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S320C549在软件无线电网关数字音频板中的应用

TMS320C549在软件无线电网关数字音频板中的应用

一、TMS320C549在软件无线电网关数字音频板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白武奇[1](2008)在《基于软件无线电的硬件设计与调试》文中研究表明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出现是通信领域继固定通信到移动通信、模拟通信到数字通信之后第三次革命。它充分利用现代微电子技术、数字通信技术及软件技术,可以满足未来移动用户的“无缝”接入。搭建一个软件无线电的实验平台不仅具有重要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实用价值。本文介绍了软件无线电的概况和其核心技术之一:中频数字化原理。根据以上原理,以Xilinx公司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Virtex-4,两块TI公司高性能定点DSP芯片TMS320C6414和TMS320C6416,以及具有ARM7TDMI内核的ARM芯片为核心,设计实现了一个基于软件无线电的硬件实验平台,并详细介绍了硬件和软件的调试。该平台具有通用、灵活的特点,可以通过软件灵活地配置和实现多种通信模块,例如数字上/下变频、基带信号编解码方式、调制方式等通信模块实体,构造实现不同的通信系统,用于满足多个课题研究的需要。

李宇[2](2007)在《数字中频模块的硬件设计与调试》文中研究表明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出现是通信领域继固定通信到移动通信,模拟通信到数字通信之后第三次革命。它充分利用现代微电子技术、数字通信技术及软件技术,可以满足未来移动用户的“无缝”接入。搭建一个软件无线电的实验平台不仅具有重要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实用价值。本文介绍了软件无线电的概况和其核心技术之一:中频数字化原理。根据以上原理,以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Virtex-4,高性能浮点DSP芯片TMS320C6711D,以及高速MCU为核心,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软件无线电的硬件实验平台,详细介绍了硬件和软件的调试。该平台具有通用,灵活的特点,可以通过软件灵活地配置数字上/下变频,基带信号编解码方式,调制方式等的参数,实现软件升级,用于满足多个课题研究的需要。

陈晓毅[3](2005)在《数字广播接收机的软件无线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软件无线电是1992年美国首次提出的一种实现无线通信的新的体系结构。它是一种用软件来实现物理层连接的无线通信设计,其基本概念是把硬件作为无线通信的基本平台,把尽可能多的无线通信及个人通信功能用软件实现。这样,无线通信新系统、新产品的开发将逐步转到软件的开发上来,而无线通信产品的价值也将越来越多地体现在软件上,这是无线通信领域继固定到移动、模拟到数字之后的第三次革命。软件无线电的理想是把天线上的信号或中频信号直接由高性能模数转换器数字化,再传送给终端,这样软件无线电电台就可在同一平台上,安装不同的软件来实现灵活的通信功能。但对于大多数民用系统来说,按目前的芯片技术,这还只是一个遥远的梦想。因此,如何的进行软件无线电系统的设计,软硬件的划分,数字处理器的设计成了软件无线电中关键的技术。根据软件无线电的应用环境及目前硬件水平,本文研究了数字调幅广播技术,它是为了解决模拟调幅广播中频谱利用率低、信号接收质量差等问题提出的,全球统一的技术标准采用了OFDM并行传输体制。本文在参加了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SOC研究小组承担的国家863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重大专项项目,参与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DSP处理器-MD32。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基于数字广播接收机的软件化设计。本文主要研究数字广播数据传播技术,比较了现行数字广播各种方案。整合各种现有OFDM同步技术,根据数字广播的特殊帧、导频结构作了相应改进,提出了频率、符号的粗、细、跟踪三步骤一种完整数字广播基带接收方案。 对数字广播系统接收机进行了软件化研究,提出了一种多模式,多频段数字广播的软件化接收机结构,并分析了算法特点和复杂度,根据算法/结构协同设计的方法提出了应用于无线接收处理的坐标转换、加法比较选择等专用指令用来提高处理器的性能。 研究了应用于软件无线电技术的数字信号处理器中三个关键部件的优化。通过逻辑和电路上的并行执行思想对译码级数据旁路进行电路优化。利用分散集中控制,减少驱动器件的方法对原来的中央控制器进行了优化。在算法上采用冗余二进制并行加法算法对四级流水的乘累加(MAC)进行了电路上的优化,使得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减少为三级流水。

范明慧,郑晓柏[4](2003)在《TMS 320 C549实现软件无线电网关中的数字音频板》文中认为本文主要介绍软件无线电网关中的数字音频板的软件设计,用TI公司DSP芯片TMS320C549实现四路CVSD(Continuously Variable Slope Delta Modulation)编码和解码,以及无线话音检测算法、FIR滤波等功能。

郑晓柏,金向东[5](2002)在《TMS320C549在软件无线电网关数字音频板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该文主要介绍了软件无线电网关中的数字音频板的部分软件设计,用一片TI公司DSP芯片TMS320C549实现四路CVSD(Continuously Variable Slope Delta Modulation)编码和解码以及FIR滤波等功能。

赵民建[6](2003)在《多波段、多速率、多模式软件无线电接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无线通信技术和服务需求的飞速发展,无论在军用还是民用无线通信领域,各个系统的兼容性、可升级性、自适应性问题突出。针对这些问题,J. Mitola提出了的射频信号数字化、软件化处理的思想,即软件无线电技术,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软件无线电思想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研究者认为,不仅要对调制解调进行数字化、软件化处理,还需要从系统的角度来重新构建整个无线通信系统。一般来说,软件无线电系统应该具有很强的灵活性,通过软件的更新、加载可以增加新的功能、适应新的通信模式;同时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采用标准化、模块化软硬件体系结构。为了达到通用性、可升级性和兼容性的目的,软件无线电需要解决三类关键技术:第一,需要研究一个开放式、可扩展、标准化的软件、硬件平台结构。第二,需要研究实现适合于软件无线电系统的高性能射频、数字信号处理器件。第三,需要研究适合于软件无线电的多波段、多速率、多模式信号接收理论和实现方法。 尽管软件无线电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但深入而细致的研究工作并不多,特别是对上述第三个问题。本文基于作者在调制解调技术研究方面的积累,深入研究了多波段、多速率、多模式软件无线电接收技术,并结合软件无线电开放式、通用性软件、硬件系统结构的思想,提出和实现了一个多波段、多速率、多模式软件无线电的验证系统。 本文在阐述软件无线电的开放式、标准化软件结构和硬件平台,以及关键器件及其特性的基础上,针对多波段射频(或者高中频)信号数字化问题,深入分析了采样理论在软件无线电接收机中的应用,提出了实现多波段(全波段)采样的方法。从理论上分析了软件接收机以正交带通采样、一阶均匀带通采样、高阶采样等方法为基础,如何计算、选择合理的采样频率。 其次,研究了软件无线电系统中十分重要的多速率处理问题。多速率处理本质上就是采样率变换的实现问题。文中分析了整数倍、分数倍和NCO控制的正实数倍的采样率变换方法。从节省资源的角度出发,从理论上分析了一般化的采样率变换高效实现结构。同时把NCO控制的插值变换(从高速到低速)方法应用到软件无线电接收机中,阐明了其控制原理,指出了控制环路中内插滤器的实现方法。另外,结合多速率多相信号处理和NCO内插控制思想,分析了时变CIC内插滤波器的采样率变换实现。 再次,深入研究了软件无线电多模式接收实现问题。多模式调制解调是软件无线电的核心技术之一。本文在软件无线电通用硬件平台结构下,分析了线性调制方式、非线性连续相位调制方式和多载波调制的软件接收机实现问题,分别以突发模式MPSK调制、GMSK调制、OFDM调制模式为对象,给出了具体的多模式接收实现方法和仿真结果。深入研究了上述三种突发调制模式全软件接收的突发信号检测,载波频率、相位、定时误差估计,同步实现结构,以及同步跟踪方法、特点和性能。大多研究结果已在实际的演示系统上得到验证。该项工作的深入进行对软件无线电技术从理论模型走向实际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最后,结合前文对软件、硬件模型结构、带通采样技术、多模式接收方法的研究分析结果,和目前最新的信号处理器件水平,提出并实现了一个软件无线电实验硬件平台和软件系统构架。

张睿[7](2001)在《软件无线电中的信号检测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所谓软件无线电,就是利用软件实现通信中无线电台的各种功能,是无线电台从模拟过渡到数字之后的又一次变革性地飞跃。软件无线电是对无线传输系统的革命,它将使通信终端大大减小对硬件的束缚,被称为“无线电世界的个人计算机”。软件电台将广泛地应用于电信、交通、经贸等行业和军事领域,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本文主要针对软件无线电中的信号检测技术进行了探讨。主要的研究内容和取得的成果如下: 1.对软件无线电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利用欠采样和多速率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可以将任意中频信号下变频到某一固定低中频或者基带。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实现在高中频上进行AD变换,从而提高了无线电台软件化程度。并提出了一种实用的软件无线电台结构,设计出了基于两种DSP芯片的硬件平台,可以支持100MHz以下任意中频频率信号的处理。 2.针对各种调制制式信号的特点,完成了包括AM、FM、M-DPSK、FSK、MSK等信号的软件调制解调算法。本文所提出的通用数字调制解调算法,只需要事先确定信号制式和一些参数,就可以实现对所有与相位有关的调制信号(包括M-DPSK、FSK及MSK等)的处理,数据速率可以在2Mb/s以下范围内任意变换。软件程序采用模块化设计,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可移植性。 3.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最小均方误差(MMSE)准则的通用码元定时同步算法。该算法首先对信号采样点进行预解调,计算出各个样点的解调误差,选取均方误差最小的样点作为准最佳判决点。然后进行内插处理,或者估计出定时误差进行修正,最终得到最佳判决时刻进行解调。该算法通用性强,利用有限的运算资源能够有效地实现不同数字信号的码元同步。 4.提出了一种同样基于MMSE准则的自适应信道估计和补偿算法。算法利用信号的自相关特性,在最佳判决时刻可以准确地估计出信道的质量(包括定时误差、频率偏移、衰落、相位畸变等等)。同时利用估计出的信道质量参数对输入信号进行相应地补偿,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该算法与解调和同步结合在一起,利用它们的计算结果进行信道估计。耗费的运算资源少。 5.研究并实现了适合软件无线电的新型调制方式—变速率QAM调制。本文对其基本原理和性能进行了详尽地分析,并给出了实用实现方案。变速率QAM系统根据信道的传输质量自适应地调整信号的传输速率,在保证可靠的接收质量情况下,尽可能地提高频谱利用率,从而增加系统容量。

姜斐[8](2016)在《DPSK调制解调系统设计》文中认为数字通信具有保密性高的特点,兼具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还具有通信质量受距离的影响小的优点。当今时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得到了相当大的发展,这期间又提出了软件无线电的构想。以数字通信为基础的软件无线电技术使无线通信技术充满活力蓬勃发展。本文主要是对调制解调板卡系统进行研究,选用以FPGA为核心的通用CPCI板卡作为系统下位机,PCI总线为上下位机传输总线,Visual Studio 2010编写上位机软件。开篇介绍了该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然后从上位机和下位机以及PCI总线三个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DPSK调制解调板卡系统能够实现以下功能:能够通过上位机发送接收数据,误码率在10-7以下,可以实时修改载波频率、信号幅度、信噪比,可以对不同的数据协议进行帧同步检测。可以通过参数修改,让本系统成为能够适配多种调制参数、适应多种信道的软件无线电发送接收机。本系统具有良好的兼容性,较低的误码率,稳定性好,并且有一定的升级能力。

方鹏举[9](2013)在《基于软件无线电的幅相调制解调技术实现》文中提出The software radio technology has receiv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military and civilian abroad in recent years, which breaking the development pattern of communication devices depends only on hardware. In China, many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the research of software radio and3G mobile communications has been applied, but it’s still in the initial stage, and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to be solved, therefore it is very necessary and meaningful to research on software radio technology.With the help of software radio technology, we complete the communication process of baseband signals, including modulation, transition, reception and demodulation. The modulation process is carried out in the DSP with a D/A converter, its sampling rates up to48KHz, which send the modulated signals to the oscilloscope for observation. Then, the modulated signals is sending out from the headphone interface by McBSP serial port. The signals at the receiving end is also demodulated by McBSP serial port in the DSP after the A/D conversion, which the demodulation results can be observed in CCS. The D/A and A/D is integrated in the inside of PCM3002A chip which its opening is through the start of registers.In this paper we mainly study the modulation and demodulation technology of MASK, MPSK and MQAM. As the common feature of these three modulation signals is that the amplitude or phase between code elements are different, also can call them amplitude phase signals. We start from the origin of the software radio, introduce its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history. The secend chapt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basic principle of the three above modulation and demodulation technologies, then performes extensive simulations by MATLAB and analyzes the results. Third chapter realizes the three kinds of amplitude phase signals by CCS in the DSP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and analyzes the simulation waveforms of CCS. The forth chapter introduces detailly the hardware realization of the three above modulation and demodulation technologies. The hardware platform of system in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fixed-point DSP chip TMS320VC5416which is x54series of TI company. This system integrates the transmitter module with receiver module into one test board, mainly including the DSP module, CPLD module, off-chip memory module, DA/AD module and power module; especially, the DA/AD module select the voice chip PCM3002A which combine the DA/AD conversion in one, users can set the sampling rates through registers and connect with the McBSP seamlessly on hardware, thus it’s easy to operate. The fifth chapter is the realization of sending and receiving data. We can observe the modulated anolog signals that have been sent out through the oscilloscope, and process the received digital signals by CCS graphical tools, then the whole communication process is completed. Obviously, results obtained are consistend with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唐鹏[10](2008)在《基于DSP和FPGA的信号延时系统设计及软件控制的实现》文中研究表明短波无线通信由于所需发射功率小,设备成本低,通信线路不容易遭到破坏等特点而在军事通信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作为短波通信系统的一部分,短波信道是一个关键的部分。现在国内短波电台测试主要是外场测试,这种方法成本高,操作麻烦,受地理环境和天气影响较大。随着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这种测试方法显然不能满足需求。在这种情况下,研制一种能够在室内模拟各种短波信道条件,对电台进行测试的设备是当务之急。本文结合短波信道的特点,在详细研究DSP和FPGA的基础上,提出了信号延时系统的详细设计方案;接着结合VC++和FPGA,讨论了短波信道模拟器系统的软件控制。文章简要介绍了信道及相关的理论知识,在信号延时系统中,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信号延时的方法,并通过DSP和FPGA等硬件平台,利用数字示波器、逻辑分析仪等一些检测手段,实现了对信号延时的要求。同时,结合软件无线电思想,使用高性能的DSP和FIR数字滤波器来提高延时的精度。文中还介绍了信道模拟器软件控制系统的方案,软件系统分为下位机FPGA中的软件程序和上位工控机中的界面程序。使用Visual C++编写上位机界面程序,使用串口通信技术作为通信媒介,同时使用硬件系统中的FPGA芯片来实现通用异步收发器(UART)的功能。经过分析比较,表明系统基本实现了预定的功能要求。最后进行了一系列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系统满足了设计的要求。

二、TMS320C549在软件无线电网关数字音频板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MS320C549在软件无线电网关数字音频板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软件无线电的硬件设计与调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述
    1.1 软件无线电的简介及发展现状
        1.1.1 软件无线电的简介
        1.1.2 软件无线电的发展现状
    1.2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及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中频数字化技术
    2.1 中频数字化概述
    2.2 采样定理
        2.2.1 基本采样理论
        2.2.2 带通采样理论
    2.3 多抽样率信号处理
        2.3.1 整数倍抽取
        2.3.2 整数倍内插
    2.4 中频数字化对硬件的要求
        2.4.1 中频模数(A/D)/数模(D/A)转换
        2.4.2 中频数字上/下变频(DUC/DDC)
第三章 软件无线电平台的硬件实现
    3.1 总体方案设计及主要器件选型
    3.2 FPGA模块
        3.2.1 芯片介绍
        3.2.2 管脚分配
        3.2.3 配置模式
    3.3 DSP模块
        3.3.1 芯片介绍
        3.3.2 芯片的设置
        3.3.3 外部存储器接口设计
        3.3.4 DSP的外设
    3.4 ARM模块
        3.4.1 芯片简介
        3.4.2 ARM电源管理模块
        3.4.3 ARM时钟
    3.5 模数(A/D)、数模(D/A)转换模块
    3.6 电源模块详细设计
    3.7 通信接口设计
        3.7.1 ARM与PC的接口
        3.7.2 ARM与DSP的接口
        3.7.3 双DSP之间的通信接口
        3.7.4 FPGA与ARM和DSP的通信
    3.8 原理图及PCB设计
        3.8.1 原理图
        3.8.2 PCB布局
        3.8.3 PCB布线
第四章 实验平台的软件配置
    4.1 ARM的初始化配置
    4.2 DSP的初始化配置
第五章 实验板的调试
    5.1 硬件调试
    5.2 软件调试
    5.3 调试结果
        5.3.1 平台功能调试结果
        5.3.2 平台在实验中的应用
        5.3.3 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第六章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硕士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2)数字中频模块的硬件设计与调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述
    1.1 软件无线电简介
    1.2 软件无线电的发展
    1.3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及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中频数字化技术
    2.1 软件无线电功能模型
    2.2 中频数字化概述
    2.3 带通抽样定理
    2.4 多抽样率信号处理
        2.4.1 整数倍抽取
        2.4.2 整数倍内插
    2.5 中频数字化对硬件的要求
第三章 软件无线电平台的硬件实现
    3.1 总体方案设计及主要器件选型
    3.2 电源模块详细设计
    3.3 模数(A/D),数模(D/A)转换模块
    3.4 FPGA模块
        3.4.1 芯片介绍
        3.4.2 管脚分配
        3.4.3 配置模式
    3.5 DSP模块
        3.5.1 芯片介绍
        3.5.2 芯片的设置
        3.5.3 外部存储器接口设计
        3.5.4 DSP的外设
    3.6 MCU模块
        3.6.1 芯片简介
        3.6.2 MCU时钟
        3.6.3 MCU的端口分配
    3.7 通信接口设计
        3.7.1 MCU与PC的接口
        3.7.2 MCU与DSP的接口
        3.7.3 FPGA与MCU和DSP的通信
    3.8 其它硬件相关设计
    3.9 原理图及PCB设计
        3.9.1 原理图
        3.9.2 PCB布局
        3.9.3 PCB布线
第四章 实验平台的软件配置
    4.1 MCU的初始化配置
    4.2 DSP的初始化配置
第五章 实验板的调试
    5.1 硬件调试
    5.2 软件调试
    5.3 调试结果
第六章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硕士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3)数字广播接收机的软件无线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软件无线电的基本概念
    1.2 软件无线电的基本结构
    1.3 软件无线电中关键部件DSP介绍
        1.3.1 数字信号处理器的发展
        1.3.2 数字信号处理器的特点
    1.4 声音广播技术的发展
        1.4.1 数字音频广播系统
        1.4.2 数字调幅广播系统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贡献
第二章 数字调幅广播中的数据传播
    2.1 无线电波的传播环境
        2.1.1 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
        2.1.2 电离层与天波传播
        2.1.2.1 电离层概况
        2.1.2.2 电离层对电波传播的影响
    2.2 数字调幅广播数据传输制式
        2.2.1 数字调制方案讨论
        2.2.2 单载波串行传输
        2.2.3 多载波并行传输
        2.2.4 现存数字调幅广播系统的区别
        2.2.5 DRM系统传输参数
    2.3 数字调幅广播软件化接收技术
        2.3.1 传统广播接收机结构
        2.3.2 软件化多模式广播接收整合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数字调幅广播中OFDM接收
    3.1 OFDM技术原理
        3.1.1 OFDM系统中非理想因素影响
        3.1.2 频率偏差(CFO)
        3.1.3 时间(符号)误差
        3.1.4 采样时钟误差
        3.1.5 相位误差
    3.2 DRM中的OFDM同步跟踪研究
        3.2.1 符号、频率粗同步
        3.2.2 整数频率、帧同步
        3.2.3 符号、频率残差跟踪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数字调幅广播接收机软件化研究
    4.1 软件接收机中频设计
        4.1.1 模数变换器(ADC)
        4.1.2 数字下变频器(DDC)
        4.1.2.1 数控振荡器NCO
        4.1.2.2 CIC滤波器
        4.1.2.3 半带滤波器HBF
        4.1.3 软硬件划分
    4.2 软件接收机基带处理算法
        4.2.1 模拟AM解调
        4.2.2 模拟FM解调
        4.2.3 数字AM接收
        4.2.3.1 快速傅立叶变换(FFT)
        4.2.3.2 信道估计
        4.2.3.3 卷积码的维特比译码
        4.2.3.4 其他算法
        4.2.4 DRM接收基带算法特点分析
        4.2.5 DRM接收基带算法复杂度分析
    4.3 基于DRM接收机的算法/结构协同设计
        4.3.1 基于CORDIC算法的极性坐标运算指令
        4.3.2 用于Viterbi解码的ACS指令
        4.3.3 优化后的DSP资源开销
    4.4 小结
第五章 软件无线电中处理器的关键部件优化
    5.1 处理器流水线中的竞争
    5.2 RISC结构中的数据旁路技术
    5.3 数字信号处理器中旁路构造
        5.3.1 研究平台-MD32的介绍
    5.4 MD32中的数据旁路逻辑
    5.5 MD32中的数据旁路电路优化
        5.5.1 MD32中的数据旁路电路数据通道优化
        5.5.2 MD32中的数据旁路电路控制通道优化
    5.6 BPU的作用-应用举例
    5.7 MD32中控制逻辑(PCU)及优化
    5.8 计算部件(MAC)的时钟优化
        5.8.1 一般二进制MAC的设计
        5.8.2 采用冗余二进制算法的MAC优化
        5.8.2.1 冗余二进制算法的一般原理
        5.8.2.2 冗余二进制算法在MAC设计中的应用
    5.9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多波段、多速率、多模式软件无线电接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软件无线电技术绪论
    1.1 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历史
    1.2 软件无线电技术发展历史
    1.3 软件无线电的主要技术
        1.3.1 一般无线电接收机的结构
        1.3.2 硬件平台结构
        1.3.3 软件无线电系统结构
        1.3.3.1 SRA构架概述
        1.3.3.2 SPA网络构架
        1.3.4 相关器件发展
        1.3.4.1 天线
        1.3.4.2 射频前端电路和器件
        1.3.4.3 数模/模数变换器(DAC/ADC)
        1.3.4.4 数字上/下变频器(DUC/DDC)
        1.3.4.5 软件无线电中常用的可编程数字信号处理器件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贡献和内容安排
第二章 软件无线电多波段接收和带通采样
    2.1 软件无线电中的正交采样技术
        2.1.1 正交采样原理和实现
        2.1.2 基于正交采样的全波段数字化方法
    2.2 软件无线电中的一阶带通采样理论
    2.3 软件无线电中的高阶带通采样理论
    2.4 ∑-Δ采样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软件无线电多速率处理和采样率转换
    3.1 有理数倍多速率信号处理原理
        3.1.1 整数倍采样率转换原理
        3.1.2 分数倍采样率转换原理
        3.1.3 采样率转换的高效实现
        3.1.4 抽样率变换系统的多级优化
    3.2 正实数倍采样率变换
    3.3 时变CIC滤波的采样率转换
    3.4 多通道信号抽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软件无线电多模式解调
    4.1 软件无线电的接收机结构
    4.2 多模式软件解调的实现
        4.2.1 突发模式线性调制MPSK信号解调
        4.2.1.1 突发MPSK接收机算法结构
        4.2.1.2 突发MPSK前导信号检测
        4.2.1.3 突发MPSK信号同步参数估计与跟踪
        4.2.2 非线性调制信号的软件无线电解调
        4.2.2.1 GMSK调制和线性近似表示
        4.2.2.2 线性软件无线电非相干GMSK接收机算法结构
        4.2.2.3 仿真分析和比较
        4.2.3 突发模式OFDM软件解调
        4.2.3.1 OFDM软件接收机的算法结构
        4.2.3.2 OFDM载波估计
        4.2.3.3 OFDM突发帧同步
        4.2.3.4 OFDM定时同步和采样率转换
        4.2.3.5 OFDM接收仿真和分析
        4.2.4 多模式接收分析比较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软件无线电平台的实现与总结
    5.1 软件无线电硬件平台设计
    5.2 软件无线电软件系统设计
    5.3 本章小结
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在攻读博士期间的论文

(7)软件无线电中的信号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软件无线电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软件无线电中的关键技术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4 本文所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高中频数字化技术
    2.1 引言
    2.2 带通采样技术在软件无线电中的应用
    2.3 多速率数字信号处理技术
    2.4 小结
第三章 软件无线电通用平台
    3.1 引言
    3.2 通用平台关键器件的选择
    3.3 软件电台的通用硬件平台结构
    3.4 小结
第四章 信号的软件调制解调算法
    4.1 引言
    4.2 模拟信号的软件调制和解调
    4.3 可适用于多种数字信号的通用软件调制与解调算法
    4.4 小结
第五章 通用的码元同步和信道估计算法
    5.1 引言
    5.2 基于MMSE准则的通用码元同步算法
    5.3 基于MMSE准则的通用码元定时误差及频偏估计算法
    5.4 信号幅度特性和载波相位的估计
    5.5 小结
第六章 新型信号调制制式
    6.1 引言
    6.2 变速率QAM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案
    6.3 变速率QAM的性能分析
    6.4 小结
第七章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及所从事的科研工作

(8)DPSK调制解调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项目内容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论文结构安排
2 调制解调板卡系统方案设计
    2.1 系统概况
    2.2 系统组成
    2.3 系统性能
        2.3.1 上行遥控性能指标
        2.3.2 下行遥测性能指标
    2.4 方案设计
        2.4.1 上位机系统设计
        2.4.2 通道方案设计
        2.4.3 总线传输方案设计
        2.4.4 遥控遥测方案设计
    2.5 总体方案设计
    2.6 本章小结
3 调制解调板卡硬件实现
    3.1 主要硬件介绍
        3.1.1 FPGA芯片
        3.1.2 紧凑型PCI接口(CPCI)
    3.2 输入输出通道电路设计
        3.2.1 输出通道
        3.2.2 输入通道
    3.3 实物展示
    3.4 本章小结
4 PCI总线及PCI9054简介
    4.1 PCI9054简介
        4.1.1 PCI9054概述
        4.1.2 PCI9054功能特点与结构
        4.1.3 PCI9054工作原理
    4.2 PCI局部总线简介
        4.2.1 PCI局部总线操作
        4.2.2 PCI局部总线地址空间
    4.3 PCI本地总线设计
        4.3.1 接口模块设计
        4.3.2 译码模块设计
        4.3.3 中断产生模块
    4.4 本章小结
5 FPGA调制解调模块的设计简介
    5.1 上行遥控调制模块
        5.1.1 数据预处理模块
        5.1.2 信道编码模块以及交织模块
        5.1.3 同相正交调制模块
        5.1.4 输出通道模块
    5.2 下行遥测解调模块
        5.2.1 数据预处理模块
        5.2.2 科斯塔斯环载波同步模块
        5.2.3 超前-滞后码元同步模块
        5.2.4 信道译码及解交织模块
        5.2.5 帧同步模块
    5.3 本章小结
6 上位机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6.1 硬件驱动模块
        6.1.1 PCI硬件设备驱动获取方法
        6.1.2 驱动接口介绍
        6.1.3 驱动安装
    6.2 需求规格说明
        6.2.1 上位机软件外部接口需求
        6.2.2 上位机软件功能需求
        6.2.3 数据协议需求
    6.3 概要设计说明
        6.3.1 打开板卡
        6.3.2 板卡启动
        6.3.3 板卡复位
        6.3.4 遥控遥测配置
        6.3.5 数据指令配置
        6.3.6 数据指令发送
        6.3.7 数据接收
        6.3.8 数据存储
        6.3.9 数据显示
        6.3.10 日志显示
    6.4 上位机软件功能模块使用说明
        6.4.1 主界面
        6.4.2 板卡配置模块
        6.4.3 遥控/遥测配置模块
        6.4.4 日志信息模块
        6.4.5 指令配置模块
        6.4.6 数据接收模块
        6.4.7 数据发送模块
        6.4.8 其他功能模块
    6.5 本章小结
7 总结
    7.1 论文工作总结
    7.2 未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9)基于软件无线电的幅相调制解调技术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软件无线电起源
    1.2 软件无线电特点
    1.3 软件无线电现状
    1.4 本文所作的工作
第2章 数字幅相调制解调技术的理论研究
    2.1 MASK的调制解调
        2.1.1 MASK的基本原理
        2.1.2 MASK调制解调的MATLAB仿真
    2.2 MPSK的调制解调
        2.2.1 MPSK的基本原理
        2.2.2 MPSK调制解调的MATLAB仿真
    2.3 MQAM的调制解调
        2.3.1 MQAM的基本原理
        2.3.2 MQAM的星座映射
        2.3.3 MQAM调制解调的MATLAB仿真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数字幅相调制解调技术的仿真实现
    3.1 CCS简介及Simulator仿真
    3.2 数字幅相调制解调的DSP仿真实现
        3.2.1 MASK调制解调的CCS实现
        3.2.2 MPSK调制解调的CCS实现
        3.2.3 MQAM调制解调的CCS实现
        3.2.4 CCS环境下滤波器设计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软件无线电硬件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4.1 硬件平台的总体设计
        4.1.1 DSP的特点
        4.1.2 平台的结构框架
    4.2 硬件电路主要模块及原理图设计
        4.2.1 DSP模块
        4.2.2 电源模块
        4.2.3 AD/DA模块
        4.2.4 存储器模块
        4.2.5 CPLD模块
    4.3 调制解调在硬件中的工作原理
        4.3.1 McBSP工作原理
        4.3.2 PCM3002工作原理
    4.4 电路的PCB设计
    4.5 小结
第5章 基于硬件平台的调制解调技术实现
    5.1 CCS与DSP的连接
    5.2 CSL和DSP/BIOS的使用
    5.3 信号的发送与接收
        5.3.1 MASK的发送与接收
        5.3.2 MPSK的发送与接收
        5.3.3 MQAM的发送与接收
    5.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研究生履历

(10)基于DSP和FPGA的信号延时系统设计及软件控制的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特点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2 信道及短波传输
    2.1 信道的基本理论
    2.2 常见的通信信道
    2.3 Watterson 模型
    2.4 短波传播的多径效应
    2.5 本章小结
3 课题的总体设计方案
    3.1 软件和硬件系统的结构
    3.2 多径延时的方案设计
    3.3 软件控制系统方案
    3.4 本章小结
4 信号延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1 FPGA 的特点及应用
    4.2 FIFO 和DSP 的应用
    4.3 软件无线电和FIR 滤波器
    4.4 FPGA 控制FIFO 实现多径延时
    4.5 基于DSP 提高延时精度
    4.6 本章小结
5 软件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5.1 Visual C++和串口通信的知识
    5.2 上位机软件
    5.3 下位机软件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四、TMS320C549在软件无线电网关数字音频板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软件无线电的硬件设计与调试[D]. 白武奇.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8(02)
  • [2]数字中频模块的硬件设计与调试[D]. 李宇.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7(08)
  • [3]数字广播接收机的软件无线电研究[D]. 陈晓毅. 浙江大学, 2005(05)
  • [4]TMS 320 C549实现软件无线电网关中的数字音频板[J]. 范明慧,郑晓柏. 移动通信, 2003(S1)
  • [5]TMS320C549在软件无线电网关数字音频板中的应用[J]. 郑晓柏,金向东. 无线电工程, 2002(12)
  • [6]多波段、多速率、多模式软件无线电接收技术研究[D]. 赵民建. 浙江大学, 2003(01)
  • [7]软件无线电中的信号检测技术研究[D]. 张睿.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1(01)
  • [8]DPSK调制解调系统设计[D]. 姜斐. 烟台大学, 2016(03)
  • [9]基于软件无线电的幅相调制解调技术实现[D]. 方鹏举. 大连海事大学, 2013(S1)
  • [10]基于DSP和FPGA的信号延时系统设计及软件控制的实现[D]. 唐鹏. 华中科技大学, 2008(06)

标签:;  ;  ;  ;  ;  

TMS320C549在软件无线电网关数字音频板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