 社工注重的方面比较片面
        4.1.2 个案结案后续跟进略有不足
        4.1.3 实务方法单一
    4.2 建议
        4.2.1 加强专业社工的培训与理论学习
        4.2.2 完善福利院养育模式
        4.2.3 政府应多引进专业人才,扩大社会力量加入
5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6)土耳其儿童福利发展研究(1860-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研究意义
        1、选题的理论意义
        2、选题的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国外研究现状
        (1)关于土耳其历史的研究
        (2)关于奥斯曼帝国晚时期和土耳其共和国时期儿童史的研究
        (3)关于西方社会的儿童观念研究
        2、国内研究现状
        (1)关于土耳其历史上的福利政策的研究
        (2)关于西方儿童观念及福利政策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研究方法
        2、创新之处
    (四)相关概念界定
        1、土耳其的概念界定
        2、儿童福利的定义
        3、儿童和儿童年龄的定义
        4、土耳其儿童福利实施的范围和效果
一、奥斯曼帝国晚期儿童福利产生(1860-1922)
    (一)奥斯曼帝国晚期儿童福利出现的背景
        1、持续不断的国内外战乱
        2、国家经济的衰退
        3、十九世纪前后奥斯曼帝国与欧洲国家的文化交流
        4、奥斯曼帝国晚期现代化改革
    (二)奥斯曼帝国晚期儿童福利产生的条件
        1、奥斯曼帝国传统福利政策的延续
        2、奥斯曼社会儿童观念的转变
        3、奥斯曼主义思想的流行
    (三)奥斯曼帝国晚期儿童福利具体内容
        1、奥斯曼帝国晚期的儿童状况
        2、新式儿童收容措施
        3、新式儿童收养措施
        4、新式儿童教育形式
二、土耳其共和国时期儿童福利的发展(1922-1945)
    (一)土耳其共和国时期儿童福利发展的背景
        1、共和国时期国内外局势
        2、共和国时期的经济情况
        3、共和时期主要的社会思潮
    (二)土耳其共和国时期儿童福利发展的条件
        1、象征意义:新民族国家的希望
        2、现实需要:新民族国家的公民身份
        3、二十世纪儿童观念的发展
        4、国际儿童组织与国际儿童宣言的出现
    (三)土耳其共和国时期儿童福利体系的发展
        1、土耳其共和国时期的儿童状况
        2、收容与济贫体系的完善
        3、国家保护体系的建立
        4、公共教育体系的建立
        5、儿童精神文化活动
        6、儿童福利新发展-争取儿童权利的努力
三、土耳其儿童福利体系演变的特征
    (一)国家福利政策与私人慈善事业逐渐结合
        1、传统私人慈善行为与国家儿童福利观念的萌生
        2、国家承担儿童福利责任与私人儿童慈善行为的出现
        3、国家儿童福利与私人慈善事业相结合
    (二)重物质保障向重精神文化的转变
        1、国家儿童观念的变化
        2、国家掌握对儿童的话语权
        3、政权阶层的变化
    (三)从国家范畴扩展到国际合作
        1、儿童福利相关设施与技术的学习与合作
        2、儿童权利运动方面的学习与合作
四、儿童福利对土耳其现代化的影响
    (一)儿童福利对经济的影响
        1、为女性提供就业机会
        2、童工成为经济复兴的主要角色
    (二)儿童福利对教育的影响
        1、世俗化教育改革对教育的影响
        2、儿童读物对教育的影响
        3、教育改革对女性教育的影响
    (三)儿童福利对公共医疗的影响
    (四)儿童福利对土耳其国际地位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7)亨利·菲尔丁小说的文学伦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综述
    (二) 选题及研究意义
    (三) 18世纪英国的社会文化背景概述
一、菲尔丁小说中的爱情伦理
    (一) 坚贞与包容的爱情交响乐
    (二) 情欲与沉沦的变奏曲
二、菲尔丁小说中的夫妻伦理
    (一) 自私淡漠的夫妻关系
    (二) 患难与共的婚姻关系
三、菲尔丁小说中的代际伦理
    (一) 干涉与疏离的代际关系
    (二) 平等与尊重的代际关系
结语
    (一) 理想家庭伦理关系的勾勒与追寻
    (二) 现实家庭秩序构建的条件与真实
参考文献
致谢

(8)“天堂府”与“黄金乡” ——菲尔丁、斯特恩、哥尔德斯密与斯摩莱特小说中的田园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关键词界定:田园书写、“天堂府”与“黄金乡”
        一、田园书写
        二、“天堂府”与“黄金乡”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存在的问题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内外研究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理论基础与选题意义
        一、理论基础
        二、选题意义
第一章 诗学渊源:西方田园书写概述
    第一节 “阿卡狄亚”之魅:古希腊罗马田园书写渊源
        一、西方田园书写之滥觞:赫西俄德与忒俄克里托斯
        二、西方田园书写的经典化:维吉尔与贺拉斯
    第二节 “古老快乐的英格兰”之歌:英国田园书写的本土化
        一、英国田园书写的肇始:文艺复兴时期的田园书写
        二、英国田园书写的多样化:17-18 世纪的田园书写
    第三节 蒲柏与约翰逊之论:英国田园书写批评话语的形成
        一、“黄金时代的意象”:蒲柏论田园诗
        二、“乡村生活的再现”:约翰逊论田园诗
第二章 历史语境:现代化进程中的英国田园
    第一节 圈地运动、农业革命与城市化中的英国田园
        一、圈地运动与农业革命中的英国田园
        二、城市化、商业化与帝国扩张中的英国田园
    第二节 如画美学风尚中英国田园风景的“发现”
        一、如画美学及田园诗歌中的田园风景
        二、风景画、如画园林与画境游中的田园风景
    第三节 菲尔丁、斯特恩、哥尔德斯密与斯摩莱特的恋乡情结
        一、贵族后裔菲尔丁与乡村牧师斯特恩的恋乡情结
        二、《荒村》诗人哥尔德斯密与斯摩莱特的恋乡情结
第三章 退隐“天堂府”与“黄金乡”:小说中的田园退隐叙事模式
    第一节 菲尔丁小说的田园退隐叙事
        一、远离“城”嚣:宏观叙事中的田园退隐
        二、离城返乡:插入叙事中的田园退隐
    第二节 斯特恩小说的田园退隐叙事
        一、乡村“四五英里的范围内”:宏观叙事中的田园退隐
        二、“让我们回乡下去吧”:插入叙事中的田园退隐
    第三节 哥尔德斯密小说的田园退隐叙事
        一、“村舍炉边之乐”:宏观叙事中的田园退隐
        二、“哲思浪子”返乡记:插入叙事中的田园退隐
    第四节 斯摩莱特小说的田园退隐叙事
        一、“离开这个传染病的中心”:宏观叙事中的田园退隐
        二、“退出自己的事业回到乡下”:插入叙事中的田园退隐
第四章 “天堂府”与“黄金乡”理想:小说中的田园伦理建构
    第一节 “伦敦是个坏地方”:小说对城市病的伦理批判
        一、“一个长得太大的怪物”:城市扩张与城市病
        二、“一定得花钱才行”:城市的现金联结与拜金之风
    第二节 “最为腐败的国家”:小说对宫廷政治的伦理批判
        一、“党派这个魔鬼”:小说对议会及党派的伦理批判
        二、“突出罪恶”:小说对腐败的国家机器的伦理批判
    第三节 “恩情如海的天地”:小说中田园理想的建构
        一、“身体完全健康”:小说中的田园农人
        二、“与妻女言笑,与子哲辩”:小说中的田园家庭
        三、“慷慨好客要再度蔚然成风”:小说中的田园共同体
第五章 “天堂府”与“黄金乡”风景:小说中的田园风景建构
    第一节 “和阿卡狄亚比美”:田园风景的民族身份建构
        一、“和阿卡狄亚比美”:小说中的不列颠乡村地理水文
        二、“橡树之心”与“山楂树篱”:小说中的不列颠乡野植被
        三、“与最上乘的希腊式建筑媲美”:小说中的不列颠乡村建筑
    第二节 “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田园风景的审美建构
        一、“一片极其动人的风光”:菲尔丁小说中的如画风景
        二、“一片开阔的风景”:斯特恩与哥氏小说中的如画风景
        三、“苏格兰的阿卡狄亚”:斯摩莱特小说中的如画风景
第六章 “天堂府”与“黄金乡”:小说中的乡村现实
    第一节 “猎物保护人”与“偷猎者”:圈地运动中的乡村阶级矛盾
        一、“猎物保护人”与《1671 年狩猎法》
        二、看猎场的“黑乔治”、“偷猎者”与《1723 年黑面法令》
    第二节 “修剪、烧草、筑篱”:农业革命中的乡村社会问题
        一、乡绅的农业计划与破产的“农民乡绅”
        二、农工的“艰苦工作”与“面黄肌瘦”的克林克
    第三节 “苏格兰天堂”:《1707 年联合法案》与苏格兰乡村民族矛盾
        一、“毁灭他们的民族精神”:苏格兰乡村的民族压迫
        二、潜伏的“武装力量”:苏格兰乡村的民族对抗
结语
    一、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忧患交织的“天堂府”与“黄金乡”之歌
    二、四位小说家对田园书写及小说的贡献
    三、田园书写中的“英国经验”之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9)让·热内早期自传小说中女性的“缺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早期自传小说中女性的“隐”与“显”
    (一)热内的创作生涯及早期三部小说
    (二)男性乌托邦
    (三)弥散的女性化特征与女性符号
二、消解女性化特征的女性角色
    (一)有罪的母亲
    (二)背叛的情人
    (三)“缺席”的妻子
三、女性矛盾存在的张力空间
    (一)性别身份
    (二)书写的延异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10)苏珊·洛里·帕克斯戏剧中的陌生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的研究状况
        (二) 国内的研究状况
    第二节 论文的理论框架
        (一) 陌生化理论的渊源
        (二) 陌生化理论的内容
        (三) 陌生化理论的影响
    第三节 论文的框架结构
第一章 帕克斯戏剧场景的陌生化
    第一节 展现现实的舞台场景
        (一) 舞台上看得见的“家”
        (二) 舞台上看不见的“家”
    第二节 呈现历史的舞台场景
        (一) 被重塑的舞台空间
        (二) 被重构的历史场景
    第三节 虚实相交的舞台场景
        (一) 极简约的舞台实景
        (二) 不简单的舞台虚景
第二章 帕克斯戏剧情节的陌生化
    第一节 运用互文性的情节架构
        (一) 情节对文学文本的互文
        (二) 情节对社会历史的映射
    第二节 采用碎片化的情节架构
        (一) 整体情节架构的碎片化
        (二) 碎片化情节的架构整合
    第三节 启用歌队的情节架构
        (一) 歌队介入整体的情节中
        (二) 歌队融入局部的情节中
第三章 帕克斯戏剧观演的陌生化
    第一节 处于观演关系中的演员
        (一) 作为戏剧局外人的演员
        (二) 作为戏剧剧中人的演员
    第二节 处于观演关系中的观众
        (一) 作为戏剧审视者的观众
        (二) 作为戏剧思考者的观众
    第三节 处于观演关系中的角色
        (一) 体现剧作家意图的角色
        (二) 唤起观众们思考的角色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弃儿》家庭角色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乡土与市场,“关系”与“说话”——刘震云论[J]. 李丹梦.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21(10)
  • [2]儿童的“发现”与影像的表达 ——民国时期电影中的儿童形象研究[D]. 许星月.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福克纳后期作品中的家族关系与国家认同[D]. 李方木.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0(02)
  • [4]弥赛亚与新国民 ——论传教士译汉文小说中儿童观念的兴起与变化(1912-1931)[D]. 刘晨.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5]个案工作介入福利院孤弃儿童社会化教养问题研究 ——以X市Y福利院为例[D]. 付冉. 山西医科大学, 2020(11)
  • [6]土耳其儿童福利发展研究(1860-1945)[D]. 郑学慧. 贵州师范大学, 2019(03)
  • [7]亨利·菲尔丁小说的文学伦理学研究[D]. 晏飞. 云南大学, 2019(03)
  • [8]“天堂府”与“黄金乡” ——菲尔丁、斯特恩、哥尔德斯密与斯摩莱特小说中的田园书写[D]. 廖衡. 武汉大学, 2019(06)
  • [9]让·热内早期自传小说中女性的“缺席”[D]. 李洁.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3)
  • [10]苏珊·洛里·帕克斯戏剧中的陌生化研究[D]. 孙刚. 南京师范大学, 2018(12)

标签:;  ;  ;  ;  ;  

《流放者》中的家庭角色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