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加入WTO后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意识

我国加入WTO后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意识

一、我国入世后国民须具备的基本意识(论文文献综述)

连那[1](2015)在《主旋律电影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持续深化,我国社会步入转型期,多元化成为新的时代背景和突出的特征,意识形态领域受到极大影响和挑战,尤其是西方社会思潮不断渗透,给人们的思想方式和价值观造成巨大的冲击。面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不断侵袭和腐蚀,思想政治工作当下的重要使命“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而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国际形势,在多元多变中,运用文艺法宝、思想武器,通过文艺宣传、舆论导向等各种合理的方式与途径,探求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实践路向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深入研究的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0月15日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并进一步强调文艺工作者是铸造灵魂的工程师。文艺工作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旗帜,以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励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为历史使命,“要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主旋律电影作为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文艺法宝、文化手段之一,是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在不同的革命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运用文艺法宝凝聚民心、满足民意,“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便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沉重打击“纸老虎”一般看似强大的敌人。在新时期,科学发展和有效传播主旋律电影,有利于加强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和管控,有利于教育和引导广大群众积极融入主流价值观,进而自觉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这就需要我们深入研究、着力挖掘和充分发挥主旋律电影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号召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近些年来,我国的主旋律电影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长征》、《集结号》、《建国大业》、《建党伟业》、《一九四二》、《智取威虎山》等一大批主旋律影视作品的问世,赢得了广大观众的热烈好评,一次次掀起主旋律电影创作的高潮。在这种形势下,研究主旋律电影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顺应时代要求,是对现实使命的积极回应。基于以上背景及认识,本研究以主旋律电影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为研究核心,依循逐层推进的逻辑思路展开论证,分别进行理论性分析、结构性分析、历时性分析、共时性分析、策略性分析,根据以上研究思路,本文的逻辑脉络主要包括五章。第一章:理论性分析。本章主要探讨基本内涵、内在关联与理论基础,即界定主旋律电影及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等相关概念;分析主旋律电影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三重内在关联;通过系统的文献梳理与归纳呈现文章的理论镜鉴。第二章:结构性分析。理论性分析之后,阐述主旋律电影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具体是什么”的问题,遵循“依据—要素—关系”的思路。首先分析主旋律电影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构成方面的划分依据,其次阐明主旋律电影所具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具体构成要素,最后揭示各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第三章:历时性分析。在回答是什么的基础上,本章重点是在纵向动态的层面,进行历时结构分析。分别介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社会主义改革发展时期主旋律电影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具体影响及特征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基本特征、时代意义和相关经验。第四章:共时性分析。对历史脉络进行分析之后,结合实际的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进行横向静态的共时结构分析。首先从整体上判断主旋律电影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现状;其次分析瓶颈性、制约性问题,在此过程中,结合典型个案进行具体性、针对性的研究分析。第五章:策略性分析。本章针对前文的现实瓶颈,回应“怎么办”的问题,力图进行创新性解析,尝试构建理想模型。首先在思想层面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以人为本思想作为战略性理念,并结合主旋律电影发展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四项完善原则;其次在主体关系方面理顺管理机构、电影创作者、受众三者间的关系,构建纵向层面的“三角循环”模型;最后在文艺形式方面,强化多元交互、合作共赢的局面,构建横向层面的“网状互动”模型。

易旭明[2](2011)在《中国电视产业的制度变迁与需求均衡》文中提出产业理论认为提升产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是提升生产要素、创立良好市场环境、扩大国内需求、致力制度创新,那么当下影响电视产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应该是制度创新。众多研究表明,制度变迁带来了西方世界的兴起,体制改革带来了中国经济的腾飞,政策制度决定着包括电视产业在内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对于中国电视产业制度变迁,众多学界、业界人士从理论的角度、实践的角度作出过各种解释,提出了各种不乏价值的制度创新建议,但是政策与实务之间、理论与实践之间以及从不同学科理论研究电视产业得出的结论之间巨大的缝隙还远未弥合。本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分析方法,通过详细考察我国电视产业制度变迁中的系列重大制度创新步骤、分析当下的数字时代制度创新的收益成本,并深入分析了电视产业相关主体各种“需要”和“需求”,就中国电视产业制度变迁的决定因素、作用机制、未来变迁方向等问题得出以下观点:一、中央党政机构、地方党政机构、电视台、广告商、投资者以及观众等电视产业利益相关者是电视产业制度创新的“行动团体”,这些“行动团体”之间的博弈推动着中国电视制度变迁的过程。市场需求变动是影响制度创新“行动团体”行动收益的直接原因;国内外制度环境变化是影响制度变迁“行动团体”行动成本的主要原因;技术进步同时影响着制度创新行动的收益与成本。根据电视产业制度创新对各个利益主体的调整关系,本文粗略地将创新分为“增量型”制度创新和“存量型”制度创新。“增量型”制度创新由于对原有相关者的既定利益基本不减少,其它相关者利益得到增加,所以制度创新行动相对顺利;“存量型”制度创新则是对既有的利益格局进行一定的调整,此类制度创新则推进缓慢。大致来说,中国电视产业制度创新模型可以表示如下:二、市场需求持续扩张,将带来持续的潜在收益,这将成为电视产业利益相关者采取制度创新行动的持续动力。“增量型”制度创新将持续、较快地进行,尤其是在新媒体相关业务领域,在意识形态较弱的节目制作领域及其他文化产品生产领域;“存量型”制度创新进展将相对艰难,尤其是在传统电视业态中,在意识形态属性较强的节目领域。但是在实力特别强和特别弱的地区,在市场需求紧缩的时机中,在善于降低风险、扩大收益的“制度创新企业家”出现的地方,“增量型”制度创新也能取得突破。制度环境的持续变革也将持续改变“行动团体”的行动成本和行动动力。随着中国共产党政权合法性的来源中,在传统合法性资源基础上经济绩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源的强化,随着文化产业、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提高,制度环境总体是有利于电视产业制度创新的。但是制度环境变革的速度却充满着不确定性、甚至变革的方向也在短期内也存在不确定性,主要是我国党政机构对意识形态宣传的认知和需要、对舆论失控风险成本的评估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利益相关者行动博弈结果的也存在不确定性。因此“存量型”制度创新短期内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从中长期来看加速产业制度创新趋势不可逆转。电视产业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和需求的满足,但是有购买力的需求并不等于观众的全面“需要”。我国目前满足观众更高需要的政治节目、公共节目供应不足,并且相关制度创新在“路径依赖”的格局中处于“无人行动”的窘境。本文论证上述观点的过程是这样的:导论部分介绍了中国电视产业发展相对落后、文化价值相对混乱的研究背景,提出了研究问题,梳理了电视产业尤其是电视制度及的研究文献以及新制度次级行动团体配合制度创新行动电视需求变动制度环境变革预期纯收益变动初级行动团体采取制度创新行动经济学理论基础,阐述了核心概念等。第一章则考察了中国电视创建初期的制度——事业制度,通过详细介绍这种制度决策、执行的过程,并分析了这种制度的特征以及原因。不如此详尽、深入的地察中国电视制度的事业起源,就难以充分理解中国电视产业制度今天的本质。第二章考察了广告经营制度、“四级办”、有线电视制度等“增量型”制度创新的决策、实施经过,并介绍了这个过程中相应的人事、财务制度,以及上海、湖南、贵州制度创新的个案。这些制度创新的过程都是渐进的、边际突破的过程,是各个主体对创新行为成本收益权衡的结果。第三章考察了“治散治滥”、“集团化”、“制播分离”等“存量型”制度创新的决策、实施,分析了其中利益主体的成本收益权衡。第四章从生产能力、消费模式、规模经济等角度分析了数字技术的巨大产业潜能,分析了电视产业制度的瓶颈,论证技术革命对党政机构、电视台、投资商等主体的各种利益会带来改变,他们制度创新的成本收益从而行动动力会发生改变,“三网融合”制度创新的决策、实施过程也充分说明了这种利益权衡的存在。第五章则更深入的分析了观众复杂的需要结构和以购买力来衡量的市场需求变动,分析了党政机构对政权合法性的深层需要,从而分析了党政机构制度创新行动的动力及其变迁。本文提出判断电视制度效率的最终标准,是否利于全面满足包括有购买力的市场需求和没有购买力的收视需要,并分析了电视产业化的效率及其边界。结语部分则集中阐述了本文研究的结论。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一),从国家“赶超战略”实施、政权合法性巩固对宣传有着内在需要的高度论述我国电视宣传任务,这是认识我国电视政治宣传目标及其变动规律有效、有深度的观点创新;(二),在清晰界定外延的基础上,从制度创新的综合成本、收益权衡解释历史上的电视产业制度创新,相对于以往文献仅仅从市场利益的角度论述更有解释力,也有创新价值;(三),从社会原因、技术原因导致电视节目“私人产品”属性强化,从而解释我国电视产业化的原因,论述产业化的合理性及其边界,这是对我国传媒经济研究一个基本概念的理论创新。

张默瀚[3](2010)在《新时期三十年中国戏剧理论流变论》文中提出新时期戏剧的发展和戏剧理论的流变在中国戏剧史上的地位至关重要,它续接了启蒙的重任,又开创了现代演剧体系。自觉的艺术实践和理论构建使新时期戏剧的艺术品格发生彻底的变化,由政治工具或者庸俗社会功用论的附庸地位,成为自觉的艺术主体理念的艺术创造。中国新时期的戏剧理论流变有清晰的脉络可循:新时期初期的戏剧理论充满了激情和理想的济世情怀,知识分子精英在种近乎狂热的普世热情中谱写戏剧的启蒙话语,此间虽有主流意识形态和国家权力话语的干预,但知识精英的启蒙话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到了90年代以后,由于社会环境和政治政策的变化,受国外后现代的影响,绝大部分知识分子面对当时的政治环境和商业挤压,其学术追求充满了绝望的心态,于是,犬儒理性大行其道,启蒙话语不再占据话语的主导地位,知识精英的热情也在权力和市场的双重挤压下变得消沉,主旋律戏剧理论与批评开始占据媒体的主要地位,而大众戏剧和商业戏剧兴盛的结果就是大众戏剧理论和商业戏剧理论的勃兴。90年代后半段,特别是21世纪以来,由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整体国力的增强,以及中国舆论政策的导向使民族主义开始高涨,对于身份认同的探索与呼喊高过以往的任何一个阶段,当然,民族主义经常极端化为民粹主义或狭隘的民族主义,在事实上成为文化保守主义的坚固堡垒。这些流变的过程都有着深刻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因素,正如新时期戏剧界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戏剧观的大讨论,其结果就是中国戏剧开始摆脱工具论和附庸论的影响,在观念上达成艺术自主的共识。而纠结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关于历史剧的争论,在80年代还走不出循环的泥沼,在90年代实际上已经不再重复以往讨论的老路了,他们以一种戏谑的姿态解构了沉重的历史话语,虽然诸多的问题被悬置,虽然没有做理性的、学理化的彻底的审视,但在后现代的解构狂潮下,部分知识精英依然执着于现代性的探索,意义非但没有被消解而且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一种重新建构。90年代以降的大众狂欢的众声喧哗图谱也是和主流舆论的导向、知识分子精英话语的被消解、民族实力的增强、大众市场的勃兴等等联系在一起。本文主要依时间顺序,先后对戏剧观大讨论的缘起、内容和影响,中国现代演剧理论的确立,历史剧讨论,戏剧命运的大讨论,大众戏剧理论的勃兴和寻求民族认同的民族主义的探索和论争等问题进行了梳理与思考,力图在叙述现象的同时研究其背后深刻的文化成因和社会因素。

任悔[4](2007)在《生存中的抗争意识 ——论《狼图腾》中的狼性形象》文中指出姜戎用一生的心血写出了这本让世人评说不一、力透纸背的大书。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告诉我们鲜为人知的草原狼群的“为狼之道”:勇敢、强悍、狡猾、贪婪、狂妄、智慧、顽强拼搏、忍耐、热爱生活、热爱生命、永不满足、永不屈服、原始生命力、团队合作等等。这些不同于以往的阅读体验,让人感到一股真正的“狼气”。在十几个精彩的狼故事带给我们强烈阅读快感的同时,也启迪着我们,这些成功的狼性法则,在人性中是不可或缺的,作者为狼正名立传,也为重塑国民性格开出了自己独特的药方。姜先生用草原狼来撕开儒家历史的羊皮卷,告诉我们中华文明不同于其它消失的三大古文明,之所以延绵流长的原因在于“狼血”与“羊血”融合产生的张力,草原文明一直在对儒家文明输血,使其保持生命活力。姜先生提出重写儒家历史的主张,他的这一声“狼嚎”,震动了学界。本文对狼性特征进行了提炼概括,对《狼图腾》中书写的狼性形象进行了具体分析,对狼性形象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的价值进行了反思和探讨,试从文学角度探讨研究狼性特征,学习借鉴狼之精神,为人性的丰富完善、人类的生存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提供一种新的理性,使得人们对狼的形象这个重要话题的探讨,再深入下去。

吴靖[5](2006)在《中国城市化制度障碍与创新 ——基于城市化制度支持系统的一个分析框架》文中认为目前,我国正经历着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这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即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现代化。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决定了我们与西方国家在市场经济推进过程中工业化、城市化自然演进的过程具有完全不同的制度背景,制度转型时期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发展必然会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局面。本文正是基于此制度背景来研究中国城市化问题。而且城市化本身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诸多制度之间交互作用,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制度系统,影响着城市化进程的顺利推进。因此,从制度系统的角度出发,梳理出这些制度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及其存在的问题,以便消除城市化推进过程中的制度障碍,构筑起符合现代化建设要求的、有利于城市化推进的制度系统框架便构成本文研究的切入点。 本文在提出研究城市化制度支持系统理论框架的基础上,运用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等相关理论,以系统思想为指导,首先对构成城市化制度支持系统框架中诸要素进行分析,时间跨度为建国后的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时期,由于我国实施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不可能依靠市场来引导资源的配置,只能通过计划机制。城市化具有明显的政府主导型特征,相关的制度安排也是围绕这一战略确定下来的,土地制度、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就业制度、教育制度和产业政策的制度变迁过程也就具有明显的计划经济时期的特征,这些制度彼此相互关联共同为“重工业”、“城市倾向”的战略提供了制度环境。其次,在对各项制度变迁历史过程剖析的基础上,对各项具体制度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时期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阐释。改革开放后,我国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过程中,传统体制下维护重工业优先发展、重城市轻农村的各项制度安排对城市化的制约作用日益明显,严重影响了现阶段我国城市化的顺利推进,必须进行制度创新为城市化的推进、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创造条件。再次,指出中国城市化滞后的主要原因在于构成城市化的各个具体制度创新滞后,顺利推进城市化必须注重具体制度的创新。最后,着重探讨了各项制度对推进城市化的影响以及制度之间的相互关系,构建了城市化制度支持系统的理论框架。 本文重点分析了中国的城市化是以土地制度为核心、由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就业制度、教育制度及产业政策交互作用构成的制度体系。不同的制度安排在城市化制度支持体系中发挥的作用各不相同。而且我国的城乡制度是以土地制度为基础的,当前,我国各种影响城市化的制度都是建立在农村居民直接依附于土地这一前提条件下的,因此,从逻辑的起点上看,土地制度在城市化制度支持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当前,我国城市化制度创新滞后存在的主要原因在于:

周玉玲[6](2005)在《知识经济时代我国人力资源职业化管理研究》文中提出当今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知识经济成为发展的主旋律。市场运行中,结构、产品的换代成为一项常规性工作,对现代职业岗位也产生了巨大影响。我们面对的知识经济是以智力资源为主要依托的全新的经济形态,在这种新经济中,人要生存,组织要持续发展,唯一的选择就是人力资源的职业化管理。 本文着眼于现代社会发展中,全球化、信息化的到来,竞争日趋激烈,我国人力资源的管理该走向何方?文章分为四个部分,人力资源的职业化及职业化管理;人力资源职业化管理的意义;我国人力资源现状及成因;人力资源职业化管理的探索。文章旨在呼唤人们关注人力资源的职业化问题,引发各个层次的思考,进而达到提高认识,形成共识,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培育整个社会的职业化精神,使人力资源管理走向职业化的目的。

吴吉芳[7](2005)在《中国信托业功能演进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信托业在短短二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五次整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信托业功能定位不清,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我们有必要从信托业功能定位的角度入手,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信托业发展出现困境的深层次原因,正本清源,找到一条提高中国信托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道路。 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导论。主要是选题的背景、国内外研究文献、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框架,并介绍了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本章特别对信托和信托业、信托功能和信托业功能等概念进行界定,指出二者的区别。 第二章建立分析信托业功能演进的框架。分析框架以功能分析范式和金融中介理论为基础,从政府作用、公司治理结构和声誉机制等三方面分别讨论信托业功能演进的推动力以及实现信托业功能的内部保障机制和外部保障机制。 第三章根据中国信托业功能的演化对中国信托业发展历程进行划分。本章将中国信托业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恢复与扩张阶段(1979—1992)、整顿阶段(1993—2000)和规范阶段(2001—至今)。通过分析,笔者认为历史上信托业出现巨大的风险的原因主要是在当时社会经济情况下,政府将信托业功能定位于服从中国经济的宏观安排,导致了中国信托业在缺乏生存条件下超常规发展,其结果必然是被不停的“纠错”。 第四章是从外部环境、政府作用、公司治理结构和声誉机制等方面分析中国信托业功能演进的深层次原因。研究结果认为:(1)中国信托业的功能演进是政府在强制性的制度供给和诱致性的制度需求之间利用自身“准市场主体”地位,创造出满足自身目标函数的过程;(2)有效率的产权改革必须与其社会制度环境相适应,必须与风险配置以及委托人保护措施相适应(3)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声誉”具有信息甄别功能,对委托人是一个重要保障机制。中国信托业之所以不停的纠错,是由于在功能扩展的同时缺少风险管理功能,而这正是信托业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功能。 第五章中国信托业功能演进的原动力——竞争与创新。本章通过对中国信托业竞争态势的分析说明,在金融国际化带来的内外部竞争压力下,中国信托业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创新才能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学习和创新的同时必须建立严密的风险控制机制。 第六章政策与建议。通过上述分析,本文认为,信托业功能要得到正常发挥,

吴全华[8](2005)在《教育现代性的合理性研究》文中提出教育现代性既是用以描述现代教育的一个概念,也是教育的一种文化价值和以反思批判为主要特征的思维方式的规定;它与教育现代化是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概念。教育现代性在教育的价值取向上,它不像教育前现代性那样,以群体为本位,而是以个体为体位;它以理性主义、个体主体性发展或个体自由为核心取向。这里,个体主体性即个体作为主体的自觉性、自主性、独特性、自律性、积极性、能动性、选择性、超越性;它以个体的自我意识为前提,只有个体获得了自我意识,个体才能获得了主体性(自我意识即主体意识),个体只有形成了自我意识,个体主体性才是可能的。 教育的合理性与理性有着密切联系,教育的合理性是随着理性观念的变化而变化的。教育前现代性以客观理性或外在世俗权威为合理性基础。尽管古希腊教育与中世纪教育一样,都以客观理性为合理性基础,但在古希腊教育那里,客观理性的主观化倾向已相当鲜明。在西方历经文艺复兴及其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教育的合理性基础发生了由以客观理性为合理性基础向以主观理性为合理性基础的移转。在这种移转过程中,教育现代性的理性主义、个体主体性或个体自由原则得以生成、并牢固确立起来;培养具有理性、自由精神品格的人,为人树立内在权威,成为人们的普遍的教育信念,与此同时,科学教育受到普遍重视。而康德是教育现代性的集大成者。他的现代性、教育现代性的思想启蒙使教育实现了与教育前现代性的断裂,为教育现代性的个体主体性原则奠定了全面的思想基础,使教育现代性的知识观得以确立,并使教育科学实验的思想深入人心。 但教育的合理性、理性化却产生了合理性危机,它既促进了受教育者的个体主体性发展,但又造成了反主体性效应,它的展开是悖论型的。这种悖论型结构可以从教育理性化与教育整体精神的冲突、教育的工具合理性与价值合理性的冲突、教育的客观效应与主观效应的冲突、主体性的生产性倾向与占有性倾向之间的冲突、构作性自我与被构成性自我的冲突、个性化与平面化的冲突、理智与情感的冲突等方面来认识。理性的排它性、分裂性、控制性、非创造性、非批判性是导致教育现代性悖论或合理性危机的缘由。但对教育现代性的合理性危机还可从合理性的元理论视角进行分析。合理性作为一个评价性概念,规范性、逻辑一致性、相关性、社会历史性、具体性、理性性、实践合理性、合理性度是它的本质规定。从合理性的合理性度来看,教育现代性具有部分合理性;从合理性的历史性、逻辑性、理性性、实践性来看,教育现代性具有合理性。但理性的绝对化、主观化已使合乎理性不能成为教育现代性的合理性根据,理性的工具化使以合乎理性来定义教育现代性的合理性已经不可能。 由理性过度或理性僭窃所导致的教育的内在结构性矛盾、冲突或教育现代性的合理性危机是西方现当代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与西方不同,中国教育现代性面临着自身特殊的历史境遇。尽管普世性的教育现代性观念早已输入,但民族主义的中心化情节使教育现代性在我国的展开面临着与新老传统或文化教育前现代性的严重矛盾、冲突;这使教育现代性在当下中国仍是本质上“不在场”或尚未真正生成,未化为人们的普遍的文化——心理结构或者教育的文化精神,发展学生的个体主体性并未成为普遍的教育信念,教育现代性充其量还只是我国文化教育价值空间的一种“悬浮物”。因而教育现代性启蒙和发展对我们来说具有实践合理性;不仅具有社会历史实践的合理性,而且具有教育实践的合理性。以实践合理性为“标底”,我们吁求教育现代性的合理性进路是:在教育实践中应贯彻个体本位原则、个体权利原则、理性原则、“分化”原则;在面对话语交叠、并置一处、复调的教育文化场景时,要吁求教育现代性,反思与批判的合理性在于,以维护教育现代性为出发点,反思教育现代性的悖论或内在冲突;站在发展教育现代性立场上,反思教育的传统性;在强化教育现代性的本土问题意识的基础上,形成跨文化视野的反思意识;在警惕全球化对教育的负面影

王伟琴[9](2005)在《政府机关公务员核心能力素质模型初探 ——以北京市某政府机关公务员为例》文中提出本文以胜任特征(competency)和核心能力(core competency)为核心能力素质模型的理论基础,概括了胜任特征的起源、定义、国内外研究成果,简要介绍了核心能力理论相关概念。论述了组织核心能力、胜任特征与核心能力素质模型之间的关联。回顾了国内外公务员能力素质的研究,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初步探析如何在政府机关中构建公务员的核心能力素质模型。 近几年来人们开始关注能力素质模型研究,在这个领域中每个研究者和应用者都在自己研究的范围内对素质模型进行定位、研究。所采用的方法、术语和研究成果各有特色。能力素质模型研究更多关注点是企业经营者、中高层管理人员、核心员工等。有关政府机关的公务员的能力素质模型关注较少。本文从政府机关公务员着手,研究在他们的工作要求中需要哪些核心能力素质,从而为公务员的选聘、培训、晋升、考核等提供帮助。 本研究以北京市某政府机关的公务员为研究样本,采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工作分析等方法,实行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探讨如何构建该机关公务员的核心能力素质模型。模型由两大模块组成:八个能力素质项+人格特征项。

董祥宾[10](2003)在《我国入世后国民须具备的基本意识》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加入WTO后对社会各层面都将产生重大影响,对国民意识形态领域的影响尤为深远。国民须构建的意识框架由规则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等十大基本意识所组成。超前的国民意识是赶超世界强国的先决条件。

二、我国入世后国民须具备的基本意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入世后国民须具备的基本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1)主旋律电影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述评
        (一)主旋律电影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研究综述
        (二)主旋律电影功能相关研究综述
        (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创新
第一章 主旋律电影及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理论解析
    一、主旋律电影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涵
        (一)主旋律电影的内涵
        (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涵
    二、主旋律电影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在关联
        (一)对象的同一性
        (二)目标的一致性
        (三)功能的互动性
    三、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二)影视传播学理论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
第二章 主旋律电影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主要构成
    一、主旋律电影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构成划分依据
        (一)依据作用领域划分
        (二)依据作用对象划分
        (三)依据作用层次划分
        (四)依据具体类型划分
    二、主旋律电影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构成要素厘定
        (一)认知导向功能
        (二)培育开发功能
        (三)调节控制功能
        (四)凝聚整合功能
        (五)维护稳定功能
        (六)保障发展功能
    三、主旋律电影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要素关系分析
        (一)横向考量
        (二)纵向分析
第三章 主旋律电影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历史考察
    一、主旋律电影的萌芽阶段(1930-1949):左翼电影掀开端
        (一)背景和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及其镜像呈现
        (二)特征和意义:针对性、阶段性、局域性及其价值生成
    二、主旋律电影的初创阶段(1949-1966):“十七年”电影露锋芒
        (一)背景和内容: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及其镜像呈现
        (二)特征和意义:过渡性、曲折性及其价值生成
    三、主旋律电影的曲折阶段(1966-1976):“文革”电影历坎坷
        (一)背景和内容:“文化大革命”及其镜像呈现
        (二)特征和意义:单一性、集中性、泛革命性及其价值生成
    四、主旋律电影的改革发展阶段(1976 至今):新时期电影抒发展
        (一)背景和内容:社会主义改革与发展及其镜像呈现
        (二)特征和意义:多样性、体系性、人本性及其价值生成
    五、主旋律电影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演进的历史进程
        (一)功能内容上由“单一性”向“多样性”转换
        (二)功能结构上由“零散性”向“系统性”转换
        (三)功能价值上由“阶级性”向“人本性”转换
    六、主旋律电影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展的经验总结
        (一)需要以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展水平作为决定因素
        (二)需要以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作为主要动力
        (三)需要以广大受众对象的文化需求作为重要依据
第四章 主旋律电影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现实表征
    一、主旋律电影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展的整体成就
        (一)形成相对完备的电影创作及功能传播体系
        (二)成为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有效手段
        (三)成为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
    二、主旋律电影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展的内部循环问题
        (一)“主旋律”定位笼统,功能失准
        (二)“主旋律”理解含混,功能失当
        (三)“主旋律”表达掺假,功能失真
        (四)“主旋律”接受不良,功能失灵
    三、主旋律电影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展的外部环境分析
        (一)社会思潮的侵蚀
        (二)社会分层的阻滞
        (三)其他外部的冲击
第五章 主旋律电影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延展突破
    一、主旋律电影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理念选择
        (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御
        (二)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的引领
    二、主旋律电影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完善的基本原则
        (一)突出人文性,兼顾科学性
        (二)突出主导性,兼顾多元性
        (三)突出教育性,兼顾艺术性
        (四)突出内涵性,兼顾效益性
    三、主旋律电影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完善的模型设计
        (一)“三角循环”模型
        (二)“网状互动”模型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2)中国电视产业的制度变迁与需求均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背景扫描:令人“纠结”的中国电视
    二 研究对象:中国电视产业制度
    三 问题提出:制度变迁的因素、趋势
    四 选题意义:实践探索理论探讨
    五 文献综述:成果众多矛盾突出
    六 研究方法:历史、文本及制度理论
    七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及其适用性评述
    八 核心概念界定
第一章 电视事业制度起源
    第一节 “十七年”时期电视概况
        一 中国电视诞生
        二 曲折发展之路
        三 电视任务与内容
        四 电视工作者与观众
    第二节 “文革”时期电视军管制度
        一 制度环境剧变
        二 极“左”的电视任务、内容
        三 电视建设进展
        四 电视工作者与观众
        五 个案透视电视制度
    第三节 “两年徘徊”时期电视制度
        一 制度环境变革
        二 电视任务、内容
        三 观众需求扩张
    第四节 电视事业制度均衡分析
        一 制度环境基础
        二 早期电视制度特征
        三 需求均衡评析
第二章 “增量型”制度创新
    第一节 广告经营制度创新
        一 电视需求的扩张与转型
        二 广告产生过程
        三 持续争议、持续创新
        四 制度均衡分析
    第二节“四级办”的扩张之路
        一 需求扩张加速
        二 “初级行动团体”制度决策
        三 “次级行动团体”制度实施
        四 政策与对策
        五 制度博弈非均衡
    第三节 有线电视的兴建与“收编”
        一 市场需求升级
        二 有线电视兴建
        三 有线电视政策变迁
        四 制度均衡分析
    第四节 产业增长中的制度均衡
        一 财政、人事制度变迁
        二 聚焦制度创新个案
        三 制度均衡分析
        四 “增量型”制度创新主导因素
第三章 “存量型”制度创新
    第一节 “治散治滥”、“集团化”
        一 电视节目需求背景
        二 “治散治滥”的决策与实施
        三 “集团化”的决策与实施
    第二节 “制播分离”制度创新
        一 制播分离决策“走走停停”
        二 制播分离实施“因地制宜”
    第三节 产业整合中的制度均衡
        一 制度环境变更
        二 制度均衡分析
        三 “存量型”制度创新主导因素
第四章 新技术下的制度创新
    第一节 数字电视的产业潜能
        一 生产能力提升
        二 消费模式拓展
        三 规模经济、范围经济
        四 世界数字电视产业发展
    第二节 中国数字电视产业发展及政策
        一 中国数字电视发展历程
        二 传统电视产业进入蜕变期
        三 中国数字电视制度瓶颈
        四 制度瓶颈的产业症状
    第三节 “三网融合”制度创新的博弈
        一 “三网融合”的提出、纷争、停滞
        二 “三网融合”的缓慢演进
        三 国家强力推动三网融合
        四 “三网融合”中的利益权衡
    第四节 数字时代中国电视制度成本收益权衡
        一 党政机构制度成本收益变动分析
        二 国有电视台制度成本收益分析
        三 投资商执行制度成本收益比较
        四 潜在收益与行动团体
第五章 “需要”、“需求”的历史变迁
    第一节 观众为什么需要电视?
        一 理论中的观众需要
        二 生理型收视需要
        三 社会型收视需要
        四 发展型收视需要
        五 收视需要的结构
        六 收视需要的变化
    第二节 计划经济下社会需要
        一 电视的功能与效果
        二 观众收视需要结构
        三 党政机构宣传需要
        四 电视台利益与需要
    第三节 社会转型中“需要”与“需求”
        一 观众需要与需求变动
        二 党政机构宣传需要变革
        三 电视台利益与需要
        四 社会投资机构需要
    第四节 “产业化”:满足需要的效率与边界
        一 制度效率取决于产品属性
        二 电视事业制度效率评价
        三 产业制度提升效率原因
        四 产业化及其社会边界
        五 观众需要满足了吗?
结语 制度窘境——如何走出“路径依赖”?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3)新时期三十年中国戏剧理论流变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百年中国戏剧理论视野中的新时期戏剧理论的发生与地位
上篇 80年代:启蒙理想与激情掩映下的焦虑与期待
    第一章 戏剧艺术本体回归的理论探索与戏剧观大讨论之缘起
        第一节 个人意识与集体理性之争:关于《四郎探母》的争论
        第二节 工具论与反映论的交锋:《假如我是真的》论争
        第三节 戏剧本体回归的要求与论争:戏剧观大讨论之缘起
    第二章 戏剧观大讨论的主要成果及其影响
        第一节 戏剧观大讨论的内容
        第二节 戏剧观大讨论的意义与影响
    第三章 西方现代演剧理论的引进、探索与反思
        第一节 80年代激情探索的现代演剧体系
        第二节 从布莱希特到新写实主义
    第四章 历史之魅与艺术之殇:历史剧的世纪之争
        第一节 余波未了:历史剧争论的世纪回顾
        第二节 史与剧的纠缠:迷失于历史之中的史剧论争
        第三节 断裂与反思:90年代以后的历史剧论争与思考
下篇:90年代:后现代语境中的大众戏剧与精英戏剧理论
    第五章 后现代思潮影响下的戏剧理论
        第一节 后现代语境与戏剧理论之发展
        第二节 身份尴尬的大众戏剧与理论
    第六章 戏剧命运大讨论的困境与思考
        第一节 戏剧命运大讨论的源起与内容
        第二节 戏剧命运大讨论的影响及其反思
    第七章 戏曲的现代化与话剧民族化的理论思考
        第一节 百年困惑:现代与传统冲突的问题与回顾
        第二节 世纪之争:民族化与现代化的再度交锋
        第三节 "国剧"隐喻:关于《中国现代戏剧史稿》争论的文化指向
余论:众声喧哗:大众、精英与主旋律戏剧理论的相互影响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致谢

(4)生存中的抗争意识 ——论《狼图腾》中的狼性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部分:草原"狼景"写意——透视狼性特征
    第一节:"狼性"的由来
    第二节:狼性的特点
第二部分:《狼图腾》中的狼性形象分析
    第一节:狼图腾崇拜
    第二节:草原上的"狼群们"
    第三节:草原狼的求知者:"知青头狼"陈阵
第三部分:狼性形象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的反思与价值
    第一节:狼与生态
    第二节:狼性与人性
    第三节:市场竞争中的狼性哲学思考
结语
注释
参考书目
后记

(5)中国城市化制度障碍与创新 ——基于城市化制度支持系统的一个分析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1 城市与城市化
        1.2.2 关于制度的一般说明
        1.2.3 制度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
    1.3 研究视角的选择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视角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基本框架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基本框架
        1.4.3 创新之处
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述评
    2.1 国外学者相关研究的回顾与简评
        2.1.1 城市化基础性理论研究
        2.1.2 国外学者对发展中国家城市偏向制度形成的理论研究
        2.1.3 关于产业结构与城市化关系的研究
        2.1.4 关于人口迁移的理论
    2.2 国内城市化文献述评
        2.2.1 城乡二元隔离制度
        2.2.2 户籍制度
        2.2.3 土地制度
        2.2.4 社会保障制度
        2.2.5 产业政策与城市化研究
        2.2.6 其它制度研究
3 户籍制度的障碍与创新
    3.1 户籍制度的制度功能与我国户籍制度的变迁
        3.1.1 户籍制度的产生和功能
        3.1.2 建国后我国户籍制度的历史变迁
    3.2 中国户籍制度的局限性与深层次约束条件
        3.2.1 中国户籍制度的局限性
        3.2.2 影响户籍制度改革的深层次约束条件
        3.2.3 户籍制度创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3.3 中国户籍制度创新的方向与思路
        3.2.1 户籍制度创新的基本原则
        3.2.2 户籍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与基本思路
4. 土地制度的障碍及其创新
    4.1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
    4.2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对城市化的障碍及其分析
        4.2.1 制度供给滞后对农村土地市场形成的制约
        4.2.2 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对中国城市化的影响
        4.2.3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现实障碍
    4.3 我国土地制度的创新
        4.3.1 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目标和思路
        4.3.2 我国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具体途径
5 产业政策的障碍及其创新
    5.1 产业政策的界定及相关基本理论
        5.1.1 产业政策的含义
        5.1.2 产业结构转换的基本理论
    5.2 推进城市化的产业基础
        5.2.1 农业发展给城市化提供基础动力
        5.2.2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5.2.3 第三产业给城市化以后续动力
    5.3 建国以来产业政策与城市化道路反思
        5.3.1 传统体制下产业政策形成及其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分离
        5.3.2 改革开放以来产业政策的演变
    5.4 当前产业结构政策面临的挑战与存在问题
        5.4.1 当前城市化进程中产业结构面临的挑战
        5.4.2 产业结构的缺陷分析
    5.5 适应城市化进程,进行产业政策的创新
        5.5.1. 转变产业制度的政策取向
        5.5.2. 产业政策创新的基本内容
6 社会保障制度的障碍及其创新
    6.1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及其特点
        6.1.1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与现状
        6.1.2 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保障制度特点分析
    6.2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及简要评论
        6.2.1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
        6.2.2 对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变迁的简要评述
    6.3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对城市化的障碍及其分析
        6.3.1 社会保障制度与城市化的相互关系
        6.3.2 农村社会保障对推进城市化的主要障碍
    6.4 社会保障制度的创新
        6.4.1 社会保障制度创新的思路
        6.4.2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创新
        6.4.3 当务之急是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
7 就业制度与教育制度的障碍及创新
    7.1 就业制度的障碍及其创新
        7.1.1 中国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就业制度
        7.1.2 转轨时期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障碍及其分析
        7.1.3 当前我国就业形势与就业制度创新的基本取向
        7.1.4 就业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7.2 城市化进程中教育制度障碍与创新
        7.2.1 城市化与教育相关性分析
        7.2.2 中国城市化对教育的需求
        7.2.3 城市化进程中教育制度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7.2.4 城市化进程中教育制度的创新
8 城市化的制度支持系统的构建与整合
    8.1 城市化制度支持体系是制度系统
        8.1.1 城市化制度支持体系中的核心制度——土地制度
        8.1.2 土地制度与社会保障制度
        8.1.3 土地制度与户籍制度
        8.1.4 土地制度与就业制度
        8.1.5 土地制度与产业政策
    8.2 城市化制度支持系统的创新与整合
        8.2.1 城市化制度支持系统不配套及其原因分析
        8.2.2 城市化制度支持系统创新与整合的基本思路
        8.2.3 城市化制度支持系统创新与整合的目标、体系框架
9. 结语
    9.1 结论
    9.2 不足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6)知识经济时代我国人力资源职业化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人力资源职业化管理概述
    (一) 人力资源职业化的内涵
    (二) 职业化的历史足迹
    (三) 我国现阶段人员职业化的基本要求
二、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职业化管理的意义
    (一) 知识经济阐述
    (二)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职业化管理的现实意义
三、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分析
    (一) 目前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二) 现状成因分析
四、我国人力资源职业化管理的探索
    (一) 人力资源职业化管理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 实施人力资源职业化发展计划的框架
五、结束语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中文)
论文摘要(英文)
致谢
导师及作者简介

(7)中国信托业功能演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及选题的意义
    第二节、文献综述与相关概念界定
    第三节、论文的研究方案
    第四节、本文的创新与难点
第二章 信托业功能演进的分析框架
    第一节、金融中介理论与功能分析范式
    第二节、信托功能的演进
    第三节、信托业功能演进的动力机制——政府的作用
    第四节、信托业功能演进内部保障机制——公司治理
    第五节、信托业功能演进外部保障机制——声誉
第三章、中国信托业的发展与功能演进
    第一节、信托业的发展与功能:恢复与扩张阶段
    第二节、信托业的发展与功能:整顿阶段
    第三节、信托业的发展与功能:规范阶段
第四章、影响中国信托业功能演进的主要因素
    第一节、环境对中国信托业功能演进的影响
    第二节、政府与信托业功能演进
    第三节、产权、利益关系与信托业功能
    第四节、功能扩展与风险转嫁
第五章、信托业功能演进的原动力:竞争与创新
    第一节、中国信托业竞争态势分析
    第二节、外资进入对中国信托业功能演进的效应分析
    第三节、国际化下的中国信托业创新机制
第六章、中国信托业发展:政策与建议
    第一节、中国信托业的发展战略
    第二节、发展中国信托业的战略措施
参考文献
后记

(8)教育现代性的合理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绪论
    一、本研究涉及的基本理论
        (一) 现代性与教育现代性
        (二) 教育现代性与教育现代化的关系
        (三) 教育现代性的合理性
    二、本研究的任务、意义与方法
        (一) 本研究的任务
        (二) 本研究的意义
        (三) 本研究的方法
第二章 教育前现代性的合理性基础:客观理性
    一、古希腊时期的教育合理性在于合乎从客观理性分有的理性
    二、中世纪教育的合理性在于合乎理性化身的上帝
    三、合乎从客观理性分有的理性与合乎理性化身的上帝之间的差异
第三章 教育现代性的合理性基础:主观理性
    一、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教育合理性观:合乎理性或人性
    二、新教教育:教育现代性的合理性思想在襁褓中诞生
    三、启蒙运动:以主观理性为合理性基础的教育现代性的全面生成和牢固地确立
        (一) 以主观理性为合理性基础的教育现代性的启蒙
        (二) 康德——现代性、教育现代性思想的集大成者
第四章 教育现代性的合理性危机
    一、悖论型结构的教育现代性
        (一) 教育理性化与教育整体精神的冲突
        (二) 教育的工具合理性与价值合理性的冲突
        (三) 教育的客观效应与主观效应的冲突
        (四) 个体主体性的生产性与占有性之间的冲突
        (五) 构作性自我与被构成性自我的冲突
        (六) 个性化与平面化的冲突
        (七) 理智与情感的冲突
    二、教育现代性的合理性危机的缘由
        (一) 理性的排他性
        (二) 理性的分裂性
        (三) 理性的控制性
        (四) 理性的非批判性
        (五) 理性的非创造性
    三、教育现代性的合理性问题的元理论解析
        (一) “合理性”的理论一般
        (二) 教育现代性的合理性之元理论解析
第五章 教育现代性的中国境遇
    一、文化前现代性的根深蒂固与个体本位的主体性的缺失
    二、民族主义的中心化情节与教育现代性的缺场
        (一)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时期”:古典传统原封未动
        (二) 从“五四”前后到新中国成立:流产的教育现代性
        (三) 从新中国成立到文革结束:非现代性的教育现代性方案的实施
        (四) 从改革开放至今:艰难行进中的教育现代性
        (五) 控制时间的教育前现代性仍控制着教育的空间
    三、教育现代性与新老传统的冲突举隅
        (一) 学生个体主体性发展与教育的前现代性的冲突
        (二) 教师个体主体性发展与教育前现代性的冲突
第六章 教育现代性启蒙和发展的实践合理性
    一、教育现代性启蒙、发展的社会历史实践的合理性
    二、教育现代性启蒙、发展的教育实践的合理性
第七章 以实践合理性为“标底”的吁求教育现代性的进路
    一、吁求不可缺席者的实践原则
        (一) 个体本位原则
        (二) 个体权利原则
        (三) 理性原则
        (四) “分化”原则
    二、吁求不可缺席者的反思向度
        (一) 以维护教育现代性为出发点,反思教育现代性的悖论或内在冲突
        (二) 站在发展教育现代性立场上,反思教育的传统性
        (三) 在强化教育现代性的本土问题意识的基础上,形成跨文化视野的反思意识
        (四) 在警惕全球化对教育的负面影响的同时,认真反思、仔细清理教育的非现代性
        (五) 在辨析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与教育现代性关系的基础上,判明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的适切性
        (六) 在进行外指批判的同时,进行内指的批判
第八章 教育现代性的反主体性效应的克制——教育现代性的合理性重建
    一、以包含了多元特质的理性精神为合理性基础的教育现代性
        (一) 它是从肯认人作为一种总体性存在出发的
        (二) 它充满了反思精神
        (三) 它以智慧理性去被补充工具理性的不足
    二、以交往理性和复杂理性为合理性基础的教育现代性
        (一) 以交往理性为合理性基础的教育现代性
        (二 )以复杂理性为合理性基础的教育现代性
主要参考文献

(9)政府机关公务员核心能力素质模型初探 ——以北京市某政府机关公务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一、研究背景与文献综述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 胜任特征理论
        1、胜任特征的来源
        2、胜任特征的定义
    (三) 国内外胜任特征的研究成果
        1.国外胜任特征的研究成果
        2、国内胜任特征的研究成果
    (四) 核心能力理论
二、核心能力素质模型
    (一) 素质的概念
    (二) 素质模型
    (三) 核心能力素质模型
    (四) 组织核心能力与素质模型
    (五) 核心能力素质模型与核心能力、胜任特征
    (六) 关于公务员能力素质的研究
        1、核心能力素质模型的构建在政府机关组织中的作用
        2、国内外公务员能力素质的研究状况
三、研究方法与流程
    (一) 研究设想
    (二) 研究对象
    (三) 研究方法
        1、工作分析法
        2、行为事件访谈法
        3、问卷调查
        4、SPSS统计分析
        5、专家小组讨论
    (四) 研究流程
        1、样本选取
        2、资料收集
        3、人员访谈
        4、访谈结果编码
        5、问卷的编制
        6、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7、问卷的统计分析
四、结果与分析
    (一) 数据分析
        1、问卷一数据分析
        2、问卷二数据分析
        3、问卷三数据分析
    (二) 模型的确定
        1、因子修正
        2、访谈结果参考
        3、模型结果确定
    (三) 模型的细化
    (四) 模型的初步验证
    (五) 模型与相关研究成果的比较
        1、本研究模型与国家公务员9项能力标准模型的比较
        2、本研究模型与上海市公务员能力素质标准的比较
    (六) 研究展望
        1、测评工具的开发
        2、模型的扩展
        3、模型的参数验证与修订
结论:
后记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工作分析访谈提纲
    附录二:行为事件访谈提纲
    附录三:行为事件访谈内容编码
    附录四:行为事件访谈结果编码所得66项能力素质
    附录五:问卷(一)
    附录六:问卷(二)
    附录七:问卷(三)
    附录八:本研究模型定义及行为示例
中文详细摘要

四、我国入世后国民须具备的基本意识(论文参考文献)

  • [1]主旋律电影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 连那. 东北师范大学, 2015(02)
  • [2]中国电视产业的制度变迁与需求均衡[D]. 易旭明. 上海大学, 2011(11)
  • [3]新时期三十年中国戏剧理论流变论[D]. 张默瀚. 上海戏剧学院, 2010(01)
  • [4]生存中的抗争意识 ——论《狼图腾》中的狼性形象[D]. 任悔. 西南大学, 2007(06)
  • [5]中国城市化制度障碍与创新 ——基于城市化制度支持系统的一个分析框架[D]. 吴靖. 西北大学, 2006(11)
  • [6]知识经济时代我国人力资源职业化管理研究[D]. 周玉玲. 吉林大学, 2005(06)
  • [7]中国信托业功能演进分析[D]. 吴吉芳. 复旦大学, 2005(07)
  • [8]教育现代性的合理性研究[D]. 吴全华. 华南师范大学, 2005(05)
  • [9]政府机关公务员核心能力素质模型初探 ——以北京市某政府机关公务员为例[D]. 王伟琴.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5(05)
  • [10]我国入世后国民须具备的基本意识[J]. 董祥宾.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1)

标签:;  ;  ;  ;  ;  

我国加入WTO后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意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