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氧减轻急性心肌梗死缺氧损伤的实验研究

吸氧减轻急性心肌梗死缺氧损伤的实验研究

一、吸氧减轻急性心肌梗死缺氧性损伤的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晨[1](2021)在《电针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的保护作用及FXR/SHP通路的调控作用》文中指出目的 基于“中医治未病”思想及“心胸内关谋”经典理论,在前期研究基础上,以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为研究对象,从细胞凋亡、细胞焦亡以及细胞自噬的角度出发,观察电针“内关”“足三里”“关元”穴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并借用FXR/SHP凋亡信号通路激动剂GW4064及抑制剂Z-guggulsterone从FXR/SHP信号转导通路的角度探讨其作用机制,以及细胞凋亡、焦亡和自噬的联系,为电针预处理防治MIRI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治疗靶点。方法 一理论探讨:以中医学和现代医学理论为基础,从心肌细胞焦亡、自噬及凋亡角度出发,探讨电针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从FXR/SHP凋亡信号通路的角度出发,探讨FXR/SHP通路对心肌细胞凋亡、焦亡以及自噬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以及三者间的联系。二动物实验:将Wistar大鼠80只(雄性,SPF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平均分为4组,分别是:正常组(N组)、假手术组(S组)、模型组(M组)和电针预处理组(EA组),20只为一组。所有实验动物适应性喂养1周后,开始正式实验。通过左侧冠状动脉结扎法制备MIRI大鼠模型,每组大鼠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再增加40只Wistar大鼠(雄性,SPF级),随机分为2组,每组20只,分别为电针+GW4064激动剂组(EA+GW组)和电针+z-Guggulsterone抑制剂组(EA+Z组),每组大鼠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实验1: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心肌组织的形态结构;采用TTC染色测量各组心肌梗死面积和心肌梗死质量;采用TUNEL染色计算各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法)进行各组心肌损伤标志物(LDH、CK和c Tn I)的测定;从而探讨电针预处理对MIRI大鼠的保护作用。实验2: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NLRP3、ASC、Caspase-1、Gasdermin D蛋白等焦亡相关指标的表达,初步探讨电针预处理对MIRI大鼠心肌细胞焦亡通路的调节作用实验3: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Beclin1、LC3I、LC3Ⅱ蛋白表达以及LC3Ⅱ/LC3I比值,研究电针预处理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初步探讨电针预处理对MIRI大鼠心肌细胞自噬通路的调节作用。实验4: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Bcl-2、Bax蛋白表达,同时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Caspases-9m RNA、Caspases-3m RNA表达,研究电针预处理对MIRI大鼠模型的保护作用,初步探讨电针预处理对MIRI大鼠心肌细胞凋亡通路的调节作用。实验5:采用TUNEL染色法计算各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凋亡相关指标FXRm RNA、SHPm RNA表达,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凋亡相关指标Bcl-2、Bax、Caspase3蛋白表达,焦亡相关指标Gasdermin D、IL-1β、IL-18蛋白表达以及自噬相关指标Beclin-1、LC3Ⅰ、LC3Ⅱ蛋白表达及LC3Ⅱ/LC3Ⅰ比值,探讨电针预处理对MIRI模型大鼠FXR/SHP信号通路的影响,以及FXR/SHP信号通路对细胞凋亡、焦亡、自噬的影响及三者间的联系。结果 实验1电针预处理对MIRI大鼠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及形态学影响(1)HE染色:光镜下观察与比较各组大鼠心肌细胞形态学结果如下:N组和S组大鼠心肌纤维走向整齐,横纹清晰可见,细胞结构完整,形态正常,无炎性浸润,细胞核位置正常,无空泡样变性;M组心肌纤维走形紊乱、可见心肌纤维断裂现象,心肌细胞结构不完整,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可见空泡样变性;EA组大鼠心肌组织大体形态正常,破坏减轻,心肌纤维排列稍显杂乱,少许纤维断裂,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少量细胞水肿坏死。表明电针预处理能有效缓解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心肌组织损伤。N组和S组大鼠心肌纤维走向整齐,横纹清晰可见,细胞结构完整,形态正常,无炎性浸润,细胞核位置正常,无空泡样变性;M组心肌纤维走形紊乱、可见心肌纤维断裂现象,心肌细胞结构不完整,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可见空泡样变性;EA组大鼠心肌组织大体形态正常,破坏减轻,心肌纤维排列稍显杂乱,少许纤维断裂,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少量细胞水肿坏死。表明电针预处理能有效缓解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心肌组织损伤。(2)心肌梗死面积:与N组相比较,S组梗死面积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组相比较,M组的梗死面积显着增加(P<0.01);与M组相比较,EA组的梗死面积显着减小(P<0.01)。(3)心肌梗死质量;与N组相比较,S组梗死质量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组相比较,M组的梗死质量显着增加(P<0.01);与M组相比较,EA组的梗死质量显着减小(P<0.01)。(4)心肌细胞凋亡指数:N组和S组心肌组织中,可见极少量凋亡细胞核,M组中存在大量凋亡细胞,细胞核形态不规则,成碎片状,EA组可见少量凋亡细胞核。与N组和S组比较,M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明显上升(P<0.01),与M组比较,EA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明显下降(P<0.01)。(5)血清LDH、CK、c Tn I含量:与N组相比较,S组血清LDH、CK、c Tn I含量变化不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N组比较,M组、EA组血清LDH、CK、c Tn I含量均上调(均P<0.01),EA组血清LDH、CK、c Tn I含量均低于M组(均P<0.01)。实验2电针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焦亡通路的调控作用(1)心肌组织NLRP3、ASC蛋白表达情况:与N组、S组相比较,M组、EA组的NLRP3、ASC蛋白表达均升高(均P<0.05),与M组比较,EA组NLRP3、ASC蛋白表达均显着下降(均P<0.05)。(2)心肌组织Caspase-1、Gasdermin D蛋白表达情况:与N组、S组相比较,M组、EA组的Caspase-1、Gasdermin D蛋白表达均升高(均P<0.05),与M组比较,EA组Caspase-1、Gasdermin D蛋白表达均显着下降(均P<0.05)。实验3电针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自噬通路的调控作用(1)心肌组织Beclin-1蛋白表达情况:与N组、S组比较,M组、EA组Beclin-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M组相比,EA组Beclin-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2)心肌组织LC3Ⅰ、LC3Ⅱ蛋白表达及LC3Ⅱ/LC3Ⅰ比值情况:与N组、S组比较,M组、EA组LC3Ⅰ、LC3Ⅱ蛋白表达及LC3Ⅱ/LC3Ⅰ比值均明显升高(均P<0.05),与M组相比,EA组LC3Ⅰ、LC3Ⅱ蛋白表达及LC3Ⅱ/LC3Ⅰ比值均明显降低(P<0.05)。实验4电针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细胞凋亡的影响(1)心肌组织Bcl-2蛋白表达情况:与N组、S组比较,M组、EA组Bcl-2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均P<0.05)。与M组比较,EA组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5)。(2)心肌组织Caspases-9m RNA、Caspases-3m RNA及Bax蛋白表达情况:与N组、S组比较,M组和EA组Caspase-9m RNA、Caspases-3m RNA及Bax蛋白表达显着升高(均P<0.05),与M组比较,EA组的Caspase-9m RNA、Caspases-3m RNA及Bax蛋白表达水平均显着降低(均P<0.05)。实验5电针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FXR/SHP信号通路的影响(1)心肌细胞凋亡指数:与N组、S组比较,M组、EA组、EA+GW组、EA+Z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升高(P<0.05);与M组比较,EA组、EA+GW组、EA+Z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均明显降低(均P<0.05);与EA组比较,EA+Z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明显下降(P<0.05),EA+GW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升高(P<0.05)。(2)心肌组织FXRm RNA、SHPm RNA表达情况:与N组、S组比较,M组、EA组及EA+GW组大鼠心肌细胞FXRm RNA、SHPm 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5);与M组比较,EA组、EA+GW组、EA+Z组的FXRm RNA、SHPm RNA表达均有显着性降低(均P<0.05);与EA组比较,EA+Z组FXR、SHPm RNA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5),EA+GW组FXR、SHPm 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3)心肌组织Bcl-2、Bax、Caspases-3蛋白表达情况:与N组、S组比较,M组、EA组、EA+GM组及EA+Z组大鼠心肌细胞Bcl-2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均P<0.05),Bax、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均显着升高(均P<0.05)。与M组比较,EA组、EA+GW组及EA+Z组的Bcl-2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5),Bax、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5),与EA组比较,EA+Z组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5),EA+GW组Bax、Caspases-3蛋白表达水平均显着降低(均P<0.05)。(4)心肌组织Beclin-1、LC3Ⅰ、LC3Ⅱ蛋白表达及LC3Ⅱ/LC3Ⅰ比值情况:与N组、S组比较,M组、EA组、EA+GW组及EA+Z组Beclin-1、LC3Ⅰ、LC3Ⅱ蛋白表达及LC3Ⅱ/LC3Ⅰ比值均明显升高(均P<0.05),与M组相比,EA组、EA+GW组及EA+Z组Beclin-1、LC3Ⅰ、LC3Ⅱ蛋白表达及LC3Ⅱ/LC3Ⅰ比值均明显降低(均P<0.05),与EA组比较,EA+Z组Beclin-1、LC3Ⅰ、LC3Ⅱ蛋白表达及LC3Ⅱ/LC3Ⅰ均显着降低(均P<0.05),EA+GW组均显着升高(均P<0.05)。(5)心肌组织Gasdermin D、IL-1β、IL-18蛋白表达情况:与N组、S组比较,M组、EA组、EA+GW组及EA+Z组大鼠心肌细胞Gasdermin D、IL-1β、IL-18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5);与M组比较,EA组、EA+GW组及EA+Z组的Gasdermin D、IL-1β、IL-18蛋白表达均有显着性降低(均P<0.05);与EA组比较,EA+Z组Gasdermin D、IL-1β、IL-18蛋白表达水平均显着降低(均P<0.05),EA+GW组均显着升高(均P<0.05)。结论 1.电针预处理能使MIRI模型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及梗死程度明显下降,降低凋亡指数,病理形态学检测提示电针可显着改善受损心肌组织的病理损害程度。2.电针预处理能下调MIRI模型大鼠血清中LDH、CK及c Tn I的含量,保护大鼠心肌组织。3.电针预处理能抑制MIRI模型大鼠NLRP3、ASC、Caspase-1、Gasdermin D蛋白表达,通过抑制细胞焦亡,保护心肌组织。4.电针预处理能抑制MIRI模型大鼠Beclin-1、LC3Ⅰ、LC3Ⅱ蛋白表达及LC3Ⅱ/LC3Ⅰ比值过度升高,通过抑制细胞过度自噬,保护心肌组织。5.电针预处理能下调MIRI模型大鼠Bax蛋白表达、Caspases-9m RNA、Caspases-3m RNA表达,上调Bcl-2蛋白表达,通过抑制细胞凋亡,保护心肌组织。6.电针预处理能通过抑制FXR/SHP凋亡信号通路从而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抑制凋亡,能起到抑制细胞焦亡和抑制细胞过度自噬的作用,从该角度探讨三者间的联系,进一步说明电针预处理对MIRI的保护机制可能是多层次、多途径的综合效应。

吴嘉宏[2](2021)在《基于TRPV1/CGRP信号通路的电针预处理调控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炎性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电针预处理(EAP)对急性心肌缺血(AMI)损伤大鼠心肌组织TRPV1/CGRP信号通路及相关炎性介质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预处理抗AMI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将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模型+电针组(简称电针组)。模型组和电针组大鼠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结扎术建立AMI模型,假手术组仅在LAD下方穿线不结扎。电针组大鼠于造模前电针双侧“内关”穴,频率2/100Hz,强度2mA,20min/次,1次/日,连续干预7d。采用生理信号采集系统记录心电图(ECG),观察术前、术后30min、术后24h标准肢体Ⅱ导联ST段电位偏移值情况;超声心动图和TTC染色评估缺血24h后大鼠的心功能及心肌梗死面积;HE染色和免疫组化(IHC)染色观察大鼠心肌梗死区域的炎症水平;ELISA法检测炎性因子TNF-α和IL-10的表达情况;WB法检测心肌梗死区域TRPV1/CGRP信号通路及p65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IF)染色观察心肌梗死区域TRPV1、CGRP的共表达情况。结果:1)与空白组比较,假手术组术后30min、24h ECG-J点电位基本无改变(P>0.05),模型组术后30min ECG-J点位置显着升高(P<0.001),术后24h ECG-J点位置明显降低(P<0.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术后30min ECG-J点位置显着降低(P<0.01),术后24h ECG-J点位置无明显变化(P<0.05);2)与空白组比较,假手术组术后24h左室EF值及心肌梗死面积几乎无变化(P>0.05),模型组左室EF显着降低(P<0.001),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增多(P<0.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左室EF值升高(P<0.01),心肌梗死面积降低(P<0.01);3)与空白组比较,假手术组术后24h心肌组织中性粒细胞及整体炎性细胞浸润水平、p65蛋白和TNF-α、IL-10表达轻微升高(P>0.05),模型组中性粒细胞及整体炎性细胞浸润水平、p65蛋白和TNF-α、IL-10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心肌组织中性粒细胞及整体炎性细胞浸润水平、p65蛋白和炎性因子TNF-α表达降低(P<0.05),IL-10含量进一步增高(P<0.05)。4)与空白组比较,假手术组术后24h心肌组织TRPV1/CGRP信号通路蛋白表达轻度升高(P>0.05),共表达极少,模型组心肌组织TRPV1/CGRP信号通路蛋白水平明显上调(P<0.01),共表达显着增多;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心肌组织TRPV1/CGRP信号通路蛋白水平明显增高(P<0.01),共表达显着增多;结论:1)电针预处理对AMI损伤大鼠具有心肌保护效应;2)电针预处理抗AMI心肌损伤可能与其减少心肌中中性粒细胞蓄积,调控NF-κB通路活化,抑制促炎因子TNF-α释放,上调抗炎因子IL-10含量有关;3)电针预处理可能通过加强缺血心肌TRPV1/CGRP信号通路表达,调控心肌缺血急性期缺血心肌的炎性细胞浸润和相关炎性介质表达,发挥心脏保护效应。

张苏洁[3](2021)在《益气活血方调控Sirt4/FOXO3a信号通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炎性损伤和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研究》文中提出一、研究目的急性心肌梗死患病率高,在现代医学标准治疗的情况下,仍有可能出现心力衰竭、心脏破裂等恶性事件。炎性损伤、氧化应激是心肌梗死重要的发病机制,但目前并未有针对性药物。细胞凋亡是心肌细胞坏死的重要形式,也是心肌重构的启动因素。因此早期延缓或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显得尤为重要。中药治疗心肌梗死机制有待揭示,本课题研究目的在于证实益气活血方治疗心肌梗死临床疗效,基础试验探讨其治疗机制。二.研究方法1.临床研究。选择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证型患者60例,分为西药标准治疗组(对照组),益气活血方+西药标准治疗组(治疗组),观察两组疗效等级、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心脏超声检测LVEF,E/Ea,室壁运动积分指数、以及收缩期心内膜向心运动幅度;患者血清NT-proBNP、H-CRP表达;ELISA技术检验治疗组 IL1β、TNF-a、IL-6、ROS、p-FOXO3a 表达水平。2.基础实验(1)益气活血方对H2O2诱导的心肌细胞中炎性因子的影响。首先构建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模型,采用CCK-8检测双氧水构建模型的最佳浓度。然后采用CCK-8检测益气活血方对细胞活性无影响的最大剂量。ELISA检测益气活血方对心肌细胞培养液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浓度的影响,实验分组正常组,模型组,模型+益气活血低剂量组,模型+益气活血中剂量组,模型+益气活血高剂量组。(2)益气活血方对H2O2诱导的心肌细胞中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分别采用DHE检测、ROS试剂盒检测益气活血方对细胞ROS水平的影响。采用CAT、MDA、SOD试剂盒检测益气活血方对CAT,MDA和SOD的影响。(3)益气活血方对H2O2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细胞流式试验检测益气活血方对心肌细胞凋亡水平的影响。Western-blot检测益气活血方对凋亡通路蛋白水平的影响。(4)Sirt4和p-FOXO3a在H2O2诱导心肌细胞中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Sirt4和p-FOXO3a在H2O2诱导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中的表达,益气活血方对Sirt4和p-FOXO3a的表达,FOXO3a乙酰化水平的表达影响。(5)益气活血方通过Sirt4/FOXO3a的信号途径对炎性因子的影响。首先构建Sirt4的干扰质粒,采用RT-qPCR技术检测Sirt4的干扰质粒水平。实验分组为正常组,模型组,模型+益气活血方高剂量组,模型+益气活血方高剂量+Sirt4敲减阴性对照组,模型+益气活血方高剂量+Sirt4敲减组,ELISA检测各组炎性因子的表达。(6)益气活血方通过Sirt4/FOXO3a的信号途径对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实验分组同(5),DHE检测、ROS试剂盒检测各组ROS水平。CAT、MDA、SOD试剂盒检测各组CAT,MDA和SOD的水平。(7)益气活血方通过Sirt4/FOXO3a的信号途径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实验分组同(5),流式技术检验各组凋亡水平,同时采用蛋白印迹技术检验凋亡蛋白Bcl-2,Bax,BIM,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Sirt4和p-FOXO3a的表达,FOXO3a乙酰化水平的表达。三.研究结果1.临床研究。中医证候疗效分析结果示:治疗组治疗疗效等级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总体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胸痛、胸闷、心悸、乏力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气短症状两组无统计学差异;心超结果治疗组可显着提高LVEF;E/Ea治疗组、对照组无差异;治疗组可降低NT-ProBNP、室壁运动积分、收缩期心内膜向心运动幅度,优于对照组;两组中H-CRP无统计学差异;ELISA结果总结:益气活血方可以明显降低心肌梗死患者氧化应激水平、升高FOXO3a磷酸化水平,降低IL-1β表达,对TNF-α IL-6无影响。2.基础实验。(1)CCK-8试验结果示25uM的双氧水可以显着抑制心肌细胞的活性,增加心肌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所以选择25uM的双氧水浓度诱导大鼠心肌细胞损伤。益气活血方100ul/ml的给药剂量为最大无毒剂量,所以选择此低剂量为25ul/ml,中剂量为50ul/ml,高剂量为100ul/ml用于后续实验。模型组较正常组炎性因子表达升高,伴随益气活血剂量的增加炎性因子表达逐渐下降。(2)DHE、ROS检测结果示:模型组ROS水平较正常组增高,随着益气活血方剂量的增加ROS的表达水平逐渐下降;模型组MDA的表达水平较正常组增加,并且随着益气活血方剂量的增加MDA的表达水平逐渐下降;模型组SOD,CAT的表达水平较正常组降低,并且随着益气活血方剂量的增加SOD,CAT的表达水平逐渐增加。(3)流式细胞检测结果示:与正常组对比,模型组细胞凋亡的水平增加,随着益气活血方剂量的增加细胞凋亡的水平逐渐下降;模型组Bax,BIM,cleavedcaspas3的表达水平增加,随着益气活血方剂量的增加Bax,BIM,cleaved caspas3的表达水平逐渐下降;模型组Bcl-2的表达水平下降,随着益气活血方剂量的增加Bcl-2的表达水平逐渐增加。(4)WB结果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中Sirt4、p-FOXO3a的表达下降,FOXO3a乙酰化水平增加;随着益气活血方剂量的增加,Sirt4、p-FOXO3a的表达水平逐渐增加,FOXO3a乙酰化水平逐渐下降。(5)RT-qPCR结果示,质粒干扰可有效降低Sirt4的表达。ELISA检测结果与正常相比,模型组炎性因子TNF-α,IL-1β,IL-6表达增加。与模型组相比,模型+高剂量组炎性因子表达下降。与模型+高剂量组相比,模型+高剂量+Sirt4敲减阴性对照组炎性因子表达不变,模型+高剂量+Sirt4敲减组炎性因子表达回升但是低于模型组。(6)DHE、ROS检测结果与正常相比,模型组ROS表达增加。与模型组相比,模型+高剂量组ROS表达下降。与模型+高剂量组相比,模型+高剂量+Sirt4敲减阴性对照组ROS表达不变,模型+高剂量+Sirt4敲减组ROS表达回升但是低于模型组。CAT、SOD、MDA检测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SOD,CAT表达下降,MDA升高。与模型组相比,模型+高剂量组中SOD,CAT表达增加,MDA下降。与模型+高剂量组相比,模型+高剂量+Sirt4敲减组SOD,CAT、MDA表达不变,模型+高剂量+Sirt4敲减组SOD,CAT表达下降但是高于模型组,MDA表达上升但低于模型组。(7)细胞流式检测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凋亡细胞表达增加。与模型组相比,模型+高剂量组中凋亡细胞表达下降。与模型+高剂量组相比,模型+高剂量+Sirt4敲减阴性对照组凋亡细胞表达不变,模型+高剂量+Sirt4敲减组凋亡细胞表达回升但是低于模型组。WB结果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Bax,BIM,cleaved caspas3表达增加,Bcl-2表达下降。与模型组相比,模型+高剂量组中Bax,BIM,cleaved caspas3表达下降,Bcl-2表达增加。与模型+高剂量组相比,模型+高剂量+Sirt4敲减阴性对照组Bax,BIM,cleaved caspas3,Bcl-2表达不变,模型+高剂量+Sirt4敲减组Bax,BIM,cleaved caspas3表达回升但是低于模型组,Bcl-2表达下降但是高于模型组。四.研究结论益气活血方可抑制心肌梗死患者炎性损伤以及氧化应激。细胞实验表明益气活血方通过Sirt4/FOXO3a通路保护心肌细胞免于氧化应激的损伤,改善炎症因子水平、并能抑制细胞凋亡。

孙珂[4](2021)在《基于IL-23/IL-17炎性通路探讨电针抗心肌梗死损伤的作用机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电针对心肌梗死(MI)大鼠血清及梗死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L)-23/IL-17炎性通路、梗死组织中树突状细胞(DCs)及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ka ppa-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电针减轻心肌梗死损伤的可能抗炎机制。[方法]将120只8周龄的SPF级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假手术组(S组)、假手术电针组(S+EA组)、模型组(MI组)、模型+TLR4抑制剂(Resatorvid)组(MIR组)、模型+电针组(MI+EA组)、模型+电针+TLR4抑制剂(Resatorvid)组(MIR+EA组),每组20只。采用冠脉左前降支(LAD)结扎法建立MI大鼠模型,S组和S+EA组仅开胸穿线,不行LAD结扎。电针干预两侧“内关”穴(疏密波,2Hz/100Hz,2mA),每次20 min,1次/d,干预3d。结束干预后采用超声心动图(ECG)和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以评价大鼠心功能;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大鼠梗死心肌中炎性细胞浸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梗死心肌及血清中IL-23、IL-17的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大鼠梗死心肌中DCs表面标记物CD83、CD86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大鼠梗死心肌中TLR4、P65的蛋白表达。[结果](1)与S组相比,MI组大鼠心功能显着下降,出现明显的心肌梗死区域;与MI组相比,MIR组与MI+EA组大鼠心功能明显升高,心肌梗死面积明显降低;与MI+EA组相比,MIR组与MIR+EA组大鼠心功能有所升高,心肌梗死面积也有所降低。(2)与S组相比,MI大鼠梗死心肌中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血清及梗死心肌中IL-23、IL-17水平显着上升;与MI组相比,MIR组、MI+EA组的IL-23、IL-17水平和炎性细胞浸润明显下降;与MI+EA组相比,MIR组、MIR+EA组的IL-23、IL-17水平和炎性细胞亦呈下降趋势。(3)与S组相比,MI组大鼠梗死心肌中CD83、CD86平均光密度值显着升高;与M I组相比,MIR组和MI+EA组大鼠梗死心肌中CD83、CD86平均光密度值明显降低;与MI+EA组相比,MIR组和MIR+EA组大鼠梗死心肌中CD83平均光密度值降低。(4)与S组相比,MI组大鼠梗死心肌中TLR4与P65蛋白表达显着上升;与MI组相比,MIR组、MI+EA组大鼠梗死心肌中的蛋白表达明显降低;与MI+EA组相比,MIR组、MIR+EA组大鼠梗死心肌中仅有TLR4蛋白表达降低。[结论]电针可能通过抑制TLR4/NF-αB信号通路表达,介导DCs的成熟,降低IL-23/IL-17炎性通路的表达,减轻MI后的炎性损伤,减少心肌梗死面积,改善心功能,实现其促修复的心肌保护效应。

李记泉[5](2020)在《针刺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改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文以急性心肌缺血(Acute Myocardial Ischemia,AMI)大鼠为研究对象,以针刺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静脉移植为干预手段,旨在探讨针刺联合BM-MSCs静脉移植改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作用情况,并从炎症反应、细胞凋亡及生长因子变化三个方面探讨了针刺联合BM-MSCs静脉改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相关分子生物学机制。材料与方法:1.BM-MSCs的分离、培养、传代、鉴定和标记:健康雄性SD大鼠3只(SPF级,4周龄,体重150-160g),采用7%水合氯醛(5 m L/kg)腹腔注射麻醉,浸泡于75%酒精消毒5min,无菌条件下取胫骨、股骨,PBS缓冲液冲洗出骨髓制成单细胞悬液,离心后接种于培养瓶,放置于培养箱中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培养,及时更换培养基,待细胞铺满培养瓶底部并融合成单层时,用0.25%胰蛋白酶消化后,按1:2传代培养,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取第三代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记(CD29、CD73、CD90、CD44、CD45),并取第三代细胞Brd U标记后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阳性细胞标记率。2.AMI大鼠模型的制备: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腹腔注射7%水合氯醛(5 m L/kg)麻醉,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复制AMI大鼠模型,将存活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干细胞组、针刺组、针刺联合干细胞组,每组10只;同时另有15只大鼠仅在相同部位穿刺手术缝合线而不结扎,随机挑选术后存活大鼠10只作为假手术组。3.针刺联合BM-MSCs静脉移植干预AMI大鼠:造模结束后1小时,干细胞组、针刺联合干细胞组大鼠经尾静脉注射0.5ml的BM-MSCs(2×106个/ml),同时其余各组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对针刺组、针刺联合干细胞组大鼠采取电针双侧内关、心俞穴,刺入皮下深度2-3mm,疏密波,频率2Hz,强度2m A左右,以局部肌肉出现轻度震颤收缩为度,留针30min,24h治疗一次,共治疗10次;其他各组不针刺,但在同时同地以同样方式进行抓取和固定。期间观察各组大鼠体重、毛发、体态、饮食、二便、运动等一般情况。治疗结束后检测各组大鼠心电图、心脏超声,随即处死各组大鼠,取腹主动脉全血,分离出血清备用;同时快速取出心脏,生理盐水冲洗干净,每组随机挑选1个心脏样本,在缺血区域切薄片5片,用于大鼠心肌缺血面积的测定,其他心脏样本—80℃超低温冰箱冻存备用。本文分两个部分讨论针刺联合BM-MSCs静脉移植改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作用情况,并从炎症反应、细胞凋亡及生长因子变化三个方面探讨了针刺联合BM-MSCs静脉改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相关分子生物学机制。(1)针刺联合BM-MSCs移植改善大鼠AMI作用研究观察BM-MSCs传代培养时的形态学特征与变化,分析BM-MSCs的鉴定和标记结果,采集大鼠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数据并分析,采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法测定AMI后各组大鼠的心肌缺血面积。(2)针刺联合BM-MSCs移植改善大鼠AMI相关分子机制研究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法检测AMI后各组大鼠心肌细胞形态和炎症浸润情况;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WB)技术检测大鼠心肌组织Bcl-2、Bax、Caspase-3、NF-κB、VEGF、b-FGF、TGF-β蛋白的相对表达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技术检测大鼠心肌TNF-a、IL-1、IL-6、IL-8、IL-10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LVDd、LVDs明显升高(P<0.01),而LVEF、LVFS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干细胞组、针刺组、针刺联合干细胞组大鼠大鼠LVDd、LVDs明显降低(P<0.01),而LVEF、LVFS明显升高(P<0.01);与干细胞组比较,针刺组大鼠LVDd、LVDs、LVEF、LVFS无明显差异(P>0.05);与针刺组比较,针刺联合干细胞组大鼠LVDd、LVDs明显降低(P<0.01),而LVEF、LVFS明显升高(P<0.01)。2.假手术组大鼠未见心肌缺血;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缺血面积明显升高(P<0.01),缺血区面积占左心室总面积的18.39%;与模型组比较,干细胞组、针刺组、针刺联合干细胞组大鼠心肌缺血面积比例均明显降低(P<0.01);与干细胞组比较,针刺组大鼠心肌缺血面积比例无明显变化,针刺联合干细胞组大鼠心肌缺血面积比例均明显降低(P<0.01);与针刺组比较,针刺联合干细胞组大鼠心肌缺血面积明显高于针刺组、干细胞组(P<0.01)。3.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中NF-κB、TNF-α、IL-1、IL-6、IL-8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干细胞组、针刺组、针刺联合干细胞组大鼠心肌组织中NF-κB、TNF-α、IL-1、IL-6、IL-8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与干细胞组比较,针刺组、针刺联合干细胞组大鼠心肌组织中NF-κB、TNF-α、IL-1、IL-6、IL-8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或P<0.05);与针刺组比较,针刺联合干细胞组大鼠心肌组织中NF-κB、TNF-α、IL-1、IL-6、IL-8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4.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中IL-10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干细胞组、针刺组、针刺联合干细胞组大鼠心肌组织中IL-10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与干细胞组比较,针刺组大鼠心肌组织中IL-10相对表达量无明显变化(P>0.05),针刺联合干细胞组大鼠心肌组织中IL-10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与针刺组比较,针刺联合干细胞组大鼠心肌组织中IL-10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中Bax、Caspase-3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干细胞组、针刺组、针刺联合干细胞组大鼠心肌组织中Bax、Caspase-3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针刺联合干细胞组大鼠心肌组织中Bax、Caspase-3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针刺组、干细胞组(P<0.01)。6.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中Bcl-2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干细胞组、针刺组、针刺联合干细胞组大鼠心肌组织中Bcl-2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与干细胞组比较,针刺组大鼠心肌组织中Bcl-2相对表达量无明显变化(P>0.05),针刺联合干细胞组大鼠心肌组织中Bcl-2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与针刺组比较,针刺联合干细胞组大鼠心肌组织中Bcl-2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7.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中VEGF、b-FGF、TGF-β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干细胞组、针刺组、针刺联合干细胞组大鼠心肌组织中VEGF、b-FGF、TGF-β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与干细胞组比较,针刺组、针刺联合干细胞组大鼠心肌组织中VEGF、b-FGF、TGF-β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与针刺组比较,针刺联合干细胞组大鼠心肌组织中VEGF、b-FGF、TGF-β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结论:1.针刺联合BM-MSCs移植能够显着改善AMI大鼠心电图和心脏超声变化,降低AMI大鼠左心室心肌缺血面积,提高AMI大鼠心脏功能,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了新思路。2.针刺联合BM-MSCs移植能够通过下调AMI大鼠NF-κB表达,降低炎症因子TNF-a、IL-1、IL-6、IL-8水平,以及上调抑炎因子IL-10水平,减轻AMI后过度表达的炎症反应,从而减轻心肌细胞坏死;通过调节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aspase-3表达,从而减少AMI后心肌细胞凋亡;通过调节细胞生长因子VEGF、b-FGF、TGF-β表达,诱导内皮细胞形成,从而改善心肌供血。

周雪玲[6](2020)在《基于TLR4/NF-κB信号通路探讨活心丸抗急性心肌缺血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文中提出目的本文通过动物实验研究活心丸对ISO诱导的急性心肌缺血(AMI)大鼠心脏损害的保护作用,并且从AMI导致的心脏炎症反应等一系列病理病程中,探讨活心丸基于TLR4/NF-κB信号通路对心脏炎症(Cardiac Inflammation)的影响及潜在机制。进一步阐明活心丸改善急性心肌缺血所致心脏损害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活心丸治疗急性心肌缺血,保护靶器官损害提供进一步的实验依据。方法1.体重(180±20)g的SPF级雄性Wistar大鼠32只,依照初始体重值随机分为正常组(Sham)、模型组(AMI)、活心丸低剂量组(HXP-L)、活心丸高剂量组(HXP-H),每组8只。按照临床给药量予以每日灌胃,Sham、AMI组给予生理盐水1 mL/天,活心丸低剂量组(HXP-L)每只3mg/kg/天,活心丸高剂量组(HXP-H)每只9mg/kg/天。持续灌胃10天,在第9天、第10天灌胃后,AMI组、HXP-L组、HXP-H组予皮下注射ISO(8mg/kg),Sham组大鼠皮下注射生理盐水,两次注射时间间隔24小时,建立急性心肌缺血模型。2.造模后通过心电图检测ST段改变;3.采用小动物超声检测大鼠心脏功能的变化;4..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CTnT、CK-MB、MDA、SOD、IL-6、TNF-α的表达;5..大鼠心脏组织称重,HE染色观察心脏组织病理变化;6.免疫组化检测心脏组织Mac2、IL-6、TNF-α及TLR4、p-NF-κB、NF-κB蛋白的表达。结果1.心电图结果表明,与Sham组比较,AMI组大鼠ST段抬高>0.1mv,HXP给药组可显着降低ST段上抬幅度。2.小动物超声结果显示,与Sham组比较,AMI组的舒张末期容积显着增大,HXP-H组能够显着改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变化;3.ELISA结果显示,与AMI组比较,HXP给药组能够降低血清中CTnT、CK-MB的水平;降低血清中MDA的水平,提高SOD活性;并且能够下调血清中IL-6、TNF-α的表达。4.与Sham组比较,AMI组心脏组织重量明显增大,HXP给药组能够减轻心脏重量;HE染色结果显示,与Sham组比较,AMI组心肌纤维排列紊乱,心肌间质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增多;与AMI组比较,HXP给药组能够显着改善心肌组织损伤,减轻心肌纤维紊乱,减少炎症细胞浸润。5.IHC结果显示,与Sham组比较,AMI组心脏中的Mac-2、IL-6、TNF-α、TLR4、p-NF-κB含量明显增多,在给予活心丸干预后,Mac-2、IL-6、TNF-α、TLR4、p-NF-κB的含量在心脏中显着减少。结论1.活心丸干预后,可降低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ST的抬高。2.活心丸干预后,可改善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舒张末期容积的增大,减轻心脏功能紊乱。3.活心丸干预后,能可改善急性心肌缺血导致的心肌酶和氧化应激损伤;减轻心脏重量,改善心脏病理形态。4.活心丸干预后,可减少Mac-2、IL-6、TNF-α炎性因子的释放,对心脏损害具有保护作用。4.活心丸可通过调控TLR4/p-NF-κB信号通路中TLR4、p-NF-κB的表达,改善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心脏炎症。

慕经纬[7](2020)在《MiR-532-5p对缺血性脑卒中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脑卒中是常见的脑血管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致死率及致残率高的特点。尽管目前已有的溶栓疗法和新兴的血管内介入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开通闭塞的血管,如何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卒中后的缺血性脑损伤仍然是临床上的难点。小分子RNA(microRNA,miRNA)的长度大约在20-25个核苷酸左右,属于小的非蛋白编码RNA家族的一种。它们可与靶基因的mRNA相结合,然后导致mRNA降解或转录受到抑制。报道称在缺血后的脑组织内,有超过20%的miRNA表达发生变化,提示miRNA可能参与了脑卒中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近来,有研究发现一些miRNA可能对脑缺血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在许多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均发现了miR-532-5p的表达变化,如多发性硬化、肌萎缩侧索硬化及脑出血等。而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外周血中,发现miR-532-5p表达水平显着减低。但miR-532-5p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尤其是缺血性脑卒中具有什么作用目前尚不知晓。体外研究发现,高表达miR-532-5p抑制了缺氧后H9c2细胞的凋亡,是否miR-532-5p对缺氧后的脑损伤具有类似的保护作用目前仍不清楚。同源磷酸酶-张力蛋白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 10,PTEN)是被认为是一种癌症抑制因子,主要通过去磷酸化3,4,5-三磷酸磷脂酰肌醇(phosphatidylinositol 3,4,5-trisphosphate,PIP3),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来发挥作用。已有研究证实PTEN与缺血性脑损伤过程的调节相关。同时,也有研究发现miR-532-5p也可通过影响PI3K/Akt信号通路对细胞凋亡过程进行干预。同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我们预测PTEN可能是miR-532-5p的下游靶基因之一。因此,miR-532-5p也许可以通过PTEN/PI3K/Akt信号通路来对卒中后脑缺血性损伤产生影响。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小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对miR-532-5p对缺血性卒中的影响进行了观察,然后我们在离体实验中研究了miR-532-5p对小鼠脑神经瘤细胞系(mouse neuroblastoma cells,N2a)经历糖氧剥夺过程的影响,并对miR-532-5p对PTEN和Akt的影响进行了进一步探讨。方法:1.实验动物:雄性C57BL/6小鼠(8周龄),适应性喂养一周后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MCAO)、模型+Negative control mimic组(MCAO+NC mimic)和模型+miR-532-5p mimic组(MCAO+miR-532-5p mimic)。2.侧脑室注射:根据小鼠脑立体定位图谱,确定穿刺位置,根据组别不同经右侧脑室内注射相应试剂。3.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侧脑室注射24小时后,采取线栓法制备小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假手术组除不进行线栓插入外余步骤与其他各组相同。4.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缺血再灌注24小时后,采用18点评分系统对各组小鼠进行假手术或者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功能损伤的评分。5.TTC染色和梗死体积的测定:过量麻醉处死小鼠,迅速取脑后将脑组织用2%TTC染液进行染色,随后拍照,计算梗死体积。6.细胞培养、转染及糖氧剥夺过程:按实验分组接种细胞:对照组(Control)、糖氧剥夺组(OGD)、糖氧剥夺+NC mimic组(OGD+NC mimic)、糖氧剥夺+miR-532-5p mimic组(OGD+miR-532-5p mimic)。培养后进行转染,转染完成经历糖氧剥夺过程。对照组不经历该过程。7.Nissl及TUNEL染色:采用Nissl染色的方法检测坏死的神经元及脑损伤情况。采取TUNEL染色的方法检测凋亡的细胞。8.总RNA提取及实时定量PCR:在提取了样本的总RNA后,测定总RNA的纯度及浓度。随后将RNA样本逆转录为cDNA然后进行实时定量PCR过程。PTENmRNA及miR-532-5p的相对表达量通过2-ΔΔCt的方法计算得出。9.Western blot:脑缺血半暗带内PTEN、p-Akt、Akt的表达水平及N2a细胞内PTEN、p-Akt、Akt、Bax、cleaved caspase-3、cleaved PARP及Bcl-2的表达水平通过Western blot的方法进行检测。10.细胞活力测定:接种细胞至96孔板,培养后于37℃以CCK-8溶液孵育2小时,随后测定450 nm处的光密度值。11.双荧光素酶检测:构建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将报告质粒及miR-532-5p mimic或NC mimic共转染293T细胞,随后对荧光素酶活性进行检测。12.统计分析:所测数据结果均用?±s(均数±标准差)表示,用双尾无配对学生t检验及One-way ANOVA分析结果,事后分析采用Tukey法。P值小于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小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脑内miR-532-5p及PTEN的表达变化RT-qPCR检测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MCAO组脑缺血半暗带内miR-532-5p表达水平显着下降(p<0.001),而PTEN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01)。2.MiR-532-5p减轻了小鼠脑卒中后的缺血性脑损伤与假手术组相比,MCAO组小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下降,而MCAO+miR-532-5p mimic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MCAO组升高(p<0.001)。与MCAO组相比,MCAO+miR-532-5p mimic组的梗死体积有所减小(p<0.001)。Nissl染色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MCAO组缺血半暗带内凋亡坏死的神经元数量明显增加,而MCAO+miR-532-5p mimic组鼠脑缺血性半暗带内凋亡坏死的神经元数量较MCAO组有所减少(p<0.001)。MCAO组小鼠脑缺血半暗带内TUNEL染色阳性的细胞数明显高于Sham组,而MCAO+miR-532-5p mimic组脑组织同部位TUNEL染色阳性细胞数较MCAO组减少(p<0.001)。3.MiR-532-5p促进了小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脑内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MCAO组脑缺血半暗带内PTEN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Sham组,应用miR-532-5p mimic后,脑缺血半暗带内PTEN蛋白表达水平所有下降(p<0.001)。MCAO组的p-Akt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Sham组,应用miR-532-5p mimic后,脑缺血半暗带内p-Akt的蛋白表达水平较MCAO组上升(p<0.001)。同时RT-qPCR结果显示,MCAO+miR-532-5p mimic组脑组织内miR-532-5p表达较MCAO组明显上调(p<0.001)。同蛋白表达变化一致,MCAO后PTENmRNA的表达升高,而应用miR-532-5p mimic后,抑制了MCAO后PTENmRNA的表达变化(p<0.001)。4.MiR-532-5p减轻了经历糖氧剥夺后的小鼠脑神经瘤细胞的凋亡与对照组相比,OGD组N2a细胞内miR-532-5p表达明显下降(p<0.01),而OGD+miR-532-5p mimic组细胞内miR-532-5p表达水平较OGD+NC mimic组和OGD组升高(p<0.001)。CCK-8检测发现OGD组N2a细胞活力明显下降,而OGD+miR-532-5p mimic组细胞活力较OGD+NC mimic组及OGD组活力增强(p<0.01)。TUNEL检测发现,OGD组凋亡细胞较对照组增多,而OGD+miR-532-5p mimic组凋亡细胞数较OGD+NC mimic组及OGD组减少(p<0.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OGD组细胞内Bax、cleaved caspase-3及cleaved PARP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而Bcl-2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01)。而转染miR-532-5p mimic则减轻了OGD后N2a细胞内Bax、cleaved caspase-3及cleaved PARP蛋白表达水平的升高,提高了Bcl-2蛋白表达水平(p<0.05)。5.MiR-532-5p促进了经历糖氧剥夺后的小鼠脑神经瘤细胞内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OGD组细胞内PTE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而转染miR-532-5p mimic则抑制了OGD后N2a细胞内PTEN蛋白表达水平的升高(p<0.001)。相反地,OGD组细胞内p-Akt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而转染miR-532-5p mimic升高了OGD后N2a细胞内p-Akt蛋白的表达水平(p<0.001)。6.PTEN被证实为miR-532-5p的下游靶基因之一双荧光素酶检测结果显示miR-532-5p mimic抑制了包含PTEN-WT-seed1及PTEN-WT-seed2的荧光素酶报告载体的荧光活性(p<0.05),而NC mimic却无上述作用。针对包含PTEN-MUT-seed1及PTEN-MUT-seed2的荧光素酶报告载体,miR-532-5p mimic却没有显示抑制荧光活性的作用(p>0.05)。转染了miR-532-5p mimic的N2a细胞miR-532-5p的表达明显升高,而转染了miR-532-5p inhibitor的N2a细胞miR-532-5p的表达明显下降(p<0.001)。RT-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均发现miR-532-5p mimic可造成N2a细胞内PTENmRNA及PTEN蛋白表达水平减低,而miR-532-5p inhibitor可使N2a细胞内PTENmRNA及PTE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01)。这些结果均证实PTEN为miR-532-5p的下游靶基因之一。7.过表达PTEN减弱了miR-532-5p对经历糖氧剥夺后的小鼠脑神经瘤细胞的保护作用CCK-8及TUNEL检测均发现,在转染了miR-532-5p mimic及经历OGD过程后,过表达PTEN的N2a细胞与转染了空白质粒的N2a细胞相比,细胞活力下降更加明显(p<0.05),细胞凋亡数量更多(p<0.001),PTEN蛋白的表达水平更高(p<0.001),p-Akt蛋白表达水平更低(p<0.001)。结论:1.本实验发现miR-532-5p可以减少脑卒中后的梗死体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减轻梗死后的细胞凋亡。2.MiR-532-5p减轻了经历糖氧剥夺后的N2a细胞的凋亡及细胞活力下降。3.证实了PTEN为miR-532-5p的下游靶基因之一。4.我们发现miR-532-5p可能是通过与靶基因PTEN相结合,抑制了PTEN的表达,进一步激活了PI3K/Akt信号通路,对脑缺血性损伤发挥了保护作用。

姜丹[8](2019)在《搜风祛痰中药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机制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实验研究通过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从内皮功能、炎症反应、细胞凋亡角度探讨搜风祛痰中药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探析其作用机制,为搜风祛痰中药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材料与方法:将140只SD大鼠适应性喂养7d,随机将大鼠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培哚普利组、搜风祛痰中药组四组,35只/组。根据成人每日用药临床推荐的常用剂量,按成人与大鼠体重折算系数6.3,折算成大鼠用量后给药,进行预处理,每日1次,继续灌胃7d。其中假手术组、模型组大鼠予以生理盐水10 mL·kg-1灌胃;搜风祛痰中药组大鼠予以搜风祛痰中药8.1g·kg-1灌胃;培哚普利组予以培哚普利片0.4mg·kg-1灌胃。在第7d灌胃结束后1小时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与其它三组手术过程相同,但不结扎。造模成功后每组随机选取10只大鼠进行取材,取材前夜禁食,经大鼠腹主动脉取血4 mL,静置30 min后离心,取上清液-20℃保存备用;取血结束后即刻处死大鼠,无菌条件下取出心脏,经预冷的灭菌生理盐水清洗后,心脏经10%甲醛固定,置于液氮中,-20℃冻存备用。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VEGF、TXA2、PGI2、sTM、sEPCR、IL-8、IL-6、TNF-α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P-Akt、Bax、Bcl-2蛋白表达水平;采用RT-PCR法测定Akt mRNA、Bax mRNA、Bcl-2 mRNA表达水平。结果:1.ELISA法检测:1.1各组大鼠血清VEGF含量比较: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VEGF水平明显下降(P<0.05);培哚普利组与模型组相比,VEGF水平升高(P<0.05);搜风祛痰中药组与模型组相比,VEGF水平升高(P<0.05);搜风祛痰中药组与培哚普利组相比,VEGF水平升高明显(P<0.05)。1.2各组大鼠血清TXA2、PGI2含量及TXA2/PGI2比值比较: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TXA2水平明显升高,PGI2水平明显下降,TXA2/PGI2明显升高(P<0.05);培哚普利组与模型组相比,TXA2水平下降,PGI2水平升高,TXA2/PGI2下降(P<0.05);搜风祛痰中药组与模型组相比,TXA2水平下降,PGI2水平升高,TXA2/PGI2下降(P<0.05);搜风祛痰中药组与培哚普利组相比,TXA2水平下降明显(P<0.05),PGI2水平升高不明显(P>0.05),TXA2/PGI2下降明显(P<0.05)。1.3各组大鼠血清sTM、sEPCR含量: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sTM、sEPCR含量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培哚普利组和搜风祛痰中药组sTM、sEPCR含量均降低(P<0.05);与培哚普利组比较,搜风祛痰中药组sTM、sEPCR含量升高(P>0.05)。1.4各组大鼠IL-6、IL-8含量比较: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IL-6、IL-8含量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培哚普利组与搜风祛痰中药组IL-6、IL-8含量均降低(P<0.05);与培哚普利组比较,搜风祛痰中药组IL-8含量降低(P<0.05),IL-6含量升高(P>0.05)。1.5各组大鼠TNF-a含量比较: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TNF-a含量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培哚普利组与搜风祛痰中药组TNF-a含量均降低(P<0.05);与培哚普利组比较,搜风祛痰中药组TNF-a含量升高(P>0.05)。2.PCR检测2.1各组大鼠Akt mRNA表达水平: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Akt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培哚普利组与模型组相比,Akt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搜风祛痰中药组与模型组相比Akt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搜风祛痰中药组与培哚普利组相比,Akt mRNA表达水平升高不明显(P>0.05)。2.2各组大鼠Bax mRNA、Bcl-2 mRNA表达水平: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Bax mRNA表达明显升高,Bcl-2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培哚普利组与模型组相比,Bax mRNA表达下降,Bcl-2 mRNA表达升高(P<0.05);搜风祛痰中药组与模型组相比,Bax mRNA表达下降,Bcl-2 mRNA升高(P<0.05);搜风祛痰中药组与培哚普利组相比,Bax mRNA下降不明显,Bcl-2 mRNA增加不明显(P>0.05)。3.Western Blot蛋白印记检测(蛋白灰度统计)3.1各组大鼠P-Akt蛋白表达水平比较: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P-Akt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培哚普利组与模型组比较,P-Akt蛋白表达增加(P<0.05);搜风祛痰中药组与模型组比较,P-Akt蛋白表达增加(P<0.05);搜风祛痰中药组与培哚普利组比较,P-Akt蛋白表达降低不明显(P>0.05)。3.2各组大鼠Bax、Bcl-2蛋白表达水平比较: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Bax、Bcl-2蛋白表达均增加、Bcl-2/Bax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培哚普利组和搜风祛痰中药组Bcl-2蛋白表达增加,Bax蛋白表达降低、Bcl-2/Bax升高(P<0.05);与培哚普利组比较,搜风祛痰中药组Bcl-2和Bax蛋白表达均增加、Bcl-2/Bax降低(P<0.05)。结论:1.搜风祛痰中药能够使血清中VEGF含量上升,PGI2含量上升,TXA2的含量下降,保持TXA2/PGI2比例的平衡,降低血清中sTM、sEPCR水平,从而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血管内皮功能具有保护作用。2.搜风祛痰中药能够降低血清中IL-8、IL-6、TNF-α的含量,说明搜风祛痰中药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有关。3.搜风祛痰中药能够上调P-Akt蛋白表达水平;下调Bax蛋白表达水平,上调Bcl-2蛋白表达水平;搜风祛痰中药能够上调细胞凋亡相关基因Akt mRNA、Bcl-2 mRNA表达水平,下调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ax mRNA表达水平;搜风祛痰中药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可能与激活Akt/Bax通路,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李全生[9](2019)在《基于Nrf2/HO-1通路探讨益脉颗粒对高脂合并MIRI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构建高脂合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大鼠模型,探讨益脉颗粒对高脂合并MIRI的保护作用。以Nrf2/HO-1通路介导的炎症、氧化应激、细胞凋亡为切入点,旨在揭示益脉颗粒对高脂合并MIRI的保护作用以及分子机制。材料与方法:1.益脉颗粒对高脂合并MIRI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1)将100只大鼠随机分5组,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益脉颗粒高、中、低剂量组,每组20只。假手术组动物常规饲养,其余各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2周,其他条件相同。假手术组、模型组大鼠每日灌服生理盐水10ml/kg,益脉颗粒低、中、高剂量组每日灌服中药煎液10ml/kg,灌胃次数为日2次,MIRI造模前连续给药1周。各组大鼠心肌缺血30分钟再灌注2小时后,原位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快速取出心脏,生理盐水冲洗,冻存于-20℃,后进行心肌梗死面积测定。同时大鼠腹主动脉进行取血,后分离血清备用。心肌梗死面积测定取材剩余的心脏组织冻存于-80℃超低温冰箱中备用。(2)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血脂水平(TG、TC、HDL-C及LDL-C)。(3)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心肌酶谱水平(CK、CK-MB、HBDH及LDH)。(4)TTC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5)HE染色检测各组大鼠心脏组织形态学变化。(6)分析各组大鼠心电图ST段及T波变化。2.益脉颗粒对高脂合并MIRI大鼠心肌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1)造模及分组同上。(2)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6、IL-1β的水平。(3)RT-qPCR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TNF-α、IL-6、IL-1βmRNA表达。(4)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NF-κB蛋白表达。3.益脉颗粒通过Nrf2/HO-1通路影响高脂合并MIRI大鼠的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1)造模及分组同上。(2)荧光探针法测定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ROS的活性。(3)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MDA、SOD、GSH-px的活性。(4)RT-qPCR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Nrf2、HO-1 mRNA的表达。(5)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大鼠心肌Bax、Bcl-2、Caspase3、Nrf2及HO-1蛋白的表达。结果:1.血清血脂水平检测表明,与模型组比较,益脉颗粒高剂量组可显着降低大鼠血清TG,TC,LDL-C水平,显着升高HDL-C水平(与模型组比较,P<0.01)。2.血清心肌酶谱水平检测表明,益脉颗粒高剂量组可显着降低大鼠血清CK、CK-MB、HBDH、LDH水平(与模型组比较,P<0.01)。3.HE染色显示,益脉颗粒高剂量组只有少量坏死区域,心肌纤维排列较整齐,心肌细胞间质仅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结构清晰,能够显着改善心肌组织MIRI损伤的病理学改变。4.心肌梗死面积检测发现,益脉颗粒高剂量组能够明显减少大鼠心肌梗死面积(与模型组比较,P<0.01)。5.心电图结果分析表明,益脉颗粒高剂量可显着回降MIRI大鼠升高的ST段及T波水平(与模型组比较,P<0.01)。6.ELISA检测结果显示,益脉颗粒高剂量组能够显着降低MIRI大鼠血清中TNF-α、IL-6、IL-1β的水平(与模型组比较,P<0.01)。7.RT-qPCR法检测结果示,益脉颗粒高剂量组能够显着降低大鼠心肌组织中TNF-α、IL-6、IL-1βmRNA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P<0.01)。8.Western blot检测结果示,益脉颗粒高剂量组能够显着降低大鼠心肌组织中NF-κB蛋白表达水平(与模型组比较,P<0.01)。9.荧光探针法检测ROS结果示,益脉颗粒高剂量组能够显着下调ROS水平(与模型组比较,P<0.01)。10.ELISA检测结果示,益脉颗粒高剂量组能够显着升高大鼠血清SOD、GSH-px水平,显着降低MDA水平(与模型组比较,P<0.01)。1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示,益脉颗粒高剂量组可显着升高大鼠心肌组织Bcl-2水平,显着降低Bax、Caspase3水平(与模型组比较,P<0.01)。12.Western blot检测结果示,益脉颗粒高剂量组可显着提高大鼠心肌组织Nrf2、HO-1蛋白的表达水平(与模型组比较,P<0.01)。13.RT-qPCR法检测结果示,益脉颗粒高剂量组能够显着提高大鼠心肌组织Nrf2、HO-1mRNA的表达水平(与模型组比较,P<0.01)。结论:1.益脉颗粒可以起到改善高脂合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的血脂紊乱及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2.益脉颗粒可以通过减轻炎症反应、抗氧化应激及抑制细胞凋亡来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保护心肌的作用。3.益脉颗粒可以通过调控Nrf2/HO-1通路进而抑制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郑茂蔚[10](2019)在《不同海拔地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前术后CK-MB变化的相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后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s,CK-MB)水平的变化,以及不同海拔地区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PCI术前术后CK-MB变化情况,并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前术后CK-MB水平与所在地区海拔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7年1月到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两个不同海拔地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127例。研究患者来源分别是青海省西宁市(海拔2300m)和江苏省苏州市(海拔4m,最高300m),根据患者所在地区海拔高度将高海拔地区(青海省西宁市)的患者标记为观察组,将低海拔地区(江苏省苏州市)的患者标记为对照组,其中青海省西宁市患者共60例,江苏省苏州市患者67例。所有患者均接受PCI治疗,并在手术前后接受血液生化检查,且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对比,并分析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前术后CK-MB变化,对所有患者PCI术前术后CK-MB变化趋势、不同海拔地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前术后CK-MB变化趋势进行描述,并分析不同海拔地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前术后CK-MB差异以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前术后CK-MB差异与不同海拔的相关性。术后随访1月,记录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发生情况,并分析两组患者MACE发生率的差异。结果1.对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变部位、心功能分级、有无吸烟史以及发病到抽血时间等基线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后进行组间差异对比,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变部位、心功能分级、有无吸烟史以及发病到抽血时间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显效41(68.33%)例,有效9(15.00%)例,无效10(16.67%)例;对照组患者显效58(86.57%)例,有效6(8.96%)例,无效3(4.48%)例;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出现加重。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2%,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18,P=0.024)。3.将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CK-MB水平进行比较,患者CK-MB在心肌损伤后2-6小时内开始升高,12-24小时内达到高峰,之后降至正常水平(36-72小时),详见图1。术前、术后2-6h、术后12-24h、术后36-72h患者CK-MB水平分别为(9.85±3.28)ng/mL、(10.38±3.76)ng/mL、(12.71±4.15)ng/mL、(5.85±2.32)ng/mL,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患者手术前后CK-MB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736,P=0.000);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36-72h CK-MB水平明显低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734,P=0.000)。根据患者所在地区海拔高度对所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分组,两组患者CK-MB在心肌损伤后2-6小时内开始升高,12-24小时内达到高峰,之后降至正常水平(36-72小时),详见图2。观察组患者术前、术后2-6h、术后 12-24h、术后 36-72h CK-MB 水平分别为(10.76±3.45)ng/mL、(11.38±3.85)ng/mL、(14.01±4.37)ng/mL、(6.11±2.80)ng/mL,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患者手术前后CK-MB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382,P=0.000);对照组患者术前、术后 2-6h、术后 12-24h、术后 36-72h CK-MB 水平分别为(8.36±3.09)ng/mL、(9.42±3.14)ng/mL、(12.12±3.61)ng/mL、(5.05±2.27)ng/mL,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患者手术前后CK-MB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024,PP=0.000);且观察组患者术前、术后2-6h、术后12-24h以及术后36-72hCK-MB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4.采用Spearman等级回归分析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前术后CK-MB差异与不同海拔的相关性分析,将低海拔地区赋值为1,高海拔地区赋值为2;而后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前术后CK-MB差异与不同海拔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提示,随着患者所在地区海拔的提升,术前及术后CK-MB水平均上升。术前CK-MB水平与患者所在地区海拔呈正相关,且相关性较强(r=0.759,P=0.000);术后2-6h CK-MB水平与患者所在地区海拔呈正相关,且相关性较强(r=0.724,P=0.000);术后12-24h CK-MB水平与患者所在地区海拔呈正相关,且相关性较强(r=0.709,P=0.000);术后36-72h CK-MB水平与患者所在地区海拔呈正相关,且相关性较强(r=0.774,P=0.000)。5.观察组患者MACE总发生率为8.33%,对照组患者MACE总发生率为4.47%,观察组MACE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97,P=0.372)。结论 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显着,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CK-MB水平。高海拔是急性心肌梗死高CK-MB水平的危险因素高海拔地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接受PCI治疗前后血清CK-MB水平均较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关注,必要时应调整药物剂量控制好CK-MB水平。

二、吸氧减轻急性心肌梗死缺氧性损伤的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吸氧减轻急性心肌梗死缺氧性损伤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电针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的保护作用及FXR/SHP通路的调控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参考文献
实验一 电针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心肌损伤标志物、凋亡指数和形态学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二 电针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心肌细胞焦亡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三 电针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心肌细胞自噬的影响
    1 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四 电针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五 电针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FXR/SHP通路的调控作用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文献综述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图二
附录三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科研情况
致谢

(2)基于TRPV1/CGRP信号通路的电针预处理调控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炎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祖国医学对心肌缺血的认识
        1.1 心肌缺血的中医学病名与病因病机
        1.2 胸痹心痛的中医证治
        1.3 中医“治未病”与心肌缺血
    2. 西医学对心肌缺血的认识
        2.1 心肌缺血的发病原因和临床表现
        2.2 心肌缺血的病理生理机制
    3. 针刺防治心肌缺血
        3.1 电针穴位的选择依据
        3.2 电针参数的选择
        3.3 电针抗心肌缺血损伤的机制研究概况
    4. 心肌缺血急性期的炎性反应
        4.1 中性粒细胞与心肌缺血
        4.2 NF-κB通路与心肌缺血
        4.3 炎性因子TNF-α、IL-10与心肌缺血
    5. TRPV1/CGRP信号通路与心肌缺血及心肌炎性反应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与分组
        1.2 实验主要试剂
        1.3 实验主要仪器与耗材
    2. 实验方法
        2.1 动物干预方法
        2.2 电针预处理操作方法
        2.3 模型制备方法
        2.4 模型评估方法
        2.5 心电图检测
        2.6 超声心动图检测
        2.7 样本采集及处理
        2.8 TTC染色
        2.9 HE染色
        2.10 免疫组化检测
        2.11 ELISA检测
        2.12 Western blot检测
        2.13 免疫荧光检测
        2.14 统计学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心肌缺血大鼠造模前后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变化
        3.2 电针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大鼠心电图ST段电压值的影响
        3.3 电针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大鼠心功能及心肌梗死面积的影响
        3.4 电针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炎性细胞浸润的影响
        3.5 电针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大鼠心肌中性粒细胞表达的影响
        3.6 电针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炎性因子TNF-α、IL-10表达及TNF-α/IL-10比值的影响
        3.7 电针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大鼠心肌p65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3.8 电针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大鼠心肌TRPV1/CGRP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
        3.9 电针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大鼠心肌TRPV1、CGRP共表达情况的影响
第三部分 讨论
    1. 大鼠心肌缺血模型制备及评价
    2. 电针预处理可影响MI大鼠心电图变化
    3. 电针预处理可改善MI大鼠心功能、减少心肌梗死面积
    4. 电针预处理可减轻缺血心肌炎性反应
    5. 电针预处理可抑制缺血心肌组织中性粒细胞表达
    6. 电针预处理可降低缺血心肌组织P65蛋白表达
    7. 电针预处理可调控缺血心肌组织TNF-α和IL-10含量
    8. 电针预处理可加强缺血心肌组织TRPV1/CGRP信号通路表达并改善缺血心肌炎性反应状态
第四部分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课题资助
致谢

(3)益气活血方调控Sirt4/FOXO3a信号通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炎性损伤和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语表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冠心病流行病学调查
    2. 心肌梗死危险因素和病理生理机制
        2.1 心肌梗死危险因素
        2.2 基本机制
        2.3 炎症反应
        2.4 氧化应激
        2.5 细胞凋亡
    3. Sirt与炎症、细胞凋亡的关系
        3.1 Sirt与炎症、氧化应激的关系
        3.2 Sirt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4. FOXO与炎症、细胞凋亡的关系
        4.1 FOXO与炎症、氧化应激的关系
        4.2 FOXO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5. Sirt4/FOX03a信号通路
    6. 心肌梗死的西医治疗
    7. 冠心病的中医认识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益气活血方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炎性损伤和心肌细胞凋亡的临床研究
    1. 前言
    2. 试验设计和研究内容
    3. 受试者的选择
        3.1 西医诊断标准
        3.2 中医辨证标准
        3.3 纳入标准
        3.4 排除标准
        3.5 中止试验的标准
    4.治疗方案
        4.1 试验药品
        4.2 给药方法
        4.3 疗程:2周
    5. 观察指标
        5.1 安全性指标:肝功能(ALT、AST、ALP、TBiL、γ-GT)、肾功能(BUN、Scr、UA)
        5.2 疗效指标
    6. ELISA操作方法
        6.1 试剂与仪器
        6.2 实验方法
        6.3 统计分析
    7. 研究结果
        7.1 中医证候疗效分析
        7.2 心脏彩超指标
        7.3 室壁运动积分指数、收缩期心内膜向心运动幅度
        7.4 NT-ProBNP、H-CRP
        7.5 ELISA实验结果
    8. 研究讨论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益气活血方减轻急性心肌缺血时的炎性损伤及通过Sirt4/FOXO3a减少体外心肌缺血时炎性损伤和凋亡的作用研究
    1. 材料与仪器
        1.1 实验试剂
        1.2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SD大鼠乳鼠心肌细胞分离、培养及含药血清制备
        2.2 采用CCK8检测细胞活性
        2.3 采用ELISA检测炎性因子的表达
        2.4 采用DHE染色检测ROS的表达水平
        2.5 采用ROS试剂盒检测ROS的水平
        2.6 采用CAT试剂盒和MDA试剂盒及SOD试剂盒检测MDA和SOD及CAT的表达水平
        2.7 流式检测细胞凋亡水平
        2.8 Western blot检测细胞相关蛋白表达水平
        2.9 RT-qPCR技术检测
    3. 实验结果
        3.1 益气活血方减轻了H_2O_2诱导的心肌细胞中炎性因子的表达
        3.2 益气活血方减轻了H_2O_2诱导的心肌细胞中氧化应激水平的表达
        3.3 益气活血方减轻了H_2O_2诱导的心肌细胞的凋亡
        3.4 Sirt4和p-FOXO3a在H_2O_2诱导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中的表达
        3.5 益气活血方通过Sirt4/FOXO3a的信号通路抑制炎性因子的表达
        3.6 益气活血方通过Sirt4/FOXO3a的信号途径抑制氧化应激的表达
        3.7 益气活血方通过Sirt4/FOXO3a的信号途径对细胞凋亡
        3.8 实验讨论
总结
    1. 结论
    2. 创新
    3. 不足
综述 Sirt4/FOXO3a在急性心肌梗死病变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一、在读期间参与的科研课题
    二、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作者简介

(4)基于IL-23/IL-17炎性通路探讨电针抗心肌梗死损伤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一览表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中医学对MI的认识
        1.1 MI的中医学病名
        1.2 MI的中医学病因病机
    2. 现代医学对MI发病机制的认识
        2.1 氧化应激反应
        2.2 线粒体功能障碍
        2.3 细胞自噬
        2.4 细胞凋亡
        2.5 内质网应激
        2.6 自主神经活性
        2.7 炎性反应
    3. 针刺防治MI的研究进展
        3.1 减少氧化应激损伤
        3.2 改善线粒体功能障碍
        3.3 调控细胞自噬水平
        3.4 抑制细胞凋亡
        3.5 抑制ERS
        3.6 调节自主神经活性
        3.7 减轻炎性反应
    4. MI与炎性反应
        4.1 MI中的炎性反应
        4.2 IL-23/IL-17炎性通路参与MI调控
        4.3 DCs参与IL-23/IL-17炎性通路的产生与发展
        4.4 TLR4/NF-κB信号通路可调控DCs的成熟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技术路线图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1.2 主要仪器
        1.3 主要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模型制备
        2.2 干预方法
        2.3 组织取材
    3. 检测指标与方法
        3.1 ECG评价大鼠左心功能
        3.2 TTC染色测算大鼠心肌梗死面积
        3.3 HE染色观察大鼠梗死心肌中的炎性细胞浸润情况
        3.4 ELISA检测大鼠梗死心肌及血清中IL-23/IL-17炎性通路的表达
        3.5 IHC检测大鼠梗死心肌中DCs表面标记物的表达
        3.6 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梗死心肌中TLR4、P65蛋白表达
    4. 统计学处理
    5. 实验结果
        5.1 各组大鼠心功能变化
        5.2 各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比较
        5.3 各组大鼠梗死心肌中炎性细胞浸润情况比较
        5.4 各组大鼠血清中IL-23、IL-17含量变化
        5.5 各组大鼠梗死心肌中IL-23、IL-17含量变化
        5.6 各组大鼠梗死心肌中DCs的表达变化
        5.7 各组大鼠梗死心肌中TLR4、P65蛋白变化
第三部分 讨论
    1. MI大鼠模型的制备
    2. 选穴依据
    3. 电针减轻MI损伤的心肌保护效应评估
    4. 电针抑制MI大鼠IL-23/IL-17炎性通路表达的分析
        4.1 电针减轻MI大鼠心肌炎性损伤
        4.2 电针抑制MI大鼠血清及梗死心肌中IL-23/IL-17炎性通路表达的分析
    5. 电针介导MI大鼠梗死心肌中DCs成熟的分析
    6. 电针抑制MI大鼠梗死心肌中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分析
结论
创新性与不足
    1. 创新性
    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穴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1. 论文成果
    2. 课题资助
致谢

(5)针刺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改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论文一 针刺联合BM-MSCs移植改善大鼠AMI作用研究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二 针刺联合BM-MSCs移植改善大鼠AMI相关分子机制研究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针刺治疗心肌缺血及相关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6)基于TLR4/NF-κB信号通路探讨活心丸抗急性心肌缺血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实验材料与方法
    1 实验动物
    2 实验药物、试剂及仪器
        2.1 药物与试剂
        2.2 主要仪器设备
    3 实验方法
        3.1 实验动物分组
        3.2 大鼠心肌缺血模型建立及给药方法
        3.3 检测指标
        3.4 心电图检测ST段的改变
        3.5 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的方法
        3.6 取材
        3.7 ELISA 检测血清中 CK-MB、SOD、MDA 、IL-6、TNF-α的表达
        3.8 HE 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4 统计学处理方法
实验结果
    1 活心丸对心电图ST段的影响
    2 活心丸对心脏功能的影响
    3 活心丸对大鼠血清中心肌酶(cTnT,CK-MB)的影响
    4 活心丸对血清中MDA、SOD的影响
    5 活心丸对血清中IL-6、TNF-α的影响
    6 活心丸对心脏重量的影响
    7 活心丸对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形态的影响
    8 活心丸和大鼠心脏炎性细胞浸润的联系
    9 活心丸对大鼠心脏中炎症因子(IL-6,TNF-α)的影响
    10 活心丸对大鼠心脏中 TLR4/NF-κB 信号通路的影响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7)MiR-532-5p对缺血性脑卒中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2.1.1 主要试剂
        2.1.2 主要仪器
        2.1.3 主要试剂配制
        2.1.4 实验动物和分组
        2.1.5 实验细胞系
    2.2 实验方法
        2.2.1 侧脑室注射
        2.2.2 MCAO模型制作
        2.2.3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2.2.4 TTC染色和梗死面积的测定
        2.2.5 脑组织灌注固定及石蜡包埋
        2.2.6 脑组织切片的制备
        2.2.7 Nissl染色
        2.2.8 细胞培养及计数
        2.2.9 细胞转染及糖氧剥夺过程
        2.2.10 TUNEL实验方法
        2.2.11 RT-q PCR实验方法
        2.2.12 Western blot方法
        2.2.13 双荧光素酶检测实验
        2.2.14 CCK-8检测
        2.2.15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小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脑内mi R-532-5p及 PTEN的表达变化
    3.2 MiR-532-5p减轻了小鼠脑卒中后的缺血性脑损伤
    3.3 MiR-532-5p促进了小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脑内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
    3.4 MiR-532-5p减轻了经历糖氧剥夺后的小鼠脑神经瘤细胞的凋亡
    3.5 MiR-532-5p促进了经历糖氧剥夺后的小鼠脑神经瘤细胞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
    3.6 PTEN被证实为mi R-532-5p的下游靶基因之一
    3.7 过表达PTEN减弱了mi R-532-5p对经历糖氧剥夺后的小鼠脑神经瘤细胞的保护作用
4 讨论
5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8)搜风祛痰中药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机制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论文一 搜风祛痰中药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二 搜风祛痰中药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血管内皮炎症因子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三 搜风祛痰中药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9)基于Nrf2/HO-1通路探讨益脉颗粒对高脂合并MIRI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论文一 益脉颗粒对高脂合并MIRI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二 益脉颗粒对高脂合并MIRI大鼠心肌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三 益脉颗粒通过Nrf2/HO-1 通路影响高脂合并MIRI大鼠的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10)不同海拔地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前术后CK-MB变化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1 本研究的重要性
        1.1.1 急性心肌梗死的流行病学研究
        1.1.2 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现状
        1.1.3 CK-MB与心肌梗死相关性研究现状
    1.2 相关研究未解决的问题
    1.3 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方法
        2.2.1 PCI治疗方法
        2.2.2 检验方法
        2.2.3 数据收集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疗效标准
    2.5 统计分析
结果
    3.1 基线资料
    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对比
    3.3 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前术后CK-MB变化的研究
        3.3.1 所有患者PCI术前术后CK-MB变化趋势及差异比较
        3.3.2 不同海拔地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前术后CK-MB变化趋势及差异比较
        3.3.3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前术后CK-MB差异与不同海拔的相关性分析
    3.4 两组患者MACE发生情况比较
讨论
    4.1 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
        4.1.1 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
        4.1.2 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
    4.2 PCI的治疗机制及临床疗效分析
    4.3 CK-MB与心肌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4.4 海拔地区与急性心肌梗死相关性研究
    4.5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前术后CK-MB差异与不同海拔的相关性分析
结论
创新和不足之处
    6.1 创新之处
    6.2 本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综述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过程中CK-MB变化的研究
    参考文献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四、吸氧减轻急性心肌梗死缺氧性损伤的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电针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的保护作用及FXR/SHP通路的调控作用[D]. 李晨.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基于TRPV1/CGRP信号通路的电针预处理调控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炎性机制研究[D]. 吴嘉宏.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3]益气活血方调控Sirt4/FOXO3a信号通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炎性损伤和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研究[D]. 张苏洁.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基于IL-23/IL-17炎性通路探讨电针抗心肌梗死损伤的作用机制[D]. 孙珂.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针刺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改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研究[D]. 李记泉.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1)
  • [6]基于TLR4/NF-κB信号通路探讨活心丸抗急性心肌缺血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D]. 周雪玲.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7]MiR-532-5p对缺血性脑卒中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 慕经纬. 中国医科大学, 2020(01)
  • [8]搜风祛痰中药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机制的实验研究[D]. 姜丹.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1)
  • [9]基于Nrf2/HO-1通路探讨益脉颗粒对高脂合并MIRI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及机制[D]. 李全生.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1)
  • [10]不同海拔地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前术后CK-MB变化的相关研究[D]. 郑茂蔚. 苏州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吸氧减轻急性心肌梗死缺氧损伤的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