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活性剂在纳米颗粒形状控制和自组装中的应用新进展

表面活性剂在纳米颗粒形状控制和自组装中的应用新进展

一、表面活性剂在纳米粒子形状控制及自组装中应用新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集博腾[1](2021)在《不同形貌硒化铜微纳米晶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发展可再生和高效的能源转换材料对于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来说至关重要。具有多面体形貌电极的电池是理想的电源设备之一,其高比表面积、高材料负载量以及独特晶体结构可以有效地提升电池的能量与功率密度。目前,对于硒化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零维量子点、一维的纳米棒、纳米管,二维的纳米片、纳米薄膜。多面体形貌硒化铜晶体的合成却少见报道,如何稳定且高效的合成多面体形貌硒化铜晶体,仍需进行科学研究的不断探索。此外,对于晶体结构电池的研究,大多集中于电极结构的实验设计以及材料的优化合成等方面,而对于能够有助于全面和深入的理解电池的动力学特性与电极结构演变的理论模拟和分析却有所忽视。本文首先通过总结纳米晶生长的一般规律,设计合成多面体形貌CuSe2微纳米晶,采用微波辅助多元醇介种生长法,通过改变吸附剂用量、还原剂用量,反应物配比、溶剂用量、反应温度等反应条件,首次合成立方体、八面体、菱形十二面体、五角十二面体、十四面体、二十面体形貌的单晶、多晶、孪晶结构的多面体CuSe2微纳米晶,并使用XRD、SEM和TEM对产物的晶型和形貌进行表征。其次通过观察不同形貌的多面体形貌CuSe2微纳米晶的生长过程,阐明了不同形貌的多面体CuSe2微纳米晶、衍生物、接枝结构以及孪晶结构的生长、形貌转变机理。然后研究了不同形貌多面体CuSe微纳米晶的电化学性能,通过循环伏安、交流阻抗、恒电流充放电实验,测定了其电极反应过程动力学,讨论了其电极反应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在CuSe2微纳米晶的合成和形貌调控实验中,硒单质还原与PVP封盖效应在晶界面的竞争对CuSe2微纳米晶的形成和形貌调控起着至关重要作用;CTAB则通过对卤化物反离子的特定吸附,降低了结合面的表面能,形成了受控的形貌。表面活性剂对硒化铜晶面的表面能也有着显着的影响。表面活性剂会选择性改变CuSe2晶面的表面能量,通过调控晶体表面能和生长动力学,使其生长为不同形貌的CuSe2晶体。(2)不同形貌的微纳米晶其形貌演变的生长动力学不同,包括形貌转变以及纳米晶的自组装效应。在形貌转变中,PVP的封盖效应和硒单质的还原在晶体生长中作用较大,PVP可以选择性地稳定CuSe2的{111}面,并在{111}面上封盖占优势时形成八面体纳米晶,引入CTAB,PVP、CTA+烃链和Br-离子的协同效应可使八面体向立方体CuSe2微纳米晶转变。而当硒单质还原在{111}面上占优势时可使八面体向菱形十二面体纳米晶转变。当八面体由于晶格失配以及结构畸变引起内部弹性形变时,可使其向表面含有孪晶界缺陷的二十面体转变,同时二十面体表面缺陷也有利于硒原子的吸附及向五角十二面体的转变。在自组装效应中,六边形CuSe纳米晶体自组装垂直于面层,可能导致形成多层结构的强烈倾向。三角CuSe纳米板的组合中,偶极矩沿纳米晶体的侧面分布,强的范德华相互力作用依赖于两种物质的距离,二者的相互作用可形成具有一定空间构型的八面体CuSe微纳米晶。在这些形貌转变的过程中,由于各向异性以及扩展速率的影响还形成一些衍生结构的CuSe2微纳米晶。(3)形貌对电极反应过程动力学有着显着的影响。通过循环伏安测试,说明了CuSe2微纳米晶的电极反应过程动力学是表面吸附控制的,不同形貌的CuSe2电极的氧化峰电流随着CuSe2微纳米晶几何面的增加逐渐增大。通过不同电压和不同电解液浓度的EIS图谱,说明高频区的半圆主要反映的是CuSe2晶体颗粒之间、CuSe2/集流体之间的电子接触阻抗,以及CuSe2晶体表面的Li+的吸附和脱附阻抗。中频区的半圆则主要反映了Li+在电极表面的电荷交换阻抗和电解液在CuSe2表面分解形成的界面膜阻抗,且随着CuSe2晶体几何面增加,CuSe2晶体颗粒之间、CuSe2/集流体之间的电子接触阻抗降低。此外CuSe2电极的充放电平台电位差随着晶体几何面的增加逐渐降低,且充放电平台电位差越小,电极反应的可逆性越强,CuSe2电极性能越好。本文建立的不同形貌CuSe2微纳米晶的形貌转变模型和其形貌转变机理,可以解释和预测不同结晶面的多面体纳米晶合成。通过测定不同形貌CuSe2微纳米晶电极反应过程动力学,讨论了其电极反应机理。硒化铜纳米晶的表面和结构调控及其电化学性质的研究,对于合成不同形貌的单晶、多晶、孪晶结构的过渡金属硫属化合物以及在电催化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参考。

张兆萱[2](2021)在《金纳米颗粒超晶格的可控制备》文中研究指明超晶格是由纳米颗粒组装而成的二维、三维长程周期性有序结构。不同于单颗粒,超晶格体系具有特异于其周期性有序结构的新型光、电、磁特性,从而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表面等离激元器件、磁光手性等领域展现出了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调控纳米颗粒的弱化学相互作用,从而实现具有不同结构参数的超晶格的可控组装,是低维纳米材料、自组装化学等领域中的热门方向。目前,基于“自上而下”的纳米加工方法制备的纳米颗粒超晶格,受加工极限制约,很难得到3nm以下强烈耦合的纳米间隙。而“自下而上”的化学自组装方法,如静电组装法、不良溶剂扩散法等,能将原子级平滑晶面的单晶纳米颗粒组装为超晶格,但尚难以在大面积基底表面选择性调控各向异性纳米颗粒的组装模式。为解决上述问题,本论文以单分散的金纳米棒为模型体系,研究了组装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而在大面积基底表面制备了形貌、组装模式、尺寸可控的纳米颗粒超晶格,并初步探索了超晶格在高灵敏检测、光电器件等方向的应用潜力。本文的主要工作是:(1)利用空间限域效应与蒸发诱导自组装协同,对大面积金纳米颗粒超晶格的可控组装进行了探索,研究了沟槽结构参数与纳米颗粒浓度等参数对组装过程的影响,从而在二氧化硅、硅与ITO基底表面实现了金纳米棒的取向排列,且超晶格最大连续长度可达10μm。而后在2寸硅晶圆表面获得了排布均匀且具有单一取向的金纳米棒超晶格阵列。(2)对所组装的纳米颗粒超晶格的光、电特性进行研究,并初步探索了其在表面增强光谱与电学器件中的应用。本文先以超晶格为拉曼增强基底,对4-硝基苯硫醇与4-氨基苯硫酚的拉曼光谱进行测量,其最大增强因子为6.08 104。同时我们发现超晶格体系对共轭效应较为敏感,能够灵敏检测出富电子体系分子的拉曼信号,体现了其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与生化检测等领域的应用潜力。为探究组装所得纳米间隙对超晶格电学特性的影响,本文以金纳米棒二聚体制备了两端电学器件,其在0.5 V电压下电流可达4μA,其电流输运特性可由纳米间隙及其内部填充物质进行调控,并通过实验证明该过程中金属原子的迁移主导了电流的输运过程。该结果展现了自组装方法所得的超晶格在分子电子学与阻变存储器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岳璇[3](2021)在《聚合物及聚合物接枝纳米粒子的受限自组装》文中研究表明高分子在受限条件下会表现出与非受限条件下不同的自组装行为,为制备新型和高质量高分子组装体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是高分子科学和软物质科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本论文针对聚合物与聚合物修饰的功能性无机纳米粒子两种基元,研究了在受限条件下基元的自组装行为及有机/无机有序杂化材料的制备和内部结构调控,考察了聚合物共混、纳米粒子形状及尺寸、聚合物配体分子量等因素对多级组装体内部结构与排列的影响。具体内容及结果如下:1.PS-b-P4VP/PS-b-PNIPAM的协同多级组装及其二维受限条件下的协同组装行为:研究了两种嵌段共聚物共混体系聚苯乙烯-b-聚(4-乙烯基吡啶)/聚苯乙烯-b-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S9.8k-b-P4VP10k/PS 16k-b-PNIPAM9.5k)在稀溶液环境中的协同多级组装行为以及二维受限环境对协同多级组装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稀溶液非受限条件下,PS9.8k-b-P4VP10k/PS16k-b-PNIPAM9.5k协同组装可得到蚕蛹状多隔室胶束,该蚕蛹状多隔室结构是PS9.8k-b-P4VP10k/PS16k-b-PNIPAM9.5k一级组装制备的球形胶束通过进一步二级组装形成。而将混合溶液引入到氧化铝模板的二维纳米孔道中后,在纳米孔道壁的受限作用下可制备直径均一的超长多隔室胶束,此外,超长多隔室胶束的直径和周期可以通过改变氧化铝模板的孔径进行调节。2.利用乳液界面受限制备球状纳米粒子的多级有序组装体:研究了聚苯乙烯接枝的金纳米粒子(AuNPs@PS)组装基元受限在乳液界面处的自组装行为。该乳液界面是由内部正十六烷(HD)液态核与外部水相构筑成的,最终得到功能无机纳米粒子呈六角堆积的多级有序有机/无机复合胶囊,且可通过改变聚合物配体的长度调控相邻AuNPs之间的间距。通过调控内部HD液态核在乳液液滴内部的体积比,还可以得到二维片层超晶格结构。该制备方法具备一定通用性,使用铂纳米粒子也可获得聚合物/铂纳米粒子多级有序胶囊和片层超晶格组装体。此外,使用生物相容性的聚合物配体得到的聚合物/无机纳米粒子组装基元,通过界面多级组装可获得生物相容性胶囊结构,研究表明该胶囊结构有良好的光热转化效果与拉曼增强能力。3.各向异性金纳米棒组装体的制备及其内部取向调控:将聚合物修饰的各向异性金纳米棒受限于乳液界面,组装基元在乳液界面自发排列可获得各向异性纳米棒大规模有序取向的有机/无机多级胶囊结构。研究表明,三维受限空间的曲率以及相邻金纳米棒之间相互作用强弱对金纳米棒在三维曲面上的取向与排列具有重要影响,通过调控三维乳液尺寸与金纳米棒表面聚合物链段分子量,可实现各向异性组装基元在三维曲面上的有序取向与排列。4.各向异性金立方体及其与球状纳米粒子的多级有序组装体的制备:通过乳液界面受限组装制备金立方体(AuNCs)呈高度有序排列的三维多级胶囊结构,其中AuNCs在胶囊表面的排列方式和胶囊的尺寸有关,尺寸较小时,受挫效应使刚性纳米立方体主要以五边形或六边形排列。当胶囊尺寸增大后,曲率降低,受挫效应减弱,AuNCs呈面对面堆砌排列。当增加内部HD相的体积后,可以得到立方体面对面排列的二维超晶格薄膜。将立方体与各向同性的球状纳米粒子共混,可制备得到二元超晶格结构。该二元超晶格结构中两种基元的排列方式与球状纳米粒子和立方体纳米粒子之间的熵排斥效应有关,通过调控球状纳米粒子尺寸和接枝的聚合物长度,可调控两基元之间的熵相互作用,获得球状纳米粒子可控分布的二元超晶格有序薄膜。

林爽[4](2021)在《基于金银核壳纳米结构基底的食品污染物SERS定量检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技术的快速发展,SERS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都变得越来越广泛,尤其在食品检测领域。但是应用SERS方法实现污染物的定量检测仍然面临很大的挑战。针对这一问题,本论文基于种子生长法合成了两种金银核壳纳米结构,并且结合内标法构建了两种具有高灵敏度和可重复性的功能化SERS检测平台,实现了实际食品中残留污染物的快速定量分析。为了提高实验和理论研究的准确性,制备形貌规则的纳米晶体具有重要意义。结合种子生长法和以次氯酸钠(Na Cl O)为刻蚀剂的氧化刻蚀技术,在室温下合成了直径在24 nm~87 nm范围内连续可调且形貌规则的球形金银核壳纳米结构。合成过程中,刻蚀程度只与刻蚀剂Na Cl O的用量有关,因此仅通过改变刻蚀剂的用量就可以有效地控制银壳的厚度。使用界面自组装技术将金银核壳纳米球组装成紧密排列的二维单层薄膜。通过计算分析增强因子评估了金银核壳纳米球单层膜的SERS性能。结果表明,随着金银核壳纳米球直径的增加,分析增强因子明显增加。此外,通过FDTD方法对金银核壳纳米球周期性阵列的电磁场分布进行了理论仿真,理论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使用具有优秀SERS增强效果的金银核壳纳米球作为组装单元,在其内部修饰了具有拉曼活性的内标分子用于拉曼信号校准,将金银核壳纳米球组装在滤纸上,制备了可用于复杂食品基质中污染物定量检测的新型SERS基底。同时,提出了一种方便且灵活的构建纸质SERS传感器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借助滴管和掩模来转移和组装金银核壳纳米球单层膜,实现了纳米颗粒在滤纸上的精确图案化组装。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组装纳米球单层膜的滤纸进行裁剪和封装,构建了具有两种不同检测模式(横向流动和纵向流动)的SERS检测平台。这两种模式均可以将样品预处理与SERS检测集成在同一基底上。将其应用于复杂食品基质(橙汁饮料)中农药残留(福美双)的无预处理快速定量检测,由于内标信号的有效校正,样品浓度和拉曼强度拟合曲线的决定系数R2从0.96提高至0.99。针对具有优异性能的各向异性纳米结构,提出了一种制备具有可调宽度和长度的金银核壳纳米棒的简便方法,并研究了尺寸对其自组装单层膜SERS性能的影响。通过对具有五重孪晶结构的金纳米双锥进行再生长,获得了具有三个不同宽度的类双锥金纳米结构,宽度范围在25 nm~42 nm。以之作为种子,在其表面沿轴向生长银,最终得到了具有不同宽度和不同长度的金银核壳纳米棒,长度范围在73 nm~157 nm。结合FDTD方法模拟,系统地研究了合成的金银核壳纳米棒的形貌、光学性质和SERS性能。结果表明,宽度更宽和长度更长的金银核壳纳米棒具有最佳SERS增强效果,这为高效SERS基底的制备提供了实验和理论基础。基于具有优秀SERS性能的金银核壳纳米棒,结合毛细管和特殊设计的自制设备,构建了一种便携式和高度可重现的毛细管SERS检测平台,用于水产品表面残留杀菌剂的现场快速SERS检测。该SERS检测平台由内壁吸附了金银核壳纳米棒的毛细管以及检测支架构成,可实现复杂表面上样品的高效无损提取和检测,明显提升了SERS检测的便利性。此外,研究发现毛细管SERS基底的优异灵敏度,本质上可以归因于在有效的激光激发区域中毛细管圆柱形结构内具有更多的纳米颗粒和SERS热点。最后,使用该毛细管SERS检测平台实现了贝壳表面残留的杀菌剂(孔雀石绿和结晶紫)的原位提取和定量分析,经过内标信号的校准,样品浓度和拉曼强度拟合曲线的决定系数R2从0.96提高至0.99。

郝艳[5](2021)在《溶剂驱动下球形核酸探针及强偶联拉曼增强界面构建》文中研究说明DNA纳米技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发展迅速,为在纳米尺度精确操控物质的结构与性能提供了十分难得的机会。DNA可与具有优良光、电、磁等性质的纳米粒子键合形成DNA功能化纳米粒子模块,并以此作为基本构筑单元,利用DNA分子的碱基互补配对作用实现复杂纳米结构的程序化自组装构造。一般而言,利用DNA分子导向组装具有独特结构与性能的纳米超结构,必须考虑两个基本问题:(1)如何实现DNA在纳米材料表面快速、可靠和高效的接枝反应;(2)如何实现DNA功能化无机纳米模块之间强偶联物理/化学相互作用。一方面,合成DNA功能化纳米材料往往需要在高浓度盐溶液中进行,以屏蔽DNA与纳米粒子之间的静电斥力,但这会增加纳米粒子发生团聚的风险。为避免纳米粒子团聚,常采用逐步加盐的策略并延长每步加盐后的陈化等待时间。整个过程耗时数小时甚至数天,且需要十分小心以免一步不慎而前功尽弃,对后续实验十分不便。因此,在短时间内获得高DNA载量的纳米粒子具有相当大的挑战性。另一方面,源于纳米粒子间的静电斥力以及DNA等表面配体的空间位阻效应,DNA导向组装的纳米超结构很难呈现物理和化学强偶联作用,限制了其性能调控和功能开发。为解决这些问题,本论文借助“不良”溶剂调控DNA和纳米材料间相互作用,利用有机溶剂驱动无机纳米粒子的快速和高效DNA键合,以及DNA导向纳米组装结构的强等离激元偶合,为DNA纳米技术和纳米分析化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本博士论文重点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研究工作:1.基于丁醇萃取秒速制备超高DNA密度球形核酸探针。利用丁醇萃取诱发的瞬间脱水效应(INDEBT),形成高度浓缩且均匀混合的脱水核酸/金纳米粒子“固溶体”,在此条件下秒速合成具有超高DNA接枝密度的球形核酸(SNA)及相应纳米荧光探针,同时创下DNA修饰密度和速度的新记录。这一方法适合不同链长和序列的寡聚脱氧核苷酸分子和不同尺寸和形状的金纳米粒子,具有很好的普适性。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和荧光定量清楚揭示了金纳米粒子和纳米棒表面极高的DNA密度,是目前报道最高负载量的2-3倍。利用这一方法一步快速制备出可识别特定DNA序列的增强型纳米荧光探针(nanoflare),利用链置换反应实现目标DNA诱导的荧光信号快速恢复,动态范围优于冷冻法制备的荧光探针。得益于所制备SNA表面丰富的杂交位点,成功将其用于高密度核-卫星纳米组装体的构建。研究发现这种丁醇脱水过程还可有效促进DNA链端化学基团(巯基)的快速氧化偶联和还原切断,有望用于DNA导向的化学反应。这种具有超高DNA密度的球形核酸不仅可作为自组装和纳米生物分析的基本功能单元,还可为研究球形核酸独特的化学和生物学效应提供重要机会。2.利用DNA导向的溶剂驱动偶联构筑纳米二聚体拉曼增强热点。在DNA分子键连导向下,利用乙醇等低极性溶剂(与水相比)驱动金纳米粒子二聚体实现快速、高效且可逆的强偶联组装,获得小至纳米级(1.25 nm)的纳米粒子间隙,解决了DNA编码纳米组装体在溶液相难以发生强偶联作用的难题。等离激元共振光谱表明粒子间的偶联强度与连接纳米粒子的DNA链长以及乙醇浓度(一定阈值之上)无明显关系,结合一系列对照实验,揭示了金纳米粒子二聚体的直接表面偶联机制,该过程与有机溶剂中增强的双电层中和效应和减弱的水化排斥力密切相关。利用前期发展的银离子焊接(AIS)技术或二氧化硅包覆可将乙醇中的强偶联二聚体固定并转移至水相。利用溶剂驱动的等离激元偶合效应及偶合可逆性,可将强偶联纳米二聚体用作表面增强拉曼(SERS)基底,并通过偶联前结合目标分子使其更易进入纳米粒子的电场“热点”间隙,获得显着增强的拉曼散射信号,为发展溶液相稳定、重现的拉曼增强基底和拉曼传感探针提供了可行的思路。该研究还为理解银离子焊接过程的配体剥脱机理提供了可靠的证据。3.DNA连接纳米金二聚体用作pH/离子响应性等离激元纳米尺。合成了三种配体(硫辛酸、三(2-羧乙基)膦和巯基-聚乙二醇-羧酸)保护的金纳米粒子,保证其良好的胶体稳定性并实现其低密度DNA功能化。基于DNA分子碱基序列的导向作用实现不同配体保护的纳米粒子程序化自组装,借助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出金纳米粒子二聚体。所得二聚体不但可在乙醇溶剂中产生等离激元偶合效应,还可利用其表面羧基基团的质子化和去质子化,调控二聚体内纳米粒子间的库仑排斥力,利用pH切换动态可逆地诱导二聚体在水相中发生等离激元偶合和解偶合。进一步研究发现,金属阳离子亦可与羧酸根发生较强的离子亲和作用,并有效屏蔽纳米粒子表面因羧酸基团电离而产生的负电荷,实现二聚体的强偶联作用。所得等离激元偶合峰频率与离子半径呈现较好的相关性,即粒子间隙取决于纳米粒子表面配体及其反离子的去水合尺寸。相关研究结果为构建可灵敏响应亚纳米距离变化的等离激元偶合型纳米尺提供了新颖且可行的方案,为实现动态、智能纳米传感器件提供了机会。

王国印[6](2021)在《离子自组装法构筑萘二酰亚胺基超分子材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超分子自组装材料是分子通过不同层级的自组装所形成的多级结构体系。萘二酰亚胺衍生物(naphthalenediimides,NDIs)有着较大的共轭体系、较好的共平面性以及优异的光电性能,是超分子材料的重要构筑基元,得到的NDIs超分子功能材料在能源转换、光电器件以及生物技术等领域体现出了极大的应用价值。然而,如何确立该类材料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并对其进行精确有效地调控仍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文以阴离子萘二酰亚胺衍生物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构筑单元,通过离子自组装法简易构筑了一系列萘二酰亚胺超分子材料,通过分子结构微调以及改变外界环境等因素,对其微观形貌进行调控,并对其组装机理及光电性能进行了研究。1.将以甘氨酸修饰的萘二酰亚胺衍生物中和,得到阴离子萘二酰亚胺衍生物(anionic naphthalenediimide,ANDI),在水相中,与带相反电荷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进行离子自组装。通过改变构筑单元的浓度、阴阳离子比例、阴阳离子单元的种类、溶剂以及p H等,对组装体进行调控,得到了一系列具有不同微观形貌的NDIs超分子自组装材料。对组装材料的形成机制以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进一步研究。2.单元的亲疏水性对于组装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此,我们以ANDI与不同链长的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nTAB(n=8、10、12、14、16、18)复配,通过改变链长来研究超分子体系自组装行为的变化。随着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链长的变化,超分子材料呈现出片状、棒状以及螺旋状等不同的微观聚集结构。光致变色行为以及电化学阻抗研究表明,超分子材料的宏观性能与其微观结构是相关的。因而,我们可以通过调控超分子材料的微观结构,以得到特定光电性能的功能材料。本研究以离子自组装法,通过有机小分子简易构筑了萘二酰亚胺超分子材料,原料易合成且成本低、制备方法简便、构筑单元可设计性强,能够通过改变表面活性剂的链长与外界条件,对材料的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进行设计与调控。该研究为萘二酰亚胺功能超分子材料的制备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王嘉成[7](2021)在《天然三萜纳米药物传输体系的构建及其抗肿瘤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癌症的常规治疗方法,化疗通常会引起严重的毒副作用。虽然纳米载体的应用能够适当降低化疗药物副作用,但是大多数药物载体只是药物运输的赋形剂,长期使用会产生纳米毒性以及导致机体代谢紊乱。因此有效减缓化疗药物副作用、降低载体材料诱导的纳米毒性是目前纳米药物载体开发的重要挑战。五环三萜类天然产物是潜在的药物资源,由于其具有药理活性和自组装特性被广泛关注。本研究利用有自组装特性的三萜类化合物,构建了一系列自组装和共组装纳米药物传输体系。因为三萜类化合物自身具有药理活性、组织保护功效以及生物安全性,该体系表现出优良的协同抗肿瘤或/和减缓化疗药物副作用功效以及优秀的生物安全性。构建了具有协同抗肿瘤功效的熊果酸(UA)纳米载药传输体系。通过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了12种三萜自组装纳米粒子(NPs),其中UA具有适合载药和传输的球形形貌与粒径分布(<200 nm),其对紫杉醇(PTX)的装载量高达23%。通过光谱表征技术和衍生化实验分析UA与PTX相互作用结果表明,UA与PTX间存在氢键作用力和疏水相互作用,UA氢键结合位点的减少和疏水侧链的延长,会导致载药量降低。细胞和动物实验表明,该体系具有良好的肿瘤富集特性,对4T1和MCF-7细胞系的联合指数(CI)分别为0.594和0.789,表现出中等强度的协同抗肿瘤功效,对荷瘤小鼠肿瘤抑制率高达90%,抑制作用较PTX注射液治疗组提高约3倍,与传统药物载体相比,该体系具有独特的生物活性功能。建立了具有肝脏保护和协同抗肿瘤多生物活性功能的齐墩果酸(OA)纳米载药传输体系。通过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了齐墩果酸(OA)、甘草次酸(GA)和白桦脂醇(Bet)三种化合物的载药NPs。结果显示OA-PTX NPs具有适宜药物传输的粒径分布(粒径约250 nm,PDI<0.05)和球形形貌,并且OA对PTX的载药量可达17%。光谱分析表明,OA与PTX间存在氢键作用力和疏水相互作用。REMD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发现,空间位阻对载体与药物的相互作用有很大影响。OA结构中两个甲基位置与PTX结构形成空间位阻效应,使OA中的羟基和羧基更容易靠近PTX的酰胺部分形成较多的氢键;UA结构中两个甲基所在的位置与PTX中的苯环具有更强的疏水相互作用。细胞实验显示OAPTX NPs对4T1和MCF-7细胞系有弱协同抗肿瘤功效,CI值均为0.94。动物实验显示,与无活性载药颗粒相比,OA-PTX NPs的肿瘤抑制率提高近10%。此外,OA能够通过抗氧化途径减缓紫杉醇的肝损伤。OA-PTX NPs治疗组肝脏组织中的SOD水平和GSH含量,较PTX治疗组分别提高25.8%和52.0%,比无活性载药(PLGA-PTX)治疗组分别提高24.5%和42.2%。发现了多种五环三萜化合物的共组装特性,通过共组装策略制备出多种共组装NPs,并以OA-GA NPs和GA-LA NPs为代表分析了共组装机理。光谱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化合物主要以氢键作用力和疏水相互作用发生共组装。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结果显示,共组装的两个化合物分子骨架呈平行平面构型,倾向于在亲水部位结合,非共组装的两个化合物分子骨架呈立体构型,以疏水端靠近。细胞和动物实验结果显示,OA-GA NPs和GA-LANPs对MCF-7细胞系有较强的协同作用,CI值分别为0.62和0.34。此外,OA-GA NPs还能够装载约15%质量分数的PTX,进一步提高抗肿瘤功效。OA-GA NPs和GA-LA NPs对荷瘤小鼠的肿瘤抑制率分别为64.8%和72.8%,比OA NPs和LA NPs增强超过20%;OA-GA-PTX NPs肿瘤抑制率达82.6%,比共组装NPs抗肿瘤功效进一步提升。全身毒性和组织学分析证实,共组装NPs具有可靠的生物安全性。

王凯强[8](2020)在《界面自组装纳米阵列基底的构建及其对农药的SERS响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药是农业生产中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防止病虫害发生而广泛使用的一类化学物质或生物制剂。近年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对生态系统和公共卫生造成了极大危害。传统的农药残留检测方法如高效液相色谱、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方法耗时、费力、设备昂贵、环境不友好,难以实现现场快速检测的目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结合了拉曼光谱和纳米光学的技术特点,在食品安全、环境检测和生物传感等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以构建灵敏、均匀、稳定、柔性的SERS检测基底为出发点,以常用的金纳米粒子(AuNPs)材料为基础,构建了双金属耦合银包金纳米粒子(Au@AgNPs),探究了AuNPs和Au@AgNPs在油/水界面的自组装行为,考察了亚克力胶带和高分子聚合物膜稳定的柔性Au@Ag纳米阵列的SERS性能,通过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探讨了自组装贵金属纳米阵列的电场增强机理,以农业生产中四种常用的农药(苯醚甲环唑、噻菌灵、福美双和甲氰菊酯)为模式农药,研究了所构建的SERS基底对食品中农药残留的响应能力,为促进SERS技术在农药残留快速筛查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本文具体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壳层厚度可调控的Au@AgNPs的制备及其对葡萄中苯醚甲环唑的SERS响应研究。以32 nm的AuNPs为内核,通过种子生长法在AuNPs表面生长一定厚度的Ag纳米结构,以调控Au@AgNPs的光学特性和SERS性能。结果表明,当Ag壳厚度从0增加到9.5 nm时,Ag壳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峰强度增大且发生红移,而Au核的SPR迅速衰减,Ag壳厚度为5.2 nm的Au@AgNPs粒径较为均一,且SERS增强效果优异;所合成的Au@AgNPs可对浓度0.2-10 ppm的苯醚甲环唑溶液进行定量分析,以698 cm-1和808 cm-1的拉曼峰建立的校正曲线的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79和0.987;结合Qu ECh ERS(Quick、Easy、Cheap、Effective、Rugged、Safe)样品前处理方法,对葡萄样品中的苯醚甲环唑进行SERS定量分析,该方法的检测限(LOD)低至64μg/kg,且整个分析过程在25 min内完成。(2)基于油/水界面自组装构建二维Au@Ag纳米点阵列SERS基底,及其对果汁中福美双和噻菌灵的检测性能研究。构建环己烷/水双相体系,以乙醇作为诱导剂,将水相中的Au@AgNPs诱导至油/水界面,形成一层金属膜,将其转移至硅片衬底表面,得到致密排列的自组装二维Au@Ag纳米点阵列SERS基底。结果表明,该阵列中Au@AgNPs之间的间隙小于3 nm,相邻纳米粒子间可形成强烈的SERS“热点”,基底增强因子为1.2×106,具有比Au@AgNPs胶体更优的SERS活性;此外,基底具有良好的均匀性和信号重现性,R6G位于612、1183和1363 cm-1处SERS强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8.51%,9.21%和9.68%,不同批次制备的基底间RSD为10.51%;以所得的二维Au@Ag纳米点阵列基底对水中、梨汁、苹果汁、橙汁中的福美双和噻菌灵进行检测,福美双的LOD分别为0.0011、0.0052、0.0130和0.0590 ppm,噻菌灵的LOD分别为0.051、0.100、0.180和0.680 ppm。(3)基于亚克力胶带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离型膜稳定的柔性Au@Ag纳米阵列基底的构建,及其对果蔬表面福美双的SERS无损检测性能研究。利用胶带的柔韧性和胶黏性将硅片衬底表面的二维Au@Ag纳米点阵列转移至亚力克胶带表面,并在其表面附着一层PET离型膜,防止Au@Ag纳米阵列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研究表明,亚克力胶带可有效维持Au@Ag纳米阵列紧密排列的结构,保持其优良的SERS灵敏性、均匀性和信号重现性,其优良的柔韧性使得基底经20%的拉伸形变处理3次后仍保持85%的SERS活性;PET膜可保护Au@Ag纳米阵列免受外部环境(空气、高温、超声)的影响,有效地提高了Au@Ag纳米阵列的稳定性;所得到的柔性SERS基底可直接对果蔬表面的农药残留进行检测,对苹果、番茄和黄瓜表面上的福美双的检出限为5 ng/cm2。(4)基于多层次高分子聚合物膜构建灵敏、均一、稳定、柔性的新型Au@Ag纳米阵列基底,及其对果汁中噻菌灵的SERS传感性能研究。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甲苯溶液作为有机相,乙醇作为诱导剂,通过油/水界面自组装的方法形成固定于PMMA膜上Au@Ag纳米阵列。PMMA加入量对于Au@AgNPs的固定具有显着影响,当含量为2.6 mg/cm2,可获得具有致密纳米粒子排列的Au@Ag/PMMA膜基底;此外,荧光定量PCR用封膜(qPCR膜)和PET膜可维持基底的机械稳定性和储藏稳定性,所得的Au@Ag/PMMA/qPCR-PET膜SERS芯片增强因子为3.14×106,室温大气条件下储藏60天后仍保留90%以上的SERS增强性能;该SERS芯片对噻菌灵显示出优异的传感性能,对自来水和果汁中的噻菌灵的检测范围分别为0.05-10 ppm和0.1-10 ppm,对梨汁、橙汁和葡萄汁中噻菌灵的LOD可分别低至21、43、69 ppb。(5)基于正丁硫醇(1-BT)自组装单分子层功能化改变AuNPs阵列的表面化学性质,及其对甲氰菊酯的SERS检测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油/水界面自组装AuNPs阵列在785 nm光源激发下表现出强烈的柠檬酸钠的SERS信号,通过浓度为1 m M的1-BT与AuNPs阵列表面的柠檬酸根进行配体交换,可显着降低AuNPs阵列表面残留的柠檬酸根的SERS背景信号;以1-BT位于892 cm-1的拉曼峰对光谱进行归一化后,1-BT/AuNPs阵列显示出良好的信号均匀性,799 cm-1和1096 cm-1处峰强度RSD值分别为4.28%和1.16%;未经修饰的AuNPs阵列难以直接检测出甲氰菊酯的拉曼信号,而1-BT/AuNPs阵列可通过1-BT与甲氰菊酯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将甲氰菊酯富集到基底表面,实现SERS检测,其定量检测范围为0.1-1000 ppm。(6)核壳纳米粒子阵列的FDTD数值仿真模型构建及电场增强机理研究。研究表明,相邻纳米粒子间隙大小显着影响电场的近场耦合效果,对于Au核粒径32 nm,Ag壳厚度5.2 nm的Au@AgNPs阵列,纳米粒子间隙由1 nm增强到10 nm时,则SERS电场增强因子下降约4个数量级;随着Ag壳厚度由0增加至9.5 nm,所形成的Au@Ag纳米阵列的电磁增强作用逐渐增加,相比于532 nm和785 nm的激发光源,采用633 nm的光源激发可产生更强的SERS电场增强因子;纳米粒子周围的环境也会影响电场增强效果,当纳米粒子间隙被PMMA包埋时,相邻纳米粒子的电场耦合作用被削弱,SERS电场增强因子减小。因此,合理的控制Ag壳厚度和PMMA的用量对于实现最优的Au@Ag/PMMA膜基底至关重要。

韩梅[9](2020)在《宏观二维Au、Ag纳米薄膜结构设计及其在能源器件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Au)、银(Ag)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光学和电学性质,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兴趣。由低维Au、Ag纳米晶为基础单元组装制备的宏观二维(2-dimensional,2D)纳米薄膜除了具有低维Au、Ag纳米材料的高比表面积、小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等性质外,还具有可调节的等离激元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耦合性质和电磁场增强作用、光子捕获能力、电子输运能力、结构稳定性等宏观特性。因此,2D纳米薄膜可以作为低维Au、Ag纳米材料和其宏观应用的桥梁,广泛应在能源催化、生物医学、材料科学和微电子器件等领域。调控纳米晶性能的主要手段包括调控纳米晶尺寸、形状、间距、组成与表面原子排列等。基于这些理解,本文以宏观2D Au、Ag纳米自组装薄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控其尺寸、表面晶面取向和组成分布等,分别制备了2D纳米多孔金薄膜(nanoporous gold films,NPGFs)、Ag纳米线(nanowires,NWs)透明导电薄膜及Ag@Au合金中空多孔纳米线薄膜,并分别对其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在能源器件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探索,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光焊接液/液界面自组装法制备的单层金纳米颗粒(nanopart icles,NPs)薄膜,制备大面积、高纯度、尺寸可调节的NPGFs。该自下而上的薄膜制备方法可通过改变作为自组装基础单元Au NPs的尺寸,调控NPGFs的韧带尺寸和孔隙大小、电导率、电化学活性面积及活性位点数量,从而优化其电催化性能。NPGFs的连续网络结构可以为电子提供高速的传输途径,同时光焊接过程中形成的类似双曲面的韧带结构使得NPGFs表面含有大量高能低配位原子活性位点。优选后的16nm-NPGF在电催化甲醇氧化反应(methano l oxidat ion reaction,MOR)和H2O2无酶电化学传感检测应用方面均展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活性。2.NPGFs的直接表面等离激元增强的电催化反应。论文以电催化MOR作为模型,系统地研究了NPGFs的直接表面等离激元增强电化学催化反应。光激发的SPR衰减后,在NPGFs表面产生高能热载流子。通过施加适当的偏压,热电子将被驱动到外部电路中,产生光响应电流,并有效地将热电子与热空穴分离。热空穴在NPGFs表面的积累使得费米能级相对于平衡位置向下移动,从而降低了电催化的过电位和活化能,有效提高了NPGFs对甲醇的氧化能力。同时,热电子可以通过晶格振动,转化为热量,提高电子转移动力学,降低起始电位。由此,NPGFs对MOR催化性能在SPR激发下显着增强。在循环伏安测试中,表面等离激元增强电催化MOR峰值电流密度为0.328 m A cm-2(0.2 V vs.SCE),是没有等离激元增强电催化MOR的2.1倍;在极化电位条件下扫描3600 s后,电流密度的增强效果是没有等离激元增强电催化MOR的4.9倍。这些结果表明,NPGF具有优异的光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3.光焊接法调控金纳米粒子晶面比例及电催化活性。采用柠檬酸根稳定的Au NPs(Cit-Au NPs)为基础单元自组装法制备紧密排列的单层Au NPs薄膜,通过控制光焊接时间调控得到不同晶面比例的NPGFs,实现对电催化性能的可控调节。光焊接35 min和80 min制备的NPGFs电极表面分别富集了较高比例的{111}晶面和{110}晶面。其中,富含{111}晶面的NPGFs的电催化MOR性能显着优于光焊接富含{110}晶面的NPGFs的电催化MOR性能;而在葡萄糖电化学传感方面,则是富含{110}晶面的NPGFs具有更好的传感性能。4.以混合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其中包含:直链PVP和支链PVP)水凝胶代替商业PVP作为封端剂和稳定剂,开发了一种制备高质量的Ag NWs的新方法。改进后的合成方法对传统多元醇还原法的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可生产出长径比约为1200、封端层厚度约1 nm以及副产物(Ag NPs)可忽略的高质量Ag NWs。该合成法制备的Ag NWs无需经过额外的分离清洁和后处理过程,可以直接加工成高性能的Ag NWs透明电极,极大简化了工艺流程,降低生产成本。相对于商业化PVP合成Ag NWs制成的透明电级,以该Ag NWs制成的透明电极构筑的单载流子器件具有很好的光电性能,其电子收集效率提升了7.7倍。5.制备了Ag@Au合金等离激元黑体材料用于太阳能蒸发水。Ag@Au合金纳米结构具有较高的化学热力学稳定性,且可以通过调整其结构和组成将SPR峰位置从可见光扩展到近红外区域,实现宽光谱高效吸收。基于这一原理,论文以Ag NWs为模板,通过电置换法在表面沉积Au NPs的同时对Ag NWs本体结构进行刻蚀,构筑了具有中空多孔合金纳米结构的等离激元黑体材料。该Ag@Au合金等离激元黑体材料的中空多孔结构对光的产生多重散射,延长入射光的路径长度,可以作为高效捕获光的介质。另外,纳米孔中随机分布的大小不一、紧密排列的Au NPs之间以及Au NPs和中空多孔合金纳米线之间能够产生强烈的表面等离激元共振耦合效应,使其在整个可见光到近红外光谱范围内具有宽带、高效吸收特性。通过抽滤法将制备的Ag@Au合金中空多孔纳米线与浮动蒸发层聚丙烯膜复合,用于界面局域光热转换,可实现高性能太阳能蒸发水。

刘灏[10](2020)在《基于熔融沉积成型3D打印纤维素/聚乳酸生物质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的迫切需求,采用来源广泛的生物质材料替代不可再生资源用以开发新型生物质复合材料,符合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趋势。另一方面,3D打印作为制造领域的一项创新技术,在个性化及特殊复杂制品的制造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它的出现为多元化以及高质化利用生物质材料提供了新的机遇。聚乳酸(PLA)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生物质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加工性,由于在成型时收缩率低且不易翘曲,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熔融沉积成型(FDM)3D打印耗材。本论文针对有效利用生物质资源和开发新型3D打印PLA材料过程中的关键问题,采用甘蔗渣纤维、纤维素纳米晶-有机蒙脱土杂化纳米粒子对PLA进行改性,系统研究了PLA生物质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构和性能与FDM 3D打印工艺之间的关系;同时,将PLA与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聚己内酯(PCL)进行物理共混,通过FDM制备了具备热响应形状记忆效应的功能化制品;在此基础上,对PLA/PCL共混物基体进行适当的改性,并在共混物中加入杂化纳米粒子,深入考察了PLA/PCL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甘蔗渣既是榨糖产业的副产品,也是一种天然植物纤维。本论文首先采用氢氧化钠(Na OH)溶液和亚氯酸钠(Na Cl O2)/冰乙酸混合溶液对甘蔗渣(RSCB)进行连续的化学处理,从中提取得到甘蔗渣纤维(SCBF),并对化学处理前后甘蔗渣的理化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RSCB的纤维素含量仅为45.7%,而SCBF的高达88.5%。与RSCB相比,SCBF呈现出明显的纤维状形貌结构,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通过FDM 3D打印技术系统地研究了SCBF/PLA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力学性能、结晶性能和热稳定性能。结果表明,与RSCB/PLA复合材料相比,SCBF/PLA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提升。由于纤维填料的取向效果,SCBF/PLA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的变化规律表现不一样。当SCBF含量为6wt%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较优;而弯曲强度却随着填料含量的增加而不断减小。通过修改拉伸试样3D模型的G代码,进一步探讨了不同打印方式对SCBF/PLA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除“垂直法(Vertical)”外,通过其它三种打印方式“默认法(Default)”、“交叉法(Cross)”和“平行法(Parallel)”制备3D打印试样的最佳SCBF用量均为6wt%。由于纤维填料和PLA分子链在3D打印试样中的取向程度与其填充方式(光栅角度)有关,采用“Parallel”方式打印的完全取向的拉伸试样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此外,RSCB和SCBF具有足够高的热分解温度,均可以满足PLA复合材料熔融挤出加工的要求,并且SCBF可以明显促进PLA的结晶。采用硫酸水解法从针叶木浆中提取纤维素纳米晶(CNC),并通过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对蒙脱土(MMT)进行改性得到有机蒙脱土(OMMT),利用静电自组装构建了一种新型的CNC-OMMT杂化纳米材料。微观形貌表明一维针状CNC吸附在二维片状OMMT的表面,从而构成了多维杂化纳米粒子。在杂化纳米粒子中,CNC和OMMT仍然保持着原本的化学结构,并且杂化纳米粒子的尺寸是由CNC和OMMT的初始尺寸所控制的。红外表征分析和Zeta电位结果表明CNC与OMMT之间不仅存在氢键作用,而且存在较强的静电吸附作用,并且杂化纳米粒子的水分散行为受静电相互作用的影响。基于CNC与OMMT之间氢键与静电吸附的双重作用,OMMT的纳米片层结构可以有效屏蔽CNC表面的硫酸盐基团,并对CNC的热分解行为起到延缓效果,从而显着提高了其热稳定性。进一步地,通过FDM 3D打印技术系统地分析了CNC、OMMT和CNC-OMMT三种纳米填料对PLA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力学性能、结晶性能和热稳定性能的影响,并结合纳米复合材料的等温熔融结晶动力学探究了不同打印平台温度下制备3D打印试样的耐热性能。研究结果表明,CNC-OMMT在增强PLA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上起到协同改性的效果。杂化纳米粒子在PLA基体中的分散性不仅得到明显改善,而且不会对聚合物基体造成孔洞缺陷。在结晶性能方面,多维杂化纳米粒子可以作为成核助剂在结晶温度范围内大幅度提升PLA的结晶速率。根据等温熔融结晶动力学可知,PLA纳米复合材料在不同打印平台温度下的结晶速率不同,从而表现出不一样的耐热性能。由于在120℃下的结晶速率较快以及形成晶体结构更加有序的α晶型,在此温度下制备的3D打印试样具备较高的维卡软化温度(VST)。通过在3D打印的基础上引入第四维度——时间,3D打印制品的形状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改变以实现4D打印,从而能够满足功能性3D打印的需求。采用拉伸模式下的应力控制动态力学分析对不同质量配比的3D打印PLA/PCL共混物的热响应形状记忆性能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并结合PLA/PCL共混物的结晶-熔融行为、动态力学性能和微观形貌详细阐明了形状记忆效应(SME)机理。结果表明,3D打印PLA/PCL共混物的形状固定性能都很优异,这是由于可逆相PCL能够迅速结晶使得临时形状得以及时固定;而它们的形状回复性能主要受两相界面间物理交联作用的影响,随着PCL含量的上升,界面物理交联作用限制PCL相产生不可逆滑移的能力逐渐减弱,导致形状回复性能下降。此外,由于固定相PLA的玻璃化转变会对形状回复产生不利影响,形状记忆测试过程中所使用的变形温度(Td)应低于PL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3D打印参数的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层厚和光栅角度对PLA/PCL共混物的形状回复性能有较大的影响,而填充密度的影响很小。通过优化FDM成型过程中所使用的3D打印参数可以实现对3D打印制品SME的调控。采用光栅角度为45°/-45°、填充密度为80%和层厚为0.05mm制备的3D打印制品在65℃的Td下表现出良好的热响应SME。为了进一步提高PLA/PCL共混物的热-机械循环性能、强度和模量,首先对共混物基体进行适当的改性。采用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对聚己内酯二元醇(PCL-diol)进行异氰酸酯基(-NCO)封端改性得到PCL-NCO,通过FDM 3D打印研究了PCL-NCO对PLA/PCL共混物循环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CL-NCO可以改善PLA/PCL共混物的界面相互作用。当加入4%的PCL-NCO时,PLA/PCL共混物在三次热-机械循环中表现出较好的循环形状记忆性能。在此基础上,利用FDM技术考察了杂化纳米粒子对PLA/PCL纳米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杂化纳米粒子的用量小于1%时,并不会对PLA/PCL纳米复合材料的循环形状记忆性能产生明显的影响,它主要受共混物基体本身的热响应所影响。此外,杂化纳米粒子对PLA/PCL纳米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有增强效应,并且在不到1%的低含量情况下,即保留了原有的循环形状记忆性能的前提下,杂化纳米粒子也可以有效改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二、表面活性剂在纳米粒子形状控制及自组装中应用新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表面活性剂在纳米粒子形状控制及自组装中应用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形貌硒化铜微纳米晶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硒化铜纳米材料的应用
        1.2.1 硒化铜纳米材料在传感器方面的应用
        1.2.2 硒化铜纳米材料在电化学方面的应用
        1.2.3 硒化铜纳米材料在光热转换方面的应用
        1.2.4 硒化铜在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方面的应用
        1.2.5 硒化铜在光催化方面的应用
        1.2.6 硒化铜在热电转换材料方面的应用
    1.3 纳米晶的过程生长动力学
        1.3.1 纳米粒子的自组装
        1.3.2 纳米晶生长过程中的形貌转变
    1.4 纳米晶的电化学研究现状
        1.4.1 纳米晶的形貌电化学
        1.4.2 纳米晶的电极过程动力学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多面体形貌硒化铜微纳米晶的制备
    2.2 纳米硒化铜的制备
        2.2.1 水热法
        2.2.2 多元醇溶液化学法
        2.2.3 溶液胶体法
        2.2.4 沉积法
        2.2.5 微波辅助法
        2.2.6 溶剂热法
        2.2.7 牺牲模板法
        2.2.8 CuSe_2微纳米晶的制备方案
    2.3 实验部分
        2.3.1 实验药品与仪器
        2.3.2 实验步骤
        2.3.3 实验原理
        2.3.4 表征
    2.4 CuSe_2微纳米晶制备结果与讨论
        2.4.1 不同形貌CuSe_2微纳米晶的XRD表征结果
        2.4.2 不同形貌CuSe_2微纳米晶的SEM表征
        2.4.3 反应物配比对CuSe_2微纳米晶形貌的影响
        2.4.4 PVP用量对CuSe_2微纳米晶形貌的影响
        2.4.5 TETA用量对CuSe_2微纳米晶形貌的影响
        2.4.6 反应物浓度对CuSe_2微纳米晶形貌的影响
        2.4.7 温度对CuSe_2微纳米晶形貌的影响
        2.4.8 PVP分子量CuSe_2形貌的影响
        2.4.9 不同反应条件CuSe纳米片形貌的影响
        2.4.10 不同反应条件对CuSe六角棱柱形貌的影响
        2.4.11 不同反应条件对空心八面体CuSe形貌的影响
        2.4.12 不同反应条件对十四面体CuSe_2形貌的影响
        2.4.13 不同反应条件对截八面体CuSe_2微纳米晶形貌的影响
        2.4.14 不同反应条件对立方体CuSe_2形貌的影响
        2.4.15 不同反应条件对异形八面体CuSe_2形貌的影响
        2.4.16 不同反应条件对二十面体CuSe_2形貌的影响
        2.4.17 不同反应条件对五角十二面体CuSe_2形貌的影响
    2.5 小结
第三章 硒化铜微纳米晶的生成机理
    3.1 CuSe_2微纳米晶的生长
    3.2 CuSe_2微纳米晶的形貌演变
        3.2.1 八面体CuSe_2微纳米晶到立方体的单晶演变
        3.2.2 八面体CuSe_2微纳米晶到菱形十二面体的单晶演变
        3.2.3 八面体CuSe_2微纳米晶到五角十二面体的演变
        3.2.4 CuSe_2纳米棒的形貌演变
    3.3 CuSe_2微纳米晶的衍生
        3.3.1 多面体CuSe_2微纳米晶的衍生
        3.3.2 星形结构CuSe_2微纳米晶的生长
        3.3.3 CuSe_2微纳米晶的接枝生长
    3.4 CuSe微纳米晶的自组装
        3.4.1 六边形和三角形纳米板
        3.4.2 六边形CuSe纳米板的自组装
        3.4.3 三角CuSe纳米板的自组装
    3.5 立方体CuSe_2微纳米晶的孪晶演变
    3.6 小结
第四章 CuSe_2微纳米晶的电化学性质
    4.1 实验部分
        4.1.1 实验仪器
        4.1.2 实验试剂
        4.1.3 纳米CuSe_2电极的制备
    4.2 循环伏安测试结果
    4.3 交流阻抗测试结果
    4.4 恒电流充放电测试结果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金纳米颗粒超晶格的可控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纳米颗粒超晶格概述
    1.2 纳米颗粒超晶格的制备
        1.2.1 液-液界面组装
        1.2.2 气-液界面组装
        1.2.3 固-液界面组装
    1.3 纳米颗粒超晶格的关键组装因素
        1.3.1 纳米颗粒间的相互作用
        1.3.2 组装过程中的关键环境因素
    1.4 纳米颗粒超晶格的性质
        1.4.1 纳米颗粒超晶格的本征特性
        1.4.2 纳米颗粒超晶格的集合特性
    1.5 纳米颗粒超晶格的应用
    1.6 本论文研究内容
        1.6.1 大面积金纳米颗粒超晶格的可控制备
        1.6.2 金纳米颗粒超晶格的光电特性
2 大面积金纳米颗粒超晶格的可控制备
    2.1 引言
    2.2 实验试剂及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金纳米棒的合成
        2.3.2 金纳米棒超晶格组装模板的制备
        2.3.3 金纳米棒超晶格的制备
        2.3.4 表征与测试
    2.4 结果与讨论
        2.4.1 金纳米棒的形貌与光学特性
        2.4.2 二氧化硅基底表面金纳米棒超晶格的形貌表征
        2.4.3 大面积金纳米棒超晶格的形貌表征
    2.5 本章小结
3 金纳米颗粒超晶格的光电特性
    3.1 引言
    3.2 实验试剂及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金纳米棒在纳米尺寸模板内的组装
        3.3.2 金纳米棒二聚体电学器件的构筑
        3.3.3 填充有低介电系数介质层的金纳米棒二聚体器件
        3.3.4 表征与测试
    3.4 结果与讨论
        3.4.1 金纳米棒超晶格的光学特性
        3.4.2 金纳米棒超晶格的电学性质
    3.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3)聚合物及聚合物接枝纳米粒子的受限自组装(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
        1.2.1 丰富的胶束形貌
        1.2.2 影响胶束形貌的因素
    1.3 嵌段共聚物的受限自组装
        1.3.1 一维受限自组装
        1.3.2 二维受限自组装
        1.3.3 三维受限自组装
        1.3.4 嵌段共聚物受限自组装的影响因素
    1.4 聚合物-无机纳米粒子杂化材料
        1.4.1 原位吸附还原法
        1.4.2 共组装法
        1.4.3 聚合物-无机纳米粒子嵌段体的直接组装法
        1.4.4 有机/无机杂化纳米材料的性能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2章 PS-b-P4VP/PS-b-PNIPAM的协同多级组装及其二维受限条件下的协同组装行为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
        2.2.2 蚕蛹状多隔室胶束的制备
        2.2.3 超长多隔室胶束的制备
        2.2.4 测试与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蚕蛹状多隔室胶束的制备
        2.3.2 蚕蛹状多隔室胶束的形成机理
        2.3.3 二维受限条件下的协同组装行为
        2.3.4 受限程度对协同组装行为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利用乳液界面受限制备球状纳米粒子多级有序组装体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
        3.2.2 金纳米粒子和铂纳米粒子的制备
        3.2.3 纳米粒子表面修饰
        3.2.4 AuNPs胶囊的制备
        3.2.5 测试与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三维金胶囊结构的制备
        3.3.2 三维金胶囊结构的形成机理
        3.3.3 相邻金纳米粒子之间间距的调控
        3.3.4 二维片层超晶格结构的制备
        3.3.5 生物相容性金胶囊结构的应用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各向异性金纳米棒组装体的制备及其内部取向调控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
        4.2.2 金纳米棒的制备
        4.2.3 金纳米棒表面配体修饰
        4.2.4 AuNR胶囊的制备
        4.2.5 测试与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各向异性金纳米棒胶囊的制备
        4.3.2 金纳米棒有序取向排列的机理
        4.3.3 球形结构曲率对金纳米棒排列的影响
        4.3.4 配体长度和金纳米棒长度对金纳米棒排列的影响
        4.3.5 正十六烷体积对金纳米棒超级结构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立方体及其与球状纳米粒子多级有序组装体的制备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原料
        5.2.2 金立方体的制备
        5.2.3 金立方体的表面修饰
        5.2.4 AuNC空心胶囊的制备
        5.2.5 二元共混超级结构的制备
        5.2.6 测试与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金立方体胶囊结构的制备
        5.3.2 金立方体胶囊结构的形成过程
        5.3.3 相邻金立方体之间间距的调控
        5.3.4 曲率对金立方体排列方式的影响
        5.3.5 二维片层超晶格结构的制备
        5.3.6 二元超晶格结构的制备
        5.3.7 纳米球尺寸对二元超晶格结构排列方式的影响
        5.3.8 配体长度对二元超晶格结构排列方式的影响
        5.3.9 多功能二元超晶格结构的制备
    5.4 本章小结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4)基于金银核壳纳米结构基底的食品污染物SERS定量检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SERS基底的研究现状
        1.2.1 溶胶类SERS基底
        1.2.2 纳米单元自组装制备SERS基底
    1.3 时域有限差分方法在SERS领域的应用现状
        1.3.1 FDTD基本理论
        1.3.2 FDTD仿真光学响应谱图
        1.3.3 FDTD仿真电磁场分布
    1.4 SERS技术用于食品中药物残留快速定量检测的研究现状
        1.4.1 SERS技术在食品中药物残留快速检测方面的应用
        1.4.2 SERS技术在定量检测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简析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金银核壳纳米球的制备及其SERS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金银核壳纳米球的制备
        2.2.1 金银核壳纳米球的制备方法
        2.2.2 金银核壳纳米球的制备过程表征
    2.3 金银核壳纳米球尺寸调谐
        2.3.1 不同尺寸金银核壳纳米球的制备
        2.3.2 不同尺寸金银核壳纳米球的自组装
    2.4 金银核壳纳米球的SERS性能研究
        2.4.1 金银核壳纳米球的SERS性能
        2.4.2 金银核壳纳米球的局域电场分布的计算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金银核壳纳米球滤纸SERS基底用于橙汁中农药的定量检测
    3.1 引言
    3.2 基于金银核壳纳米球滤纸基底的制备和表征
        3.2.1 嵌入内标的金银核壳纳米球的制备和表征
        3.2.2 滤纸SERS基底的制备方法
        3.2.3 滤纸SERS基底制备灵活性的表征
    3.3 基于金银核壳纳米球滤纸SERS基底性能的优化
        3.3.1 检测时间的优化
        3.3.2 激光对焦位置的优化
        3.3.3 均一性的优化
    3.4 橙汁中农药残留的定量检测
        3.4.1 横向流动检测模式
        3.4.2 纵向流动检测模式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金银核壳纳米棒的制备及其SERS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理论分析
    4.3 高灵敏度的金银核壳纳米棒的制备
    4.4 高灵敏度的金银核壳纳米棒的表征
        4.4.1 金银核壳纳米棒的形貌表征
        4.4.2 金银核壳纳米棒的光吸收特性表征
    4.5 高灵敏度的金银核壳纳米棒的SERS性能研究
        4.5.1 金银核壳纳米棒的自组装
        4.5.2 金银核壳纳米棒的SERS性能研究
        4.5.3 金银核壳纳米棒的局域电场分布的计算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金银核壳纳米棒毛细管SERS基底用于贝壳表面杀菌剂的定量检测
    5.1 引言
    5.2 基于金银核壳纳米棒毛细管SERS基底的制备和表征
        5.2.1 毛细管SERS基底的制备方法
        5.2.2 金银核壳纳米棒的制备和表征
        5.2.3 纳米颗粒浓度对毛细管基底SERS性能的影响
        5.2.4 浸泡时间对毛细管基底SERS性能的影响
        5.2.5 检测方式对毛细管基底SERS性能的影响
    5.3 贝壳表面杀菌剂的定量检测
        5.3.1 毛细管SERS基底的均一性优化
        5.3.2 贝壳表面杀菌剂的定量检测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药品试剂一览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溶剂驱动下球形核酸探针及强偶联拉曼增强界面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DNA纳米技术概论
        1.1.1 DNA纳米技术发展历程
        1.1.2 DNA功能化纳米粒子
        1.1.3 DNA导向纳米粒子组装
    1.2 DNA组装调控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LSPR)
        1.2.1 LSPR简介
        1.2.2 LSPR强偶联方法
        1.2.3 LSPR可逆调控
    1.3 本论文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正丁醇瞬间脱水快速构筑球形核酸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仪器与装置
        2.2.2 实验试剂和材料
        2.2.3 实验原理
        2.2.4 材料制备
        2.2.5 样品表征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不同粒径金纳米粒子(AuNP)和金纳米棒(AuNR)的合成
        2.3.2 INDEBT合成SNA的方法验证及机理探究
        2.3.3 INDEBT方法的普适性及荧光定量表征
        2.3.4 Nanoflare的制备及DNA置换动力学
        2.3.5 金纳米棒DNA多功能化修饰
        2.3.6 金纳米粒子和金纳米棒核-卫星结构组装
        2.3.7 正丁醇瞬间脱水用于DNA分子化学偶联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乙醇等溶剂驱动强偶合纳米二聚组装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仪器与装置
        3.2.2 实验试剂和材料
        3.2.3 实验原理
        3.2.4 材料制备
        3.2.5 样品表征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不同粒径金纳米粒子的合成
        3.3.2 DNA导向金纳米粒子二聚体组装
        3.3.3 乙醇驱动金纳米粒子二聚体强偶合作用
        3.3.4 乙醇驱动二聚体强偶合作用的机理探究
        3.3.5 其他有机试剂诱导二聚体强偶联组装
        3.3.6 水相中阳离子诱导的二聚体偶合
        3.3.7 乙醇驱动金纳米粒子二聚体偶合的可逆性
        3.3.8 强偶合二聚体的固定化方法研究
        3.3.9 乙醇偶合纳米二聚体的SERS活性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pH/离子调控强偶合二聚组装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仪器与装置
        4.2.2 实验试剂和材料
        4.2.3 实验原理
        4.2.4 材料制备
        4.2.5 样品表征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不同配体保护的金纳米粒子
        4.3.2 DNA导向组装制备金纳米粒子二聚体
        4.3.3 pH诱导金纳米粒子二聚体发生强偶合作用
        4.3.4 pH诱导LA保护的金纳米粒子二聚体可逆偶合
        4.3.5 阳离子诱导LA保护的金纳米粒子二聚体发生偶合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与展望
附录彩图
致谢
在读期间已发表及待发表的论文

(6)离子自组装法构筑萘二酰亚胺基超分子材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超分子化学概述
    1.2 超分子自组装的原理
        1.2.1 主客体作用
        1.2.2 氢键
        1.2.3 π相互作用
        1.2.4 静电相互作用
    1.3 离子自组装法构筑超分子材料
        1.3.1 离子自组装的概述
        1.3.2 两亲性表面活性剂在离子自组装过程中所承载的作用
        1.3.2.1 与无机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1.3.2.2 与有机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1.3.2.3 与高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1.3.3 离子自组装法构筑纳米结构的多样性
        1.3.4 离子自组装法在超分子材料中的应用
    1.4 萘二酰亚胺基超分子材料
        1.4.1 萘二酰亚胺类衍生物介绍
        1.4.1.1 萘二酰亚胺衍生物的功能性
        1.4.1.2 酰亚胺位置取代的合成方法
        1.4.2 萘二酰亚胺基纳米结构的多样性
        1.4.2.1 分子结构对聚集体微观形貌的调控
        1.4.2.2 溶剂对微观聚集体形貌的调控
        1.4.2.3 外界环境对微观聚集体形貌的调控
        1.4.3 基于NDI衍生物的光电传感器
        1.4.3.1 光学响应性
        1.4.3.2 半导体效应
    1.5 选题意义和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ANDI/C_(16)TAB复配体系的离子自组装行为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2 测试与表征方法
        2.2.2.1 紫外-可见(UV-Vis)光谱表征
        2.2.2.2 光学显微镜(OM)表征
        2.2.2.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
        2.2.2.4 X射线广角衍射(XRD)表征
        2.2.2.5 X射线小角散射(SAXS)表征
        2.2.2.6 核磁共振氢谱(~1H NMR)表征
        2.2.2.7 循环伏安(CV)表征
        2.2.3 原料的合成
        2.2.4 实验过程中所用到的试剂配制
        2.2.5 实验过程中相关器材的处理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不同浓度ANDI/C_(16)TAB组装聚集体的结构形貌
        2.3.2 ANDI/C_(16)TAB复配溶液的紫外光谱
        2.3.3 ANDI/C_(16)TAB组装体的X射线衍射光谱
        2.3.4 pH对 ANDI/C_(16)TAB自组装行为的影响
        2.3.5 光照对自组装行为的影响
        2.3.6 配料比对复配体系组装的影响
        2.3.7 阳离子头基对自组装行为的影响
        2.3.8 溶剂对自组装行为的影响
        2.3.9 ANDI/C_(16)TAB超分子材料的生长历程
        2.3.10 ANDI/C_(16)TAB组分的伏安法曲线
    2.4 本章小节
第三章 ANDI/C_nTAB复配体系的离子自组装行为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3.2.2 测试与表征方法
        3.2.2.1 紫外可见(UV-Vis)光谱
        3.2.2.2 光学显微镜(OM)
        3.2.2.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
        3.2.2.4 X射线衍射(XRD)表征
        3.2.2.5 X射线小角散射(SAXS)表征
        3.2.2.6 红外光谱(IR)表征
        3.2.2.7 固体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表征
        3.2.2.8 电化学阻抗谱(EIS)表征
        3.2.3 样品制备
        3.2.4 复配体系的配制
        3.2.5 实验过程中相关器材的处理
        3.2.5.1 载玻片的清洗与载样制备
        3.2.5.2 ITO电极的制备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不同疏水链长的表面活性剂与ANDI的复配
        3.3.2 自组装机理的研究
        3.3.3 NDI自组装的光致变色性能
        3.3.4 聚集体的电化学性能
    3.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天然三萜纳米药物传输体系的构建及其抗肿瘤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语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目的和意义
    1.2 纳米药物传输体系概述
        1.2.1 纳米药物传输体系的简介
        1.2.2 纳米药物传输体系的物理效应
        1.2.3 纳米药物传输体系的生物学特性
        1.2.4 纳米药物传输体系的优势和挑战
    1.3 三萜化合物简介
        1.3.1 三萜化合物的主要生物活性
        1.3.2 三萜化合物的自组装特性
        1.3.3 三萜化合物的应用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2.3 材料制备方法
        2.3.1 UA衍生物的合成
        2.3.2 纳米粒子的制备
    2.4 纳米粒子表征方法
        2.4.1 粒径分布和表面电荷测定
        2.4.2 纳米粒子的亲疏水性实验
        2.4.3 纳米粒子形貌表征
        2.4.4 紫外吸收光谱测定
        2.4.5 红外光谱测定
    2.5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
        2.5.1 样品处理
        2.5.2 色谱条件
        2.5.3 测定方法的标准曲线与线性范围
    2.6 载药量与包封率
    2.7 纳米粒子稳定性测定
    2.8 体外药物释放
    2.9 细胞实验
        2.9.1 细胞系及培养条件
        2.9.2 细胞摄入实验
        2.9.3 细胞增殖抑制实验
        2.9.4 细胞周期实验
    2.10 小鼠体内实验
        2.10.1 荷瘤小鼠模型建立
        2.10.2 动物成像实验
        2.10.3 药代动力学实验
    2.11 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
        2.11.1 副本交换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2.11.2 全原子分子动力学模拟
    2.12 统计分析
第3章 熊果酸协同抗肿瘤纳米载药体系的研究
    3.1 引言
    3.2 自组装NPS的制备及其药物装载特性
        3.2.1 自组装NPs的制备
        3.2.2 自组装NPs药物装载性能
    3.3 UA与PTX相互作用表征
        3.3.1 UA与PTX的紫外光谱表征
        3.3.2 UA与PTX的红外光谱表征
    3.4 UA NPS载药量的调节控制
    3.5 UA-PTX NPS的组装结构解析
        3.5.1 UA-PTX NPs的结构表征
        3.5.2 UA-PTX NPs组装过程分析
    3.6 UA-PTX NPS体外药物释放及稳定性实验
        3.6.1 UA-PTX NPs体外药物释放
        3.6.2 UA-PTX NPs的稳定性
    3.7 UA-PTX NPS细胞实验
        3.7.1 UA-PTX NPs细胞增值抑制实验
        3.7.2 UA-PTX NPs细胞周期检测
        3.7.3 UA-PTX NPs细胞摄入实验
    3.8 UA-PTX NPS动物实验
        3.8.1 UA-PTX NPs小鼠体内生物分布
        3.8.2 UA-PTX NPs药代动力学研究
        3.8.3 UA-PTX NPs对荷瘤小鼠的抗肿瘤功效
    3.9 UA-PTX NPS肝细胞毒性及全身毒性检测
    3.10 本章小结
第4章 齐墩果酸多生物活性纳米载药体系的研究
    4.1 引言
    4.2 纳米药物载体的筛选
        4.2.1 化合物药物装载能力测试
        4.2.2 载药纳米粒子形貌表征
        4.2.3 OA-PTX NPs载药量和包封率测定
    4.3 OA与PTX的相互作用表征
        4.3.1 OA与PTX的红外光谱表征
        4.3.2 OA与PTX的紫外光谱表征
    4.4 REMD分子动力学模拟
        4.4.1 聚类分析
        4.4.2 粒子密度分布及结合能分析
        4.4.3 结合模式分析
    4.5 OA-PTX NPS的结构解析
        4.5.1 OA-PTX NPs的结构表征
        4.5.2 OA与PTX的组装过程分析
    4.6 OA-PTX NPS体外药物释放及稳定性评价
        4.6.1 OA-PTX NPs体外药物释放
        4.6.2 OA-PTX NPs稳定性评价
    4.7 OA-PTX NPS细胞实验
        4.7.1 OA-PTX NPs细胞毒性实验
        4.7.2 不同纳米制剂的细胞周期评估
        4.7.3 OA-PTX NPs细胞摄入实验
    4.8 OA-PTX NPS动物实验
        4.8.1 OA-PTX NPs小鼠体内生物分布
        4.8.2 OA-PTX NPs药代动力学研究
        4.8.3 OA-PTX NPs对荷瘤小鼠的抗肿瘤功效
    4.9 OA-PTX NPS的肝脏保护功能
        4.9.1 OA-PTX NPs肝细胞安全性评价
        4.9.2 OA-PTX NPs全身毒性评价
        4.9.3 肝酶指标评价
        4.9.4 OA-PTX NPs抗氧化指标
    4.10 本章小结
第5章 五环三萜共组装纳米传输体系的研究
    5.1 引言
    5.2 共组装NPS的制备
        5.2.1 复合NPs的制备
        5.2.2 共组装结合比例测定
    5.3 共组装NPS相互作用分析
        5.3.1 OA-GA NPs相互作用分析
        5.3.2 GA-LA NPs相互作用分析
    5.4 分子动力学模拟
        5.4.1 共组装NPs结合模式
        5.4.2 非共组装NPs结合模式
        5.4.3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选择性
        5.4.4 空间位阻效应
    5.5 共组装NPS结构分析
        5.5.1 OA-GA NPs结构表征
        5.5.2 GA-LA NPs结构表征
    5.6 共组装NPS药物装载性能
        5.6.1 共组装载药NPs的形貌表征
        5.6.2 OA-GA NPs的载药性能
        5.6.3 OA-GA-PTX NPs体外药物释放
        5.6.4 OA-GA-PTX NPs稳定性和亲水性
    5.7 共组装NPS细胞实验
        5.7.1 共组装NPs细胞毒性实验
        5.7.2 共组装NPs细胞周期测试
        5.7.3 共组装NPs细胞摄入实验
    5.8 共组装NPS动物实验
        5.8.1 共组装NPs的活体成像和生物分布
        5.8.2 OA-GA-PTX NPs药代动力学研究
        5.8.3 共组装NPs对荷瘤小鼠的抗肿瘤功效
    5.9 共组装NPS肝细胞毒性及系统毒性评价
    5.10 共组装NPS的优势与不足
        5.10.1 形貌特征
        5.10.2 抗肿瘤活性
        5.10.3 肝细胞毒性
    5.11 本章小结
结论
    创新点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Ⅰ 熊果酸衍生物相关表征数据
    附录Ⅱ 共组装纳米粒子SEM图像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8)界面自组装纳米阵列基底的构建及其对农药的SERS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食品中农药残留主要种类与检测方法
        1.2.1 杀虫剂
        1.2.2 杀菌剂
        1.2.3 除草剂
        1.2.4 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
    1.3 光学传感技术在农残留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1.3.1 比色法
        1.3.2 荧光光谱法
        1.3.3 化学发光法
        1.3.4 太赫兹光谱法
        1.3.5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
    1.4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概述
        1.4.1 SERS检测的基本原理
        1.4.1.1 电磁场增强机理
        1.4.1.2 化学增强机理
        1.4.2 SERS传感对基底特性的要求
        1.4.3 油/水界面自组装SERS基底
        1.4.3.1 油/水界面自组装纳米膜形成机理
        1.4.3.2 油/水界面自组装SERS基底的应用
    1.5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壳厚度可调的Au@Ag核壳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对苯醚甲环唑的响应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Au NPs的制备
        2.3.2 不同Ag壳厚度的Au@Ag NPs的制备
        2.3.3 纳米粒子的表征
        2.3.4 苯醚甲环唑-甲醇标准溶液的测试
        2.3.5 葡萄样品中苯醚甲环唑的测试
        2.3.6 干扰性实验
        2.3.7 数据处理与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Au NPs和 Au@Ag NPs的粒径大小表征
        2.4.2 Au NPs和 Au@Ag NPs的晶型和元素分布
        2.4.3 SPR及SERS分析
        2.4.4 Au@Ag NPs对苯醚甲环唑标准溶液的响应分析
        2.4.5 葡萄提取物中的苯醚甲环唑的SERS响应研究
        2.4.6 苯醚甲环唑检测干扰性评价
        2.4.7 SERS检测技术与其他方法对比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油/水界面自组装的二维Au@Ag纳米点阵列对果汁中两种杀菌剂检测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3.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Au@Ag NPs的制备
        3.3.2 二维Au@Ag纳米点阵列的制备
        3.3.3 二维Au@Ag纳米点阵列基底的表征
        3.3.4 二维Au@Ag纳米点阵列基底增强因子(EF)的计算
        3.3.5 二维Au@Ag纳米点阵列基底均匀性和重现性测定
        3.3.6 二维Au@Ag纳米点阵列基底对杀菌剂标准液的检测
        3.3.7 果汁中杀菌剂的加标检测
        3.3.8 数据处理
    3.4 结果与分析
        3.4.1 二维Au@Ag纳米点阵列基底的消光特性表征
        3.4.2 诱导剂和有机相的选择
        3.4.3 二维Au@Ag纳米点阵列基底的微观形貌及SERS活性
        3.4.4 二维Au@Ag纳米点阵列基底的增强因子
        3.4.5 二维Au@Ag纳米点阵列基底的SERS信号均匀性和重现性
        3.4.6 二维Au@Ag纳米点阵列基底对福美双和噻菌灵的检测
        3.4.7 二维Au@Ag纳米点阵列基底对果汁中福美双和噻菌灵的检测
        3.4.8 二维Au@Ag纳米点阵列基底对果汁两种杀菌剂的同时检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胶带和PET膜稳定的柔性Au@Ag纳米阵列对果蔬表面的福美双残留检测
    4.1 引言
    4.2 材料与设备
        4.2.1 实验材料
        4.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Au@Ag NPs的制备
        4.3.2 二维Au@Ag纳米点阵列的制备
        4.3.3 T/Au@Ag/PET基底的制备
        4.3.4 T/Au@Ag/PET基底的表征
        4.3.5 T/Au@Ag/PET基底的灵敏性检测
        4.3.6 T/Au@Ag/PET基底的均匀性和信号重现性测试
        4.3.7 T/Au@Ag/PET基底的稳定性测试
        4.3.8 T/Au@Ag/PET基底现场无损检测测试
    4.4 结果与讨论
        4.4.1 T/Au@Ag/PET基底的制备与表征
        4.4.2 胶带种类对T/Au@Ag/PET基底SERS活性的影响
        4.4.3 T/Au@Ag基底的灵敏性研究
        4.4.4 T/Au@Ag基底的均匀性和信号重现性研究
        4.4.5 T/Au@Ag基底的稳定性研究
        4.4.6 T/Au@Ag/PET基底的无损检测可行性研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高分子聚合物膜构建高性能柔性SERS芯片用于果汁中噻菌灵的检测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设备
        5.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5.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5.3 实验方法
        5.3.1 Au@Ag NPs的制备
        5.3.2 Au@Ag/PMMA等离激元纳米阵列的制备
        5.3.3 Au@Ag/PMMA/q PCR-PET膜芯片的制备
        5.3.4 Au@Ag/PMMA/q PCR-PET膜芯片的表征
        5.3.5 SERS样品的制备
        5.3.6 数据处理
    5.4 结果与分析
        5.4.1 Au@Ag/PMMA/q PCR-PET膜芯片的制备与表征结果
        5.4.2 PMMA含量对Au@Ag/PMMA/q PCR-PET膜芯片SERS活性的影响
        5.4.3 Au@Ag/PMMA/q PCR-PET膜芯片的稳定性分析
        5.4.4 Au@Ag/PMMA/qPCR-PET膜芯片的灵敏性、均匀性和重现性分析
        5.4.5 Au@Ag/PMMA/q PCR-PET膜芯片对果汁中噻菌灵的检测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正丁硫醇自组装单分子层功能化金纳米阵列的甲氰菊酯传感分析
    6.1 引言
    6.2 材料与设备
        6.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6.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6.3 实验方法
        6.3.1 Au NPs的制备
        6.3.2 界面自组装Au NPs阵列的制备
        6.3.3 界面自组装Au NPs阵列的正丁硫醇功能化
        6.3.4 基底的表征
        6.3.5 1-BT/Au NPs阵列的信号均匀性测定
        6.3.6 甲氰菊酯标准液的检测
        6.3.7 果蔬表面甲氰菊酯的检测
    6.4 结果与讨论
        6.4.1 Au NPs及 Au NPs阵列的表征结果
        6.4.2 1-BT浓度对Au NPs阵列的功能化的影响
        6.4.3 1-BT/Au NPs阵列的信号均匀性分析
        6.4.4 甲氰菊酯标准液的检测分析
        6.4.5 果蔬表面甲氰菊酯的加标检测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FDTD数值仿真分析等离激元金属纳米阵列的电场增强机理
    7.1 引言
    7.2 FDTD数值分析基本流程
    7.3 FDTD用于贵金属纳米阵列的电场增强理论研究
        7.3.1 阵列中金属纳米粒子间隙对SERS电场增强的影响
        7.3.2 Ag壳厚度对阵列SERS电场增强的影响
        7.3.3 不同阵列模型的电场增强分析
        7.3.4 PMMA对 Au@Ag纳米阵列的电场分布的影响
    7.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一 结论
    二 论文创新点
    三 研究的不足与对未来工作的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表

(9)宏观二维Au、Ag纳米薄膜结构设计及其在能源器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不同维度Au、Ag纳米材料研究进展
    1.3 宏观2D纳米薄膜的制备
        1.3.1 真空蒸发镀膜法
        1.3.2 电化学沉积法
        1.3.3 界面自组装
        1.3.4 纳米焊接
    1.4 宏观2D Au、Ag纳米薄膜的组分结构晶面调控
        1.4.1 结构尺寸调控
        1.4.2 表面晶面调控
        1.4.3 组分分布调控
    1.5 Au、Ag纳米材料的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效应
        1.5.1 表面传导等离激元共振和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
        1.5.2 表面等离激元共振衰减
        1.5.3 热载流子
        1.5.4 Au、Ag直接等离激元增强电催化
        1.5.5 Au、Ag等离激元光热转换
    1.6 本论文选题思想及研究内容
第2章 光焊接液/液界面自组装金纳米粒子制备结构可控纳米多孔金薄膜用于电催化及电化学传感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仪器
        2.2.2 主要试剂
        2.2.3 实验步骤
        2.2.4 面电阻表征
        2.2.5 电化学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物理结构表征
        2.3.2 NPGFs的电学和电化学活性面积的表征
        2.3.3 NPGFs电催化甲醇氧化性能
        2.3.4 H_2O_2的电化学检测
    2.4 小结
第3章 光焊接纳米多孔金薄膜用于直接等离激元增强电催化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仪器和试剂
        3.2.2 实验步骤
        3.2.3 光学表征
        3.2.4 光电化学表征
        3.2.5 时域有限差分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物理结构表征
        3.3.2 光学吸收和等离激元共振
        3.3.3 直接表面等离激元增强电催化
        3.3.4 不同尺寸NPGFs直接等离激元增强电催化影响
        3.3.5 不同层数NPGFs对直接等离激元增强电催化的影响
    3.4 小结
第4章 光焊接法调控纳米多孔金薄膜表面晶面用于甲醇电催化和葡萄糖电化学传感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主要仪器和试剂
        4.2.2 实验步骤
        4.2.3 电化学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物理结构表征
        4.3.2 晶面结构表征
        4.3.3 晶面调控机理分析
        4.3.4 富集{111}面的NPGFs用于甲醇电催化
        4.3.5 富集{110}面的NPGFs用于葡萄糖电化学传感
    4.4 小结
第5章 混合聚乙烯吡咯烷酮水凝胶法制备高质量Ag纳米线用于透明电极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 主要仪器
        5.2.2 主要试剂
        5.2.3 实验步骤
        5.2.4 材料表征测试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m-PVP水凝胶物理结构表征
        5.3.2 Ag NWs的合成机理及封端剂的影响
        5.3.3 m-PVP-wrapped Ag NWs的物理结构
        5.3.4 m-PVP-wrapped Ag NWs的光学和电性
        5.3.5 单根Ag NW器件
        5.3.6 Ag NWs制备单载流子器件
    5.4 小结
第6章 宽光谱吸收特性Ag@Au合金中空多孔纳米线用于太阳能界面蒸发
    6.1 前言
    6.2 实验部分
        6.2.1 主要仪器
        6.2.2 实验步骤
        6.2.3 光热转换测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Ag@Au NWs的物理表征
        6.3.2 pp膜的物理表征及改性
        6.3.3 Ag@Au NWF的光热转换
        6.3.4 Ag@Au NWF的界面蒸发
    6.4 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基于熔融沉积成型3D打印纤维素/聚乳酸生物质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3D打印技术
        1.2.1 3D打印技术的原理及分类
        1.2.2 3D打印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1.2.3 3D打印技术的应用
    1.3 生物质高分子材料
        1.3.1 聚乳酸概述
        1.3.2 天然植物纤维及其聚合物复合材料
        1.3.3 纳米纤维素及其聚合物复合材料
    1.4 4D打印技术
        1.4.1 4D打印技术简介
        1.4.2 基于4D打印的形状记忆效应
    1.5 本论文的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5.1 本论文的目的与意义
        1.5.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5.3 本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基于3D打印的甘蔗渣纤维/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2.3 实验方法
        2.2.4 测试与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化学处理前后甘蔗渣的理化性质
        2.3.2 3D打印PLA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
        2.3.3 3D打印PLA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2.3.4 3D打印SCBF/PLA复合材料的结晶性能
        2.3.5 3D打印SCBF/PLA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能
        2.3.6 打印方式对3D打印SCBF/PLA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纤维素纳米晶-有机蒙脱土杂化纳米粒子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3.2.3 实验方法
        3.2.4 测试与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水悬浮液观察
        3.3.2 微观形貌
        3.3.3 表面元素分析
        3.3.4 化学结构
        3.3.5 杂化机理分析
        3.3.6 热稳定性能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3D打印的纤维素纳米晶-有机蒙脱土/聚乳酸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4.2.3 实验方法
        4.2.4 测试与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3D打印PLA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4.3.2 3D打印PLA纳米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
        4.3.3 3D打印PLA纳米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和熔融行为
        4.3.4 3D打印PLA纳米复合材料的等温熔融结晶行为
        4.3.5 3D打印PLA纳米复合材料的耐热性能
        4.3.6 3D打印PLA纳米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能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3D打印的聚乳酸/聚己内酯共混物热响应形状记忆性能的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原料
        5.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5.2.3 实验方法
        5.2.4 测试与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不同质量配比的3D打印PLA/PCL共混物的形状记忆性能
        5.3.2 PLA/PCL共混物的结晶与熔融行为
        5.3.3 3D打印PLA/PCL共混物的动态机械性能
        5.3.4 PLA/PCL共混物打印线材及其3D打印试样的微观形貌
        5.3.5 变形温度对PLA/PCL共混物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
        5.3.6 编程应力对PLA/PCL共混物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
        5.3.7 PLA/PCL共混体系的热响应SME机理
        5.3.8 3D打印参数对PLA/PCL共混物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
        5.3.9 成型方式对PLA/PCL共混物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
        5.3.10 基于PLA/PCL50的3D打印制品的热响应形状记忆行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杂化纳米粒子对聚乳酸/聚己内酯复合材料循环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原料
        6.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6.2.3 实验方法
        6.2.4 测试与表征
    6.3 结果与讨论
        6.3.1 PCL-diol的改性机理
        6.3.2 PCL-NCO的结构表征
        6.3.3 3D打印PCL-NCO改性PLA/PCL共混物的循环形状记忆性能
        6.3.4 PLA/PCL/CNC-OMMT纳米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
        6.3.5 PLA/PCL/CNC-OMMT纳米复合材料的热性能
        6.3.6 3D打印PLA/PCL/CNC-OMMT纳米复合材料的动态机械性能
        6.3.7 3D打印PLA/PCL/CNC-OMMT纳米复合材料的循环形状记忆性能
        6.3.8 基于PN4-0.5的3D打印制品的热响应循环形状记忆行为
        6.3.9 3D打印PLA/PCL/CNC-OMMT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表面活性剂在纳米粒子形状控制及自组装中应用新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形貌硒化铜微纳米晶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质的研究[D]. 集博腾.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2]金纳米颗粒超晶格的可控制备[D]. 张兆萱.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3]聚合物及聚合物接枝纳米粒子的受限自组装[D]. 岳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
  • [4]基于金银核壳纳米结构基底的食品污染物SERS定量检测研究[D]. 林爽.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5]溶剂驱动下球形核酸探针及强偶联拉曼增强界面构建[D]. 郝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6]离子自组装法构筑萘二酰亚胺基超分子材料[D]. 王国印.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2)
  • [7]天然三萜纳米药物传输体系的构建及其抗肿瘤应用研究[D]. 王嘉成.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8]界面自组装纳米阵列基底的构建及其对农药的SERS响应研究[D]. 王凯强.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9]宏观二维Au、Ag纳米薄膜结构设计及其在能源器件中的应用[D]. 韩梅. 湖南大学, 2020(02)
  • [10]基于熔融沉积成型3D打印纤维素/聚乳酸生物质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刘灏.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表面活性剂在纳米颗粒形状控制和自组装中的应用新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