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USB接口的IC读卡器设计

基于USB接口的IC读卡器设计

一、基于USB接口的IC卡读写器的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韩卫明[1](2019)在《基于指纹识别的文印管理系统身份认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集成复印、打印、扫描、传真等功能于一身的多功能复合机MFP,是人们使用最多的办公设备之一,无纸化办公的趋势及数据管理、费用分摊等的需要,又使得文印管理系统的应用越来越为广泛,其中普遍地使用了IC卡片作为用户身份认证的凭证。而基于指纹识别技术的身份认证方式,由于其唯一性、稳定性、实用性、安全性等优点,也广泛地应用于手机、电脑、锁具等各类设备,及门禁、考勤、支付等各种场合。本文的主要任务是基于指纹识别实现对东芝文印管理系统用户的身份认证。首先,研究了目前市面上应用较多的东芝ID Gate文印管理系统,重点了解其IC卡身份验证的实现方式。然后再深入了解指纹识别的理论基础,对比了常见的三种指纹图像输入方式,从图像分割、增强、二值化、细化几个步骤来实现图像的预处理,通过利用3*3的提取模板的方式达成指纹特征提取,再经过两次匹配获得指纹识别的结果,并给出了指纹识别系统的三个重要性能指标。在上述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指纹模块FPM10A,再配合单片机AT89S52、LCD1602液晶显示模块、USB接口等构建了指纹识别系统。最后,将设计出的指纹识别系统应用在东芝ID Gate文印输出管理系统上,分别测试了MFP本地验证和windows域验证两种方式,经测试指纹式身份验证无误,各项功能均可正常使用。本设计使用了指纹识别的方式取代文印管理系统中原有的刷卡方式,用与身俱有的指纹取代卡片介质,获得更好的便利性,在不采用IC卡来管理员工又实施了文印管理系统的用户群体中有较好的适用性。

邹志财[2](2018)在《基于金融IC卡的AFC读写器系统的研究》文中指出最近几年,国内轨道交通行业在积极探索终端多元支付,如金融支付,已有多个城市的地铁实现了金融IC卡过闸的功能。其方案是采用电子现金方式扣费,扩展应用作为地铁行业的应用,记录进站、出站、更新等交易信息。此方案虽然较好的满足了地铁分段计费的场景,但实际应用中,存在使用前需要圈存、不能各地域通用、不兼容存量卡等问题,成为金融IC卡在地铁推广的阻碍。基于上述原因,本文设计和实现了基于金融IC卡联机ODA(Offline Data Authentication)规范的AFC(Automatic Fare Collection)读写器系统。金融IC卡联机ODA技术方案,采用“先验卡过闸,后延迟请款”的创新业务模式,具有交易速度较快、跨地域通用、支持存量卡、免圈存等特点,能够彻底避免在交易过程中发生的异常情况下而导致失败的闪卡问题,且乘客只需持具有“UnionPay”标识的金融IC卡或绑定了银联卡的手机PAY便可挥卡快速过闸。根据金融IC卡对处理速率、稳定性、可靠性等高标准要求,选用符合性能要求的读写器硬件,并采用Linux作为应用层软件的系统支撑。本文重点研究了金融IC卡ODA方案在读写器应用层软件的设计与实现,包括与车站级设备的通讯功能和进站、出站、单程票发售、票卡更新等接口功能,参数的下载、加载和分析功能,以及在轨道交通行业内的Ultralight票卡、CPU票卡、ODA卡的票卡处理流程、票卡恢复处理流程和业务逻辑分析处理。并根据大数算法和蒙哥马利幂模运算实现了高效率的RSA算法。本文设计的读写器系统,通过了功能测试和压力测试,读写器系统实现了相关的功能要求,并且其对金融IC卡的交易处理速度也符合性能要求。

孙永林[3](2017)在《基于OMAP-L138的多协议专用读写器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技术的发展,在IC卡普及的同时,IC卡的安全性受到广泛的关注,IC卡安全性分析已经成为研究热点之一。其中,边信道攻击方法是IC卡安全性分析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本课题旨在设计一款可以用于IC卡边信息采集的多协议专用读写器,包括基于ISO7816协议的接触式智能卡读写器和基于ISO14443协议的非接触式智能卡读写器,并完成功耗信息、电磁波辐射信息的采集和处理。本文首先阐述了研究工作的背景和意义,接着对安全检测读写器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然后介绍了读写器系统相关理论,主要包括ISO7816协议、ISO14443协议和射频识别原理以及边信息采集技术。接下来完成了基于OMAP-L138的专用读写器系统电路设计,该部分首先给出了读写器系统方案设计,然后分别完成OMAP-L138系统电路设计、多协议读写器电路设计和功耗测量系统设计,其中,多协议读写器电路设计包括接触式读写器电路设计、非接触读写器电路设计以及射频天线设计。在进行功耗测量系统设计时,首先完成了接触式智能卡功耗信息测量电路设计,接着对非接触式智能卡功耗信息模型进行分析,然后对功耗信息采集前端模拟滤波器进行电路设计并给出仿真结果。读写器系统电路设计完成之后,对OMAP-L138系统进行了硬件测试,测试结果表明OMAP-L138系统可以正常工作。然后对基于OMAP-L138的读写器系统进行软件设计,该部分首先给出系统软件总体设计,接着分别完成了Linux内核移植、接触式读写器软件设计和非接触式读写器软件设计、通信接口程序设计等,最后给出了系统软件总体实现流程。论文最后对整个读写器系统进行测试,首先对接触式和非接触式读写器基本功能进行测试,并对读写器进行了部分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读写器系统可以完成对智能卡的通用操作。然后将读写器系统用于功耗信息采集平台中,进行了功耗信息采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本读写器满足边信息采集专用读写器的设计要求,可以用于IC卡边信息采集平台。

王海洋[4](2014)在《新型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设计及其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1969年开始提出射频识别技术概念开始至今,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射频识别系统在理论研究以及实际应用中均取得了显着成果。射频识别技术是一项先进的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技术,被称为21世纪十大重要技术之一。随着射频识别技术可靠性和可用性的不断提高,射频识别技术不仅已经成为提高物流与管理水平、提高公共安全管理水平的一项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和工具,也在生产制造、公共安全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射频识别的基本原理是通过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与非接触式IC卡之间的电磁耦合来实现数据的通信,从而对非接触式IC卡进行识别和数据处理。射频识别技术具有存储空间大、读卡距离远、使用寿命长、读卡速度快以及安全性高等优点。本文首先系统的对非接触式IC和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阐述了其工作原理和与射频相关的基础知识,从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组成的引入到对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的原理分析,再到对市场上种类繁多的读卡器进行分析和比较,为后续设计一款模块化、小型化、低成本嵌入式通用性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打下深厚的理论基础。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对通用性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硬件的各个模块电路比如射频模块、控制器模块、天线、通信接口等分别进行了设计。在对该通用性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的元器件进行选择时不仅考虑到低成本而且要满足对性能的要求。在对该通用性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的结构设计时则采用了模块化和小型化,使其模块结构不但小型适合嵌入而且合理优化了硬件的布局。在对该通用性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通信接口设计时考虑其通用性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串口通信和USB通信合并的方法,并最终得到实践和应用。从安全应用的角度,对通用性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对读卡器程序安全加密保护的方法,该方法采用了三重验证机制。采用读卡器应用程序与微处理器芯片唯一标识号绑定在一起的方式,不仅有效的阻止了程序非法下载和非法升级,而且保障了读卡器应用程序的安全性。最后针对该通用性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性能以及功能的检测,在PC机中采用VC++设计了一个可视界面,通过约定的通信协议指令来验证读卡器的性能的完善性和实用性。

鲁青[5](2014)在《非接触CPU可视卡读写器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可视卡是IC卡(Integrated Circuit)领域的新兴技术。它是在ISO7816标准的磁卡或智能卡上覆一层可以反复打印的可视复写材料,在每次顾客持卡结帐时能在卡面上打印出消费记录和促销信息。便于持卡人及商家查看消费记录。由于具有操作快捷、使用方便、安全性高、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在身份识别,自动收费,电子钱包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目前常见的可视卡存在以下问题:(1)热敏材料的可视卡可擦写次数有限制;(2)普通会员卡卡面信息只能打印一次,不能根据会员消费情况动态更新;(3)可视装置刷新频繁,需要连续供电,功耗相对较高;(4)卡片需要接触才能完成通讯;而非接触CPU可视卡读写器是非接触CPU卡应用系统中的关键设备,亦存在如下问题:(1)热敏可视卡的使用需要与之配套的读写卡设备,读写器的通用性较差;(2)传统的基于8位、16位或32位单片机设计的射频读写器系统,由于无嵌入式操作系统支撑,已无法满足在多接口、多协议、高性能等方面的要求。针对上述可视卡的应用及非接触CPU卡读写器系统设计中的功能局限性等实际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非接触CPU电子纸可视卡读写器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方案。首先,阐述了系统的总体架构和工作原理,详细论证了非接触CPU可视卡读写器系统的选取方案,以ARM公司的STM32F107VCT6微控制器和同方微电子的THM3060射频芯片进行读写器硬件设计,并在此读写器硬件平台上移植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FreeRTOS,在FreeRTOS上进行读写器软件设计,实现PC机与读写器的USB通信,读写器接收并解析命令,完成对非接触CPU卡的读写操作等功能。同时,以非接触CPU电子纸可视卡为研究对象,对电子纸可视卡的片内操作系统COS (chip operating system)工作原理及通讯抽象层架构的设计方案进行了描述。针对非接触CPU可视卡读写器、非接触CPU电子纸可视卡以及PC机端的非接触CPU卡等的管理软件,完成了一个可视电子钱包的应用设计,实现对非接触CPU可视卡的发卡、充值、扣值等功能。最后对非接触CPU可视卡读写器系统的性能进行测试,搭建测试平台,测试结果表明,该非接触CPU可视卡读写器系统稳定可靠,具有安全性高、方便快捷、易于使用等优点,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郑鸿飞[6](2013)在《个人化系统IC读写器驱动设计及应用》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人们对方便快捷的生活的不断追求,智能卡的应用范围也在迅速扩展。像高校的一卡通、银行卡、手机SIM卡、医保卡、水电卡等等都属于智能卡的范畴,尤其是接触式智能卡。而生产智能卡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向卡片中写入数据,而影响制卡速度主要因素在于读写器写入芯片数据的速度。这就对读写器的写卡速度和性能提出了很大要求。鉴于单机发卡的效率低,耗费人工多,这种读写器主要用于安装在快速的个人化系统中来进行发卡。针对当前存在于智能卡读写器的问题,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ISO/IEC7816标准的高速工业接触式读写器,并给出了此读写器的驱动设计。文中首先给出了读写器设计规范中关于电信号和协议的主要内容,并简要概括了总体的设计方案。然后介绍了读写器的设计过程,选用了支持智能卡接口、基于ARM内核的STM32F103微处理器,通过智能卡接口芯片ST8024CDR实现与卡片的数据交换。主要包括硬件电路组成和微处理器软件模块。随后讲述了此读写器驱动的设计,它提供了完善的接口供开发人员开发使用。并对此读写器进行了相关的测试和比较。文中最后介绍了个人化系统,它是伴随着智能卡的庞大需求而出现的使用一台设备同时驱动多个读写器同时多线程写卡的制卡设备。将设计的读写器应用于此个人化系统中,用户只需使用提供的个人化系统软件接口和读写器驱动,即可实现工业化的高速稳定的制卡。此接触式读写器的设计及其在个人化系统中的应用针对速度慢和稳定性差的缺点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硬件上,读写器的操作方便简单,即插即用。软件上,对上层应用屏蔽了通信细节,简化了上层应用的开发。高速读写器结合个人化系统的应用最大写卡速度可达8000张/小时。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制卡商的生产效率和节约了成本。

张贝[7](2013)在《基于CCID的多功能智能卡读写器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智能卡在金融、交通、教育、企业等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涉及的智能卡种类也日益繁多。传统的智能卡读写器功能单一,只能读写特定类型的卡片。如何在一个读写器上支持多种类型的智能卡,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课题。本文以多功能智能卡读写器为研究目标,研究了智能卡读写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包括ISO/IEC7816、ISO/IEC14443标准,USB CCID通信协议以及智能卡的COS系统,提出了多功能智能卡读写器的总体设计方案:采用USB CCID协议与上位机通信,以ARM Cortex-MO处理器为控制核心,支持读写接触式和非接触式的智能卡。多功能智能卡读写器的硬件设计部分以Nano120LD3AN处理器为控制核心,设计了以THM3060芯片为主的无线射频通信模块,无线射频天线模块,USBCCID通信模块,接触式智能卡Smart Card模块以及相关的时钟电路和复位电路。软件部分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主要由五个模块组成:系统初始化模块、USB CCID通信驱动模块、非接触式智能卡读写模块、接触式智能卡读写模块以及读写器与主机之间的命令协议模块。多个模块的有机组合,构成一个完整的智能卡读写控制系统,实现上位机与读写器之间的通信,以及对多种智能卡的支持。针对多功能读写器的设计目标,大量的测试结果表明:多功能智能卡读写器与PC主机端的通信速度快,在智能卡的读写过程中,数据正确,反应迅速。读写器可以做到即插即用,并且无需额外的的外接电源,达到了多功能读卡的设计目标。本设计实现的多功能智能卡读写器不仅成本低,且具有较好的可靠性,支持对多种类型卡片的读写。USB接口提高了传输效率和速率;采用CCID传输协议,使得上位机开发拥有统一标准,满足不同领域、不同场合的需求,具有很大的市场价值和前景。

顾德强[8](2011)在《电梯智能安防控制系统的研究》文中指出本课题研究的电梯智能安防控制系统是由电梯控制系统、IC卡读写器、安防控制器和数字式对讲系统组成。系统主要运用了单片机控制技术、串行通讯技术和音频处理技术。该系统可以防止无IC卡或者没有乘梯密码的人员乘用电梯。本文的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研究了电梯智能安防控制系统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提出了以电梯控制系统为基础,研发安防控制器和数字式对讲系统,结合IC卡技术设计完成了一个电梯智能安防控制系统。2.对系统进行功能需求分析并制定系统方案,然后设计了系统的硬件部分。其中包括完成了各个子系统的原理图设计和PCB设计,并搭建起以ARM处理器为核心处理单元的硬件样板。3.在软件设计方面,主要完成了各个功能模块的软件代码编写。从而实现了语音通讯、IC卡的读写和其它一些模块的功能,并且制定了各个子系统之间的通讯协议使其相互间实现信息的交换。4.完成以上工作以后,对整个系统进行调试,主要包括系统功能的实现情况,如刷卡进门、语音对讲和刷卡呼梯等。经过实验,该系统基本能够实现预期目标。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严密安防的需求日益增大,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所以本课题具有一定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张鹏程,张红雨,邓一文[9](2011)在《基于SN8P2204的RFID高频阅读器设计》文中指出提出了一种基于USB接口的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的实现方法,重点讨论了符合ISO/IEC 14443A规范的软硬件设计。该读卡器CPU采用了集成USB接口功能的控制芯片SN8P2204,射频芯片使用了Philips公司的兼容ISO/IEC 14443A规范的读卡器专用集成芯片MF RC500,实现了低成本的具有USB接口的非接触式IC读卡器,所设计的IC读卡器完全兼容USB1.1规范。

陈赵炅,郭高华,朱兆丰[10](2011)在《RFID在医疗自助设备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由于非接触式射频卡具有保密性、使用简单等特点,使得该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前景十分广阔。二代身份证,医保卡,一卡通等RFID信息卡的扩展应用给人们在医院的看病带来很大的方便与实惠,"刷卡"挂号、取片、取报告和取各种化验结果已成为在医院看病的患者治疗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特别在医疗高峰时段利用RFID技术快速进行患者身份识别功能,为患者提供更合理的自助服务的医疗环境。

二、基于USB接口的IC卡读写器的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USB接口的IC卡读写器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指纹识别的文印管理系统身份认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文印管理系统简介
    1.3 身份认证技术概述
        1.3.1 身份认证技术的现状
        1.3.2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
    1.4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东芝ID Gate文印输出管理系统
    2.1 东芝ID Gate解决方案介绍
    2.2 身份认证信息获取
        2.2.1 卡片的分类
        2.2.2 MIFARE IC卡
        2.2.3 读卡器介绍
    2.3 身份验证方式
第三章 指纹识别技术
    3.1 指纹识别简介
        3.1.1 优越性概述
        3.1.2 发展和现状
    3.2 指纹识别的理论基础
    3.3 指纹识别技术
        3.3.1 指纹图像输入
        3.3.2 指纹图像预处理
        3.3.3 特征提取
        3.3.4 指纹识别
    3.4 指纹识别系统的性能指标
第四章 指纹识别系统的设计
    4.1 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4.2 相关器件介绍
        4.2.1 AT89S52 的结构与特点
        4.2.2 指纹识别模块FPM10A
        4.2.3 LCD1602 液晶显示模块
    4.3 硬件电路设计
        4.3.1 最小系统电路
        4.3.2 功能按键电路
        4.3.3 液晶显示驱动电路
        4.3.4 USB接口电路
    4.4 主要操作的编程
        4.4.1 录入新指纹
        4.4.2 搜索指纹
        4.4.3 删除指纹
第五章 指纹识别在东芝文印管理中的应用
    5.1 输出设备的设置
    5.2 用户验证的配置
        5.2.1 MFP本地验证
        5.2.2 Windows域验证
    5.3 测试结果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基于金融IC卡的AFC读写器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金融IC卡ODA方案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金融IC卡ODA方案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和协议
    2.1 金融IC卡ODA方案介绍
        2.1.1 标准动态数据认证
        2.1.2 关于联机ODA功能的规范调整
        2.1.3 联机ODA功能异常情况处理
    2.2 RSA加密算法介绍及实现
        2.2.1 RSA算法介绍
        2.2.2 RSA验签算法的实现
    2.3 BER-TLV数据结构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读写器硬件设计
    3.1 AFC系统简介
    3.2 读写器构成
    3.3 处理器选型分析
    3.4 存储器
    3.5 通讯接口
    3.6 射频模块
    3.7 安全认证模块SAM接口
    3.8 电源模块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读写器软件系统设计与实现
    4.1 启动引导程序
    4.2 Linuxkernel
    4.3 开发环境及交叉编译环境搭建
    4.4 读写器应用层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4.1 通讯模块
        4.4.2 参数处理模块
        4.4.3 票卡处理模块
        4.4.4 SAM卡处理模块
        4.4.5 硬件调用驱动接口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读写器的测试与验证
    5.1 测试环境搭建
    5.2 功能测试
    5.3 性能测试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3)基于OMAP-L138的多协议专用读写器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不足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读写器系统相关理论
    2.1 ISO7816协议
        2.1.1 IC卡电气特性
        2.1.2 智能卡的卡片操作
        2.1.3 字符物理传输
        2.1.4 复位应答
        2.1.5 智能卡的指令交换
    2.2 ISO14443协议
    2.3 射频识别系统工作原理
    2.4 边信息采集平台介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OMAP-L138的专用读写器系统电路设计
    3.1 读写器系统方案设计
        3.1.1 读写器功能需求分析
        3.1.2 系统设计思想
        3.1.3 核心芯片选型
        3.1.4 读写器系统硬件架构
    3.2 OMAP-L138系统电路设计
        3.2.1 OMAP-L138数字处理芯片介绍
        3.2.2 OMAP-L138电源管理电路设计
        3.2.3 系统时钟电路设计
        3.2.4 DDR2电路设计
        3.2.5 NANDFLASH电路设计
        3.2.6 串口电路设计
        3.2.7 以太网网络接口电路设计
    3.3 接触式和非接触式读写器电路设计
        3.3.1 TDA8007B外围电路设计
        3.3.2 RC632芯片外围电路设计
        3.3.3 射频天线设计
    3.4 功耗测量电路设计与模拟滤波器设计仿真
        3.4.1 功耗测量电路设计
        3.4.2 非接触式智能卡功耗信息模型分析
        3.4.3 滤波器电路设计仿真
    3.5 PCB板绘制
    3.6 OMAP-L138系统硬件测试
        3.6.1 系统电源和时钟测试
        3.6.2 JTAG接口测试
        3.6.3 DDR2测试
        3.6.4 NANDFLASH测试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OMAP-L138的专用读写器系统软件设计
    4.1 读写器系统软件总体设计
    4.2 OMAP-L138软件平台搭建
        4.2.1 平台搭建准备
        4.2.2 串口烧写工具的制作
        4.2.3 u-boot的移植
        4.2.4 Linux内核的裁剪与移植
        4.2.5 根文件系统的制作
    4.3 接触式读写器程序设计
        4.3.1 接口通信程序设计
        4.3.2 协议程序设计
        4.3.3 驱动应用层接口实现
        4.3.4 TDA8007B应用实现
    4.4 非接触式读写器程序设计
        4.4.1 SPI总线接口驱动程序设计
        4.4.2 ISO14443协议防碰撞算法实现
        4.4.3 RC632读写器操作流程
    4.5 通信接口程序设计
        4.5.1 串口读写程序设计
        4.5.2 网口读写程序设计
    4.6 读写器通信协议与总体实现流程
        4.6.1 下行数据帧格式
        4.6.2 上行数据帧格式
        4.6.3 读写器系统总体实现过程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专用读写器系统总体测试
    5.1 读写器模块功能测试
        5.1.1 ISO7816协议IC卡测试
        5.1.2 ISO14443A协议IC卡测试
        5.1.3 ISO14443B协议IC卡测试
        5.1.4 串口与rc632联合测试
        5.1.5 Qt上位机与读写器网口通信
    5.2 读写器系统部分性能测试
    5.3 读写器系统功耗信息采集测试
        5.3.1 功耗信息采集平台搭建
        5.3.2 功耗信息采集及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4)新型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设计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CONTENTS
第一章 绪论
    1.1 非接触式IC卡的介绍
        1.1.1 非接触式IC卡的发展
        1.1.2 非接触式IC卡的基本原理
        1.1.3 非接触式IC卡的主要特点
        1.1.4 非接触式IC卡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1.2 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的介绍
        1.2.1 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的基本功能
        1.2.2 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的基本原理
        1.2.3 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的国内外现状
    1.3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1.4 论文的章节安排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2.1 系统硬件设计思路
        2.1.1 系统硬件设计思路概述
        2.1.2 处理器的选择
        2.1.3 RFID读卡芯片的选择
        2.1.4 其他外围电路
    2.2 射频模块的设计
    2.3 控制模块设计
        2.3.1 电源电路
        2.3.2 系统时钟电路
        2.3.3 Flash存储器接口电路
        2.3.4 通信接口电路
    2.4 射频天线设计
        2.4.1 射频天线原理
        2.4.2 射频天线参数
        2.4.3 射频天线种类
        2.4.4 射频天线设计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程序设计
    3.1 引导程序的设计
        3.1.1 U-Boot简介
        3.1.2 启动流程分析
        3.1.3 引导程序流程
    3.2 程序安全认证方法的设计
    3.3 程序远程升级方法的设计
        3.3.1 IAP的介绍
        3.3.2 远程升级实现的过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集成与验证
    4.1 本系统设计读卡器实现的关键技术
    4.2 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系统集成
    4.3 系统验证
        4.3.1 验证主界面
        4.3.2 操作指令
    4.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5)非接触CPU可视卡读写器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CONTENTS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系统总体设计
    2.1 功能需求分析
    2.2 方案论证
        2.2.1. 读写器方案
        2.2.2. 可视卡方案
        2.2.3. 读写器与卡片通信协议方案
    2.3 系统总体架构
    2.4 系统工作原理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硬件设计
    3.1 读写器硬件设计
        3.1.1 MCU最小系统设计
        3.1.2 THM3060射频模块设计
        3.1.3 MCU与THM3060通信接口设计
        3.1.4 USB通信模块设计
        3.1.5 外围电路设计
        3.1.6 LCD显示模块设计
    3.2 非接触电子纸CPU可视卡
        3.2.1 同方THD86F09AC芯片
        3.2.2 CPU可视卡电子纸模块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软件设计
    4.1 读写器软件设计
        4.1.1 FreeRTOS移植
        4.1.2 读写器通信协议设计
        4.1.3 读写器主程序设计
        4.1.4 USB应用层子程序设计
    4.2 COS通讯抽象层设计
        4.2.1 COS工作原理
        4.2.2 通讯抽象层设计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非接触CPU可视卡读写器系统的应用
    5.1 应用平台设计
        5.1.1 USB驱动及动态链接库设计
        5.1.2 IC卡软件管理系统设计
        5.1.3 可视电子钱包设计
    5.2 应用平台测试
        5.2.1 测试系统搭建
        5.2.2 功能测试
    5.3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6)个人化系统IC读写器驱动设计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3.1 读写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个人化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工作安排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读写器与智能卡通信的电信号及传输协议
    2.1 简介
    2.2 IC 卡片引脚分布和功能
    2.3 电信号
        2.3.1 智能卡激活和复位
        2.3.2 释放
        2.3.3 数据传输和回复复位信号
    2.4 传输协议
        2.4.1 T0 协议
        2.4.2 应用层协议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总体设计方案
    3.1 个人化系统 IC 读写器驱动总体设计方案
        3.1.1 总体框架
        3.1.2 总体功能
    3.2 STM32F103 微控制器
        3.2.1 中央处理器核心
        3.2.2 嵌套向量中断控制器(NVIC)
        3.2.3 系统时钟(SYSTICK)
        3.2.4 存储器保护单元
        3.2.5 总线矩阵
        3.2.6 DMA 控制实现读写器速度性能优化
    3.3 ST8024CDR 智能卡接口模块
    3.4 应用驱动模块架构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 ARM 内核 STM32F103 芯片的读写器设计和实现
    4.1 读写器的硬件电路设计
        4.1.1 STM32F103VB 电源模块的实现
        4.1.2 STM32F103 的智能卡模式
        4.1.3 ST8024CDR 电路
        4.1.4 主通信 USART 串行接口
        4.1.5 USB 接口电路
        4.1.6 I2C 扩展 EEPROM
    4.2 软件模块设计与实现
        4.2.1 读写器的指令结构设计
        4.2.2 微处理器主程序模块
        4.2.3 读写器与卡片信息交互的中断管理
        4.2.4 利用 DMA 实现并行通信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IC 读写器驱动实现和应用
    5.1 上位机与读写器之间的应用层数据通讯协议
        5.1.1 协议说明
        5.1.2 通讯的命令格式
        5.1.3 特殊机号命令、公用命令及用户命令
    5.2 IC 读写器驱动 SmartCom 接口开发和实现
        5.2.1 设计环境和方案
        5.2.2 驱动库文件的组成
    5.3 读写器的驱动测试
        5.3.1 驱动读写器测试
        5.3.2 单读写器写卡时间测试与比较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个人化系统
    6.1 个人化系统简介
    6.2 个人化设备的运行模式
        6.2.1 通讯协议指令格式
        6.2.2 个人化设备运行流程
    6.3 个人化系统软件
        6.3.1 个人化软件的 UI 设计
        6.3.2 个人化系统运行流程
    6.4 读写器在个人化系统中的应用
    6.5 本章小结
工作总结与展望
    工作总结
    进一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附件

(7)基于CCID的多功能智能卡读写器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
        1.2.1 智能卡的发展历史
        1.2.2 智能卡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1.3 选题意义和本设计的优势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系统实现的关键协议标准
    2.1 ISO/IEC7816标准
        2.1.1 相关物理特性
        2.1.2 八个触点的尺寸和其位置
        2.1.3 电气相关信号和传输的协议
        2.1.4 组织结构、安全机制和交互的相关命令
    2.2 ISO/IEC14443标准
        2.2.1 相关物理特性
        2.2.2 频谱功率和信号接口
        2.2.3 初始化和防冲突
        2.2.4 数据传输协议
    2.3 USB CCID通信协议
        2.3.1 CCID标准功能特征
        2.3.2 CCID标准USB描述符
        2.3.3 CCID消息
    2.4 CPU卡COS系统
        2.4.1 CPU卡COS系统简介
        2.4.2 经典COS系统举例
第3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3.1 基于CCID协议的多功能读写器系统的功能与设计
    3.2 基于CCID协议的多功能读写器系统的方案选择
        3.2.1 主控制芯片的选择
        3.2.2 射频芯片的选择
        3.2.3 上位机通信接口协议的选择
    3.3 多功能读写器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
        3.3.1 系统硬件设计
        3.3.2 系统软件设计
第4章 系统硬件设计
    4.1 系统的功能需求及硬件总体架构设计
        4.1.1 多功能读写器的功能需求
        4.1.2 多功能读写器的硬件总体架构
    4.2 微处理器Nano120LD3AN系统模块
        4.2.1 Nano120的结构及其主要性能指标
        4.2.2 时钟电路
        4.2.3 复位电路
    4.3 无线射频模块
        4.3.1 Nano120LD3AN与无线射频芯片接口设计
        4.3.2 THM3060时钟电路
        4.3.3 THM3060复位电路
        4.3.4 THM3060发送电路
        4.3.5 THM3060接收电路
    4.4 射频天线部分的设计
    4.5 智能卡Smart Card模块
第5章 系统软件设计
    5.1 系统整体软件架构设计
    5.2 设备模块化的程序设计
    5.3 通信协议的制定
    5.4 USB CCID驱动模块软件设计
        5.4.1 USB协议标准
        5.4.2 USB设备状态图
        5.4.3 USB CCID驱动模块
    5.5 非接触式卡读写模块软件设计
        5.5.1 SPI接口模块程序设计
        5.5.2 THM3060射频模块程序设计
        5.5.3 Mifare One卡读写程序设计
        5.5.4 CPU卡读写程序设计
    5.6 接触式CPU卡读写模块软件设计
        5.6.1 接触式CPU卡上电复位流程
        5.6.2 接触式CPU卡通信设计
        5.6.3 接触式CPU卡下电释放触点流程
    5.7 主机端应用程序设计
第6章 系统测试
    6.1 无卡测试
        6.1.1 无卡测试原理
        6.1.2 无卡测试结果
    6.2 有卡测试
        6.2.1 接触式智能卡测试
        6.2.2 非接触式智能卡测试
    6.3 测试结果与分析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电梯智能安防控制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1.2.1 国内发展现状
        1.2.2 国外发展现状
    1.3 本文研究的设计思路和系统目标
        1.3.1 本文研究的设计思路
        1.3.2 系统目标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任务和关键问题
        1.4.1 本文研究的主要任务
        1.4.2 本文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5 本文的章节安排
第2章 系统的方案制定和硬件设计
    2.1 系统的方案制定
        2.1.1 语音芯片和ARM处理器的选型
        2.1.2 电梯控制系统和安防控制器的连接方式
        2.1.3 对讲主机和对讲分机的连接方式
        2.1.4 安防控制器的结构框图
        2.1.5 数字式对讲系统的结构框图
        2.1.6 电梯智能安防控制系统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2.2 安防控制器的硬件设计
        2.2.1 安防控制器的原理图设计
        2.2.2 安防控制器的PCB设计
        2.2.3 安防控制器的样板图
    2.3 对讲主机的硬件设计
        2.3.1 对讲主机的原理图设计
        2.3.2 对讲主机的PCB设计
        2.3.3 对讲主机的样板图
    2.4 对讲分机的硬件设计
        2.4.1 对讲分机的原理图设计
        2.4.2 对讲分机的PCB设计
        2.4.3 对讲分机的样板图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系统的软件设计
    3.1 系统编译环境介绍
    3.2 电梯智能安防控制系统的通讯协议
        3.2.1 WSR-M1读写器通讯协议的介绍
        3.2.2 对讲通讯协议的制定与说明
        3.2.3 安防控制器与数字式对讲系统通讯协议的制定与说明
        3.2.4 安防控制器与电梯系统通讯协议的制定与说明
    3.3 电梯智能安防控制系统的程序框图与说明
        3.3.1 对讲分机的程序框图与说明
        3.3.2 对讲主机的程序框图与说明
        3.3.3 安防控制器的程序框图与说明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非接触式IC卡读写的设计
    4.1 非接触式IC卡的简介
        4.1.1 非接触IC卡的特点
        4.1.2 非接触IC卡的物理结构
        4.1.3 非接触式IC卡的系统结构
    4.2 MIFARE系列非接触式IC卡
        4.2.1 MIFARE 1系统的结构和工作过程
        4.2.2 操作指令与交易流程
    4.3 该系统IC卡信息的储存定义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数字语音编解码的设计
    5.1 语音信号的数字化
        5.1.1 采样和量化
        5.1.2 预处理和时域波形
    5.2 语音压缩标准G.711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系统的实验过程及分析
    6.1 电梯智能安防控制系统的实验平台
    6.2 对讲语音的实验分析
        6.2.1 A-LAW算法和μ-LAW算法在系统中的应用
        6.2.2 不同的采样频率对语音质量的影响
        6.2.3 现场总线传输后的语音质量分析
    6.3 电梯智能安防控制系统的功能实现
        6.3.1 刷卡进门
        6.3.2 刷卡乘梯
        6.3.3 客人来访
    6.4 实验总结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1.1 目前已完成的工作
        7.1.2 下一步的主要工作
    7.2 对电梯智能安防控制系统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基于SN8P2204的RFID高频阅读器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硬件设计
    1.1 系统总体设计
    1.2 主芯片连接方式
    1.3 天线设计
2 系统软件设计
3 改进的防冲突算法
4 结论

(10)RFID在医疗自助设备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RFID技术在医疗自助服务中的应用已经成为必然
2 RFID技术在医疗自助服务中应用层次结构的设计
    2.1 应用层次结构 (图1)
    2.2 工作原理方框图 (图2)
    2.3 技术特征
        2.3.1 主要性能
        2.3.2 基本技术指标、参数
        2.3.3 操作环境:温度0℃~+45℃, 温度≤85%RH;
        2.3.4 读写器基本应用编程接口说明
3 RFID技术在医疗自助服务中的典型应用
    1) 系统硬件结构组成
    2) 系统软件集成

四、基于USB接口的IC卡读写器的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指纹识别的文印管理系统身份认证研究[D]. 韩卫明. 广东工业大学, 2019(02)
  • [2]基于金融IC卡的AFC读写器系统的研究[D]. 邹志财.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5)
  • [3]基于OMAP-L138的多协议专用读写器的设计与实现[D]. 孙永林. 电子科技大学, 2017(02)
  • [4]新型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设计及其应用[D]. 王海洋. 广东工业大学, 2014(10)
  • [5]非接触CPU可视卡读写器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 鲁青. 广东工业大学, 2014(10)
  • [6]个人化系统IC读写器驱动设计及应用[D]. 郑鸿飞. 华南理工大学, 2013(S2)
  • [7]基于CCID的多功能智能卡读写器的设计与实现[D]. 张贝. 武汉理工大学, 2013(S2)
  • [8]电梯智能安防控制系统的研究[D]. 顾德强. 浙江工业大学, 2011(04)
  • [9]基于SN8P2204的RFID高频阅读器设计[J]. 张鹏程,张红雨,邓一文. 电子设计工程, 2011(16)
  • [10]RFID在医疗自助设备中的应用[J]. 陈赵炅,郭高华,朱兆丰. 医疗装备, 2011(05)

标签:;  ;  ;  ;  ;  

基于USB接口的IC读卡器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